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明智,讓孩子少受了罪

2020-12-11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冬天來了,孩子穿得越來越厚實,活動起來也越來越不方便了,這就更加重了孩子們的安全隱患。

這不,同事小陳家就出現了驚險一幕:

小陳這天剛加完班回家,就聽見孩子哭得很慘,她循聲走向廁所,只見媽媽抱著2歲的孩子,身上冒著熱氣,一旁的老公嚇得臉色煞白,一地都是滾燙的開水。

應該是老公在給孩子洗漱時,不小心燙到孩子了。小陳趕緊用冷水衝洗孩子燙傷的地方,接著剪開孩子的衣袖和褲腿,媽媽卻說:「這好好的衣服都被剪了多可惜,大冬天的,塗上豬油算了。」

小陳顧不得回媽媽的話,按自己的方法爭分奪秒地操作著。漸漸地孩子的哭聲漸漸沒有那麼激烈了,傷口上也沒有起泡,只是微微發紅。

接著,小陳一家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在醫院燙傷科的病房裡,小陳看到了太多孩子大面積燙傷後慘烈的哭聲,各種疤痕,觸目驚心。

醫生卻只是簡單地給小陳的孩子上了藥之後就對她說:「你們傷口處理得很好,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

那麼,孩子燙傷後應該怎麼做呢?

衝水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燙傷後應該先脫衣服,筆者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鄰居家的小孩燙傷後,奶奶第一時間給孫子脫下了衣服,結果衣服黏在了傷口上,奶奶心急把衣服一拉,再來衝水。

結果到醫院時,醫生說這孩子未來不僅會留疤痕,而且傷口已經出現了輕微感染,奶奶雖然也是救孩子心切,卻給孫子留下了終身遺憾。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孩子一旦燙傷,衝水一定是第一步。尤其是如今大冬天,孩子穿得越來越多,容不得家長花時間去脫衣服,孩子燙傷後最寶貴的2分鐘如果沒有把握住,就錯過了最佳急救時間。

剪衣服

孩子冬天穿得比較多,加上傷口上的疼痛,他們很難正確配合家長們脫掉衣服,尤其是有可能衣服已經黏到傷口上時,有些家長猶豫不決,還是堅持慢慢給孩子脫下衣服,甚至當不方便脫下來時,就硬生生地把衣服扯下來。

這種做法往往讓孩子的傷口二次受傷,因此當孩子創面較大時,家長請毫不猶豫地用剪刀剪開孩子的衣服。

就醫

無論孩子創面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孩子的皮膚都是非常嬌嫩的,燙傷後家長在做了緊急處置後應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千萬不要在家用土方子自行處理,這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傷口感染或者留下疤痕,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遺憾。

下面我們來談談在處理孩子燙傷時,有哪些容易最容易犯的誤區呢?

誤區一:急於給孩子脫衣服

剛剛已經提到了,孩子燙傷後的第一步應該是衝水,或者讓孩子的燙傷面浸泡在冷水裡,千萬浪費時間,急於給孩子脫衣服。

誤區二:用冰敷創面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被開水燙到了,就用冰塊來敷創面,這樣似乎可以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然而,殊不知這樣可能讓孩子的傷口雪上加霜。

因為孩子的外皮膚被燙傷後,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此時再用冰塊敷創面會讓孩子的傷口二次損傷,而此次則是凍傷。

這樣是讓孩子的傷口傷了再傷,加上孩子很難正確把握好冰敷的時間,這讓傷口變得更不可控。

誤區三:戳破水泡

還有些家長見到孩子的傷口出現了水泡,擔心孩子撞到水泡後就疼痛,就急於出手幫孩子戳破了水泡。

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醫生告訴我們,一般來說,小水泡是不需要被刺破,水泡皮是天然的保護膜,水泡中的主要成分是電解質、葡萄糖和纖維蛋白,這些容易成為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如果水泡處理不當,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機率。

因此家長不要自行處理水泡,而是讓傷口在水泡膜的保護下自行癒合,定期複查,醫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正確處理水泡。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孩子的家庭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家長們應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1. 在家中準備紗布及燙傷急救藥物;

2. 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遠離開水,明火等;

3. 成人注意把開水等危險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觸碰到的地方;

