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 | 胡兆雄:散論青瓷的'玉德'之美

2021-02-12 龍泉旅遊

        青瓷的釉色為瑩潤略帶透明質感的青色,多以無紋為美。天地之大,自然之色總呈現出充滿生機的青綠色,人們崇尚青山綠水間的強大生命力,依戀它給人類帶來的恩澤給養,渴望與之和諧共生,並將個人品性德行寄附於一片青綠之間。

        清人藍浦的《景德鎮陶錄》中轉引《愛日堂抄》云:「自古陶重青品」。清代唐秉鈞《文房肆考圖說》中也記載「陶器以青為貴」,考古發現也證實了古瓷重青品這一事實。古瓷尚青是古往今來的一個謎,而憑藉現代科學技術終於弄清,人們最初對瓷器釉色的選擇傾向性,是受視覺器官的生理特徵支配。

        唐代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中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宋人趙彥衛曾對越窯青瓷做過簡明的形容:「越乃艾色。」艾,是廣泛生長於長江沿岸的草本植物。早春三月,初生的艾葉透出泛白的嫩綠色,那些生活和勞作的先民們,在滿眼青山綠水間一窯一窯地燒出溫潤綺麗的青瓷。青瓷的釉色與不同季節裡的天空、山川、湖水一樣,給人以滿目青翠的潤透清新之感。歷代的窯工們孜孜不懈、鍥而不捨的把自然的優雅青綠融入晶瑩的釉層裡,又把這種凝聚著大自然靈魂之色的青瓷融入人類的文明中。

        而青瓷之美,常常喻之以「玉」和「冰」,並以「玉」為其審美的標準,瓷器追求溫潤瑩澈的效果,應是中華民族對土、石、玉的審美延展,擁有碧玉般色澤和質地的青瓷一直是我國古代瓷器製作的主流。玉器溫潤結晶的質地和光澤,是玉器裝飾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裝飾美,正是古代藝術審美的最高境界。但玉器歷來屬於稀有物,為統治階層所壟斷專用,對大眾來講美玉是可「欲」而不可求的,在這種情況下,匠師們在探索和實踐中巧妙地運用陶瓷材料,燒出了色質如冰似玉的青瓷,以之補充、替代玉器在政治、宗教與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玉器裝飾是琢磨而成的,在古代玉器裝飾上,淺浮雕和線刻是常見的裝飾手法,圓潤、含蓄是其特徵。而青瓷釉下的刻花裝飾與之有相似的藝術效果。而且釉色的神韻,不僅有玉的優雅之美,且兼具瓷的藝術特徵,從它出現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人們對認可和喜愛。

        從商代的原始瓷器發展到東漢青瓷,是向玉器效應逼近的過程。到三國兩晉南北朝,就出現了「越瓷類玉」的說法。而後先民繼續向新的高度攀登。到了唐、宋,青瓷比較普遍地達到了玉的意境,元、明、清以來,燒制的青瓷更是巧奪天工,釉色晶瑩的光澤達到了精美絕倫的高峰。龍泉窯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就將青瓷的玉器質地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由於釉層的高溫粘稠加強,釉層厚而不流,利用釉中微小氣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豐滿優雅、如玉的美感。粉青的釉色呈現粉嫩的青綠色,如半透明的青玉;梅子青的釉色碧綠瑩潤,似碧玉的色澤。

        中國人對審美的追求並不只是停留在對自然的感性再現階段,也在極力追求一種移入感情的有意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翻開古人的筆記,會發現文人墨客們書寫了大量充滿詩情畫意的詩篇,發出對許多名窯生產的青瓷如玉的色澤的讚嘆。如陸羽的《茶經》裡提到「越瓷如玉」。唐代詩人陸龜蒙稱頌越窯秘色瓷器「姿如圭璧,色似煙嵐。」直言不諱地道出了這種尚玉的審美意識。北宋元豐七年(德應侯碑)中評價青瓷「巧如範金,精比琢玉。擊其聲,鏗鏘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宋代彭汝礪有詩云:「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將青瓷比做美玉……。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青瓷是人工燒造的玉,比之自然界的玉,有著更多人類的智慧和精神的滲入。

