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錫良北大講稿整理而成,王力親自審定,這本書是文字工作者的必要...

2021-01-13 京報網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書」叢書再添新成員:郭錫良先生的《漢字知識》新近修訂再版。

這是一個緣分的再續:它本是由郭錫良先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大三次講授漢字常識的講稿整理而成,經王力先生審定,被收入吳晗策劃的「語文小叢書」。該叢書先有陸宗達《訓詁淺談》、王力《漢語淺談》等。但王力先生對自己弟子的這本書評價說:「內容講得很全面,也比較深入,不是淺談,書名宜改為『漢字知識』。」該著出版於1981年,首印67000冊。

2002年,北京出版社檢點舊家底,基於「語文小叢書」等,又策劃了「大家小書」。自然,《漢字知識》的再版被提出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家小書」,是一位古漢語研究大家心懷知識普及的熱情,寫給大家的書。2015年,筆者聯繫郭錫良先生,他表示這本書還需要新的修訂。中間風聞另有出版社擬再版該著。北京出版社幸有呂克農學長,作為1980級北大漢語班學生,以師生之誼打動郭先生,2016年10月郭先生決定這本書交由北京出版社再版。最後,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專業)邵永海教授幫助完成了《漢字知識》修訂後的全部錄入,並搜集其中圖片和文字標本,費了很多功夫。

2020年9月6日,邵永海老師問我,《漢字知識》能否早點印出來,在「慶賀郭錫良先生九十華誕學術座談會」上,郭先生擬籤名送給參會的40餘位朋友和弟子們。一位九十歲的老人要為這麼多學生題款送書,我吃驚且感動。7日我拿到了《漢字知識》的印前樣書,卻發現本書仍然有待改善的瑕疵,需要部分改頁重印。得到印廠保證9月18日樣書送達北大古代漢語教研室的承諾後,我趕緊回邵老師:題款籤字的時間肯定來不及了,只能在19日借來郭先生印章做50本鈐印本志念了。

「慶賀郭錫良先生九十華誕學術座談會」上,郭先生給每一位嘉賓和學生送了這本餘溫尚存的小冊子,他說:「我自己也是剛剛看到新版的《漢字知識》。」並提醒說,一定不要落下因為疫情等原因滯留外地和海外的那些弟子們。郭先生向以剛嚴著稱,而送書諸多細節流露出他舐犢情深的一面。

上世紀90年代初筆者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漢語班的古漢語教材是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四冊;非漢語專業的教材則是郭錫良、唐作藩、何九盈、蔣紹愚、田瑞娟編,王力、林燾校訂的《古代漢語》三冊。我作為文學班學生學習的正是郭先生的三冊本,因此第一次知道郭先生的名字,但他已經不給本科生上課了,所以於我們,郭先生像一個傳說。後來在北京出版社的樣書架上我竟瞥到了三冊本的《古代漢語》,這才發現該著最初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蒙郭先生之介,這可以算作我和北京出版社的一個前緣了。

出版《漢字知識》,於責編的確是一個自我挑戰。從最後定稿到印刷總共用時大概兩個月。畢竟我是文字學的外行,編輯這本書需要重新學習。非常幸運,這本書在錄入時已經邵永海教授多次核校,郭錫良先生也逐字校閱了兩次。所以,郭先生九十華誕學術座談會上,有老師問我,郭先生屬於好打交道的作者,還是不好打交道的作者,我決然回答:「屬於好打交道的作者,因為現在字斟句酌,特別有語言追求的作者不是很多。像《漢字知識》這樣特別齊清定的稿件是很難的。」

真正的挑戰,不僅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如何避開質檢的雷區。幸有文獻專業出身的學妹可以一起做責編,她來負責統籌流程,也比我更懂校對和質檢的新規矩。《漢字知識》這本書,分析對象是繁體字,所以難免繁簡夾雜,你無法想像如果被《現代漢語詞典》完全規範化以後漢字演變的規律還能被清晰地表述。這讓我想起自己小學老師用方言教我們「國」字(我們當地方言讀作guī),老師朗朗地說:「guó,guó,中guī的guó。」例如書中說:「來(來),本是麳麥的來,假借為來往的來。」若把字體都簡化了,確是合乎質檢標準了,但你能清楚「來」和「麥」之間的關係嗎?

