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鴕、澳洲鴕、美洲鴕和鶴鴕,傻傻分不清?

2021-02-08 五次方物語

話說當今世界的恐龍,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派系:突胸總目和平胸總目(其實還有企鵝總目,數量少)。可能沒人喜歡平胸,但本磚家今天要談的,全都是「太平公主」。

為什麼平胸?因為不會或不善飛,胸骨不具龍骨突起,所以「平」。如鴕鳥、鴯鶓和鶴鴕等不會飛的大鳥,均屬此類。這些傻大個看上去模樣差球不多,實則親緣關係遠近不一,分屬於三個目,鴕鳥目、美洲鴕鳥目和鶴鴕目,共7種。

鴕鳥目,僅1科1屬,即非洲鴕鳥科非洲鴕鳥屬

非洲鴕鳥,雄性,武漢動物園

非洲鴕鳥/Struthio camelus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大鳥,其雄鳥高約2.75米,重達155公斤,雌鳥稍小,是現存鳥類(恐龍)中毫無爭議的No.1。象鳥恐鳥就不用提了,早死絕了。鴕鳥的卵高15釐米,寬12釐米,重量1至1.5公斤,也是當今世界蛋中至尊。

非洲鴕鳥,雌性

非洲鴕鳥的腳趾

非洲鴕鳥善奔跑,擁有一對健碩有力的大長腿,沒錯,脖子以下全是腿。為便於奔跑,其足僅有二趾。注意,鴕鳥是唯一一種「二趾」的鳥類。另如上圖所示,非洲鴕鳥雌雄異色,成年雄性以黑色為主,雌性則多為灰褐色。

養殖鴕鳥

非洲鴕鳥不止在動物園中能見到,它還是特禽養殖的熱門種類。可吃肉取卵,兼用毛皮,幾乎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相當可觀。而且不易生病,百毒不侵,冷熱不懼,簡直是怎麼養怎麼活。

美洲鴕鳥目,1科1屬,即美洲鴕鳥科美洲鴕鳥屬

大美洲鴕

大美洲鴕/Rhea americana,外形和非洲鴕鳥略似。雖為美洲最大鳥類,但和非洲鴕鳥不可同日而語,體型小很多,體高大約1.6米左右,重達25千克。因有三個腳趾,故又稱作三趾鴕鳥。另,美洲鴕鳥的雌雄體色相近,為統一的暗灰色。

小美洲鴕

小美洲鴕/Rhea pennata,這種就更銼了,身高在92-100 cm之間,體重15-25 kg,稱它為大型走禽簡直有點僭越。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體重也是尋常鳥等比不了的。

注意到沒有?無論大美洲鴕還是小美洲鴕,都沒有真正的尾羽,尾部光禿禿,而非洲鴕鳥還是有的。這兩種美洲鴕性格都比較聰慧溫順,脾氣不如非洲鴕鳥火爆。

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都不能飛,但翅膀並不萎縮,前者是「兩翼長大,奔跑時張開」,後者是「翅發達,有10枚初極飛羽」,而下面這些就不一樣了,不但翅膀退化隱藏,而且似乎連個正常的羽毛都沒有,就像放大了幾十倍的絲毛烏骨雞。

鶴鴕目,2科2屬,即鶴鴕科鶴鴕屬和鴯鶓科鴯鶓屬

其中鶴鴕科鶴鴕屬有3種,鴯鶓科鴯鶓屬僅1種。

雙垂鶴鴕,北京動物園

雙垂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因有肉垂雙片而得名。雄鳥高約1.5~1.8米,最高可達2米,為世界第三大鳥,僅次於非洲鴕鳥和鴯鶓。

雙垂鶴鴕

仔細觀察雙垂鶴鴕,就會深切體會到「鳥類即恐龍」的論斷絕非妄言。其頸部裸露,呈鮮藍色,頭頂有高高隆起的角質冠,自帶遠古洪荒的氣質,活脫脫就是恐龍一枚。

鶴鴕的腳趾

鶴鴕的攻擊動作

鶴鴕生性兇猛,攻擊性強,腳趾的指甲鋒利如刀,一腳踹上去就是開膛破肚之禍,為鳥類中的「終極殺人王」。切記要避而遠之,動物園中不能靠太近。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鶴鴕又名「食火雞」,此名來源不詳,我認為不宜使用,因為這可能會讓人誤會它像火雞一樣可以親近。

單垂鶴鴕

單垂鶴鴕/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因有單肉垂而得名,體型遜於雙垂鶴鴕,體高1.6米左右,羽色基本為黑色。分布於紐幾內亞及附近島嶼上。

