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挺好》這部劇可以說是萬千中國家庭的縮影,因為過於現實,引發了一大波網友吐槽自己的家庭。
最近追這部劇,看到了無數人的心酸苦痛,也看到了萬千家庭中的種種漿糊邏輯。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蘇明哲和吳非的婚姻生活,看似歲月靜好的表面,埋藏著種種通往不幸福的導火索。
蘇明哲是蘇家老大,生於一個條件不好的上海家庭,父母賣房供他上了美國史丹福大學,上了名校的他成了蘇家的驕傲。
大兒子光耀了蘇家門楣,母親趙美蘭提到他,眉梢眼角都是自豪的笑,趙美蘭成了兄弟姐妹們羨慕的對象,很是得意。
通過一番打拼,明哲留在了美國,娶了漂亮的無非,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住著寬敞的二層小洋房,開著氣派的車。
但這個蘇家的長子,出國的10年間幾乎沒有回來過,對父母的關心也只限於電話。因此,對父母,明哲自然懷著一份沒能盡孝的缺憾。
母親趙美蘭去世的時候,難得回國一趟的明哲放棄了與領導一起度假的計劃,踏上了悲傷的回家之路。
但這次回家,讓他原本就危機四伏的生活,在他回來後一切都陷入了混亂中。因為,那時候公司裡正有一場裁員在等著他。
母親下葬後,父親蘇大強想跟明哲去美國生活,明哲滿口答應,到了美國還催著弟弟明成趕快辦籤證。
就在這個時候,明成被裁員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都落到了吳非一人身上。
2
也就是在明哲回到美國後,吳非得知了當年婆婆不來美國伺候月子的真相:她不想來,所以特意跑到醫院問了個不能坐飛機的理由,以此哄過去了。
吳非媽媽不得已提前辦了病退,來美國照顧女兒和外孫女的吃喝拉撒,但也因此損失了很多退休費。
吳非很生氣,但這時候明哲腦子裡只有接父親來美國的念頭,連吳非的情緒都顧不上了。兩人一吵架,明哲脫口而出:你是不是不認我爸?
自己明明不是這個意思,卻被老公理解成這個意思,吳非心裡堵得很,覺得跟明哲沒法溝通,轉身走了。
失業後,明哲不得不拉下面子出去找工作,學信息技術的他就業面窄,但為了生活,他開始面試銷售工作,但不幸的是,人家要的是有經驗的人。
過了一周,工作的事情依然沒有著落,明哲還瞞著吳非叫明成趕緊給父親辦籤證,叫父親趕緊來美國。
吳非無意中接到了明成通知明哲籤證辦好的電話,才得知丈夫瞞著自己做了決定,氣得吳非又和明哲大吵一架。
她不是不同意公公來美國,但眼下壓力重重的生活,她擔不起養活三個大人一個孩子的重擔,希望公公來美國的時間推遲一些。
可明哲為了自己脆弱的面子,只提孝心,不面對現實的重重困難,讓吳非的心一點點冷下去。
吳非希望明哲先找個工作增加點收入,哪怕端盤子洗碗,至少能保證生活,騎驢找馬總比在家裡待著強。
可吳非只要一提明哲工作的事情,明哲就要發一頓脾氣。他一直逃避,不肯面對工作難找的現實,不肯面對家庭經濟已經出問題的現實。
兩人的感情也在爭吵中,裂痕越來越大。最後,吳非失望下不得不提出分開過的想法。
3
其實,吳非要的並不多,如果明哲能對吳非的理解多一點,兩人的感情和婚姻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她想要的不過是他能理解她、他能面對現實,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共渡難關。
固執己見時,你就失去了理解對方的機會吳非得知婆婆不來美國伺候月子的真相時,她很憤怒,那個時刻她要的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但明哲截斷了這個出口,非但沒有顧忌吳非的感受,還一直在強勢地說父親的事。
明哲的固執己見讓吳非覺得丈夫無法溝通,一股憤怒都鬱積在心裡,以至於得知明哲失業的時候,吳非很沮喪地重重摔了一下冰箱門。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對方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你卻覺得這沒什麼,覺得他小題大做,他會感覺在自說自話,所有的努力都變得無用。
於是,理解就成了天方夜譚,你們都會覺得對方不可理喻。
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他的想法和情緒,你立刻就能明白他。當你真的懂了,很多矛盾也就隨之煙消雲散。
婚姻裡,面對現實很重要什麼是現實?下個月的房貸、下個學期孩子的學費、這個月的業績、失業後怎樣趕快就業、父母正快速老去等等,都是現實。
面對現實,一個人才有勇氣承擔起責任,才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殘酷的傾軋,能比消極的人更快走過挫折。
就像蘇明哲失業後,妻子吳非養活一家人已經捉襟見肘,他卻視之不見,反到堅持讓父親來美國。
他不知道父親的到來會讓生活更困頓嗎?他知道,但他不想考慮,仿佛逃避就能解決問題,可逃避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夫妻感情迅速破裂。
如果明哲不逃避,自然會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會徒增吳非的負擔,而是和吳非相互扶持著走過艱難的階段。
如果明哲不逃避,也能坦然告訴父親和弟弟延緩父親來美國的原因。
以明成和朱麗兩口子的性子,不但不會責怪大哥,反而會承擔起繼續贍養父親的責任。
但明哲害怕家人知道他在國外混得不如人,他的逃避讓不明就裡的弟弟明成對他充滿了埋怨。
有句話說,成年人的生活裡處處都是不容易。是的,都不容易,所以我們根本無法逃避,你是想面對當下的困難,還是想面對逃避帶來的更大困難?
我想,聰明人都懂得怎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