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非遺之美》——龍泉青瓷

2020-12-13 非遺之美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浙江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龍泉青瓷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個且是唯一一個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龍泉青瓷/夏侯文

龍泉青瓷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譽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龍泉青瓷始燒於三國兩晉,古代龍泉哥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龍泉窯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要求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歷史名窯。龍泉迄今已發現燒制龍泉青瓷的古窯址達 360 多處。在 1700 餘年的傳承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燒成和開片控制等傳統的獨特的燒制技藝。 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夏侯文大師(左一)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同班同學劉品三 大師(右一)

龍泉青瓷/夏侯文

夏侯文,1935年出生於江西分宜。龍泉青瓷泰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 本期人物】夏侯文

《非遺之美》總編姚澤民(左一)與夏侯文 大師(右一)

國大師夏侯文(右二)與兒子省大師夏侯輝 (右一)

夏侯文,1963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同年分配到龍泉瓷廠,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工藝研究50多年。1991年被授予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993年被國家授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為「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2003年被授予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5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評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成為龍泉當地唯一獲此殊榮的國家級大師;2006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夏侯文在拉坯

1963年,夏侯文畢業於江西陶瓷學院。當他剛來到龍泉瓷廠時,心都涼了半截———他怎麼也沒想到,青瓷「明珠」的誕生地,竟是坐落在離縣城三十六公裡的山坳裡。開門見山,出門爬坡,艱苦的程度超出自己的想像。

夏侯文《青瓷龍紋扁瓶》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某一天,省有關部門通知龍泉瓷廠,選派一批技術人員赴杭接待日本青瓷考察團,廠裡派他去了。日本朋友參觀考察結束時,贈給他一本精緻的龍泉青瓷資料。他翻開一看:上面詳細地記載著龍泉青瓷的發展史、古窯址的分布情況,還附有大量精美的龍泉哥窯、弟窯的彩色照片。

夏侯文《青瓷龍紋扁瓶》局部

驚詫之際,他陷入沉思:外國人對龍泉青瓷尚且如此重視,作為一個黨和人民培養的新中國陶瓷技術人員,更應為發展龍泉青瓷貢獻智慧和力量!龍泉生活雖然艱苦,可是這裡有豐富的優質瓷土,發展青瓷工業前景廣闊。於是,他立志紮根山區,獻身龍泉的青瓷事業。從此,他把全部身心投入青瓷研究、設計工作中去。安心龍泉有志向,躬身瓷苑勤耕耘。在國營瓷廠的年代,他肩負著原龍泉瓷廠新產品開發總設計師的重擔,到目前為止,夏侯文從事青瓷產品設計及工藝研究已50多年,設計開發出不計其數的龍泉青瓷新產品。

夏侯文《龍鳳紋貫耳瓶》

作為一名肩負新產品開發的總設計師,夏侯文設計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1967年,夏侯文承擔了中國與挪威舉辦的「中國現代陶瓷展覽」展品的創作設計。其中的作品《大眾瓶》不但為挪威國家博物館收藏,還成了龍泉青瓷的代表作之一,並成了廠裡年年出口訂貨的產品。

夏侯文《龍鳳紋貫耳瓶》底款

此外,夏侯文還成功設計製作出用於招待原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使用的大型成套青瓷高檔餐具,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一套圖案精美、器型考究的「97頭影青菊花餐具」。這套餐具一問世,就受到多方好評,並一直成為廣交會上的暢銷品,夏侯文也因此而榮獲省外貿部門特地頒發的獎金。

夏侯文《水仙花罐》

龍泉青瓷的風格是以造型見長,以釉取勝,靠淺浮雕飾為優勢。景德鎮白瓷釉下彩一直贏得國內外的盛譽。青瓷能否研製出釉下彩從而與白瓷爭奇鬥豔呢?夏侯文開始了摸索。他在不同的坯料、釉料、色料對青瓷釉下彩進行裝飾,用手工彩繪、噴、刷、各色貼花紙及浮雕與釉下彩結合,經過千餘次反覆試驗,終於研製成功絢麗多彩、品種琳琅滿目的青瓷釉下彩。青瓷釉下彩的問世,填補了青瓷史上的空白。1980年,青瓷釉下彩還獲得浙江省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夏侯文《龍紋扁瓶》

