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3日,延慶,在八達嶺老虎咬人事件中受傷的趙菁(化名)首次露面講述傷情。資料圖片/記者 薛珺 攝
21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猛獸區,遊客自駕車輛排隊通行。記者 朱駿 攝
原標題:八達嶺老虎咬人一年後:被縫合的傷口
去年7月23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死一傷。延慶區政府調查結果顯示,遊客趙菁(化名)未遵守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被虎攻擊受傷;其母親周女士救女心切未遵守規定下車,被虎攻擊死亡。因此該事件不屬於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此後,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恢復營業,發生悲劇的東北虎園重新開放,趙菁與動物園的訴訟波折不斷……事件發生至今一年時間裡,傷者趙菁的人生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動物園又因此做出了哪些改變?近日,記者分別對趙菁和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進行回訪。
她臉上那道「E」字形疤痕已經褪成淡粉色。去年10月,趙菁(化名)剛出來面對媒體時,疤上還有黑褐色的針腳。
「出院時,醫生將幾處疤痕拍了照,可能要做教學案例」。她自嘲,畢竟被老虎咬過的人沒幾個。
毀容、喪母、官司、質疑、指責……整整一年,她被人貼上標籤:那個被老虎咬過的女人。
傷疤在撕裂,也在縫合。她抹上遮瑕膏,嘗試摘下口罩,開始堅持跑步。
21日,趙菁一家三口回到安徽老家,祭奠母親。她總覺得,母親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看著自己,所以要好好地活著。
傷痕
7月17日,這是趙菁一年來第4次進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那個曾撕裂她生活的東北虎園。
和動物園的官司至今未開庭,與此前配合媒體採訪一樣,這次她依然在極力尋找證據。
37℃,天悶熱,趙菁穿著格子襯衣,戴著淡紫色口罩。東北虎園,她曾被老虎撕咬的地方,3隻老虎正臥在坡上,沒有發一點聲響。
一年前的午後,趙菁也沒聽到老虎的腳步聲。後來她才知道,貓科動物走路都沒聲音。
據延慶區政府出具的調查報告,動物園猛獸區遊覽沿途設置了明顯的警示牌和指示牌。
但對趙菁而言,7月23日15時,她仍然下車了。接下來,她經歷了生命中的「黑色20分鐘」。
一隻東北虎躥至身後,咬住並將她拖走。她的母親周女士打開左後車門追趕,最終在這起「老虎傷人」事件中死亡。
「那一瞬間很疼,之後什麼都記不住了。」被咬後,趙菁被園方救援人員包進一床軍被送到醫院。再後來,她的面部右側縫了三十多針,背部縫了五六十針。
在北醫三院ICU時,趙菁曾短暫地有過意識。她以為,臉上只被劃了一道小口子。轉到普通病房後,她看見鏡子裡的自己,「齜牙咧嘴的」。
術後的8月,她的臉大面積浮腫,左眼被擠壓得幾乎要眯成一條縫。嘴上被打了四五顆鋼釘,縫合的傷口像蜈蚣。
主治醫生斷定,趙菁的嘴或許再也無法恢復到從前的樣子,她不服,強迫自己按時多吃,還進行了嘴部張合訓練。
幾乎是試探性地,她戴著口罩完成一次自拍:寸頭、腫臉,眯縫眼。此前,幾乎隔兩天她就會拿起手機自拍。
美,是大多數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單眼皮、尖下巴、潔淨的皮膚。
此後,她無數次自拍,但幾乎都刪掉了。因為頜下的鋼板擠出了雙下巴,縫合後仍可見術後增生的肉質。
也就在這個月,延慶區政府公布此事的調查結果,趙菁未遵守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被虎攻擊受傷;其母親周女士救女心切未遵守規定下車,被虎攻擊死亡。該事件不屬於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訃聞
