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玩| 真原生超廣角,適馬14-24/2.8 DG DN體驗

2021-12-22 蘭拓空間

在單反時代,適馬不僅有素質不錯的Art/Sports大三元這種經典規格的產品,也有18-35/1.8DC HSM、60-600/4.5-6.3 DG OS HSM等規格獨一無二的創新產品,贏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進入微單時代後,適馬在變焦上的發力似乎有些減緩了。與大踏步推出微單改口的定焦軍團不同,變焦微單鏡頭始終沒有適馬的身影。這讓人不禁猜測適馬是不是在「憋大招」。在上個月,適馬正式發布了大三元廣角變焦鏡頭:14-24/2.8 DG DN Art,這也是適馬旗下第一款微單變焦鏡頭,對於適馬是否在憋大招的問題也終於塵埃落定。

 

 

與自家的F卡口14-24/2.8 DGHSM相比,微單設計的14-24/2.8 DG DN在長度大致相同的同時直徑有明顯減小(795g VS 1150g),上手重量也明顯更輕。與索尼的FE16-35/2.8 GM相比,二者都在長焦端,使用遮光罩時,適馬要略短一點。由於索尼鏡頭是外變焦,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適馬的長度優勢會更明顯一些。

 

側邊按鍵有AF/MF轉換開關以及適馬Art微單鏡頭標配的對焦鎖定按鈕。

 

雖然尼康證明了14mm廣角也可以是平面前組,但如果14mm與F2.8全都要的話,那依然需要使用燈泡前組設計。與部分廣角變焦鏡頭類似,適馬14-24/2.8 DG DN在變焦時前組鏡片也會有移動,不過由於有不可拆卸遮光罩的遮擋,鏡片的移動並不明顯。鍍膜方面適馬在14-24/2.8 DG DN上採用了全新開發的NPC納米鍍膜,擁有更好的反射抑制性能。

 

燈泡前組的劣勢之一就是使用濾鏡會比較不便,針對這個問題適馬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後置濾鏡。有使用ND鏡需求的話,燈泡將不會在使用濾鏡上造成困擾。

如果你是購買的適馬行貨鏡頭,那麼適馬還會附贈一個濾鏡裁切模板,可以用於DIY裁切一些材質不是很硬的濾鏡來裝在鏡頭上。

 

作為一款大三元鏡頭,上機後的平衡感還是非常不錯的。

 

無論是鏡片用料,還是光圈葉片,這款鏡頭可以說都是頂配。特殊鏡片方面,SLD、FLD、非球,這款鏡頭都一應俱全,光圈葉片也是11片葉片的最高配。

 

 

 

 

過硬的光學素質一直是大三元鏡頭最重要的指標。對於適馬來說,在光學素質上,尤其是解析度表現一直都不是問題。而對於這支鏡頭來說廣角的14mm,相比16mm可以拍到更震撼的場景,特別是在狹小空間中。

14mm,1/20s,F2.8,ISO 100

14mm,1/320s,F5.6,ISO 100

使用風光常用的F5.6小光圈拍攝時,解析度表現可以說達到了峰值,在有細小文字的這種對鏡頭要求非常苛刻的場景下也能有良好的表現。

14mm,1/8s,F5.6,ISO 200

 

中心 邊緣 100%截圖

 

24mm,1/3s,F5.6,ISO 200

 

中心 邊緣 100%截圖

當然在光圈全開時表現也不差,滿足可用的標準是完全沒問題的,如果近攝的話,甚至還有點虛化效果。

14mm,1/160s,F2.8,ISO 100

24mm,1/125s,F2.8,ISO 100

 

中心 邊緣 100%截圖

 

使用了燈泡前組後,雖然在日常使用時可能會有一點不習慣,但帶來的收益也是十分可觀的。除了可以突破規格、提升解析度表現外,暗角這個十分困擾超廣角鏡頭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燈泡前組得到極大的緩解。

 

14mm,1/1250,F2.8,ISO 100

 

雖然暗角還達不到察覺不到的程度,但相比其他廣角鏡頭已經是比較優秀的水準了。在風光拍攝時比較常用的小光圈下基本不用擔心有暗角。

 

24mm,1/1250,F2.8,ISO 100

 

在24mm時暗角就更小了,光圈全開也基本沒有暗角。

 

在眾多低色散鏡片的加持下,這款鏡頭的色散表現非常強勢,在實拍當中基本看不到色散問題。

 

不過畸變會是這款鏡頭比較棘手的問題。在鏡頭設計時不再強調控制畸變,而是依靠校正文件來徹底解決,這種思路在微單時代是很常用的做法,只是目前最新的ACR 11.4還沒有這款鏡頭的校正文件,下次更新可能還要等兩三個月,在下次更新發布之前用這款鏡頭會稍微難受一些。

14mm,1/30,F5,ISO 800

 