4. 提前給家人科普燙傷急救知識,把握好最關鍵的急救兩分鐘。

寶爸寶媽們,你們學會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順序要知道
    在生活中如果出現這種事情,做家長的實在無法避免,就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措施,再把孩子帶到醫院之前,先給孩子第一手的治療。1.最大的威脅,燙傷雖然寶寶生活中遇到了威脅很多,但是畢竟因為家長的注意,所以孩子被火燒傷以及溺水的概率都不大。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圖方便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不過奶瓶在長時間裝母乳或水之後,其實容易在奶瓶壁上形成痕跡,而寶媽們通常也會在用過奶瓶之後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因為他們覺得高溫能夠滅菌。但實際上寶媽不知道的是,這種開水燙奶瓶的方式,其實讓寶寶更加受傷害。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省事寶寶受罪90後媽媽小愛在帶孩子的時候很是小心,生怕自己操作不當,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在選奶瓶這件小事上更是慎之又慎。
  • 孩子被開水燙傷,家長可別犯這3大誤區,不然會讓孩子傷情更嚴重
    醫生卻只是簡單地給小陳的孩子上了藥之後就對她說:「你們傷口處理得很好,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那麼,孩子燙傷後應該怎麼做呢?衝水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燙傷後應該先脫衣服,筆者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鄰居家的小孩燙傷後,奶奶第一時間給孫子脫下了衣服,結果衣服黏在了傷口上,奶奶心急把衣服一拉,再來衝水。
  • 11個月寶寶被開水從頭澆下,皮開肉綻!燙傷後的三大雷區,一個都不能碰
    寶媽急忙跑出去,結果看到的就是孩子全身溼透,身上散發著熱氣,地上「躺」著剛燒完開水的恆溫壺。孩子被這壺開水,從頭澆到了尾。還有些家長,腦子倒是回過神了,但處理燙傷意外的手段太過落後,反而給孩子造成了二次傷害。2019年南京市兒童醫院曾收治一名患者,據孩子家長說,開水放在路中間了,孩子路過時一下子被電線絆倒,剛燒開不到一分鐘的開水,直接潑到了孩子身上。
  • 孩子被燙傷後,家長把握「黃金120秒」,孩子能少遭不少罪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看過一個視頻,一位爸爸因為好奇點燃了液化氣罐殘液引發燃爆,兩個孩子瞬間就被火球包圍,幸好孩子媽媽第一時間把兩個孩子拽出來,沒有人受傷!不過,看了這個視頻我真是心有餘悸,萬一孩子真的燙傷、燒傷了可不是小事!
  • 連醫生都點讚的燙傷處理方式!
    尤其是家長,也許你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可生活中還有那麼多不是很幸運甚至是不幸的孩子,燙傷本身並沒有很嚴重,卻因為家長的錯誤救治方式、輕信偏方而遭受更大的痛楚,甚至失去生命。2019年6月13日晚上10點多,上海市奉賢區。
  • 闢謠|孩子被燙傷,媽媽做法精明卻遭全家人反對,燙傷如何處理?
    事件二:一個孩子被100度的水燙傷,媽媽的急救方式連醫院的醫生都稱讚。這位媽媽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及時用冷水給孩子衝燙傷部位降溫,並且及時剪了衣服。大大的減輕了孩子的傷痛,也讓孩子少遭罪。同樣是燙傷,兩個不同的家庭處理方式,給孩子留下的也是不同的結局。事件二的孩子很幸運,有一個懂得急救常識的媽媽。
  • 寶寶燙傷後,家中錯誤的處置是「雪上加霜」,要謹防低溫水燙傷!
    而這個時候,寶媽們就不得不當著寶寶的跟屁蟲,生怕寶寶遇到一丁點危險。可是百密終有一疏,媽媽總有看不住寶寶的時候。在寶寶遇到的諸多危險中,燙傷是最讓寶媽們揪心的。因為燙傷易留疤痕,而且嚴重情況下會毀容,所以媽媽們會格外注意家中的明火,以及高溫的開水。 可只有開水才能燙傷寶寶嗎?其實有些時候,低溫水的燙傷危害更大!
  • 孩子被燙傷了怎麼辦?分享4個處理辦法,家長不妨收藏備用
    家長發現孩子不小心燙傷,燒傷,皮膚有明顯的受損害情況,要通過一些應急措施來將皮膚受到的傷害減輕,很多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就十分擔憂焦慮,慌忙的情況下應對措施不合理,或者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可能會讓孩子燙傷的部位皮膚受到二次傷害。
  • 撫平孩子二度燙傷的傷口,需要的不只是藥物!
