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狀元、上北大、登央視,獲100萬獎金的黃亦陳,打破讀書無用論

2020-12-07 歷史回憶室

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他所說的這一句話,是在經歷過人生之後對整個大環境做出的判斷,但是讀書能夠改變人生這個道理,卻是對每一個人都適用的。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無論是體能上還是智慧上都沒有辦法與成年人相比。要想在現實中生存下來,就要學習。學習是生物的本能,是使人成長的基石。

2020年,我國高考考生報名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比兩年以前增加了近200萬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走讀書這條道路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世界遠比一個人在眼前能夠看到的東西多得多,只有通過不斷地向遠處走,向高處爬,才能夠窺得整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讀書相比其他「走出去」的路徑,可以說是最便捷的了。書裡的知識,是一代又一代先行者苦苦探求的成果;書裡的風景,是每一個親眼所見的人一筆一划記載;書裡的道理,是曾經吃過虧流過淚的人真實所記。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浩瀚的書海裡找到自己,也都能夠因此而成就自己。

用讀書來成就自己,這聽起來很抽象。但是現實中就有具象的例子擺在眼前。

福建省2018年的高考狀元黃亦陳,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她在高考考場上得到的每一分,都在她成為狀元之後成為了真實的財富。但是對於她而言,高考取得的優異成績只不過是她依靠讀書獲得的第一個成就。對於考上北大的她來說,精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潛心學習收穫「碩果纍纍」

福建省文科狀元的高中生活是怎樣度過的?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這個問題。畢竟687分的成績,很多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靠努力就能夠得到的。黃亦陳的學習狀態也印證了這一點:學習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只有從心底認識到自己想要得到什麼,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在行動上真正地實現它。

黃亦陳懂得給自己制定學習目標。有一些人在高中時期被問起為什麼要學習,都只會回答:「為了參加高考」,但是再問參加高考是為了什麼,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清晰的規劃,還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階段。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面對學習的時候沒有信念感,也就沒有動力。

而黃亦陳則不同,她為自己制定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她很清楚自己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實現提升自己水平的目標。因此她為自己所作的每一個短期計劃都是有目的性的,憑藉著這樣自律而堅定的自我訓練,她才能取得優異成績。

黃亦陳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多高三學生在面臨高考的時候非常容易緊張,因為過於重視反而沒有把握。但其實緊張就是沒有底氣的表現,只有真正做到視平時為考試,才能在考試的時候放平心態,像平時一樣做題。

黃亦陳就是一個懂得調節自己心態的人,她懂得只有心態穩定才不會忙中出錯。所以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她從來都是保持穩定的狀態,這是她越來越優秀的基石。

黃亦陳懂得克制自己。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總是想著,考試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我還可以花時間來玩一會兒。但是就是無數個「玩一會兒」的時間裡,別人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黃亦陳也懂得勞逸結合,但是她懂得克制自己想要休息的欲望,總是在自己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後才獎勵自己。正是她這種自制力讓她成為一個脫穎而出的人。

這些無數的品質,最終組成了黃亦陳的高考成功。2018年的高考中,黃亦陳英語成績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成功摘得了福建省文科狀元並且被北大錄取。

不止如此,她還獲得了母校養正中學獎勵的30萬人民幣、村裡獎勵的30萬人民幣、恆安集團獎勵的30萬人民幣、安海商會獎勵的10萬人民幣,不算北大在她入學時承諾的獎學金,她獲得的獎金已高達100萬元。

如果要將她獲得的每一分都和這100萬元進行對應換算,得到的結果竟然是一分可以抵1455元人民幣。這真可以說得上是「一分值千金」。

素質教育注重全面發展

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績,一方面是注重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絕對不會是一個書呆子。黃亦陳就絕對不是一個只會埋頭學習的人。她在業餘時間也有很多的興趣愛好,而且她的這些興趣愛好完全沒有影響到她的正常學習,對於她的人生來說完全稱得上是錦上添花。

黃亦陳非常擅長書法,時常將書法作為修身養性的課餘活動來進行。她寫的一首毛筆字蒼勁有力,能看出動筆的人胸懷大志,內心藏有萬水千山,雖然說不上寫到了十分的水平,也算是對書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寫出了自己的風格。黃亦陳還很喜歡民樂演奏。

她從小學習樂器,在音樂中找尋另一個世界的樂趣,也是她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除了這些,黃亦陳還是個猜燈謎的高手,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謎語大會》上,她代表養正中學參賽,和另外兩位隊友唐沁蘭、蔡彧聯手奪得了全國冠軍。

繼續前行北大揚帆起航

高中生活是每一個學習路上的人生命的一個重要階段,利用好這一階段時間的人,能夠給自己下一階段的前行打好基礎。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意味著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大學階段的學習,更可以說是決定了一個人之後的道路走向,因此高考並不是學習的開始,反而是另一個起點。