24mm,1/30,F5.6,ISO 125

 

從圖上可見14mm端有比較嚴重的桶型畸變。相對來說24mm端的枕形畸變要小很多,但也是肉眼可見水平。

 

與35/1.2 DG DN相同,14-24/2.8 DGDN也得到了11片光圈葉片的星芒加成。22片星芒還是非常漂亮的。也得益於全新的NPC納米鍍膜,即使在太陽直射的嚴苛挑戰下這款鏡頭也沒有出現眩光問題,對於超廣角鏡頭來說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後再來說一下老生常談的焦距視角問題,對比一下14、16、18mm三個焦距下的視角差異。

可點擊放大

逐個來看的話每相鄰兩張之間的差異都不是特別大,但視角的差別累積起來就會非常明顯。正如適馬社長山木和人先生所說:「廣角鏡頭如果是17mm,那就是另一種產品了。」14mm的視覺衝擊力確實是無可替代的。

 

 

隨著去年以來各個廠商在全幅無反相機上的發力,並且現在又恰逢是奧運年前夕,因此今年的相機市場顯得格外熱鬧。在單反定焦和變焦大三元領域都已完成布局的適馬,今年也終於拿出了在微單方面的真正實力,以一機三鏡的陣容打響了進軍微單領域的響亮一槍。

 

如果說適馬fp和45/2.8 DG DN都是走的差異化不對稱競爭路線的話,那之前的35/1.2 DG DN和這次的14-24/2.8 DGDN就是實打實的與競爭對手進行硬實力的正面比拼。14-24/2.8 DG DN鏡頭本身也確實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強,除了燈泡前組帶來的一點先天問題外可以說都很完美。作為一款大三元鏡頭8599的價格也還可以,淘寶上的很多店也都是現貨供應,不用擔心加價搶購的問題。

 

對於松下和適馬fp的用戶來說,這是目前唯一的廣角解決方案。對於索尼用戶來說,選擇就有很多了。但如果你對超廣角、高畫質、大光圈這三點都有很大需求的話,那14-24/2.8 DG DN就是你購買/租賃的唯一選擇。

 