侏鶴鴕

侏鶴鴕/Casuarius bennetti,主要分布於紐幾內亞種部山區以及新不列顛島等地,因生活在森林的深處及遠離人煙的地方,人們對它了解不多。

鴯鶓

鴯鶓/Dromaius novaehollandiae,鴯鶓科鴯鶓屬,世界第二大鳥類。其體高150-185釐米,體重30-45千克,以擅奔著稱,為澳洲特產,故又稱澳洲鴕鳥。兩性體羽均為褐色,頸部裸露的皮膚呈藍色,喙短而且扁,翅膀隱藏在殘留的羽毛下,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鴯鶓,武漢動物園

鴯鶓性格溫順,肉蛋可食,毛皮亦可利用,經濟價值和鴕鳥差不多,而且適應力、抗病力強,耐粗飼,說白了就是皮糙肉厚特別抗造,非常適合農民戶飼養。目前國內亦有不少人工養殖。

最後重複一遍,以上7種,論個頭大小排名,當以非洲鴕鳥第一,鴯鶓次之,雙垂鶴鴕居第三,能記住這哥仨就行了。另外2種美洲鴕鳥和2種鶴鴕,存在感太低,略之可也。

相關焦點

  • 鴯鶓鴕鳥傻傻分不清?你可能得了動物臉盲症
    然而這三種「鴕鳥」在分類學上只能夠說是遠親,而且是遠到連「目」都不一樣的那種。比如說今天的主角——「澳洲鴕鳥」——鴯鶓,如果一定要攀親戚的話,其實和另外一種澳洲特有的動物——食火雞的親戚關係還要更近一些。 顯然這倆更像……不是麼?左鴯鶓,右食火雞(南方鶴鴕)。
  • 明明和雞沒有一點關係 為什麼被叫做食火雞?
    現今包括三個物種:南方鶴鴕(雙垂鶴鴕);北方鶴鴕(單垂鶴鴕);侏鶴鴕。食火雞通常(或特定)所指的是南方鶴鴕,而不是整個鶴鴕科的物種。在中文名的應用上南方鶴鴕或雙垂鶴鴕更加規範。南方鶴鴕 也稱雙垂鶴駝,大型鳥類,不會飛,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的食物幾乎全部是水果。
  • 除了鴕鳥和企鵝,還有哪些鳥不會飛?
    企鵝的飛翔夢鶴鴕鶴鴕身高可達1.8米,體重80千克,因為太重且翅膀嚴重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但奔跑和跳躍力強,這非常像我們熟悉的鴕鳥。但鶴鴕比鴕鳥更好看,它們渾身長滿漆黑的羽毛,頭頂上有一個高高的角質冠狀物,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卻長著又紅又長的流蘇狀皮膚,有點像火雞。
  • 這款由中西醫聯合研發清足膏,讓它們無處可逃!
    天然抑菌、去除腳氣多種問題任何腳部腳氣問題,直接搞定清足膏是潤膚乳一樣的質感每次清洗腳部後,用它抹到腳上能快速讓皮膚吸收,立刻消除真菌清足膏是由澳洲鴯鶓(ér miáo)油提鍊形成,搭配其他秘制配方,能夠瞬間鎮定皮膚炎症,腳氣細菌,任何皮膚細菌在它的作用下很快清除
  • 中外團隊揭示羊駝、美洲駝的起源與演變:受西班牙殖民影響
    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重要的物種馴化搖籃之一,許多馴養動物起源於此,其中包括羊駝(Vicugna pacos)和美洲駝(Lama glama)這兩個具有經濟價值的駱駝科馴化物種。然而,科學界對羊駝和美洲駝的起源和演變仍知之甚少。
  • 名字讓人分不清的幾個國家,你能區分摩納哥和摩洛哥嗎?
    現如今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在地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有一些國家的名字非常相似,就像很多人搞不清摩納哥和摩洛哥一樣。這些國家對於一般人而言經常容易把它們搞混,讓人傻傻分不清。下面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國家會有這樣的情況。
  • Typeface和Font 傻傻分不清?
    和Font傻傻分不清而被前輩用不屑的眼神看著?常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Typeface和Font,如果分不清這兩個含義,很有可能會誤解文章的含義。也就是說:字型(Font)含有字體的粗細、風格和大小。但把 Helvetica字體(Typeface)設置為12點(pt)大小的斜體字則是一種字型(Font)版本的使用。
  • 澤佳:傻傻的分不清眼袋與臥蠶,妹子太吃虧了
    傻傻的分不清眼袋與臥蠶,妹子太吃虧了!相信有不少妹子還是分不清臥蠶與眼袋的區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臥蠶與眼袋如何區分。傻傻的分不清眼袋與臥蠶,妹子太吃虧了!傻傻的分不清眼袋與臥蠶,妹子太吃虧了!傻傻的分不清眼袋與臥蠶,妹子太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