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2月19日,「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華東師範大學賽區暨金融科技前沿與發展論壇」於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逸夫樓報告廳成功召開。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市黃浦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上海亞商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大亞浦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共同承辦,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華東師範大學提供全程指導。

本次論壇以「科技賦能主流金融」為主題,匯集了全球多地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共同助力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推動技術挖掘與金科項目啟航。

聚合校企資源,助推金融科技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在致辭中指出,當下,金融科技正處於時代的風口,以人口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為核心的金融科技,正在重塑整個金融業態。華東師範大學作為地處上海的國家一流A類高校,近年來,學校金融學科以經濟與管理學部建設為依託,深入對接國家和地方的發展戰略需求,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工作創新。同時,錢旭紅校長表示,目前正在設想「三步走戰略」,希望通過這一戰略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國家在此領域發展作出華東師大獨特的引領性貢獻。相信圍繞著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所開展的系列活動,一定能夠進一步聚集校內外國內外金融科技的創新資源,為加速推動金融科技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亞商集團董事長、華師大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陳琦偉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年份,但從我們所處的場景角度來看,2020年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真正是一個轉型之年、轉變之年,而轉折意味著你要尋找有沒有真正的突破點。這個突破點從現在的認識來看,從人類經濟史來看,從我們國家的經濟運轉到其他國家成功經驗來看,到了一定的節點,除了人的主觀願望以外,科技是非常實質性的,而且超過人的主觀願望以外的力量,會改變經濟對歷史運行的軌道。大數據的開發、信息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結合不是1+1=2,數據在經濟運行方式上完全變成了一種新的資源,而我們正處在它的元年。

會上,在華東師範大學錢旭紅校長、周傲英副校長,以及亞商集團董事長、華東師大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陳琦偉的共同見證下,「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驗室」籤約儀式隆重進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楓、上海銀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李英華、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依次上臺與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黨委書記、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嶽華籤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啟「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驗室」校企合作新篇章。

四大維度共助金融科技健康維穩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傲英從區塊鏈的角度,對金融科技發展進行了深度的剖析。他認為,區塊鏈是新一輪金融科技重新走入大眾眼前的一個影子,是典型的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典範。其本質是用數據來重塑人類的信用體系,對中國是無比重要的一件事情,信用體系建立了,整個民族的素質就提高了,這是區塊鏈根本意義所在。數據是萬物互聯的橋梁和紐帶,人是萬物之靈,所有的一切為了解決人的問題。新型金融科技以大數據為核心,用於解決金融問題的信息技術。只有信息科技的人理解了金融,才能發明新的技術。現在,華東師範大學也在從資料庫角度來做區塊鏈,並且新一代數據管理分析系統獲得國家二等獎、上海市一等獎和教育部一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名譽主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則從金融科技風險監管的角度,貢獻了一場精彩的演講。連平提到,近幾年金融行業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所引發的風險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視。一般認為風險涉及四個方面:安全風險、法律風險、信用風險和系統性風險。會上,連平著重講到,行業壟斷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要尤為注意。金融科技發展之後,大而不能倒的現象依然存在,這是監管要特別關注的。在此之外,監管需要面臨的還有多而不能到、快而不能及的問題。 未來監管該怎麼做?他認為首先是要構建一個完善的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管框架,並提出了包含明確金融科技公司認定的標準、構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指標體系等八個維度的監管舉措。同時,他表示金融監管也需要關注效率和公平之間的平衡,最重要的是突出公平原則,也要注重提升審慎性和穿透性。

上海紐約大學全球網絡計算機終身教授張崢帶來了全球計算機和人工智慧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發展成果。在演講中張教授用「你是誰」的哲學問題開篇,用老藥新用、信用評估等生活案例將與會嘉賓引入到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世界中,他講到,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做假,也可以做監管,做好事。最後,以印度小哥為例,談到:「對於碼農來說,也是有理想有情懷的,希望培養下一代年輕人。這個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但是世界肯定是連接的。」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從銀行從業人員的角度切入,從對金融科技的理解、怎麼做好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如何全方位推動銀行數位化轉型,以及數位化轉型可以選擇的技術路線等四個方面,看現代銀行業擁抱金融科技,打造數位化銀行。最後,周衡昌提出,銀行業目前最為缺乏的就是人才,人才隊伍的建設對數位化銀行而言非常重要。