經過多年的反覆研究實驗,夏侯文找到了一種既適合哥窯胎薄質堅、釉層飽滿,又適合弟窯釉色明澈溫潤、青翠如玉的中間層胎料和釉料,攻克了工藝上不調和的難關,於1989年創製了哥窯和弟窯相結合的新瓷種,打破了「哥」、「弟」不能結合的舊觀念。從此,哥窯與弟窯可以任意銜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得到了陶瓷界人士的高度讚譽,也成了他這一代人對龍泉青瓷的一項新貢獻。在此基礎上,夏侯文於1997年又研製成功「色胎繪畫」藝術瓷花瓶及掛盤系列作品,在哥窯與弟窯中開創了一種劃時代的新裝飾手法。現在,他已有多件青瓷色胎繪畫作品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夏侯文《 富貴有餘花瓶》

夏侯文先生言語不多,只要一工作,他都能集中精力和智慧,專心致志地埋頭研製新產品。他為人祥和,又肯耐心教導,已先後為龍泉青瓷事業培養出多批技術人才。

夏侯文《蘭花紋罐》

有一次,啟功先生在北京參加政協會議,浙江某代表亦與會。該代表與夏侯文先生交情匪淺,在他與啟功先生交談間提及夏侯文先生在青瓷燒制方面卓有成就。啟功先生欣喜,便稱要題字贈與有緣人。夏侯文先生拿到啟功先生墨寶「夏侯文青瓷作品」後,心生歡喜,兼懷愧領的不安,旋即著手燒制畫筒贈予啟功先生。啟功大師又復以墨寶「藝無止境,推陳出新」贈之。

啟功為夏侯文題寫」 藝無止境,推陳出新「

夏侯文先生調侃多少錢方得堪受此物,啟功先生一笑泯之。夏侯文先生復又精心燒制了一套畫具贈予啟功先生。贈饋之間,君子的淡水之交顯露無疑:君子之交講求意趣相和,以義不以利。

夏侯文《春蘭花瓶》

(責任編輯/姚澤民)

