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來看《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這本書的第二個話題:公共衛生。
作者是約翰·諾伯格,瑞典經濟歷史學家、作家、紀錄片導演、公共演講人、專欄作家。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獲得觀念史碩士學位。美國卡託研究所、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高級研究員。
這本書從人類最關注10大關鍵議題著手,解析它們的發展歷程,解答它們是否已經取得了進步,以及未來的路它們又該何去何從。
公共衛生這個話題在現如今這個時代似乎並不是能夠引起我們足夠多的重視,生活的改善,科技的進步,這些都足以讓我們時時刻刻就能接觸到乾淨的水資源和清新的空氣。
那麼公共衛生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到今天的?這些歷史進程又能給我們後人帶來什麼樣的警示作用和啟發呢?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作者諾伯格為我們鋪開的歷史捲軸。
書中提到,在19世紀之前,公共衛生是非常糟糕的,也談不上治理,常用的手段無非就是做了隔離,真的就是「眼不見為淨」。當然了,這也不能說以前的人就不講衛生,傳染病在那個年代還是可以橫著走的,無奈於技術不過硬,對衛生治理無從下手罷了。
我們來看幾個比較嚴重的衛生問題:
1、廁所問題
因為沒有完備的下水道,有錢的人家呢就在自己家地下建設地下室,來存放排洩物。據一位18世紀的作家描述,「凡爾賽宮簡直就是個裝滿了人類汙物的大容器——通道、走廊和庭院都是尿液和排洩物」。
沒錢的人家呢只能在河邊和小溪邊上建造廁所,這樣排洩物就很容易汙染到乾淨的水源。
2、水井
由於不少水井是靠近農舍挖的,這意味著水井離院裡的豬圈和化糞池非常近,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物質滲透到地下。
3、垃圾處理
在1900年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汽車還是極少人擁有的交通工具,更多的還是用馬車來代步。我們說汽車有尾氣汙染環境,那馬車就環保了嗎?並不是。
紐約市因每天有超過約1134噸的馬糞和約227立方米的馬尿,但是因為缺乏技術手段對它們進行有效的處理,可想而知紐約的味道並不好聞,書中提到連街道上也到處都是這些排洩物。
4、科學技術
以前的人判斷一個東西能不能吃,是否衛生,並不像我們現在可以上網查資料就能把它的家底(成分,副作用)一五一十的揪出來,而是更多的靠經驗。但是遇到不認識的呢?就只能靠聞了,這東西臭的,那不能吃了,這在當時還有個說法,叫做「瘴氣」理論。
所以說,以前的人不注重衛生嗎?還真不是,只是能力有限,無計可施。
好在到了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因為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的科技技術水平蒸蒸日上,也帶動人們對衛生這一問題的重視。許多城市開始興建了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同時垃圾收集也進行了系統化的處理。20世紀前半期,疾病微生物理論被接受之後,過濾和氯化讓水供應有了重大並有效的改變。
我們來看看WHO統計的從1980年到2014年的水與公共衛生整體趨勢。
你看,雖然最近20年速度有所放緩,但整體的治理進程還是非常可喜的。
過去的30年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只有41%的供水覆蓋率,現據準確數據記載,供水覆蓋率少於50%的只有3個國家:納米比亞、赤道幾內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1990年這些國家的供水覆蓋率只有23%。如今,水供應已覆蓋世界上96%的城市人口和84%的農村人口。
1980年,僅有不超過24%的世界人口得以使用適當的公共衛生設施。到2015年,這一比例上漲到68%。當前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21億人,在過去25年裡已經可以使用公共衛生設施,其中包括82%的城市居民和51%的農村居民。但是在農村地區,仍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在露天排便,儘管和1990年的38%相比有所下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越南這些國家露天排便的比例從1990年到現在已經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隨著環境的改善,最直接的影響是什麼呢?公共衛生
那就是死亡率的下降,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乾淨的水源可以降低43%的人口總死亡率、74%的嬰兒死亡率和62%的兒童死亡率,其中全世界因腹瀉死亡的人口就從1990年的150萬減少到了2012年的62.2萬。
書中提到,如今的公共衛生環境依然需要我們去關注,主要的環境與健康問題還是因為使用和飲用不安全的、被微生物汙染的水,加上缺乏對垃圾、糞便和尿液足夠的衛生處理。
特別是在如今的東南亞,明明降水量要高於澳大利亞,卻依然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不是什麼水資源不夠,而是因為錯誤的政策和缺乏適當的技術:
在發展中國家,超過82%的淡水資源被用於農業,而只有大約1%的農業灌溉使用最有效的滴灌系統,大部分農業用水都被浪費掉。
而且因為水價格偏低,甚至有時候是免費的,這樣不但不利於當地節約水資源的技術發展,還導致了水的過度使用。
所以,在面對公共衛生方面,除了要感恩當今時代帶給我們的恩惠,也要懂得珍惜當下,更要為我們的衛生事業盡出自己的一份力。據書中提到,全球仍有6.63億人仍然缺乏改善的水源,並且依賴不安全的井水、泉水和地表水,仍有24億人使用未改善的公共衛生設施。
下載電子書請關注公眾號「特修斯號V」並回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