演講結束,在華東師大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亞商集團董事長陳琦偉,華東師大校長助理、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斯陽,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娟的見證下,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秘書長吳軍、上海亞商投顧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文佳分別上臺與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黨委書記、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嶽華進行戰略合作籤約。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注入發展新動力

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是無限的,未來科技又將如何賦能主流金融?由華東師範大學統計交叉研究院副院長杜剛主持,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楓,新加坡交易所副主席、董事總經理陳慶,上海銀行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朱英華,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娟作為圓桌嘉賓,共同參與「科技賦能主流金融」圓桌論壇,對本場論壇進行升華和總結。

俞楓從金融科技為國泰君安的業務等方面帶來的改變和挑戰出發,認為:「金融科技對主流金融機構來說,帶來更多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手段和可能性,也能更好的接近客戶,走進客戶,融進產業。金融科技的風口不在於某一個,關鍵是找到場景做,這些技術發展才是健康的。如果技術發展很難落地,產生效益也是不容易。」

陳慶從如何平衡金融創新和監管談起,提到:「金融科技和監管,可能是金融科技和風控之間的關係。而科技和風控永遠在平衡的一個過程當中,金融科技和監管其實沒有矛盾,金融科技和風控其實也不是矛盾,而是在運用過程當中不要忘了要理解這些風險,怎麼能夠把科技在金融裡面落地。」

朱英華以資深的金融從業者的角度出發,談到:「銀行的初衷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滿足人民對日益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花多少錢就足夠了,關鍵是產生符合大家期望的產出。」對於未來銀行對於金融科技的主攻方向,他表示,數字是很重要的資產,創新要關注數字。

李娟從數字貨幣的發展和未來的應用場景切入,提到:「銀行和科技雙方的定位,一個不要太拘泥於我是一個實現部門,還有一個不要太拘泥於我是一個傳統金融機構。雙方定位都要往前走一走,這樣的金融科技融合對將來的數字貨幣,甚至是銀行結算功能,都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對於市場頗為關注的數據隱私問題和人工智慧對金融科技等的應用,四位嘉賓也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俞楓表示,數據基礎對金融機構來說很重要,數據是重要資產,最後留下來的是客戶的數據資產,保護客戶的資產核心的數據是傳統金融機構必須面對和必須重視的,也是底線。

朱英華認為,用數據,要尊重客戶的意願。未來的社會是合作共贏的社會,沒有可能單方去贏,這是銀行人的良心,銀行人的監管底線。對於人工智慧,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會不會成為現實,取決於使用它的人怎麼做選擇和決策,但不應該為了個人私慾,放肆地、無限制地去往前推進程。

陳慶則表示,現在的金融、科技,不是某一個金融機構或者某個產品,而是一個生態。當市場的生態效率能夠高到很透明,信息很容易取得的時候,人工智慧真的有可能起到非常超越人類的作用。

李娟提到,大量需要融合人才的時候,必須要有真正對金融學科的敬畏心、尊重和踏踏實實的學習,最終和現在的科技融合以後形成複合型人才。這是未來市場上面,包括金融機構、科技公司需要的未來之星。

同日上午,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暨華東師範大學賽區複賽順利進行,本場複賽分為逸夫樓和科學會堂兩個賽場同時進行,28家金融科技企業和高校代表團隊帶來一場科科技賦能金融的思想盛宴。

本次比賽,由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副院長陽德青,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高明,上海市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娟,新加坡交易所副主席、董事總經理陳慶擔任逸夫樓賽場評委,由平安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產品總監王睿,上海銀行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朱英華,國泰君安信息技術部數據技術主管苑博,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澈清組成科學會堂賽場評委。針對項目路演,專家評委進行專業點評並提出針對性建議。

