金屬材料機械性能檢測

2021-02-18 材料科學與工程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試樣拉斷前承受的最大標稱拉應力


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對於塑性材料,它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單位為MPA。


試樣在拉伸過程中,材料經過屈服階段後進入強化階段後隨著橫向截面尺寸明顯縮小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或者強度極限(σb),單位為N/mm2(MPa)。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

計算公式為:σ=Fb/So
  式中:Fb--試樣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頓);So--試樣原始橫截面積,mm2。

抗拉強度(Rm)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單位:kn/mm2(單位面積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強度=Eh,其中E為楊氏模量,h為材料厚度


目前國內測量抗拉強度比較普遍的方法是採用萬能材料試驗機等來進行材料抗拉/壓強度的測定!

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餘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yield strength,又稱為屈服極限 ,常用符號δs,是材料屈服的臨界應力值。


(1)對於屈服現象明顯的材料,屈服強度就是屈服點的應力(屈服值);


(2)對於屈服現象不明顯的材料,與應力-應變的直線關係的極限偏差達到規定值(通常為0.2%的原始標距)時的應力。通常用作固體材料力學機械性質的評價指標,是材料的實際使用極限。因為在應力超過材料屈服極限後產生塑性變形,應變增大,使材料失效,不能正常使用。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進入屈服階段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應力應變出現微小波動,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下屈服點和上屈服點。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ReL或Rp0.2)。


  a.屈服點yield point(σs)
  試樣在試驗過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恆定)仍能繼續伸長(變形)時的應力。
  b.上屈服點upper yield point(σsu)
  試樣發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應力。
  c.下屈服點lower yield point(σSL)

  當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的最小應力。
  

有些鋼材(如高碳鋼)無明顯的屈服現象,通常以發生微量的塑性變形(0.2%)時的應力作為該鋼材的屈服強度,稱為條件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
  

首先解釋一下材料受力變形。材料的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外力撤銷後可以恢復原來形狀)和塑性變形(外力撤銷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形狀發生變化,伸長或縮短)。

所謂屈服,是指達到一定的變形應力之後,金屬開始從彈性狀態非均勻的向彈-塑性狀態過渡,它標誌著宏觀塑性變形的開始。

 
斷面收縮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reduction of area)
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表示鋼材斷裂前經受塑性變形的能力。伸長率越大或斷面收縮率越高,說明鋼材塑性越大。鋼材塑性大,不僅便於進行各種加工,而且能保證鋼材在建築上的安全使用。因為鋼材的塑性變形能調整局部高峰應力,使之趨於平緩,以免引起建築結構的局部破壞及其所導致的整個結構破壞;鋼材在塑性破壞前,有很明顯的變形和較長的變形持續時間,便於人們發現和補救。

硬度(Hardness)

(1)、洛氏硬度

是以壓痕塑性變形深度來確定硬度值指標。以0.002毫米作為一個硬度單位。當HB>450或者試樣過小時,不能採用布氏硬度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量。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據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種不同的標度來表示:
  

HRA:是採用6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極高的材料(如硬質合金等)。
  

HRB:是採用100kg載荷和直徑1.58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較低的材料(如退火鋼、鑄鐵等)。
  

HRC:是採用15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鋼等)。

(2)、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HB)一般用於材料較軟的時候,如有色金屬、熱處理之前或退火後的鋼鐵。洛氏硬度(HRC)一般用於硬度較高的材料,如熱處理後的硬度等等。
  

布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試驗載荷,將一定直徑的淬硬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金屬表面,保持規定時間,然後卸荷,測量被測表面壓痕直徑。布氏硬度值是載荷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一般為:以一定的載荷將一定大小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後,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測試載荷與測試鋼球的直徑需根據材料的實際性能再確定。

(3)、維氏硬度

維氏硬度試驗方法是英國史密斯(R.L.Smith)和塞德蘭德(C.E.Sandland)於1925年提出的。英國的維克斯—阿姆斯特朗(Vickers-Armstrong)公司試製了第一臺以此方法進行試驗的硬度計。和布氏、洛氏硬度試驗相比,維氏硬度試驗測量範圍較寬,從較軟材料到超硬材料,幾乎涵蓋各種材料。


維氏硬度的測定原理基本上和布氏硬度相同,也是根據壓痕單位面積上的載荷來計算硬度值。所不同的是維氏硬度試驗的壓頭是金剛石的正四稜錐體。試驗時,在一定載荷的作用下,試樣表面上壓出一個四方錐形的壓痕,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藉以計算壓痕的表面積,載荷除以表面積的數值就是試樣的硬度值,用符號HV表示。