那段時間,趙菁唯一的想法就是配合治療,讓傷口早日癒合,見到母親。
第一次甦醒,她聽見丈夫劉元(化名)的聲音,打了麻藥,只能隱約看見輪廓。
「媽媽在哪兒?」她問。
此後幾天,她收到很多個答案:有時是被一隻老虎叼走,正在養傷,有時又是三隻。她有過懷疑,想跟母親求證,可手機被家人沒收。她還偷過劉元的手機,卻被他奪回。
8月20日,醫生為她拆除嘴部鋼釘,並辦理出院手續。出院時,她嘴上仍然有浮腫,還有那道帶著深褐色針腳的「E」字形疤痕。
那天,父親哽咽著向她宣布了母親去世的消息,丈夫也在一旁默默流淚。
趙菁呆住了。
怕影響傷疤的恢復,父親安慰她不要過度悲傷,只要記住母親的好就行。她忍不住,把自己關在屋裡。哭的時候,她把頭縮進枕頭裡喊「媽媽」。兒子聽到,也跟著喊媽媽。
趙菁回憶,和母親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告別儀式上。她念完悼詞,進了火化室,看到母親的遺體,紅紅的烈火和一堆白骨。
冬至下葬時,她回了趟老家,拿了母親退休時的照片,還有兩人此前專門訂做的一對生肖戒指:母親屬豬,她屬鼠。
趙菁註銷了母親的手機號,微信號還留著。母親死後,她仍會往這個號發照片、視頻。
內容大多與兒子有關,比如他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比如他得了獎狀,比如他學會說英語。母親在世時,外孫就是她的心頭肉。
趙菁從沒打開母親的微信號。「只有這樣,我才覺得她沒有離開。」
新傷
傷痕沒來得及癒合,趙菁旋即深陷輿論漩渦。
從搶救室送往手術室途中,有媒體率先曝出「內幕」:趙菁下車因與丈夫吵架。
次日,老虎傷人視頻在網上流傳。有網友說她是「母老虎」,「小三」。也有「講道理」的人,說她蔑視規則。有人甚至人肉出她的家庭住址、婚紗照和丈夫的職級。
那時,趙菁剛從昏迷中醒來,手機被家人收走,無法獲取外界信息。
父親趙剛(化名)回憶,直到女兒出院,公布妻子死訊那天,趙菁才拿回手機。
「夫妻吵架」的說法越傳越廣,趙菁形容,局面幾乎「失控」,她至今不清楚,「吵架」的說法從何而來。
她也想過報案,但父親反問:「你有證據嗎,拿什麼去告別人?」
趙菁惱怒卻無從下手。她時不時在微信朋友圈發其他熱點新聞,想覆蓋原來的印記。
她還關注了不少社會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偶然機會,趙菁在被毀容女孩周巖的微博發現一款進口疤痕膠。諮詢過醫生後,她每天塗抹兩次,也用周巖的經歷自我激勵。
為什麼不找周巖聊聊?她說,人們都在罵她不守規則,哪好意思去找。
周遭也有人對她指指點點。一次,兒子的朋友突然對他說:你媽媽被老虎咬了,你外婆被老虎吃掉了。兒子聽完,哭著回家要外婆。
有時,趙菁鼓起勇氣,摘下口罩在院子裡散步,路過的人馬上回頭,盯著她的傷疤。她又氣又無奈,只好安慰自己:那些都是沒正經事的人,理他們做什麼?
撕扯
去年10月,趙菁出現在媒體前時,是一個戴著口罩、被老虎咬過的女人。
她在車裡準備了一包口罩,戴著去了醫院、律所、演播間。
起初,戴口罩是為了防止傷口感染。後來傷口逐漸癒合,但為了遮住嘴上的傷疤,她還是堅持戴。
偶爾,在關係較近的媒體人面前,她會展示傷口:圍繞著唇邊的黑褐色針腳、紅腫的下巴。
去年11月,趙菁向延慶區法院遞交起訴書,向八達嶺動物園索賠155萬元。
趙菁認為,自己下車存在過失,但作為經營方,動物園應當在東北虎園內設置更顯眼的警示牌,因此需承擔大部分責任;而園方公開回應,事故認定要依照《事故調查報告》,願從道義上墊付15%的補償。
面對輿論,趙菁多次解釋,下車是由於丈夫駕駛技術不佳,想換自己來開。丈夫雖然性子慢,但夫妻倆向來彼此尊重,有事好商量。
頻繁發聲,寧波被老虎咬死的男子家屬找到她,諮詢維權意見。
「你如果想爭口氣,那就打官司,如果你想拿錢,那就私了。」趙菁覺得,對方比她幸運太多,他們沒買票,還得到了園方賠償。
那陣子,她情緒波動很大。
在一家省級衛視臺的節目錄製現場,編導臨時要求她對母親說段話。她親自撰寫講稿,坦露對母親的愧疚。節目剪輯播出後,一家人大失所望:對母親的愧疚,被剪成對動物園的愧疚。
手機上客戶端不停發送彈窗信息,「被老虎咬女子向動物園道歉」。
消息每彈出一次,趙菁就被父親責備一次。「就像比賽,你剛扳回一局,又被打回去。」趙菁說。