有句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講的是一個人的一生應當永遠在學習。唯有不斷地汲取知識能夠讓人獲得進步,從知識的進步,到思想的進步;從業務能力的提高,到視野高度的提高,這一切一切的可能性,都是建立在你不斷學習的基礎上。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積累經驗,但是身處一個好的環境對於學習的幫助必然是巨大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黃亦陳的精彩才剛剛開始。憑藉著687分考入北大的她,進入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在這裡優秀的人更多,全國各地的頂尖學子齊聚在此。比起高中時候,黃亦陳應當更加能感受到進步的緊迫性。壓力給人動力,能夠推動人的前行。

小結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件事情只要是盡力去做了,即使最終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麼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因為努力不是一定能夠獲得成功,但是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努力的結果。

一個人在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審視的是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真正地拼盡全力去做了,才能夠無愧於心。

黃亦陳作為一個學生深深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她既然選擇了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就把這件事情做好。

從完成階段性的小目標,到實現人生的大目標,黃亦陳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眼裡有希望,之後有可能遇到的挫折就都不算什麼。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向著這個方向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福建女孩黃亦陳高考687分考上北大,獲得村裡100萬獎金,如今怎樣
    故而我們會看到每一年的高考都會湧現出一些高考狀元,而那些高考狀元會受到當地的獎勵由縣到村,一層層下來,那些獎勵也就是在彰顯讀書的重要性,以及讀書能夠帶來的社會榮譽,能夠讓一個家庭擁有社會自信。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效果,大部分家庭覺得讀書是需要的。
  • 福建女狀元高考獲獎金百萬,並被北大錄取,完美詮釋知識的含金量
    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人對於「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觀點嗤之以鼻,認為這就是窮書生的自我安慰,更有人對「讀書無用論」深信不疑。讀書真的沒有意義和價值嗎?當然不是!來讀讀福建文科女狀元黃亦陳的故事,看看知識是如何改變命運的吧。
  • 中國高考最貴女狀元:她獲得的獎金,父母不吃不喝10年才能攢下
    有些地方,不僅有這些歡慶的儀式,對於狀元更有物質方面的獎勵。而這些獎勵也有數額高低之分。人們對於歷屆各省市的狀元獎勵做過一個統計,這便統計出了中國高考最貴的女狀元,她拿到的獎金,父母不吃不喝10年才能攢下。
  • 別信讀書沒有用,高考狀元秒變百萬富翁,脫貧致富還得靠讀書學習
    隨著2020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各省高考狀元們必將再次受到關注。比如,近日有關「福建高考狀元獲百萬獎勵」的話題,就格外惹人注意。據介紹,照片主人公黃亦陳是在2018年的高考,以687分的成績奪得福建文科狀元,被北大錄取並獲得了當地政府、家鄉企業和母校等多方給予的現金獎勵,金額加起來超過100萬元。對此,盧克文表示:我就喜歡這樣簡單粗暴的表彰讀書好的學生。
  • 「985廢物論」和「讀書無用論」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很多莘莘學子都以考上「985高校」目標,家長則以自己孩子考上「985高校」為榮,觀察各縣高考「狀元榜」,能考上985高校的考生屈指可數。那麼,什麼是「985高校」?所謂985高校就是1998年5月,國家特別提出要建設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工程院校。
  • 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誰在販賣 「讀書無用論」?
    20年前,一條北大學子街頭賣豬肉的新聞火了,媒體競相報導,路人紛紛圍觀,說著最刺耳的話:「賣豬肉還用上大學嗎?小學畢業都會賣。」他們一邊嘲諷著北大培養出了一個「屠夫」,一邊嘲諷著「讀書無用」。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  要求:請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 北大畢業生成「屠夫」,被嘲20年,終打破讀書無用論,捐母校9億
    上個世紀的北大生,比這個世紀的北大生更值錢。但並不是所有的北大畢業生都自帶高光,光芒萬丈。有些也是情非得已的開始了自己執拗的人生。一般,我們不會知曉他們的生活,也不參與嘲笑,但是自媒體這麼發達的今天,一些平時我們關照不到的人,一些普通人也會進入我們的視野,成為我們餐飯之餘會議論的對象,而他,一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成為了街談巷議的對象。
  • 讀書無用論該淘汰了!找工作的時候,學歷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現在大部分父母也明白了學歷的重要性,都在督促孩子好好讀書,考上理想大學。不過即使是現在,還是有一部分人堅定地認為讀書是沒用的,心裡想的嘴裡說的都是「讀書無用論」。他們往往會把一些個例當成是真理,比如認為即使是北大畢業的學生,也會跑去賣豬肉,讀那麼多書照樣找不到好工作。
  • 讀書不如早工作?《平凡的榮耀》白敬亭實力打臉「讀書無用論」