    上個月我上小學一年級乾兒子被燙傷了,據說是保姆沒看住,一碗熱騰騰的泡麵扣在腿上,還差點傷害到要害部位。關鍵是保姆處理不當,用了一大堆民間燙傷方法,簡直是雪上加霜。孩子好奇心比較重,而且協調能力較差,因此是燒燙傷的高發人群。
  • 嬰兒被100°C開水燙傷,媽媽堅持自己的急救方法,連醫生也佩服
    一位急診科醫生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嬰被送到急診科,他在家裡被100°C的開水燙傷,他看了孩子的傷口後,連連為男嬰的媽媽點讚。這位醫生還分享了在燙傷後的急救方法,提醒家長們您的一個動作,或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 小兒被燙傷,急救步驟一點都不能錯,差一步孩子都將痛苦不堪
    撰稿:鏡子審核:靜好有經驗的寶媽都得承認,育兒的過程太難了,即便是自己全神貫注,孩子的也可能存在某些隱藏的危險,沒辦法,孩子的精神頭永遠比媽媽的多。既然小兒的危險無處不在,而且防不勝防,那麼想做一名合格的好媽媽,除了集中注意力的照顧好孩子,同時還需要掌握一些小兒急救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孩子沒事當然好,可一旦出了問題,我們第一時間做的正確覺得會讓孩子少遭不少的罪,還可能為孩子搶回最寶貴的救援機會。比如今天我們所要講的燙傷。
  • 孩子不慎被燙傷怎麼辦?
    家長在家中一定要多加小心,防範各種可能導致孩子燙傷的因素。 新華社製圖廚房、餐廳是3歲以下兒童燙傷高發地小美剛入院治療時傷情較重、哭鬧不止,全身約有10%二度燙傷,接診醫生立即對其進行了治療。除了燙傷緊急處理外,還有抗感染治療。目前小美情況已經穩定,再觀察幾天就可以出院了。
  • 開水燙了怎麼辦
    開水燙了怎麼辦1、開水燙了怎麼辦之自來水衝洗用自來水衝洗傷口,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衝洗也能減少疼痛
  • 都說「開水燙奶瓶」不好,但真正的「清潔法」,卻少有寶媽能做到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 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 是不是很抓狂?
  •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原文標題:孩子墜床後,家長應該這麼做原創: 知貝醫療「二抬頭四翻身六坐著十站立周歲走」,這個口訣很多寶媽寶爸都讀的朗朗上口,而且很容易記著,並在自己的娃娃生長發育過程中時刻參考著,看看孩子大運動發育到了哪一個階段。
  • 孩子被燙傷怎麼辦?緊急處理4步走,連醫生都會稱讚,父母要記住
    日常生活之中,孩子被燙傷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根據燙傷程度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後果,這個時候父母正確的緊急處理,能在最大限度上幫助孩子。4歲男孩被燙傷,媽媽教科書式緊急處理沈沈前些天過了4歲的生日,媽媽只希望他老實點。
  • 502膠水被3歲娃當成滴眼液,寶媽明智的急救措施,保住了孩子眼睛
    就像下面這位25歲寶媽家的熊孩子,就十分令人咋舌了。寶媽小倩的寶寶,已經3歲了,在家十分的活潑調皮,還是一個模仿能力很強的孩子,經常都會學自己爸爸媽媽的行為舉止。小倩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在文學網站寫小說的。對著電腦工作一天的小倩,感覺眼睛有點酸了,就往眼睛裡滴了幾滴眼藥水。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寶寶入口的東西父母一定要多注意,畢竟現在的孩子抵抗力都比較弱。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由媽媽來照顧,很多媽媽照顧孩子都比較精細,之所以多數媽媽這麼做,是因為寶媽想要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身體基礎,讓孩子少生病。這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寶媽想要回職場,也能放心一些。但是一些父母因為經濟原因可能會讓老人帶娃,大多數老人帶娃就沒寶媽這麼細緻了。小鹿是個職場媽媽,出月子之後,小鹿便回到了公司,一直都是婆婆來帶娃。
  • 孩子燙傷怎麼辦?「五字」口訣要牢記,建議爸媽收藏好
    孩子發生燒燙傷的比率佔了燒燙傷患者的30%,而且多發生在0-5歲。很多父母對燙傷後的護理不太清楚,常常使用「土辦法」,反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影響了孩子的安全健康!2歲男孩被燙傷,奶奶一個行為讓孩子休克入院,燙傷方法要牢記前段時間,福建泉州一位2歲男孩被煮麵的開水燙傷了雙手,孩子奶奶用雞蛋清塗抹燙傷處,1小時後,孩子突然休克,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