至此,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複賽階段全部賽區決選圓滿結束,本次大賽共有53個項目進入複賽階段,共18位評委參與項目評選,發表7篇主旨演講,進行3場專題研討論壇,直播訪問人次累計超過35,000人次。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以「創新、應用、賦能金融科技新時代」為主題,通過專家指導、資金幫扶、投資對接、政策落地等賦能措施幫助項目落地,以專業化、生態化、國際化為導向,以「政企學研融」緊密結合方式,快速聚集國內外金融科技創新資源,為金融科技新經濟揚帆起航注入新動力。

相關焦點

  • 「2017科技金融主題論壇暨全球青年大創浦東賽區」落幕,犀語科技獲...
    )】10月27日報導(文/程遠肖)2017年10月26日下午,「2017科技金融主題論壇暨全球青年大創浦東賽區」在5i科技金融創新園(金橋)園區圓滿舉行。金橋管委會產業促進處副處長莊勇、浦東新區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創新創業管理部負責人王穆嵐、金橋網際網路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李俊寶、飛馬旅CEO/飛馬資本合伙人錢倩、哲略資本創始合伙人丁廳、仁和智本董事長高政、九愛投資董事長楊柳、明見資本合伙人俞礽等嘉賓參與了此次大會。同時,本次活動也是2017全球青年大創浦東賽區的選拔賽。
  • 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 庫珀科技獲區塊鏈金融專委會授牌
    2020年8月26日,「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成華區新興金融和數字金融科技發展論壇在十一科技大廈三樓文化中心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成都市科技金融協會聯合成華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此次論壇以「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為主題,從政策法規到金融技術發展,以及市場前景等多方面探討了金融科技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 SAIF-RCTB 系列講壇——科技賦能金融:金融科技前瞻與應用
    無論是出於需求還是恐懼,創新總是在人們持續的激情與困惑中被激發出來。毋庸置疑,從規模、業務模式和發展潛力來看,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中國金融未來的引爆點大概率取決於中國金融與科技的有效融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作為上海金融研究和教育的高地,選拔和聚集了一大批來自信息、網際網路、科技金融等領域的行業菁英,學院和項目有義務、有願景搭建業界交流、傳播中國前沿金融科技知識與實踐的平臺,和業界共同培養未來上海乃至中國金融科技的領軍人才。本次活動落地凱德集團北外灘來福士。
  • 拉卡拉榮登「2020中關村金融科技30強」並獲年度金融科技應用創新獎
    (原標題:拉卡拉榮登「2020中關村金融科技30強」並獲年度金融科技應用創新獎)
  • 探索數字普惠金融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分論壇圓滿落幕
    其中平行分論壇「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由深圳壹帳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融壹帳通」)、聯易融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聯易融」)、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聯合共同承辦。聯易融董事長兼CEO宋群、招聯金融總經理章楊清、百行徵信總裁鄭先炳、大數金融董事長柳博、微眾信科CEO耿心偉、金融壹帳通企業金融總經理蔣寧等受邀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圍繞「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的實現路徑和發展趨勢等問題,與會嘉賓展開了熱烈而富有成果的分享與探討。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正式發布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小花錢包以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打造核心競爭力
    消費金融作為日益受到熱捧的金融形態,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消費者資金融通的需求,起到刺激國內消費需求進而帶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但在我國,消費金融缺口還很大。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報告,目前中國消費金融獲得率偏低,至今仍有近40%成年人從未獲得過消費金融服務,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指標不到10%。
  • 金融數位化進階之路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新華財經調研的數據表明,疫情爆發後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場業務、對公業務(含中小企業業務)、零售業務,以及支付業務、投融資業務、同業業務等各個業務領域的應用都在加快推進,很多業務線實現了全流程覆蓋;在保障金融服務不間斷、促進線上線下業務聯動、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強化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租用,很好地彌補金融機構網點服務的短板。從聚焦C端創新到重視B端發展。
  • 建信金融科技與360戰略合作 打造「金融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來源:證券時報8月20日,記者從三六零獲悉,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金融科技」)與三六零集團(下稱「360」)正式宣布,開啟金融科技創新領域全方位深度合作,深耕網絡安全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共同打造「金融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建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護城河