在今天的圖書質檢中,很多似是而非者把《現代漢語詞典》聖經化,不懂得漢字基本知識,不懂得漢語詞語的基本構成規律,不懂得一些字詞之間細微的差異,不懂得一個字詞的引申脈絡就妄加是非評判,這能不嚴重傷害漢語的靈活性嗎?所以筆者堅持認為,語言文字作為一種交流,只要傳播者把意思不發生歧義地傳達給受眾就算完成任務了。我們沒有必要把作者的「的地得」、連詞、語氣詞和主謂定狀補給補充完整了。學術關鍵詞的正確與否,意思的清晰傳達與否,更為重要。我們有必要較真「第一章的全部」「全部的第一章」孰對孰錯嗎?統一不統一問題、異體字問題果真那麼重要?質檢,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圖書的質量,而不是規範掉漢語語言的豐富性和創造性。

《漢字知識》的重要,因為它商榷著圖書質量標準的認定。我當然無法保證自己對於《漢字知識》中所有簡繁體和標點符號的使用都是正確無誤的,但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成為一種常識,讓它成為文字工作者的必要學養。

《漢字知識》對書法篆刻也十分重要。我們的諸多書法作品誤入歧途,繁簡的錯用自然是一個問題,居然有號稱名家者將那些形聲字臆想為象形文字。還有人的一些書法作品,追求狂怪,忽略了對漢字自身的尊重。

有人問,中國古代的諸多發明中,哪一項最為重要?其中一個首要的答案就是:漢字。漢字不僅僅是書寫工具,作為我們念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也同時是我們傳統文化最為核心的部分。沒有一點漢字常識和古典目錄學底蘊,談什麼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