(4)、裡氏硬度

裡氏硬度是以HL表示,裡氏硬度測試技術是由瑞士狄爾馬,裡伯博士發明的,它是用一定質量的裝有碳化鎢球頭的衝擊體,在一定力的作用下衝擊試件表面,然後反彈。由於材料硬度不同,撞擊後的反彈速度也不同。在衝擊裝置上安裝有永磁材料,當衝擊體上下運動時,其外圍線圈便感應出與速度成正比的電磁信號,再通過電子線路轉換成裡氏硬度值。

(5)、肖氏硬度

簡稱HS。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種標準。由英國人肖爾(Albert F.Shore)首先提出。

應用彈性回跳法將撞銷從一定高度落到所試材料的表面上而發生回跳。撞銷是一隻具有尖端的小錐,尖端上常鑲有金剛鑽。測試數值為1000x撞銷返回速度/撞銷初始速度(即為碰撞前後的速度比乘以1000)

(6)、巴氏硬度

巴柯爾(Barcol)硬度(簡稱巴氏硬度), 最早由美國 Barber-Colman公司提出,是近代國際上廣泛採用的一種硬度門類, 一定形狀的硬鋼壓針,在標準彈簧試驗力作用下,壓入試樣表面,用壓針的壓入深度確定材料硬度,定義每壓入0.0076mm為一個巴氏硬度單位。巴氏硬度單位表示為HBa。

(7)、努氏硬度

努氏硬度是作為絕對數值而測得的硬度,主要在加工方面使用該數值。一般來說,金剛石的努氏硬度為7000~8000千克/平方毫米

(8)、韋氏硬度

一定形狀的硬鋼壓針,在標準彈簧試驗力作用下壓入試樣表面,用壓針的壓入深度確定材料硬度,定義0.01mm的壓入深度為一個韋氏硬度單位。韋氏硬度單位表示為HW。
 
硬度檢測種類
1. HRA:(洛氏A)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及其它軟硬材質的硬度測試。
  2. HK:(Knoop 努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3. HRC:(Rockwell C洛氏)用於量測熱處理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4. HRB:(Rockwell B洛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5. HR30T:(Rockwell 30T洛氏) 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6. HB5:(Brinell 布氏5)用於量測鋁、軟質鋁合金、鑄鐵、銅、黃銅等。
  7. HB30:(Brinell 布氏30)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衝拉材料鋼、深衝鋼帶料等。
  8. HV:(Vickers維氏)適用於量測各類材料。
  9. R:(Tensile module拉伸模數 N/mm2)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衝拉材料鋼、深衝鋼帶料等。
  10. HR15N:(Rockwell 洛氏HR15N)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鹽霧測試(Salt spray test)
腐蝕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大多數的腐蝕發生在大氣環境中,大氣中含有氧氣、溼度、溫度變化和汙染物等腐蝕成分和腐蝕因素。鹽霧腐蝕就是一種常見和最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 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於含有的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部金屬發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氯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排擠並取代氯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鈍化態表面變成活潑表面。造成對產品極壞的不良反應。
 

鹽霧試驗是一種主要利用鹽霧試驗設備所創造的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來考核產品或金屬材料耐腐蝕性能的環境試驗。它分為二大類,一類為天然環境暴露試驗,另一類為人工加速模擬鹽霧環境試驗。人工模擬鹽霧環境試驗是利用一種具有一定容積空間的試驗設備——鹽霧試驗箱,在其容積空間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鹽霧環境來對產品的耐鹽霧腐蝕性能質量進行考核。它與天然環境相比,其鹽霧環境的氯化物的鹽濃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環境鹽霧含量的幾倍或幾十倍,使腐蝕速度大大提高,對產品進行鹽霧試驗,得出結果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如在天然暴露環境下對某產品樣品進行試驗,待其腐蝕可能要1年,而在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下試驗,只要24小時,即可得到相似的結果。


人工模擬鹽霧試驗又包括中性鹽霧試驗、醋酸鹽霧試驗、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交變鹽霧試驗。
(1) 中性鹽霧試驗(NSS試驗)
  是出現最早目前應用領域最廣的一種加速腐蝕試驗方法。一般情況下,它採用5%的氯化鈉鹽水溶液,溶液PH值調在中性範圍(6.5~7.2)作為噴霧用的溶液。試驗溫度均取35℃,要求鹽霧的沉降率在1~3ml/80cm2.h之間,沉降量一般都是1~2ml/80cm2.h之間。

(2) 醋酸鹽霧試驗(ASS試驗)

是在中性鹽霧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在5%氯化鈉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為3左右,溶液變成酸性,最後形成的鹽霧也由中性鹽霧變成酸性。它的腐蝕速度要比NSS試驗快3倍左右。

(3) 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CASS試驗)是國外新近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鹽霧腐蝕試驗,試驗溫度為50℃,鹽溶液中加入少量銅鹽—氯化銅,強烈誘發腐蝕。它的腐蝕速度大約是NSS試驗的8倍。