相關焦點

  • 適馬14-24mm F2.8 DG DN Art上手玩!
    作為Art系列的一員,適馬14-24mm F2.8 DG DN Art那133mm的長度及795g的重量看似「黑大粗」,但實際並不顯大。這一次影像狗拿到的是L口版本,其搭載上松下S系列,倒真是異常般配。
  •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上手玩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的包裝箱延續了適馬的一貫設計,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24-70mm F2.8 DG DN」表示其為常用的24-70mm全畫幅產品,銀灰色圓形「A」標是其Art系列血統的明證。
  • 適馬正式發布24-70mm F2.8 DG DN鏡頭
    11月6日下午,適馬第二款Art Zoom鏡頭:24-70mm F2.8 DG DN | Art 正式發布。
  • 微單新生大三元標變 適馬24-70mm F2.8 DG DN 評測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是適馬第二支專為微單相機設計的「Art Zoom」鏡頭,第一支為此前發布的14-24mm F2.8 DG DN | Art。
  • 24日0點: SGMA 適馬 ART 14-24mm F2.8 DG DN 全畫幅微單 超廣角...
    【PConline 聚超值】 專為無反相機設計的「大三元」廣角變焦鏡頭。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變焦鏡頭是ART系列之中第一枚超廣角變焦大光圈鏡頭,此款鏡頭是轉為無反相機設計的鏡頭。
  • 多題材超廣角變焦鏡頭 適馬14-24mm F2.8 DG DN售價8499元
    2018年2月,適馬發布了14-24mm F2.8 DG HSM | Art鏡頭,作為單反陣營的猛料,這支鏡頭的發布讓很多人為之興奮而瘋狂,其口碑和品質在影友心中還是相當不錯的。目前全畫幅微單相機已經佔據了全畫幅相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使用全畫幅相機微單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他們迫切的希望適馬能推出這支鏡頭的微單卡口版本,使用轉接環仍然還是顯得笨重繁瑣。
  • 單評 | 適馬 24mm F3.5 DG DN "I" series
    稍微收下到F4,色散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完全不會對畫面產生影響。一如我們在實驗室測試的結果,它的中心、邊角畫質都比較紮實。另外,通過此類構圖還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的暗角比較重,下圖採用最大光圈F3.5拍攝。除此外,還可以拍攝一些細節特寫,但整體空間感仍然保持,畫面的構圖不會顯得很逼仄。
  • 睿智,靈巧,緊俏——24-70mm F2.8 DG DN新品首測
    作為第二支Art Zoom鏡頭,24-70mm F2.8 DG DN同14-24mm F2.8 DG DN一樣,是專為無反相機設計的DN系列無反鏡頭。憑藉著短法蘭距光學設計的優勢,24-70mm F2.8 DG DN在具備高畫質、高性能的同時,實現了小型輕量化的訴求。
  • 適馬正式發布105mm F2.8 DG DN MACRO Art鏡頭
    中長焦微距鏡頭所需一切,皆已實現2. 適馬Art系列光學和自動對焦性能3. 功能全面,秉持匠心105mm F2.8 DG DN MACRO是適馬在Art系列中推出的第一款無反光鏡微距鏡頭,擁有出色的光學性能和優異品質,代表著中長焦微距鏡頭的優秀性能。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是微距攝影或肖像攝影的理想選擇。通過微距鏡頭的獨有視角,它可以讓攝影師發現新的觀看或欣賞事物的方式,例如,那些意想不到的美麗場景或日常生活中的珍貴點滴。
  • 大視無界 適馬12-24mm F4 DG HSM評測
    作為適馬ART系列中第三代廣角變焦鏡頭,適馬12-24mm F4 DG HSM鏡頭不但採用了恆定光圈設計,還具備更為複雜的16片11組光學結構,其中還包括5片FLD鏡片、1片SLD鏡片以及1片非球面鏡片。鏡頭重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150g。從其不惜工本的用料與技術投入來看,適馬顯然希望把這隻鏡頭打造成為最佳的恆定光圈超廣角變焦鏡頭。
  • 「經典」的長焦微距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評測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包裝清單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在包裝上延續了Art系列簡潔的設計風格,和此前發布的適馬85mm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鏡頭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E卡口的重量僅710g,L卡口的重量略重,為715g,外觀小巧緊湊
  • 引領未來,SIGMA再次超越你的想像 | 適馬發布SIGMA 24-70mm F2.8 DG DN鏡頭
    SIGMA的第一款專門用於無反相機的Art Zoom鏡頭14-24mm F2.8 DG DN |Art即是依靠它顛覆性的性能和解析度獲得廣泛好評。而本次推出的第二款Art Zoom鏡頭:24-70mm F2.8 DG DN |  Art也繼承了這一優點。
  • 適馬正式發布24-70mm F2.8 Art鏡頭
    SIGMA的第一款專門用於無反相機的ArtZoom鏡頭14-24mmF2.8 DG DN |Art即是依靠它顛覆性的性能和解析度獲得廣泛好評。而本次推出的第二款ArtZoom鏡頭:24-70mmF2.8 DG DN | Art也繼承了這一優點。
  • 適馬最大光圈,視頻體驗適馬35mm F1.2 ART,拍環境人像真香
    適馬35mm F1.2 Art實拍體驗感受:原來這麼毒 47集》,原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0770268。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一般情況下,大家的人像攝影往往是從一隻50mm定焦鏡頭開始,這類中長焦鏡頭能給你穩定的背景虛化,無需考慮構圖也能輕鬆拍出好照片。
  • 多款頂級RF長焦鏡頭或2021亮相,適馬105mm f/2.8 ART FE或將在月內...
    截止到2019年8月,徠卡共推出了8款全畫幅L卡口鏡頭,分別是35/2、50/2、75/2、90/2共4款APO ASPH.鏡頭(即「雙A」鏡頭),50/1.4,以及「準大三元」的16-35/3.5-4.5、24-90/2.8-4和90-280/2.8-4;
  • Sigma 24-70 DG DN 偽開箱和2個月使用感受(樣片在最後,多圖)
    Sigma 24-70 DG DN偽開箱和2個月使用感受(樣片在最後)購買前的二三事:2018年開始轉用Sony A7系列開始,一直都有關注24-70標準變焦。一開始的24-70GM,有「抽獎」的問題再加上價格的原因,一直都沒有考慮入手。
  • 「奇怪的體驗」又增加了,適馬 70mm F2.8 Macro Art 體驗
    不過話說回來,適馬 70mm F2.8 Macro Art 的自動對焦速度還是讓我頗為驚喜的。對比起我個人常用的 FE50mm F2.8 Macro,適馬 70mm F2.8 Macro Art 的對焦速度可是快了不少。
  • 【攝影器材】DxO測試適馬24-35mm f/2銳度驚人
  • 適馬發布FE 24-70mm F2.8 Art鏡頭附官方樣張
    適馬正式宣布開發24-70mm F2.8 DG DN | Art鏡頭,這也是第二款專門為無反相機設計的Art 鏡頭,適馬官方的措辭是「
  • 黑科技遠無止境 適馬24-35mm F2評測首發
    2013年,適馬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恆定F1.8光圈的變焦鏡頭——18-35mm F1.8 DC HSM,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儘管該鏡頭為APS-C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專用的變焦鏡頭,但F1.8的恆定光圈還是令人頗感意外。時隔兩年,適馬公司推出了參數更加驚豔的恆定大光圈全畫幅廣角變焦鏡頭——24-35mm F2 DG H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