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開水燙傷,家長可別犯這3大誤區,不然會讓孩子傷情更嚴重

2021-01-14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冬天來了,孩子穿得越來越厚實,活動起來也越來越不方便了,這就更加重了孩子們的安全隱患。

這不,同事小陳家就出現了驚險一幕:

小陳這天剛加完班回家,就聽見孩子哭得很慘,她循聲走向廁所,只見媽媽抱著2歲的孩子,身上冒著熱氣,一旁的老公嚇得臉色煞白,一地都是滾燙的開水。

應該是老公在給孩子洗漱時,不小心燙到孩子了。小陳趕緊用冷水衝洗孩子燙傷的地方,接著剪開孩子的衣袖和褲腿,媽媽卻說:「這好好的衣服都被剪了多可惜,大冬天的,塗上豬油算了。」

小陳顧不得回媽媽的話,按自己的方法爭分奪秒地操作著。漸漸地孩子的哭聲漸漸沒有那麼激烈了,傷口上也沒有起泡,只是微微發紅。

接著,小陳一家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在醫院燙傷科的病房裡,小陳看到了太多孩子大面積燙傷後慘烈的哭聲,各種疤痕,觸目驚心。

醫生卻只是簡單地給小陳的孩子上了藥之後就對她說:「你們傷口處理得很好,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

那麼,孩子燙傷後應該怎麼做呢?

衝水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燙傷後應該先脫衣服,筆者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鄰居家的小孩燙傷後,奶奶第一時間給孫子脫下了衣服,結果衣服黏在了傷口上,奶奶心急把衣服一拉,再來衝水。

結果到醫院時,醫生說這孩子未來不僅會留疤痕,而且傷口已經出現了輕微感染,奶奶雖然也是救孩子心切,卻給孫子留下了終身遺憾。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孩子一旦燙傷,衝水一定是第一步。尤其是如今大冬天,孩子穿得越來越多,容不得家長花時間去脫衣服,孩子燙傷後最寶貴的2分鐘如果沒有把握住,就錯過了最佳急救時間。

剪衣服

孩子冬天穿得比較多,加上傷口上的疼痛,他們很難正確配合家長們脫掉衣服,尤其是有可能衣服已經黏到傷口上時,有些家長猶豫不決,還是堅持慢慢給孩子脫下衣服,甚至當不方便脫下來時,就硬生生地把衣服扯下來。

這種做法往往讓孩子的傷口二次受傷,因此當孩子創面較大時,家長請毫不猶豫地用剪刀剪開孩子的衣服。

就醫

無論孩子創面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孩子的皮膚都是非常嬌嫩的,燙傷後家長在做了緊急處置後應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千萬不要在家用土方子自行處理,這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傷口感染或者留下疤痕,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遺憾。

下面我們來談談在處理孩子燙傷時,有哪些容易最容易犯的誤區呢?

誤區一:急於給孩子脫衣服

剛剛已經提到了,孩子燙傷後的第一步應該是衝水,或者讓孩子的燙傷面浸泡在冷水裡,千萬浪費時間,急於給孩子脫衣服。

誤區二:用冰敷創面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被開水燙到了,就用冰塊來敷創面,這樣似乎可以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然而,殊不知這樣可能讓孩子的傷口雪上加霜。

因為孩子的外皮膚被燙傷後,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此時再用冰塊敷創面會讓孩子的傷口二次損傷,而此次則是凍傷。

這樣是讓孩子的傷口傷了再傷,加上孩子很難正確把握好冰敷的時間,這讓傷口變得更不可控。

誤區三:戳破水泡

還有些家長見到孩子的傷口出現了水泡,擔心孩子撞到水泡後就疼痛,就急於出手幫孩子戳破了水泡。

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醫生告訴我們,一般來說,小水泡是不需要被刺破,水泡皮是天然的保護膜,水泡中的主要成分是電解質、葡萄糖和纖維蛋白,這些容易成為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如果水泡處理不當,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機率。

因此家長不要自行處理水泡,而是讓傷口在水泡膜的保護下自行癒合,定期複查,醫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正確處理水泡。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孩子的家庭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家長們應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1. 在家中準備紗布及燙傷急救藥物;

2. 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遠離開水,明火等;

3. 成人注意把開水等危險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觸碰到的地方;