  • 亮成果展未來 2020第三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在蘇開幕
    此外,大會還設置十三個專題論壇,針對產融合作、5G金融、金融安全、智慧金融轉型、密碼、區塊鏈等行業熱點,結合展覽區,依託全球高校金融科技應用創新大賽等活動,全方位展示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增強應用場景互動體驗,探索金融科技領域創新實踐。
  • 富邦華一銀行的科技金融藍圖
    打造一流的數智化銀行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是,我的劍只傳給能揮舞它的人。要將金融科技與金融完美結合,需要能揮舞這把劍的人。精通技術和零售銀行的王文鋒,被寄予厚望,今年4 月他升任副行長一職,全面負責富邦華一銀行的零售板塊和信息科技板塊。
  • 科技賦能助力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吉林億聯銀行科技戰疫成果記
    科技賦能助力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億聯銀行是全國四家擁有線上信貸業務資格的網際網路銀行之一,其戰略目標指向通過建立開放、共享、協作、連接的金融科技雲平臺,整合數據、場景、資產、渠道和服務,實現普惠金融、賦能美好生活的使命。
  • 東方財富金融機構部夏力雋:金融科技賦能機構高效投資
    在此次會議上,東方財富金融機構部機構銷售主管夏力雋先生就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機構高效投資發表了演講。夏力雋在演講中與大家分享了這些年東方財富在金融科技方面做了相當多努力和基礎建設,致力於打造領先的創新金融科技企業,基本建成了一站式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生態平臺。
  • 用金融「活水」澆出創新「沃土」!諸暨多舉措推進科技金融創新發展
    最近一段時間,諸暨科技金融發展熱潮湧動,一個個創新平臺、成果不斷湧出,有望推動當地產業經濟在深化合作,互利共贏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投改革加速產融發展417億基金市場化運作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工間、檢測間、制水間……連日來,位於諸暨市城西經濟開發區的浙江壹生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廠區內,技術人員正在對各個車間和生產工序的機器設備作最後的安裝和調試。
  • 聚焦金融科技創新 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通付盾與蘇州新建元聯合打造...
    為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推動長三角金融科技領域的深度融合,加強蘇州建成長三角金融科技重要中心城市的共同目標,通付盾與新建元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建元")在2020年9月18日,於第三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第二屆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共同合作與推動金融科技產業發展。
  • 圓桌|如何監管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行業的應用?
    中國新富人群財富管理高峰論壇暨「2020年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發布會線上截圖中資和外資金融機構各有優勢和挑戰面對金融開放,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戴敘賢指出,外資機構和中資機構相比有三點優勢值得借鑑和思考:一個是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投研能力,二是在金融科技、新技術方面的的應用,三是風險管理水平。
  • 楊濤:金融科技賦能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金融科技賦能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焦源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之下,我國從經濟、社會、金融層面
  • 科技賦能金融服務 長城國瑞證券積極探索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合理...
    中證網訊(記者 趙中昊)中國證券報記者5月26日從長城國瑞證券有限公司獲悉,近年來,面對創新不斷、競爭激烈的證券市場,長城國瑞證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積極探索新市場環境下交易系統的業務需求、架構設計和建設方式,以搭建極速交易系統為核心,切實提升了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
  • 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青島新金融中心正式啟動
    人民網青島11月28日電 (劉穎婕)2020年11月28日,在青島新金融產業園6號樓金谷國際報告廳,舉辦了」青島新金融中心啟動儀式暨2020青島新金融產業高峰論壇」,200餘位市區領導及金融行業專家齊聚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共謀科技金融創新。
  • 解密Amber Group :科技賦能造就安全穩健的加密金融
    隨著科技和金融聯繫日益密切,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愈加成熟和普遍,已貫穿於金融活動的各個環節,加速驅動著金融行業的變革。與此同時,加密世界的金融雖然起步較晚卻正在大步發展,並與傳統金融不斷滲透,吸引了眾多市場參與者的關注。從市場的熱度來看,在投資機構布局後,加密金融更是迎來加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