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之王——鱤(Elopichthys bambusa)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鱤屬。俗稱:黃鱄、黃鑽、黃頰魚、鱤魚、水老虎、大口鱤、鰥。英文名:Yellowcheck carp 。
鱤魚體型特徵:
體細長,亞圓筒形,頭尖長。吻尖,呈喙狀。口大,端位,下頜前端正中有一堅硬突起與上頜凹陷處相嵌合。無須,眼小,稍突出。下咽齒3行,齒末端呈鉤狀。鱗細小。背鰭較小,其起點位於腹鰭之後;尾鰭分叉很深。體背灰褐色,腹部銀白色,背鰭、尾鰭深灰色,頰部及其它各鰭淡黃色。
鱤魚的生活習性: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層,分布甚廣,我國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區各水系皆產此魚。性成熟為3-4齡,成魚於4-6月在江河激流中產卵。幼魚從江河遊入附屬湖泊中攝食、肥育,秋末以後,幼魚和成魚又到幹流的河床深處越冬。生長十分迅速,性成熟以後,體長還在持續增加,最大個體長達2米,重可達60公斤。
鱤魚的分布區域:
分布甚廣,我國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區各水系皆產此魚。生長迅速,2齡魚體重3.5公斤。天然產量高,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鮮美,一向被列入大型上等食用魚類。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1-20.8克,脂肪1.3-5.4克,熱量84-132千卡,鈣11-24毫克,磷144-203毫克,鐵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其肉入藥鮮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嘔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遊泳力極強,性兇猛,行動敏捷,常襲擊和追捕其它魚類,一旦受其追擊就難有逃脫者,屬典型的掠食性魚類。天然產量高,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經濟魚類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經濟魚類,又被視為養殖業中的「害魚」之首。
路亞釣鱤魚方法:
鱤魚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屬半洄遊性魚類,生殖期遊向中上遊有急流的水域產卵。冬季則在深水區越冬。在湖泊水庫中均能自然繁殖,生長快,3齡魚可達3千克,最大的個體可達40千克。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黑龍江等水系及其幹支流。
鱤魚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它遊速快,動作敏捷,主要以捕食其它的魚類為生,在一些水面較大的湖庫,常常可以看見鱤魚如箭一般地追逐和捕食其它的魚類,常常被人們稱之為「水中的魚霸」。
路鱤魚,要根據地它的活動規律,捕食習性來選釣點。鱤魚善遊泳,活動範圍大,喜歡在水面開闊和其它魚類較多的水域,而這類水域往往是能捕食小魚的地方或是水中溶氧含量高的環境。江河中的堤壩、橋礅、河流的江水處、水邊有建築的地方及進出水口處都是路鱤魚的理想釣點。
鱤魚為中上層魚類,尤其是在捕食其它魚類時,它常常浮至水的表層,特別是在它食慾旺盛的7、8、9三個月中,釣者通過對水面的細心觀察,可發現它追逐獵物時的情景。鱤魚象箭一樣射向逃竄的魚群中,使被追逐的魚,紛紛竄出水面四下逃竄。如出現此種情況,就可表明,此處有鱤魚活動,應將此作為優選的釣點。
鱤魚咬鉤動作較猛,為預防釣者來不及揚竿或竿無法抬起,最好在拋投後就將洩力調置用手使勁拉到可以拉動的狀態,使中鉤之魚在負重的情況下消耗它的衝撞力。
假餌選擇:
個人感覺,路鱤魚首選水面系的撥扒或者鉛筆,最好是看到它再釣,發現鱤魚打水要在第一時間把假餌拋投過去,中魚機率最大。鱤魚的上顎很硬,假餌原裝鉤建議換成3X-4X強度的進口鉤,路鱤魚鉤子一定要夠強,夠鋒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