4. 提前給家人科普燙傷急救知識,把握好最關鍵的急救兩分鐘。

寶爸寶媽們,你們學會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明智,讓孩子少受了罪
    結果到醫院時,醫生說這孩子未來不僅會留疤痕,而且傷口已經出現了輕微感染,奶奶雖然也是救孩子心切,卻給孫子留下了終身遺憾。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孩子一旦燙傷,衝水一定是第一步。尤其是如今大冬天,孩子穿得越來越多,容不得家長花時間去脫衣服,孩子燙傷後最寶貴的2分鐘如果沒有把握住,就錯過了最佳急救時間。
  • 寶寶夏日燙傷護理 糊塗家長勿「傷口撒鹽」!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曝光一下那些糊塗家長幹過的糊塗事,希望每位父母以後都能避開這些燙傷護理的觀念誤區,不再做糊塗事!【1歲娃被開水燙 糊塗奶奶傷口撒鹽致惡化】  近日,家住湖南株洲攸縣的1歲5個月男童小程意外被開水燙傷,本來燙傷的面積並不大。
  • 竹山4歲小兒跌入開水盆全身燙傷達35% 傷口觸目驚心(圖)
    客廳:飲水機建議放置較高的地方,不要讓孩子觸碰到熱水閥。  浴室:給孩子洗澡時,先放熱水再放冷水,存在很大潛在危險。先開熱水閥時會有很開水流出來,而生性好奇的孩子會朝著水撲去,被燙傷的概率大大增加。
  • 酷暑50%燙傷的都是孩子!這些東西竟然都是元兇…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有的孩子是在家裡燙傷,主要是家長粗心、孩子打鬧等造成的。 江西7個月大的男寶跟著爸媽走親戚。每晚睡覺前,寶媽都會將一小壺開水提到他房間,半夜給他衝牛奶喝。這天晚上,媽媽還沒有來得及拎走開水瓶,轉背之間,帥坨就爬了過去,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漫過他的前胸手臂,嬌嫩的皮膚瞬間被燙起了泡。
  • 3歲寶寶被燙傷,慌張媽媽的一步沙雕操作,讓孩子蛻下「一層皮」
    3歲寶寶被燙傷,媽媽的錯誤急救方法讓孩子蛻下一層皮嘉嘉是一個兩歲多的小女孩,長得白白嫩嫩的非常惹人喜歡,但是最近在她身上發生的一件事情卻讓人非常的心疼。在孩子燙傷之後,家長們做得最多的錯誤方法是什麼?誤區二:相信民間偏方這個到現在信的人也很多,在燒傷燙傷以後,家長會用牙膏或者是油膏等製劑來塗抹在傷口上,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方法,首先,用牙膏或者油膏並不能降低被燙傷部位的溫度,反而會使熱量不容易散發,加重燙傷。其次,還有可能會造成創面感染。
  • 孩子被燙傷後,第一步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涼水?做錯了傷情加重
    一般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為皮膚一旦被燙傷甚至起泡破損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解。建議家長給孩子持續衝洗20分鐘左右,直到孩子感覺不那麼痛了,再停止這麼做。2、衝洗後 脫掉衣物衝洗完畢之後,孩子沒那麼痛了,家長就該著手將孩子的衣服脫下來了。
  • 孩子的後腦勺摔傷了咋辦?3個雷區不要踩,不然會加重娃的傷情
    幾天後,外婆突然發現小姨的後腦勺上有一塊軟包,趕緊帶小姨到大醫院去檢查,結果醫生說小姨這是摔過後的淤血形成的包塊,必須趕緊把淤血抽出來。醫生給小姨抽淤血的時候,外婆哭得都快暈倒了,外公一個大男人都心疼了眼淚。因此,外婆常常囑咐我們一定要看好孩子,千萬不要摔了後腦勺。
  • 當孩子摔到頭,家長就算再心疼也別馬上去抱,不然會「害」了孩子
    當孩子摔到頭,家長就算再心疼也別馬上去抱,不然會"害"了孩子導語在寶寶生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意外,尤其是在寶寶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摔到頭,這時大部分的家長都特別心疼,而且還會立馬跑過去把寶寶抱起。
  • 孩子被開水燙傷,媽媽的一個做法讓醫生點讚
    爸爸大聲喊:你瘋了嗎,不帶孩上醫院,還衝冷水,孩子發炎了怎麼辦,這樣會讓孩子生病的。爺爺、奶奶也過來了,催著趕緊上醫院。我也沒法跟他們解釋,直接說你們別慌,聽我的,我小時候也燙傷過,有一點常識。讓爸爸幫忙衝了一會水,奶奶輕輕把兒子的褲子剪開,開水主要倒在兒子的左腿上。這時候我才跟先生一起送兒子去醫院。那個狼狽勁就別提了,我和先生都像個落湯雞抱著兒子。
  • 老人給出生三天女嬰洗蒸汽浴 嬰兒被嚴重燙傷
