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讀書真的是一個人唯一的出路嗎?

2020-12-12 騰訊網

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12年累計讓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學,學校本科上線率、一本上線率穩居雲南省麗江市前茅……63歲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創造了這個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在華坪女高,老師、學生早已對這樣的高強度學習習以為常: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到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睡覺,除了中午有40分鐘午休時間外,其他時間都要用來上課、自習,連吃飯時間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定在15分鐘以內。

談起「女高奇蹟」,張桂梅說:「這是老師學生拼搏出來的。我們不拿出這樣拼的架勢,孩子們怎麼和外麵條件好、基礎好的孩子比?」

而在對張桂梅採訪時,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讀書不僅僅對於山區的女生100%重要,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100%重要,讀書,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路,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一筆投資,讀書是我們每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捷徑。

但對於讀書,現在網絡上一直盛傳著「讀書無用論」,去年美團研究院發布的《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顯示,700萬外賣小哥裡,碩士生佔比為1%,達到7萬人。

同樣是碩士畢業生,有人奮戰在科研實驗室,有人出入高檔寫字樓。也有的人,大中午頂著烈日,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

你看,連碩士生都去送外賣、連博士生都只能去街道辦和大媽搶飯碗——讀書,還有什麼用?

他們成功地掀起了又一場狂歡,「讀書無用論」的大旗被他們驕傲地插在每一片社交網絡的山崗。

他們,覺得自己又贏了一次。

讀書真的是無用的嗎?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共產生700多名狀元,約11萬名進士。除了極個別外,這些狀元進士都在其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業績。

也就是說,這些人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反觀歷史上的落地秀才呢?數不勝數。

其中能出現流芳千古的人,不足為奇,關鍵是,比例是多少呢?

可能是0.1%,抑或0.01%。可以說這些被歷史銘記的落地秀才,純屬小概率事件。

所以,別再拿這些倖存者作比喻了,那些沒讀書卻獲得成就的人,只會是少數。

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前幾年網上有一張圖片流傳很火,中國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聚會。

可以說,目前中國最能賺錢的大佬們,大多都是讀過大學的,甚至都是非常好的大學畢業的。

你還相信讀書無用嗎?

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視頻,一位看起來極其普通平凡的村民,一臉驕傲地指著掛在牆上的全家福說:

「我大兒子在北京理工大學讀書,小兒子在廈門大學讀書,後來保送研究生,現在去美國讀博了。」

更令人稱讚的是,在這個簡陋的小山村,一共走出了12位博士和28位碩士。

在這個小山村裡,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讀書才有出路。

不然,窮極一生,都走不出這個小山村。

而祖祖輩輩也都是這麼教導孩子,孩子們當天的作業一定要做完才休息,就算生病了也要堅持完成功課。

讀書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它不計較天賦和家庭出身,只回饋努力和付出。

希望你能懂得自己眼前擁有的學習機會多麼寶貴。

但更希望,你能明白:學習,不僅是未來多了選擇的路,也讓自己有了自由追求夢想的底氣。

相關焦點

  • 張桂梅說讀書對山區女生100%重要 12年間幫1804個女孩圓夢大學
    2020年,因為媒體的報導,  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和它的創辦者張桂梅校長  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  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她  立下了這樣的誓言: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  讓她們走出大山
  • 張桂梅女校長:女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窮人翻身,唯有讀書最快
    #張桂梅女校長最近在一部短視頻裡說:「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讀書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我現在不是說做什麼好事,而是追求教育公平。」張桂梅女校長自從上次讓當全職太太的女生滾出去上了熱搜,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為人們所熟知。她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共幫助1804名女生圓了大學夢,她被稱為「時代楷模」。
  • 校長張桂梅,讓1645名女生走出山區,網友:「先生」二字當之無愧
    一開始,她在中甸林業局辦公室工作,由於對知識的渴望,不久之後,考入了麗江市教育學院讀書。三年緊張而快樂的學習生活,不僅為張桂梅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讓她邂逅了自己日後的丈夫——一個白族小夥子。
  • 「寧願嫁人被家暴,也不要讀書」
    前段時間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校長,早就認為:「女孩子不應該是在家放牛、種地,拿低保,然後嫁人生子,也過著和父母同樣的生活,而是要好好讀書她所創辦的華坪女高,從2008年成立至今,在12年內先後將1804名女孩送出大山,一千多個家庭因此脫貧,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
  • 張桂梅!時代楷模!
    「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裡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裡。信封裡裝著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原來,張桂梅知道女孩母親一個人供兩個孩子讀書,經濟十分困難,家裡的杧果林因為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錢給她去修個水窖。
  • 「時代楷模」張桂梅、為貧困學生點亮人生的夢想
    多年前,張桂梅一次又一次的目睹貧困女生輟學的悲劇。她在心中萌生了一個夢想,要辦一所免費的高中,讓山裡的女孩能有書讀。她曾說:我不知道讀書對於其他人重不重要,但是對這些孩子們百分百重要,因為她們只有靠讀書才能有希望走出去,女孩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
  • 張桂梅:創辦1所免費女子高中,讓1804個貧困女孩走出了大山
    假如一個女孩生在一個貧困山區,她們很早要面臨的是什麼? 可能是隨便找個人結婚,也可能一輩子呆在了山區。 可以說,貧困山區的女孩,就是結婚、生娃、接著貧窮。或許,這些女孩子中有人曾經苦苦地在心裡哀求,誰能夠幫幫她們?
  • 空姐寫信表白張桂梅:這名校長改變1800名寒門女孩的命運
    她追的是 「時代楷模」張桂梅。原來,她看了張桂梅校長的事跡,被深深感動,恰逢在飛機上偶遇張桂梅,她決定要向偶像表白,悄悄寫好一封信。 為不打擾張校長休息,等到飛機落地她才將信件交到了張校長手上。
  • 我的雙面校長張桂梅:兩個考來杭州的華坪女生說,她是「張媽媽」和...
    這個故事,讓女生們膽戰心驚。吃飯也像是打仗,從打飯到洗碗只有15分鐘時間,跑得快的能吃到小炒肉,而跑得慢,就只能跟在後面喝菜湯。在這所女中裡,張桂梅,就是無形的規則。「病態」和「笨辦法」張桂梅從不認為,華坪女高是一所專門給貧困山區的女孩免費上的高中。
  • 不想讀書有哪些出路
    大家在上學時肯定有過不想讀書的想法,理由也是各種各樣的,很多人一時衝動和賭氣不聽家裡人或者老師的勸解一意孤行,最終追悔莫及,那麼不讀書可以怎麼在社會上生存。根據自己興趣學習技能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總有自己感興趣的,自己如果讀書不行也不要灰心盡力而為就行,掌握一門技能也是不錯的選擇。不管去哪裡找工作都需要文憑和技能缺一不可。現在汽修行業、廚師餐飲這些熱門行業都非常吃香,自己有了技能可以拿到理想的薪水也可以自己開店賺錢何樂而不為。
  • 張桂梅:把大愛灑滿金沙江兩岸
    不久後,張桂梅發現陸續有女生輟學,通過一次次家訪,幾乎無一例外是由於家境困難,而且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濃厚。「我把那些姑娘一個個往回撈,哪怕我自己出錢,也一定讓她們讀書!否則十幾歲外出打工,早早出嫁換取彩禮補貼家用,是大山裡大多數女孩的共同命運。」
  • 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教育部發文號召向張桂梅老師學習
    隨教育小微一起看↓↓↓《通知》指出張桂梅同志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當地群眾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讀書是山裡孩子最好的出路
    清平鄉大場村是隴川縣35個貧困村之一,位於清平鄉西北部,距鄉政府25公裡,是一個以景頗族、傈僳族為主的山區村,地處山區,土地貧瘠,氣候寒冷,收入主要依靠香茅油、草果、核桃等單一產業
  • 張桂梅看到山區女孩成才哭成淚人,網友淚目:她改變了無數女孩的一生
    今天,#張桂梅看到山區女孩成才哭成淚人#的話題上了熱搜。2020年,因為媒體的報導,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和它的創辦者張桂梅校長一下子走到了聚光燈下,被全國人民關注!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她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為了建起這所學校,她曾四處籌款;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女孩走進學校,她一次次翻山越嶺
  •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愛讓夢想飛越大山
    幾乎每個從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都有和陳法羽相似的感動,她們對張桂梅的敬重無以言表——有什麼比改變命運更重要? 張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拖著病體,她堅持為畢業班的孩子上課;節衣縮食,她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學生……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後說:「不會的,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 傳奇校長張桂梅和1804個女孩的故事
    2002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她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山裡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婦聯主席對她說:張老師不要怕,縣裡雖然窮,但一定會全力救你;一位山區的婦女代表,把自己身上僅剩的五塊錢都捐了出來,那是她回去的路費……
  • 靠唱紅歌和苦學,她讓1800名窮女孩上大學,張桂梅的神話能複製嗎?
    在高考這個相對公平的遊戲中,對於很多出身社會底層的孩子們來說,以時間換機會是目前看起來最成功、也是現實中唯一有效的思路。但華坪女高更為成功,或者說更為特殊。在衡中模式裡,「名校掐尖」是最關鍵的前置環節,而女高第一屆學生中,很多人中考分數很低,甚至沒有達到縣城分數線,這些學生在三年後卻幾乎全部考上本科,本科上線率達到100%。
  • 「校長媽媽」張桂梅:她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初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為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裡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裡。信封裡裝著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
  • 「燃燈」校長張桂梅:把「教育改變女孩人生」堅守到底
    張桂梅哽咽地說,當我下車詢問小女孩怎麼了?她哭著說,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她嫁人。小女孩的話和渴望讀書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張桂梅的心裡,她覺得應該給山裡的窮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讓山裡的女孩子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兒」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