(4) 交變鹽霧試驗
  是一種綜合鹽霧試驗,它實際上是中性鹽霧試驗加恆定溼熱試驗。它主要用於空腔型的整機產品,通過潮態環境的滲透,使鹽霧腐蝕不但在產品表面產生,也在產品內部產生。它是將產品在鹽霧和溼熱兩種環境條件下交替轉換,最後考核整機產品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有無變化。

文章來源:材料檢測網

今日編輯:九雅

材料科學與工程微信號:mse_material←長按複製。關注後回復M,查看目錄。

推送內容:與材料相關的知識信息;科研生活、論文投稿、考研求職、材料類招聘信息等。

聯繫我們:mse_material@163.com。歡迎投稿、發布信息等業務。

點擊閱讀原文,精彩繼續!順便贊一個

相關焦點

  • 材料機械性能檢測,知多少?
    (1)對於屈服現象明顯的材料,屈服強度就是屈服點的應力(屈服值);(2)對於屈服現象不明顯的材料,與應力-應變的直線關係的極限偏差達到規定值(通常為0.2%的原始標距)時的應力。通常用作固體材料力學機械性質的評價指標,是材料的實際使用極限。因為在應力超過材料屈服極限後產生塑性變形,應變增大,使材料失效,不能正常使用。
  • 金屬材料失效分析測試
    金屬材料檢測分析範圍涉及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等的機械性能測試、化學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精密尺寸測量、無損探傷、耐腐蝕試驗和環境模擬測試等。金屬材料檢測分析原理五大元素通常指鋼鐵中存在的錳、磷、矽、碳、硫元素,是鋼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元素,是區分普通鋼鐵的牌號及品質,它們的含量直接影響鋼鐵的機械性能。金屬元素分析在國內冶金,鑄造,機械,礦產領域非常常見。
  • 機械性能上鋁合金制螺紋螺絲和其它金屬材料制螺絲的區別
    機械性能上鋁合金制螺紋螺絲和其它金屬材料制螺絲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6/3/11 9:46:45 點擊次數:4225次     鋁製螺絲的重量是其同類鋼製鉚釘重量的1/3。這種經常被使用的合金的強度特性出奇的好。實際上,在強-質比上,鋁製螺絲比其它任何一種工業用材料製成的螺絲都要高。鋁是不可磁化的。
  •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1)密度物質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密度,用符號表示。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如計算毛坯的重量、鑑別金屬材料等。2.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金屬材料承受外部負荷時,從開始受力直至材料破壞的全部過程中所呈現的力學特徵,稱為力學性能。它是衡量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標。力學性能主要包括強度、塑性、硬度和韌度等。
  • 金屬材料的強度,如何檢測?
    對於塑性材料,它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單位為MPA。
  • 常見化學元素對金屬材料性能的影響
    常見化學元素C、S、P、Mn、Si、W、Cr、V、Mo、Ti、Ni、B、Al、Cu對金屬材料性能的影響1對鋼材性能的影響(1)C碳含量越高,鋼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塑性及韌性越差。含錳量很高的高合金鋼(高錳鋼)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及其他物理性能。(5)Si矽含量增加可使鋼的硬度增加,但塑性及韌性下降。電工用鋼中含一定量的矽能改善軟磁性能。(6)W鎢可提高鋼的紅硬性和熱強性,並可提高鋼的耐磨性。
  • 《Small》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6830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催化性質而被廣泛應用於能源和環境領域。儘管已有報導表明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不同的晶相結構表現出獨特的電化學性能,但是,由於催化反應體系複雜,影響其電催化性質的因素眾多,對於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晶相依賴的電化學行為背後的關鍵因素難以確認。
  • 金屬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
    二、物理性能金屬村料在各種物理條件作用下所表現出的性能稱為物理性能。它包括密度、熔點、導熱性、導電性、熱彭張性和磁性等。1.密度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密度,用符號???表示。密度是金屬材料的一一個重要物理性能,不同材料的密度不同。
  • 頂刊綜述IF=71.189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
    該論文綜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和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評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領域的最新技術,涵蓋了從製造和表徵到潛在的變形機制等;討論了由結構梯度引起的各種變形行為,包括應力和應變梯度,新位錯結構的累積和相互作用以及獨特的界面行為,為梯度結構材料發展的未來方向提供了的重要見解。
  • 工業設計中的金屬材料
    眾所眾知,金屬材料多是指工業應用中的純金屬、各種合金及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具有優異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夠按照設計師的設計構思實現產品的多種功能與造型,廣泛應用於工業設計中,成為現代工業的支柱材料。今天將大家走進「金屬」的世界,感受不一樣的「金屬」!