相關焦點

  • 龍泉青瓷展:一覽全球化圖景中的中國青釉之美
    作為宋元明時期中國青瓷的代表,龍泉窯把「青釉之美」演繹到了極致,龍泉青瓷以如翠似玉的精美釉色和端莊典雅的經典造型影響了東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取向。龍泉青瓷通商地域之廣,數量之多,位居中國瓷器之首,儼然成為了世界性商品。 協和四方 展示國內外各窯場模仿燒造的龍泉青瓷。
  • 專家學者縱論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與美學鑑賞
    12月11日至12日,2020年度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與審美標準學術研討會暨「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評比活動在寶溪鄉溪頭村舉行。活動由浙江省非遺中心與龍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故宮博物院、南海1號博物館、四川宋瓷博物館,以及中央財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師範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麗水學院等單位的20餘名專家學者通過為期兩天的考察交流,詳細了解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保護傳承情況,為新時代龍泉青瓷的傳承發展把脈開方。12日舉行的學術研討會由復旦大學教授、龍泉榮譽市民沈嶽明主持。
  • 龍泉青瓷——青於外,美於魂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深入,帶有含蓄和東方內斂氣質的美則愈加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而在瓷器中,龍泉青瓷無疑是這種美的代表。 ,無不對龍泉青瓷的藝術美產生了深遠影響。
  • 浙江龍泉青瓷:千年窯火不滅 傳承中華美學
    胡丁於 攝中新網麗水12月12日電 題:浙江龍泉青瓷:千年窯火不滅 傳承中華美學作者 胡丁於浙江龍泉寶溪鄉溪頭村位於浙閩邊界,風景秀麗,古樸自然。該村擁有的保存完好的「龍窯」共7座,是近現代龍泉青瓷的發祥地。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聽,青瓷在說話!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著力加快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即將在中國龍泉舉辦,真誠希望以此次「龍泉青瓷展示角」為紐帶,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 因劍得名 憑瓷生輝——中國龍泉寶劍、青瓷展搶先看
    浙江龍泉不僅山清水秀、風光旎麗,更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以寶劍、青瓷聞名於世,是著名的 「中國寶劍之邦」 和「中國青瓷之都」。因劍得名、憑瓷生輝。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雙雙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球陶藝類迄今為止唯一的「人類非遺」。
  • 千年傳承,天下龍泉——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著力加快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即將在中國龍泉舉辦,真誠希望以此次「龍泉青瓷展示角」為紐帶,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時間地點及門票價格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龍泉青瓷是中國古代瓷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品類,它於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身風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生產的全盛時期,乳濁釉青瓷成為產品特徵之一。龍泉青瓷因其質量精美,從北宋末至明代早期,產品一直上貢宮廷。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與發展,共展出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文物833件(組)。
  •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單色釉,是單一的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龍泉青瓷大師徐建新茶葉末釉容山蓋罐 茶葉末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稱,但它卻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之一。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幕
    12月8日,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天下龍泉」城市品牌。中國駐韓國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高度評價龍泉青瓷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認為龍泉青瓷作品風格各異、手法靈動、藝術傳神,是龍泉山川精華與藝術家智慧的完美結晶,也滿載著中國人民對韓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希望中韓社會各界攜手努力,深入交流,讓中韓文化交流在後疫情時代綻放更加燦爛的光彩。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始於三國兩晉時期的龍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讚美,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8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供圖王彥軍說,對龍泉青瓷藝術家表示敬意,青瓷作品是龍泉山川精華與藝術家智慧的完美結晶,滿載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將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之美,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搭建文化交流合作橋梁。龍泉市委書記吳松平說,中韓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共同締造了別具魅力的東方文化。
  • 五代至清代龍泉青瓷特點總結
    龍泉青瓷的歷史可謂非常悠久,從五代時期至清代均有燒造。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龍泉青瓷從五代時期至清代都有何特點,通過這些特點總結,使您深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龍泉青瓷。一、五代龍泉青瓷特點龍泉青瓷自五代時期開始燒造。五代時期所生產的龍泉青瓷器形主要以碗、盤和壺為主。
  • 龍泉青瓷 | 胡兆雄:散論青瓷的'玉德'之美
    青瓷的釉色為瑩潤略帶透明質感的青色,多以無紋為美。天地之大,自然之色總呈現出充滿生機的青綠色,人們崇尚青山綠水間的強大生命力,依戀它給人類帶來的恩澤給養,渴望與之和諧共生,並將個人品性德行寄附於一片青綠之間。        清人藍浦的《景德鎮陶錄》中轉引《愛日堂抄》云:「自古陶重青品」。
  • 龍泉青瓷大師手作,熹谷文化與您相約廈門茶博會
    隨著熹谷展區展覽場地和硬體的提升,本次展臺的軟實力也再上臺階,不只是茶器品類和傳統龍泉青瓷的匯聚,更是青瓷文化的弘揚和龍泉傳統工藝的傳播。、拈塑靈秀婉約,加上揮灑自如的運刀、渾然天成的釉色,彰顯龍泉青瓷的質樸典雅、端莊厚重,盡顯作者對實用價值、精神價值與審美情趣的追求。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為什麼開在了韓國首爾?
    這是唐代詩人徐夤筆下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產自浙江,始於三國兩晉時期,到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它「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乃當之無愧的「瓷器之花」,其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專注傳統青瓷手作 熹谷文化全面助力青瓷文化傳承
    浙江熹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立在青瓷故裡浙江龍泉,於2019年4月成立,總投資超過500萬元,於2019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這是一家朝氣蓬勃的高端龍泉青瓷銷售企業,技術實力行業一流。作為行業中的年輕血液,熹谷致力於用電商化、數位化的經營渠道來助力青瓷產業的全面復興,宣傳方式包括利用線上平臺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小程序等渠道弘揚龍泉青瓷文化,線下則是開辦展會,並與各大茶樓進行合作,在努力做到順應時代主流的同時,加大對傳統工藝文化和匠心精神的了解,努力推動傳統手藝文化的覺醒,以現代化方式弘揚龍泉青瓷文化為初心。
  • 一篇文看懂龍泉窯歷史,學者:博物館藏文物教你北宋龍泉青瓷鑑定
    歷史上處州曾經屬於會稽郡,那麼,龍泉青瓷和越窯青瓷是不是有關係呢?本文為大家介紹一批早期的北宋龍泉窯瓷器,讀完當對龍泉窯發展歷史有所了解。說到龍泉窯,一般讀者都知道它產自浙江,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最初燒瓷的歷史,可能早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早期的龍泉青瓷主要模仿甌窯,越窯和婺州窯,到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己的特點。
  • 龍泉鐵骨冰花瓷的清雅美和韻味美
    本文擬從鐵骨冰花瓷器的鑽石美及其審美意蘊進行初探。一、鐵骨冰花瓷器的創作試驗創作鐵骨冰花瓷器的最初考慮是,如何在忠實繼承龍泉青瓷的基礎上突破龍泉青瓷的傳統約束,如何將實用和藝術統一,將象和義,抽象和具體進行統一。
  • 參觀龍泉青瓷博物館,被古人智慧折服,可惜藏品太少!
    龍泉,一座以瓷器寶劍而揚名的江南小城。地處群山之中,有清澈寬闊的龍泉溪從山中流入城市,在養育當地百姓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製作獨特青瓷和寶劍的水質。而了解龍泉青瓷最好最直接的去處自然是龍泉青瓷博物館。青瓷博物館距離龍泉新通車的高鐵站並不遠,外觀好像是製作陶瓷的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