        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談到:「中國向來把『玉』作為美的理學。可以說,一切藝術的美,以至於人格的美,都趨向玉的美,內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這種光彩是極絢爛,又極平淡」。青瓷同樣也受到這種美學優先觀念所支配,微妙淳樸,如古玉般美。在古代,玉器裝飾藝術的審美對其他器物裝飾藝術審美的影響也極大,青瓷便是在追求如玉一般溫潤瑩澈的效果。瓷玉相通,一方面從其質來看,玉石的自然特徵給人以美德,這是其材料美作用於人的感官和思維所反映的美學意識;另一方面,因為受到『君子比德於玉』思想的影響,是儒家重禮、重德的精神貫通於生活方方面面的具體體現。

        古人也從植物生長時呈現出的青色而得出「生」的概念,於是青色又具有了寓意生命的意義。青瓷不單純是工藝技術發展的產物,它愛文化的脈絡上也折射出華夏民族的生命哲理和審美情趣,亦符合了儒家「託物見志」、「比德尚玉」的審美需要,並且在人格注意的層面上,發掘了它所蘊含的生命意義,為「器」找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胡兆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20多年的青瓷藝術生涯,以古今中外陶藝精髓為師表,堅持立本於傳統,探索於現代的創造裡面。創作的梅子青絞胎和梅子青雕刻類作品個性鮮明、技法嫻熟。絞胎作品妙造自然,雕刻作品樸實典雅、色澤如玉、瑩潤豐滿。作品均受到眾多人士一致肯首。

