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他所說的這一句話,是在經歷過人生之後對整個大環境做出的判斷,但是讀書能夠改變人生這個道理,卻是對每一個人都適用的。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無論是體能上還是智慧上都沒有辦法與成年人相比。要想在現實中生存下來,就要學習。學習是生物的本能,是使人成長的基石。
2020年,我國高考考生報名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比兩年以前增加了近200萬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走讀書這條道路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世界遠比一個人在眼前能夠看到的東西多得多,只有通過不斷地向遠處走,向高處爬,才能夠窺得整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讀書相比其他「走出去」的路徑,可以說是最便捷的了。書裡的知識,是一代又一代先行者苦苦探求的成果;書裡的風景,是每一個親眼所見的人一筆一划記載;書裡的道理,是曾經吃過虧流過淚的人真實所記。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浩瀚的書海裡找到自己,也都能夠因此而成就自己。
用讀書來成就自己,這聽起來很抽象。但是現實中就有具象的例子擺在眼前。
福建省2018年的高考狀元黃亦陳,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她在高考考場上得到的每一分,都在她成為狀元之後成為了真實的財富。但是對於她而言,高考取得的優異成績只不過是她依靠讀書獲得的第一個成就。對於考上北大的她來說,精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潛心學習收穫「碩果纍纍」
福建省文科狀元的高中生活是怎樣度過的?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這個問題。畢竟687分的成績,很多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靠努力就能夠得到的。黃亦陳的學習狀態也印證了這一點:學習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只有從心底認識到自己想要得到什麼,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在行動上真正地實現它。
黃亦陳懂得給自己制定學習目標。有一些人在高中時期被問起為什麼要學習,都只會回答:「為了參加高考」,但是再問參加高考是為了什麼,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清晰的規劃,還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階段。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面對學習的時候沒有信念感,也就沒有動力。
而黃亦陳則不同,她為自己制定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她很清楚自己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實現提升自己水平的目標。因此她為自己所作的每一個短期計劃都是有目的性的,憑藉著這樣自律而堅定的自我訓練,她才能取得優異成績。
黃亦陳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多高三學生在面臨高考的時候非常容易緊張,因為過於重視反而沒有把握。但其實緊張就是沒有底氣的表現,只有真正做到視平時為考試,才能在考試的時候放平心態,像平時一樣做題。
黃亦陳就是一個懂得調節自己心態的人,她懂得只有心態穩定才不會忙中出錯。所以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她從來都是保持穩定的狀態,這是她越來越優秀的基石。
黃亦陳懂得克制自己。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總是想著,考試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我還可以花時間來玩一會兒。但是就是無數個「玩一會兒」的時間裡,別人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黃亦陳也懂得勞逸結合,但是她懂得克制自己想要休息的欲望,總是在自己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後才獎勵自己。正是她這種自制力讓她成為一個脫穎而出的人。
這些無數的品質,最終組成了黃亦陳的高考成功。2018年的高考中,黃亦陳英語成績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成功摘得了福建省文科狀元並且被北大錄取。
不止如此,她還獲得了母校養正中學獎勵的30萬人民幣、村裡獎勵的30萬人民幣、恆安集團獎勵的30萬人民幣、安海商會獎勵的10萬人民幣,不算北大在她入學時承諾的獎學金,她獲得的獎金已高達100萬元。
如果要將她獲得的每一分都和這100萬元進行對應換算,得到的結果竟然是一分可以抵1455元人民幣。這真可以說得上是「一分值千金」。
素質教育注重全面發展
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績,一方面是注重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絕對不會是一個書呆子。黃亦陳就絕對不是一個只會埋頭學習的人。她在業餘時間也有很多的興趣愛好,而且她的這些興趣愛好完全沒有影響到她的正常學習,對於她的人生來說完全稱得上是錦上添花。
黃亦陳非常擅長書法,時常將書法作為修身養性的課餘活動來進行。她寫的一首毛筆字蒼勁有力,能看出動筆的人胸懷大志,內心藏有萬水千山,雖然說不上寫到了十分的水平,也算是對書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寫出了自己的風格。黃亦陳還很喜歡民樂演奏。
她從小學習樂器,在音樂中找尋另一個世界的樂趣,也是她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除了這些,黃亦陳還是個猜燈謎的高手,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謎語大會》上,她代表養正中學參賽,和另外兩位隊友唐沁蘭、蔡彧聯手奪得了全國冠軍。
繼續前行北大揚帆起航
高中生活是每一個學習路上的人生命的一個重要階段,利用好這一階段時間的人,能夠給自己下一階段的前行打好基礎。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意味著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大學階段的學習,更可以說是決定了一個人之後的道路走向,因此高考並不是學習的開始,反而是另一個起點。
有句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講的是一個人的一生應當永遠在學習。唯有不斷地汲取知識能夠讓人獲得進步,從知識的進步,到思想的進步;從業務能力的提高,到視野高度的提高,這一切一切的可能性,都是建立在你不斷學習的基礎上。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積累經驗,但是身處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學習的幫助必然是巨大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黃亦陳的精彩才剛剛開始。憑藉著687分考入北大的她,進入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在這裡優秀的人更多,全國各地的頂尖學子齊聚在此。比起高中時候,黃亦陳應當更加能感受到進步的緊迫性。壓力給人動力,能夠推動人的前行。
小結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件事情只要是盡力去做了,即使最終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麼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因為努力不是一定能夠獲得成功,但是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努力的結果。
一個人在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審視的是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真正地拼盡全力去做了,才能夠無愧於心。
黃亦陳作為一個學生深深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她既然選擇了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就把這件事情做好。
從完成階段性的小目標,到實現人生的大目標,黃亦陳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眼裡有希望,之後有可能遇到的挫折就都不算什麼。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向著這個方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