疲憊的父女倆決定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輿論上。他們卸載了微博,拒絕了大部分媒體,希望好好準備打官司。
大半年過去,趙菁試圖讓一切歸於平靜,讓傷口自然癒合。「每天這麼多事發生,指不定哪天,人們會忘記我。」
延慶的春天特別晚,湖裡依舊是厚厚的冰。3月,趙菁開始堅持每天跑步或快走。
每次鍛鍊時,她耳邊仿佛總有個回音:好好活著。
癒合
「拋開事件對錯,這是我人生經歷的一次破壞性地震,我需要重建,家人也需要重建。」趙菁說。
針腳慢慢在收,紅腫的部位慢慢變成正常的膚色,她買來遮瑕膏,打在臉上。
如今,趙菁已經能取下口罩出門了,儘管顎下和後腰上的傷疤,仍可看見肉質斷斷續續地增生。
偶爾有人回頭議論,她還是氣憤。父親安慰,他們只是好奇,沒有惡意。「即便有惡意,對你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但趙菁一直對父親存在愧疚。母親去世後,她有很多話想對父親說,卻無法啟齒。
4月,清明節,趙剛來了趟北京,住了13天後獨返安徽,至今沒有再來。
趙菁每晚與父親通話,這是母親在時就有的習慣。那時,母親捨不得離開小孫子來北京,每天都要聊天。
她也繼承了母親的教養方式,不驕縱孩子。也像母親那樣,每天打掃屋子、洗被子。「院子裡的人老說,你們家怎麼又洗被子了?」
冬天,她呆在家裡四五天不出門。做做雜務,陪陪孩子,想想母親,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熱鬧就是好事嗎?熱鬧之後呢?」
5月底,政府信息公開得到回覆,律師拿到案件完整的詢問筆錄。其表示,暫無法透露詳細內容,但從內容看,比較有利於趙菁。
官司有了進展,意味著生活往前推進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最重要的就是整容。
為了儘快恢復,上個月,趙菁去八大處整形醫院諮詢,得知要等增生的肉質消失才能手術。她覺得,能整還是要整,因為遲早要出來工作。
她算過,安安穩穩工作一年,就能把整容的費用湊起來,而不用等待動物園的賠償。父親勸她,先不要著急,整容後再找工作,她還是投了份簡歷。
趙菁床邊的寫字檯上擺著筆墨紙硯,以及母親50歲退休時的照片。母親去世後,她會提筆寫毛筆字,希望從中獲取安寧。
她心裡清楚,過去是回不去了,就像再怎麼整容,也無法恢復從前的樣貌。整容,找工作,打官司,照顧家人……「我也有脆弱的時候,但還是得面對現實。」
整整一年過去了。下雨天,新生的肉還會像種子一樣,拱得趙菁身上的傷口發癢。好在,一切都在逐漸癒合。
■回訪
老虎傷人事件發生一年後,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安全防範是否加強,遊客自駕遊項目如何保障?本月,記者對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進行了回訪。
動物園更換保險合作單位
背景:趙菁提到,事發當天在園區門口檢票員手中買票時,只收到門票及「六嚴禁通知單」,並未接到任何保單性質的材料。
去年9月22日,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發布聲明稱,因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自製保障卡換保險」,暫停意外險合作。
探訪:本月,記者對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進行多次回訪。記者在購票時發現,園方重新找到保險合作方。檢票員稱,無論自駕還是乘坐園內遊覽車,遊客統一到動物園門口的售票窗口購買門票,並同時購買一張5元的保險卡。
這張保險卡顯示,意外身故及傷殘保障限額10萬元,意外事故醫療補償限額2萬元,遊覽當日有效。遊客掃描二維碼,並輸入個人信息,即可收到電子保單。
動物園辦公室主任劉維世昨日證實,確實更換保險合作單位,他同時表示,保險並非強制購買,而是讓遊客自主選擇。
遊客無暇細查協議書內容