  • 西安金屬柔性墊片加工產品對材料的要求
    行情價石棉橡膠板根據物理性能等級劃分可分為低壓,中壓和高壓三種不同等級以及耐油、耐酸、耐壓、耐高溫、製冷業冷媒板、氣密板,船用密封板等特製無石棉墊片還可以在以上材料基礎上夾金屬絲增強、塗石墨增加耐溫,含石墨無石棉石墨板等也可根據客戶的特殊需定做其它性能無石棉板及各種墊片。實驗室工作檯桌面鋪設,三元乙丙橡膠墊抗燃燒,氧指數高,適用於各種防火患場所及冰箱空調主機使用,氧指數≥28,根據產品參數的要求。
  • 上儀溫度計WSS-482機械雙金屬溫度計品牌
    上儀溫度計WSS-482機械雙金屬溫度計品牌上海主營一系列溫度計、壓力表、溼度計和各類儀表配件。而如今科技日新月異,新溫度計層出不窮,今天我就為您介紹一下目前上的溫度計碳納米溫度計。12月3日,物質材料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明的碳納米溫度計被認定為上的溫度計,並被列入了吉尼斯大全。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隨著製備工藝和技術的進步,新型生物金屬材料也在不斷湧現,例如粉末冶金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低模量鈦合金等。性能要求:(1)機械性能。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一般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適當的彈性和硬度,良好的抗疲勞、抗蠕變性能以及必需的耐磨性和自潤滑性。(2)抗腐蝕性能。(3)生物相容性。
  • 五種金屬檢測方法,快來了解一下!
    由於不同金屬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因而在檢測過程中,不同的金屬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檢測。充分考慮不同金屬的特性和外在因素影響,是實現金屬材料高效檢測的必然步驟。從而為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提供理論性依據。  金屬材料在各行各業中都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擔當,金屬材料檢測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尤其在生產實踐中頗有意義。金屬材料的檢測方法和項目較多,下面來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金屬材料檢測方法。  1.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從最初簡單的解碼傳輸,到後來在複雜的現代通訊應用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這種具有延展性、橘紅色的金屬一路伴隨著我們發展進步。銅是一種優良的導電體,其導電性能僅次於銀。從人們利用金屬材料的時間歷史這一點來說,銅則是僅次於金的為人類利用最悠久的金屬。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銅礦很容易開採,而且銅業比較容易從銅礦中分離出來。
  • 微電子器件封裝材料有哪些分類?金屬\陶瓷\塑料封裝的應用與工藝
    (1)金屬封裝金屬因其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良好的導熱性及電磁屏蔽功能且便於機械加工等優點較早的應用於電子封裝,如今仍是電子封裝的主要材料。金屬封裝是指以金屬作為管殼主體材料,直接或通過基板間接將晶片安裝在管座上,用通過引線連接內外電路的一種電子封裝形式。
  • 機械性能試驗——靜拉伸
    靜拉伸是一種簡單的力學性能試驗,在測試標距內,受力均勻,應力應變及其性能指標測量穩定、可靠、理論計算方便。通過靜拉伸試驗,可以測定材料彈性變形、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最基本的力學性能指標,如正彈性模量E、屈服強度σ0.2、屈服點σs、抗拉強度σb、斷後延長率δ及斷面收縮率ψ等。
  • 機械工程師須熟知的材料性能
    先上圖,說說這張表裡的13個材料性能。其中部分性能我們會頻繁使用到,比如剛度,強度,硬度等。再比如,懸臂機械手臂,也要求有較好的剛度,這樣才能保證末端執行機構在取放物料時,不會引入過大的誤差,包括靜態和動態誤差。提高剛度的措施有:提高截面尺寸面積,合理的支撐和跨度。截面形狀的優化,材料調質熱處理等。
  • 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與合成材料相比,天然生物質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豐富的極性官能團、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性等多重優勢,近年來在金屬鋰負極保護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圖1 基於生物質納米材料的鋰金屬負極保護策略【圖文導讀】一、人工保護層天然生物質高聚物膜具有高的機械強度以及豐富的官能團等物理化學特性,在構築人工保護層方面具有優勢。
  • 24種機械、非標機械設計常用金屬材料及其特性!建議收藏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只有了解材料的各方面屬性,才能材盡其能,有更好的發揮。今天這篇匯總了24種常用金屬材料的性能,方便大家了解使用。 2、Q235A(A3鋼)——最常用的碳素結構鋼 主要特徵: 具有高的塑性、韌性和焊接性能、冷衝壓性能,以及一定的強度、好的冷彎性能。應用舉例: 廣泛用於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結構。如受力不大的拉杆、連杆、銷、軸、螺釘、螺母、套圈、支架、機座、建築結構、橋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