相關焦點

  • 《發現非遺之美》——龍泉青瓷
    龍泉迄今已發現燒制龍泉青瓷的古窯址達 360 多處。在 1700 餘年的傳承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燒成和開片控制等傳統的獨特的燒制技藝。 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龍泉青瓷——青於外,美於魂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深入,帶有含蓄和東方內斂氣質的美則愈加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而在瓷器中,龍泉青瓷無疑是這種美的代表。 ,無不對龍泉青瓷的藝術美產生了深遠影響。
  • 龍泉青瓷展:一覽全球化圖景中的中國青釉之美
    作為宋元明時期中國青瓷的代表,龍泉窯把「青釉之美」演繹到了極致,龍泉青瓷以如翠似玉的精美釉色和端莊典雅的經典造型影響了東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取向。龍泉青瓷通商地域之廣,數量之多,位居中國瓷器之首,儼然成為了世界性商品。 協和四方 展示國內外各窯場模仿燒造的龍泉青瓷。
  • 聽,青瓷在說話!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著力加快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即將在中國龍泉舉辦,真誠希望以此次「龍泉青瓷展示角」為紐帶,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 專家學者縱論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與美學鑑賞
    12月11日至12日,2020年度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與審美標準學術研討會暨「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評比活動在寶溪鄉溪頭村舉行。活動由浙江省非遺中心與龍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故宮博物院、南海1號博物館、四川宋瓷博物館,以及中央財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師範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麗水學院等單位的20餘名專家學者通過為期兩天的考察交流,詳細了解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保護傳承情況,為新時代龍泉青瓷的傳承發展把脈開方。12日舉行的學術研討會由復旦大學教授、龍泉榮譽市民沈嶽明主持。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五代至清代龍泉青瓷特點總結
    龍泉青瓷的歷史可謂非常悠久,從五代時期至清代均有燒造。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龍泉青瓷從五代時期至清代都有何特點,通過這些特點總結,使您深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龍泉青瓷。一、五代龍泉青瓷特點龍泉青瓷自五代時期開始燒造。五代時期所生產的龍泉青瓷器形主要以碗、盤和壺為主。
  •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單色釉,是單一的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茶葉末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稱,但它卻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之一。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時間地點及門票價格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龍泉青瓷是中國古代瓷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品類,它於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身風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生產的全盛時期,乳濁釉青瓷成為產品特徵之一。龍泉青瓷因其質量精美,從北宋末至明代早期,產品一直上貢宮廷。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與發展,共展出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文物833件(組)。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幕
    12月8日,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天下龍泉」城市品牌。中國駐韓國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高度評價龍泉青瓷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認為龍泉青瓷作品風格各異、手法靈動、藝術傳神,是龍泉山川精華與藝術家智慧的完美結晶,也滿載著中國人民對韓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希望中韓社會各界攜手努力,深入交流,讓中韓文化交流在後疫情時代綻放更加燦爛的光彩。
  • 千年傳承,天下龍泉——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著力加快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即將在中國龍泉舉辦,真誠希望以此次「龍泉青瓷展示角」為紐帶,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始於三國兩晉時期的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讚美,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8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供圖王彥軍說,對龍泉青瓷藝術家表示敬意,青瓷作品是龍泉山川精華與藝術家智慧的完美結晶,滿載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將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之美,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搭建文化交流合作橋梁。龍泉市委書記吳松平說,中韓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共同締造了別具魅力的東方文化。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為什麼開在了韓國首爾?
    這是唐代詩人徐夤筆下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產自浙江,始於三國兩晉時期,到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它「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乃當之無愧的「瓷器之花」,其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浙江龍泉青瓷:千年窯火不滅 傳承中華美學
    胡丁於 攝中新網麗水12月12日電 題:浙江龍泉青瓷:千年窯火不滅 傳承中華美學作者 胡丁於浙江龍泉寶溪鄉溪頭村位於浙閩邊界,風景秀麗,古樸自然。該村擁有的保存完好的「龍窯」共7座,是近現代龍泉青瓷的發祥地。
  • 青瓷
    我第一次見到青瓷時,有一種一眼萬年的感覺,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畫面:一位身著廣袖青衫的少年緩步而來,面帶溫和的笑容,真是應了那一句「君子世無雙」。青瓷就如那君子,色澤純淨青潤。它的青色是由胎釉中的氧化鐵在還原焰的氛圍中焙燒而成的,給人舒服溫和的感覺,毫無攻擊性。我由此陷入了這抹青色中,還特意了解了一下青瓷。
  • 龍泉青瓷大師手作,熹谷文化與您相約廈門茶博會
    隨著熹谷展區展覽場地和硬體的提升,本次展臺的軟實力也再上臺階,不只是茶器品類和傳統龍泉青瓷的匯聚,更是青瓷文化的弘揚和龍泉傳統工藝的傳播。、拈塑靈秀婉約,加上揮灑自如的運刀、渾然天成的釉色,彰顯龍泉青瓷的質樸典雅、端莊厚重,盡顯作者對實用價值、精神價值與審美情趣的追求。
  • 參觀龍泉青瓷博物館,被古人智慧折服,可惜藏品太少!
    龍泉,一座以瓷器寶劍而揚名的江南小城。地處群山之中,有清澈寬闊的龍泉溪從山中流入城市,在養育當地百姓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製作獨特青瓷和寶劍的水質。而了解龍泉青瓷最好最直接的去處自然是龍泉青瓷博物館。青瓷博物館距離龍泉新通車的高鐵站並不遠,外觀好像是製作陶瓷的火爐。
  • 【精品推薦】龍泉青瓷電子香爐
    【產品名稱】:龍泉青瓷精品電香薰爐【使用範圍】:香薰精油,香粉,香片,木屑,碎木塊,花瓣,茶葉,中藥材,醋,驅蚊液等【規 格】:100*100*75mm【電壓/功】:使用電壓為220V,功率10—25W【包 裝】:簡易防震包裝【工 藝】:鐵胎玻璃釉【特  點】: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可見赭褐色窯紅,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
  • Shopping直播萬物節 百名主播直播帶貨龍泉青瓷
    12月10日至12日,作為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子活動之一的Shopping直播萬物節在青瓷展覽展示中心開展,來自景德鎮陶溪川、龍泉當地的100多位主播共同為龍泉青瓷進行線上直播,助推銷售新增長。「這是一個浮雕的設計,非常的漂亮……」在方圓龍泉青瓷直播間內,8名身著漢服的龍泉女主播們不停與粉絲互動,推薦青瓷。「這幾天通過她們的努力,直播間的粉絲倍增,銷量也不錯。」據直播間負責人陳建興介紹,以前企業銷售都是走線下的,自從走到線上,再來到這個政府搭建的平臺,我們突然間感覺眼前一亮,視野更寬廣了,這幾天直播間銷售量每天都在三四百單左右。
  • 專家學者論劍龍泉青瓷發展之路
    12月10日,以「從初心到匠心」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主旨論壇在浙江龍泉舉辦。龍泉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翁志鴻發表主旨演講。張靈攝  「跳出文化做文化。」中共龍泉市委副書記、龍泉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翁志鴻表示,一直以來,龍泉以未來的視野傳承弘揚青瓷文化,以創新的思維迭代升級青瓷產業,以融合的理念培育壯大青瓷經濟,做深做實龍泉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的文章,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讓「好龍泉」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