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出版

2021-01-20 東方財富網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和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人民文學出版社、學習出版社聯合8家出版社,推出「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該叢書收錄了1949年至今,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我國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70部原創長篇小說精品力作。其中,有描繪解放戰爭歷史畫卷的《保衛延安》《林海雪原》《紅巖》,有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建設新中國的《山鄉巨變》《三裡灣》《青春萬歲》《創業史》,有尋找和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沉重的翅膀》《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塵埃落定》,也有改革開放後反映中國社會現狀、探索中國道路的《突出重圍》《天行者》等。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入選作品做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代表了中國文壇70年間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最高成就。叢書的推出,將有力推動中國原創長篇小說的創作和發展。

  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郭義強介紹,叢書中很多作品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等。它們以文學的形式深入展示了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曆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唱響了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昂揚旋律。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版)即將隆重推出,敬請...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系中共中央宣傳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由學習出版社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叢書精選了新中國成立以來70部長篇小說,這些作品,政治性、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進程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代表了中國文壇70年間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最高成就。  該叢書首發式將於9月23日在北京圖書大廈隆重舉行,屆時,本網站會跟蹤報導,敬請期待!
  • 《平凡的世界》等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學習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8家出版機構聯合推出「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並於23日上午在北京圖書大廈首發。叢書共收錄了從1949年至今,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的70部原創長篇小說精品力作。它們在藝術形式、敘述方式上具備獨特的創造性,在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也均有獨到之處,很多作品曾榮獲過「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等。
  • 綏寧陶永燦《紅星》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叢書
    城市報訊(通訊員 李斌)1月9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發布信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叢書《紅色少年》於上年12月出版。此套叢書共有《不屈》《傳奇》《烽火少年》《紅星》《槍聲》《瓊花》《生死》《雙槍》《殉國》等9部。
  • 派屈克·懷特三部長篇小說出版
    浙江文藝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呂家佐)2020年3月25日,記者從浙江文藝出版社獲悉,該社於近日推出了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懷特的《人樹》《風暴眼》《樹葉裙》三部長篇小說代表作。
  • 《新中國70年》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本報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深入探討和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2019年12月27日,由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和科研局主辦、當代中國出版社協辦的《新中國70年》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典藏精品展」開幕
    2020年12月28日上午10:00,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典藏精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李金生、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總經理李保宗等嘉賓出席。
  • 寫在《新中國70年》出版之際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寫的《新中國70年》正式出版。這部著作共40餘萬字,比較完整地記述了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可以有效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新中國史的精品力作。
  •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成立70周年典藏精品展:藝術橋梁 聯通世界
    陳璐/攝12月28日,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典藏精品展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局長謝金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金生,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保宗等出席活動。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龐進:龍飛陝西人民社
    那是1988年(農曆戊辰龍年)年初,我接受了西北大學教授韓養民先生的約稿,為其主編的「中國風俗叢書」撰寫《龍的習俗》。而這套叢書,就是由陝西人民社隆重推出的。後來,該叢書獲得了國家級優秀圖書獎。《龍的習俗》還被陝西人民社推薦給臺灣文津出版社,使這本書有了一個繁體字版。《龍的習俗》是我的第一本「龍書」,我由此書,開始了「一句話、一本書、一輩子」的由作家而學者的歷程。
  • 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見證新時代——中國農民畫精品典藏》
    《見證新時代——中國農民畫精品典藏》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日前,《見證新時代——中國農民畫精品典藏》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該書是近年來中國農民畫精品的一次大匯總、大亮相,253幅來自全國各畫鄉的優秀佳作,以圖畫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農民和中國農村的故事。
  •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出版 10部作品聚焦當下中國脫貧故事
    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近日在北京出版發行。 據悉,《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由10部報告文學組成,包括全國報告文學獎獲得者蔣巍的《國家溫度》、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吳克敬的《耕夢索洛灣》、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任林舉的《出泥淖記》、中國圖書獎獲得者哲夫的《愛的禮物》、金盾獎獲得者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覺羅康林的《春風已度玉門關》、何炬學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唐曉玲的《兩根絲連接一片民族情》、浦子的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2019年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這些圖書從不同角度展現出70年來的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成就、經歷的歷史階段和收穫的寶貴經驗。《新中國發展面對面》《新中國極簡史:1949-2019的年度故事》《細節的力量: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等圖書從宏觀視角展示新中國70年的發展變遷。
  • 《絲綢之路文化叢書》首發
    12月15日,《絲綢之路文化叢書》在昌吉舉辦新書首發會。昌吉首發的《絲綢之路文化叢書》據悉,該書由新疆作協副主席劉亮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隊長巫新華主編,10餘位國內知名作家和數十名編務人員歷時兩年編著、編校而成,約260萬字
  • 王蒙一部《青春萬歲》,被無數人爭相傳閱,國家特意選為典藏珍品
    可能許多人知道,這是王蒙的一部優秀長篇小說,事實確實如此。《青春萬歲》是王蒙1953年開始創作的,連續創作了三年才完成的。這部大部頭的長篇小說主要寫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女生的校園生活。她們一個個像初升的旭日一樣,朝氣蓬勃,雖然個性不同,但都是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人,對生活抱著無盡的期待,積極樂觀地去生活每一天,展現著生命的青春魅力。
  • 紅旗出版社「大家寫小書·馬恩經典著作新讀」叢書入選2020年...
    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今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入選作品名單,共15部,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寫小書·馬恩經典著作新讀」叢書入選。「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 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的基礎上,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加強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出版傳播而實施的工程。此次入選的15部作品,是從171家出版單位申報的294種作品中,經過多輪評審選出。
  • 楊凱生|《中國金融》70年 70人特別談
    編者按 1950年10月1日,《中國金融》創刊,由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編輯室負責編輯出版工作,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交流金融實際工作經驗。
  • 中國出版協會發新春賀詞 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原標題:中國出版協會向全國出版界發出新春賀詞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中國出版協會近日向全國出版界離退休老同志、全國出版業界的同志們發出新春賀詞。
  • 澳門理工學報叢書出版
    叢書簡介: 「澳門理工學報叢書」選編自《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改版以來所刊文章,涵蓋名家專論、港澳研究、總編視角、中西文化、文學研究等欄目。作為公共學術平臺,《澳門理工學報》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門,亦舉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顯學術堅守,亦展現薪火相傳。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發行首部中英文對照版《史努比漫畫全集》
    為紀念世界著名漫畫大師查爾斯·舒爾茨先生誕辰90周年,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同國內外有關方面精心打造的全球第一部中英文對照版《史努比漫畫全集》叢書,於近日出版發行。  該套叢書得到國外授權商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的獨家授權。
  • 評《〈說部叢書〉敘錄》:電子書截圖成就的文獻學創新
    《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敘錄》,付建舟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158.00元1902年,張元濟先生進商務印書館工作,建立了一個編譯所。起初才五六十人,民國建立前已經是兩百多人了。他組織這些人手開始編輯外國小說譯本的稿件,有時小說部或是分到英語部等小組的人也參與翻譯小說,比如周越然、包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