原標題:希望它成為文字工作者的必要學養

來源:北京日報 蒙木

流程編輯:L004

相關焦點

  • 整理自郭錫良北大講稿 王力親自審定,這本書是文字工作者的必要學養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書」叢書再添新成員:郭錫良先生的《漢字知識》新近修訂再版。這是一個緣分的再續:它本是由郭錫良先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大三次講授漢字常識的講稿整理而成,經王力先生審定,被收入吳晗策劃的「語文小叢書」。該叢書先有陸宗達《訓詁淺談》、王力《漢語淺談》等。
  • 一代宗師丨王力: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
    1932年,王力學成歸國。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大部分書套用西方語法規律研究漢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毫無文法可言,這讓王力的內心十分沉痛。構建中國語言學體系迫在眉睫。《中國現代語法》致力辦學,桃李不言1945年,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當時,中國語言學的人才十分缺乏,王力有個美好的願望——中國的語言學能人才濟濟。他在中山大學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親自設計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
  • 圖片故事|疫情不除 絕不回家——記北京站派出所「炊事班長」王力
    他就是北京站派出所食堂管理員王力。為了讓在一線戰鬥的戰友們每天都能有熱湯喝、有熱飯吃、有個歇氣落腳的地方。王力和同事們起早貪黑、忘我工作著。4月12日,和往長一樣,在晨會上王力向隊員們布置全天的工作。疫情來襲,北京站派出所每名一線民警義無反顧、堅守在崗。王力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就沒有回家見過妻兒。
  •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賡續傳統,激蕩新潮這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前身也是中文學科現代高等教育的發端1985年樂黛雲主持成立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在國內首設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點王力、王瑤、林庚、吳組緗、朱德煕、周祖謨等著名學者重歸杏壇在學科重建的過程中
  • 來自三百年前的「百科全書」,若選一本書變得有趣,就讀夜航船
    餘秋雨說,這是諸多學者終生求而不得的書。賈平凹更為這本《夜航船》親筆題名「夜航船」。翻開本書,便能領略中國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如何知道滷的鹽味:將十個石蓮子扔到滷水裡,若浮起五個的話也就是五成鹹味,六個六成,七個七成。何等廣博而有趣!閒來無事翻看兩則,生活便平添好些樂趣與談資。
  • 翻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書是《聖經》,第二名是我國的這本書
    說起《聖經》這本書,可以說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本書,這本書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書籍,沒有之一。不僅僅是基督教,還是猶太教的最重要的書籍。當然,猶太教主要信仰的是《舊約》,基督教主要信仰的是《新約》。不管怎麼說,都是這本書。《聖經》的原文是拉丁文,所以如果想要看這本書,必須翻譯成本國文字才能看得懂。
  • 教育部、國家語委關於印發《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規範...
    ,以適應新世紀語言文字工作發展的需要,現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管理辦法》《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章 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第九條 研製組對徵集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研究並妥善處理後,形成規範(標準)鑑定稿、研製報告、意見匯總處理表(見附1)及有關附件,科研辦審閱並決定能否進行項目科研鑑定。必要時科研辦可要求重新徵求意見。  第十條 規範(標準)研製項目的科研鑑定,通常採用會議鑑定的形式。專家鑑定會由研製組負責組織進行,鑑定專家名單需報科研辦審批。
  • 紀念王力誕辰:穿新衣換新貌,王力故居搶先看
    】穿新衣換新貌 王力故居搶先看  連日來,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的籌備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中,作為此次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場館之一的王力故居,也正在進行最後的調整、修繕。  日前,記者在王力故居及其周邊道路建設現場看到,道路已進入瀝青鋪設階段,策展人員也在進行著緊張的現場布置及修整工作。
  • 陌陌CEO 王力覺得這篇對話大家不看也沒關係
    王力和室友們 「都是菜雞,特別弱」,又想取特牛的名字,於是有了何主席、劉博士、張主任,到王力這兒,他想了個威風的,叫王老闆。王老闆的文字透露出他比較敏感、愛調侃和戲謔、以及喜歡暴露深沉的特質。羅永浩向我們評價他:「如果只看網上的文字,他是一個有趣的、活潑的、可愛的、特別善良的一個人。」
  • 新年第一本書讀什麼?10本精選好書推薦給你
    02《故宮營建六百年》作者:晉宏逵出版社:中華書局為紀念這座六百年的偉大古代建築群,古建築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寫成《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讓讀者了解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到宮殿落成的漫長的營建歷史。本書是一本由專業學者寫給讀者的故宮建築入門書,很好地平衡了學術性和普及性。
  • 最強打工人王力:給不出陌陌未來答案?
    王老闆文筆生猛,左手坦蕩狂野,右手真誠深刻,在牛博網圈粉無數,這些名言名章還被集結成冊,書名是牛博網頭號才女柴靜起的,劉瑜為之作序,稱「別人的文字是寫出來的,王老闆的文字是從血管裡衝出來的。」王老闆是羅永浩的迷弟,跟著羅老師折騰了幾年看不到希望之後, 決定重返媒體,而其供職的媒體,正是唐巖的老東家網易。「當什麼主編呀?你來我給你看個東西。」
  • 王力咖啡2015春夏飲品發布會
  • 文字工作者是如何被痰迷了心竅的?
    圖 | 農戶與狗一個理論要有解釋力,這並不難,事後諸葛亮一抓一大把。不管怎麼說,理論家們都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一套東西能夠自圓其說。說錯就道歉的,鳳毛麟角。躲在後方挑毛病,做一點悲天憫人的作態批評實在是過於廉價,特別是騎在牆上,一邊動用關係將侄女送到國外,一邊躲在家裡寫著只為上級所喜愛的文字。利益來源於粉絲的擁戴,擁戴來源於正確的判斷,他又怎麼能夠犯錯?如果犯錯了,那就把它解釋成正確的。這樣,馬照跑,舞照跳,錢照拿,豈不美哉?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如開篇的「艾曉明的書單」,她告訴你,經典應該怎麼讀,那是她從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上的文章領悟到,並以金針度人。又如「劉瑜的書單」這部分文字,讓你對硬著頭皮也讀不懂的經典,有別樣的認識。單單就這兩篇文章,我覺得這本書就物超所值了!2.
  • 北大中文,足夠描繪你的全部夢想!
    林紓、魯迅、沈尹默、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沈兼士、劉半農、胡適、羅常培、遊國恩、楊晦、王力……他們悉心扶持,為北大中文燃起了精神之燈,織就了學術之脈。今天的中文系,名家薈萃。以文筆承載智識,以道義修身兼濟,這是北大中文系向你遞出的邀約。古文字學,細味華彩作為強基計劃中的重點學科,古文字學——這門古老而新鮮、精微而博大的學科,期待青年一代的注目與了解。那麼,這門學科的具體面貌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的講解。中國文字源遠流長。
  • 看完這幾本書,學會整理信息,實現快速成長
    下面就書歸正文,分別說說這幾本書的大概情況,然後提煉他們的共性法則。1-《如何有效的整理信息》-奧野宣之這本書簡單來說,就是準備一個筆記本,把你日常看到的事物、胡思亂想的想法、閱讀書報的讀後感或者觀看電影的感想等等都記錄在這個筆記本上。
  • 北大保安身懷絕技又火了
    看到身懷絕技的北大保安 網友直呼勵志 事實上,一直以來 北大保安都被網友稱為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 早在1995年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張俊成 就曾上演「掃地僧」傳奇 他通過成人高考 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專科)
  • 講話記錄或錄音整理的5點技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文選萃,ID:liyongxin20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愚拙說條理清楚、原汁原味、文字通順、核對事實、虛心求教!講(談)話記錄和錄音整理,是指將報告、講話、座談會發言的內容,或先用錄音機錄下來,或者隨聽隨用速記記錄下來,然後把所錄或所記的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整理講話錄音或記錄,應把握以下幾點:(1)條理清楚有的講話,把要講的內容都涉及了,講得也很生動但層次比較混亂。整理錄音或記錄時就要使之條理化。
  • 北大強基學科專場丨秉筆弘道,浩浩中文
    林紓、魯迅、沈尹默、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沈兼士、劉半農、胡適、羅常培、遊國恩、楊晦、王力……他們悉心扶持,為北大中文燃起了精神之燈,織就了學術之脈。今天的中文系,名家薈萃。擁有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和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秘書處亦掛靠北大中文系。設有國學研究院、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中國詩歌研究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等11個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