    西安市中心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提醒家長:每年進入冬季,嬰幼兒燙傷事件常有發生,家長一定要注意防護,避免意外發生。  蒸汽浴燙傷女嬰  近日,我市王先生一家喜得愛女,被全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出生後三天,疼愛孩子的奶奶便張羅著給寶貝孫女做個蒸汽浴,便在浴盆中準備好熱燙艾水,並在上面架好嬰兒洗澡網兜。
  • 孩子被燙傷了,家長能夠怎麼做?
    好在他的公公婆婆住得離他家不是很遠,他們就將孩子放在了爺爺奶奶那裡。在他們下班或者周末有時間的話,他們也會去爺爺奶奶家陪孩子玩耍。可是是人總會有疏忽的時候。寶寶在用學步車走路的時候就發生了意外燙傷的情況。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寶寶可能是第一次坐到學步車,玩得也非常開心。因為他可以通過這個車車自己來到處的亂跑。
  • 孩子不慎被燙傷怎麼辦?
    家長在家中一定要多加小心,防範各種可能導致孩子燙傷的因素。 新華社製圖廚房、餐廳是3歲以下兒童燙傷高發地小美剛入院治療時傷情較重、哭鬧不止,全身約有10%二度燙傷,接診醫生立即對其進行了治療。除了燙傷緊急處理外,還有抗感染治療。目前小美情況已經穩定,再觀察幾天就可以出院了。
  • 小兒燙傷了媽媽要保持鎮定,及時處理傷口比心疼寶貝更重要
    做完了以上四步,應及時送孩子去往醫院診治,以免延誤傷情。如果燙傷發生在臉上、手上、腿、生殖器等部位,則更應趕快送孩子去醫院診治。如孩子發燒,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髮炎,應及時請醫生處理。嚴重燙傷的孩子在送醫院途中注意保持平臥位,不要直立抱著,可以給患兒喝一些淡糖鹽水,以補充體液,防止發生脫水。
  • 廣州某餐廳7個月嬰兒被開水嚴重燙傷,家屬與餐廳踢皮球,誰的責任
    餐廳內服務員上了一杯開水,7個月大的嬰兒用手撥弄打翻,大腿被嚴重燙傷。家屬:服務員沒告知是開水。餐廳負責人:自己點的開水,也提示了。每個嬰兒都是家裡的寶,家長都恨不得每天含在嘴裡保護著。而當自己嬰兒出現被傷害時,家長的心情不言而喻,肯定會萬分後悔加心疼。12月1日,廣州一母親帶著7個月大的孩子去探魚餐廳吃飯,要了一杯水。服務員走過來把盛放開水的茶杯放在餐桌上離開。
  • 當寶寶摔到頭,家長再心疼也別馬上去抱,不然會「害」了孩子
    當孩子頭部受傷之後,家長再心疼也不應該馬上抱起孩子,而是要多觀察,儘量做到這幾點,不然會害了孩子。3、出血部位處理如果寶寶的頭部出血,那麼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按壓止血,之後再帶著孩子立刻趕往醫院去檢查。有的家長會自己在家給孩子使用一些消炎藥之類的藥物,但是隨意用藥此時反而容易讓寶寶感染,遵從醫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 給孩子買鞋,千萬別陷入這4大誤區!真會害了孩子!
    孩子穿著過大的鞋子走路時,腳是得不到固定的,這樣勢必會影響孩子走路的姿勢,導致孩子放不開腳走路,嚴重的,還有可能造成腳步發育畸形。建議:寬鬆舒適為主給孩子選鞋時,可以寬鬆一些,但不要讓孩子的腳在鞋裡挪動。
  • 孩子不小心被燙傷?父母千萬別亂來,這4個誤區要繞開!
    當孩子被燙傷之後,很多父母瞬間就懵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還有一些父母會採取哪些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方式來「治療」,但往往會給他帶來二次傷害。關於被燙傷,網上一直有很多不靠譜的謠言,可能不少父母也中過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誤區,給各位父母排排雷。
  • 敘永一超市門口燒開水,一歲娃絆倒被燙傷,這事兒究竟該誰負責?
    近日,市民梁先生向瀘州晚報反映,9日上午9點左右,他1歲多的兒子梁維(化名)跟著奶奶去敘永縣城映月半島小區旁的國佳超市分店購物時,意外絆倒了超市門口的電水壺,開水澆在梁維身上,造成他腰部以下25%二三度燙傷。事發後,超市方對此不予理睬,沒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 1歲男童動車上被開水燙傷,陽江醫生挺身應援
    12月15日,從湛江西開往肇慶東的D7478動車,駛過陽江不久,2號車廂突然傳來尋找醫護人員幫忙處理小兒燙傷的廣播。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莫就如剛好乘坐這趟動車前往廣州進修。
  • 熊孩子狂轉餐桌轉盤致人燙傷 家長:責任在餐館 孩子受精神驚嚇
    東莞一名7歲「熊孩子」闖了大禍,在餐廳就餐時玩餐桌上的轉盤,導致裝滿開水的水壺傾倒,燙傷了和父母一起吃飯的朋友,並致對方十級傷殘。「熊孩子」父母拒不承認是自己孩子導致唐女士被燙傷,但願意賠償。因雙方就賠償金額無法達成共識,昔日好友鬧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