背景:事發當天,趙菁與動物園籤定《自駕車入園遊覽車車損責任協議書》,約定如違反規定下車等,發生的車輛損失和人員傷害,車主負相應責任。重新開園後,協議改為《自駕車入園遊覽協議書》(簡稱協議書),動物園發言人曹志傑表示,修改是把園區和遊客雙方責任、義務更加明確。
探訪:在檢票口,每輛車停留時間約一分鐘。由檢票員宣讀協議書中的注意事項,但並不交付到遊客手中。不過檢票員語速極快,有些詞句無法聽清。而且預留給遊客的時間不多,很難看全協議書內容。
此外,檢票員會向遊客發放一張「遊覽線路圖」,尺寸近似門票,上面標有嚴禁下車等「六嚴禁通知單」。劉維世表示,協議書一般不發放給遊客,但需要對方籤字。如果遊客實在有需求,園方也可以提供。
東北虎園增設警示標誌牌
背景:趙菁提到,駕車行駛到東北虎園時,並未看到下坡路段有任何警示標識,才誤判進入安全區域。另據調查,事發時,動物園用轟油門的方法驅趕老虎,並未拿出麻醉槍。
探訪:東北虎園正值遊覽高峰,不少私家車排隊路過事發地段,行駛緩慢。園內設有「園內有虎」的紅色警示標誌牌,並用喇叭播放。不過坐在車內的遊客無法聽清廣播內容。
根據動物園規定,猛獸區不許開窗開門,防止動物傷到遊客。但記者發現,園區兩輛鐵絲網遊覽車中,一輛車門無法關閉,遊覽過程中也無人管理或提醒。劉維世稱,近日園方會暫停使用鐵絲網遊覽車,進行升級改造。另外園區內目前沒有麻醉槍,使用一種名為「吹管」的自製工具來噴射麻醉動物。
投餵動物未見工作人員制止
背景:3月,動物園發生「熊襲」遊客事件。有目擊者表示,危險因車主一家投食,園方及時制止。但車主稱園方兜售獸糧,同時否認工作人員及時制止。
探訪:動物園「六嚴禁通知單」提到,禁止投餵動物,但在入園檢票處,不少商販兜售包括餅乾、爆米花等食物在內的「投餵套餐」給遊客。
在長頸鹿遊覽區內,「嚴禁投餵自帶食物」的標誌非常顯眼,仍有遊客拿樹葉、爆米花等投喂。路邊一隻散養的猴子正舔食被人遺棄的泡麵盒,幾匹小馬駒站在自駕遊車輛窗前,阻擋遊客經過,等待開窗投喂。遊客投餵過程中,並未看到工作人員前來制止。
劉維世對此回應稱,園區內售賣的食物是給「小動物區」的動物食用,猛獸區禁止投喂。
■連結
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周年回顧
2016年
7月23日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死一傷。事件發生後,延慶區責令動物園停業整頓,確保旅遊安全。
8月24日
延慶區政府調查結果顯示,趙菁未遵守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被虎攻擊受傷;周某救女心切未遵守規定下車,被虎攻擊死亡。因此該事件不屬於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8月25日
動物園恢復營業,但位於西南方的「U」字形東北虎園不允許遊覽,猛獸區自駕遊暫停。
9月22日
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發布聲明稱,被虎咬傷的兩位遊客並未購買該公司意外險產品,無法得到保險保障,並暫停與動物園的意外險合作。
11月15日
趙菁起訴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共索賠155萬餘元,延慶區法院受理並正式立案。
11月18日
東北虎園重新開放,增設電網,並在出口處大門上增設「嚴禁下車」的警示牌。
11月22日
趙菁家人向延慶法院遞交指定管轄申請,要求案件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或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級管轄。
12月8日
延慶區法院認為,尚無證明顯示法院就該案審理已經或可能受到行政幹預,拒絕其提級管轄請求。
2017年
3月29日
司法鑑定意見書顯示,趙菁面部損傷符合九級傷殘,致殘率20%。建議誤工期為180日,護理期90日,營養期90日。
5月下旬
趙菁表示,政府信息公開得到回覆,律師從延慶區政府拿到案件完整的詢問筆錄。律師表示,暫無法透露詳細內容,但從內容看,比較有利於趙菁。(記者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