    01讀書不如當網紅?不知道何時讀書無用論總會在我們身邊出現,以下這些話語你是否曾聽過:讀書有啥用啊?你看人家北大才子畢業出來還不是成了一個賣豬肉的。更有甚者,前幾年,有兩個90後網紅主播在看到粉絲送的禮物是一本書的時候,表現出不屑一顧,當場說覺得讀書沒啥用,因為不讀書我也開跑車,然後直播撕書,代表了自己是堅定的讀書無用論支持者。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白巖松: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讀書無用
    而另一位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則認為:人生猶如下棋,讀書少的人會被「吃掉」!看到這你還會覺得讀書是無用的嗎?讀書不僅有用,不誇張地說讀書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讀書無用讀書可以啟智我曾看到過一句話:讀書可以啟智,讀書可以明理,讀書可以醫愚。讀書就是為孩子啟蒙、啟智最好的方法。
  • 當保安都要碩士學歷,「讀書無用論」已過時,拼命讀書是唯一選擇
    在現在比較火爆的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中,面試者的學歷真是驚呆眾人,其中有一個在華東政法大學讀書的女孩,在這之前投了兩次簡歷都石沉大海了,面試官委婉點的說,簡歷太多了只能選擇學歷更高的應聘者。 之前「讀書無用論」的瘋傳就是源於幾個大企業家的幾句話,這引起了網上的熱議。
  • 史上最大笑話-讀書無用論
    一、論讀書有無用由於社會上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一些人也跟著宣傳讀書無用論,最近看到一個反智公眾號「無極領域」也在大肆宣揚讀書無用論,還列舉了一堆片面的例子,居然還讓很多無知的人相信了。深感社會愚昧盛行,所以打算論一論,撥雲見日,讓大眾不在被讀書無用論毒害。
  • 7年前,福建女孩身高不夠落榜清華藝術特長生,卻摘狀元上了北大
    之後,她卻在別人不看好的情況下,以699分的優異成績,摘得市狀元,考上北京大學,驚呆了眾人!很多人都認為藝術生學習都很差,沒想到李丞汐刷新了大家的認知。她的霸氣不是偶然,而是源自於自己平時足夠的努力,才使得她在一次挫敗面前,仍然漂亮的逆襲成功。
  • 面對體制內學歷無用論,清華北大學霸現身說法
    現在社會上,不時會間歇性地出現一股說法,即讀書無用論,學歷再高有什麼用,還不是在給我打工,讀再多書工作還不是一樣不好找。尤其是現在大學生多的如過江之鯽的情況下,好像現在讀書真沒什麼太大用。在體制內,有時候也是這樣的,進了體制,大家做的事情都是很簡單重複的,基本上只要認識字都可以做,比如去執法,有時候這不讀書的憑著一股子蠻勁,比讀書的還遊刃有餘。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外聘專家就是了。那這是不是讀書真的就在體制內沒用了?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真的是一個人唯一的出路嗎?
    而在對張桂梅採訪時,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讀書不僅僅對於山區的女生100%重要,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100%重要,讀書,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路,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一筆投資,讀書是我們每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捷徑。
  • 2年了,被北大勸退,已讀大三的湖北狀元,如今怎樣?
    高考狀元考上北京大學,讀到大三卻被勸退?咋一聽,有點不敢相信,但這確實是真的。而且這不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而且因為該狀元修的學分不夠,才被勸退的。這說明了,即便是天才,若是不努力,與普通人無異!2015年高考,來自湖北的一個男孩常書傑,以690分優異成績,摘得市狀元,成功考上北京大學。
  • 河南女狀元高考676分,從不上輔導班,曾立志上清華北大
    古人云:「取其上則得其中,取其中則得其下,取其下則無所得。」所以立志就要遠大。當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時,他就有奮鬥的動力,也只有經過奮鬥,才有紮實的基礎,才有實現遠大志向的機會。在學習上,一個人想要獲得好成績,最好就是立下遠大志向。
  • 知行合一與「讀書無用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說起「讀書無用論」,至今在網絡上還是個能引起熱議的話題。然而,讀書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有多重含義的。例如蜀相諸葛孔明,堪稱華夏歷史上文臣楷模,智慧的化身。他生平治學,只觀大略,不求甚解。在《三國演義》舌戰群儒篇中,孔明就笑過東吳嚴畯: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
  • 解讀電視劇《民工》:為什麼說讀書無用論是一種膚淺又害人的東西
    為什麼會有讀書無用論曾幾何時讀書無用論盛行,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很多家庭的孩子初中沒念完就選擇了輟學,早早地來到社會上闖蕩。或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或是某種機緣巧合,這當中有部分人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們開豪車,買樓房,衣錦還鄉。
  • 招聘人員不得再限制全日制等條件,「讀書無用論」又可行了?
    雖然不知道這句話的可信度如何,但是如果大家真的都是這麼認為的話,那麼我們國家的教育還是有點失敗的「讀書無用論」現在都已經是21世紀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還是有這麼多人還在信奉著這一句話。在這裡小安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們的「讀書無用論」,雖然這句話看上去特別的荒謬,但是仔細一想又不是不存在任何的正當性。「讀書無用論」這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是需要一定的事實跟依據的。這個也是小安為什麼無法反駁它的原因但是,「讀書無用論」是正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