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 雷軍:其產品自己非常喜歡

2020-12-21 站長之家

熱點: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 雷軍:其產品自己非常喜歡

今日,小米生態鏈九號有限公司登陸科創板,發行價18.94元 / 股,開盤後一度漲超100%,市值超230億。證券代碼689009。

同時,雷軍也發文祝賀稱,九號公司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境內上市企業中「VIE+CDR第一股」。九號公司是小米生態鏈大家庭裡最早期的幾個成員之一,極具創新精神,並且敢想敢幹。旗下的九號平衡車、滑板車,自己都非常喜歡。

資料顯示,2012年,九號機器人在中國北京成立,2014年,九號機器人獲得小米、紅杉、順為等資本共同注資8000餘萬美元。九號機器人產品涵蓋酷玩、短交通、機器人等領域,核心產品包括了九號平衡車、九號電動滑板車、九號電動自行車及摩託車、路萌機器人、配送機器人、九號平衡車卡丁改裝套件等。

相關焦點

  • 又一家小米生態鏈上市!九號公司登上科創板,釋放了哪些信號?
    10月29日上午,九號公司正式登上A股科創板,這是繼今年2月20日石頭科技之後,在科創板上市的第二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作為一家專注於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自2012年成立到現在歷時八年,是小米生態鏈中成長成熟的典型。
  • 生態鏈廠商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推動AIOT更大規模,效應擴大
    今年初,為小米打造掃地機器人地石頭科技登陸科創板上市,而今天小米又一家生態鏈企業登陸了科創板,就是九號公司,在上市後,該公司股價大漲,開盤後最高漲幅超100%,市值超 230 億。
  • 最前線丨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上市:首日漲幅超100%,系科創板...
    10月29日,九號公司(證券代碼689009)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18.94元,開盤價為33元/股,截至發稿,九號公司的價格為38.5元/股,市值從開盤的232億元上漲到271.08億元,漲幅達到103.7%。盤中因為漲幅超126%,一度引發停牌。在科創板中,九號公司是很特殊的一支股票。
  • 小米「九號」今日上市,生態鏈模式獲認可,AIoT效應持續擴大
    10月29日上午,小米生態鏈企業智慧移動能力 九號有限公司(簡稱「九號公司」 )正式登陸科創板,這也是繼北京石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石頭科技」)後,第二家登陸科創板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同時也是中國上市企業中「VIE+CDR第一股」。
  • 雷軍:九號公司成功上市是對小米生態模式的又一次印證
    >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10月30日消息(安迪)智慧移動能力公司九號有限公司
  • 小米第三家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271.12元/股
    藍鯨TMT頻道2月21日訊,石頭科技(688169)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為科創板企業所定發行價中第一高價股。雷軍在微博上表達了祝賀,並表示這是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繼華米、雲米之後,第三家小米生態鏈的上市公司。
  • 雷軍:祝賀小米生態鏈最早成員之一「九號公司」科創板成功上市
    IT之家10月29日消息 今日上午,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發文祝賀智慧移動能力公司九號有限公司(簡稱 「九號公司」,證券代碼 689009)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雷軍表示,九號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企業,也是小米生態鏈大家庭裡面最早的幾個成員之一,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兩輪電動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
  • 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科創板上市創2項記錄,涉4項特殊規則
    小米生態鏈的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創下兩項記錄:第一項,科創板史上最長上市周期上市申請在2019年4月17日獲得科創板受理,歷時560天之後,終于于2020 年10月29 日在科創板上市。九號公司與投資人籤的對賭協議約定,如果2021 年 12 月 31 日之前沒能成功上市,則投資人可要求回購。2019 年 4 月 2 日,為上市與投資人籤的終止對賭協議約定,如果在提交科創板上市申報材料後24個月之內未完成上市,將會恢復對賭和各種特權條款。幸好在18個月後完成上市了。
  • 科創板頻現大佬身影 馬雲雷軍王思聰 誰是大贏家
    縱深 馬雲雷軍王思聰等大佬 還參股其他科創板公司 事實上,除了寒武紀外,馬雲目前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還投資了安恆信息。據了解,安恆信息從事網絡信息安全領域,其主營業務為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網絡信息安全服務。2019年11月,安恆信息登陸科創板,其IPO募集資金約為7.6億元。
  • 九號公司上市 小米生態路線能否複製?
    本報實習記者 曲忠芳 記者 李正豪 北京報導小米生態又一家企業上市。日前,九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號公司」,689009.SH)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截至10月30日收盤,報47.60元/股,相比18.94元/股的發行價漲幅達到151.31%。
  • 雷軍又將收穫一個IPO,翱捷科技擬登陸科創板,阿里巴巴為第一大股東
    成立以來,翱捷科技已經陸續開發並量產多款蜂窩及非蜂窩晶片產品,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已成功量產超過 20 顆全新晶片,公司蜂窩基帶晶片產品銷量累計超過 3,000 萬套,非蜂窩物聯網晶片產品銷量累計超過 1,700萬顆。各類晶片主要應用於以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及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物聯網市場。
  • 4年虧損30億:「滑板車一哥」九號公司,智能化成色如何?
    而國內生產平衡車最著名的企業,就是九號公司。儘管大部分人可能都沒聽過這家公司,但並不妨礙它在業內的龍頭地位。在風險投資圈,九號公司憑藉雷軍、沈南鵬等大佬的投資而光環加身,是名副其實的明星公司。10月29日,「大明星」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代碼689009。值得一提的是,九號公司為了表現自身的高科技屬性,在上市儀式上,用的是自家設計的機器人敲鐘。當天收盤,公司股價漲幅高達103.27%,總市值271億元。
  • 石頭科技大漲84.5%成科創板「新股王」
    來源:時代財經TF2月21日,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頭科技)正式在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169」,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集資額達45.19億元,超募30億元。掛牌後,股價一路走高,最高達到538.88元,幾近翻倍。
  • 小米生態鏈是什麼?
    什麼是小米生態鏈?小米在2013年開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個生態鏈,布局IOT。3年後,小米生態鏈企業達到77家,2020年超過200家,銷售額突破300億,其中石頭科技和九號機器人近日獲批註冊A股科創版。目前,小米生態鏈已經有四家上市公司。
  • 小米:雷軍本身就是IP 公司生態鏈介於無印良品和蘋果之間
    而作為小米品牌的延伸,米家及整個生態鏈產品肩負著為小米擴展用戶群的重任,這也使得外界普遍認為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投資只是「純投資邏輯」。劉德顯然不太同意這類看法。在他眼中,小米生態鏈雖然以投資作為方式,但從更遠角度上看,用投資來概括實在不太準確。做生態鏈本不考慮退出據了解,小米生態鏈目前看了600多家企業,投了55家,其中有30家以上是初創企業,有20多家公司出了具體產品,估值一億美元的有7家,估值十億的有2家。這一成績小米花了兩年多時間。
  • 股東喊話雷軍回購金山軟體背後:一年收割8個IPO
    雷軍迎來今年第8起IPO 先是2月,小米旗下的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688169.SH)在科創板上市吹響了起始的號角;再是5月,金山雲(KC)在納斯達克IPO,雷軍喜迎繼金山軟體、小米集團和金山辦公後第四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 人均「發錢」40億 科創板=造富熱土?「玻尿酸女王」成首富 神秘女...
    作為騰訊、百度前產品經理,2014年昌敬創立主營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並順利拿到了「小米系」投資,加入小米生態鏈。小米成為了石頭科技的客戶、分銷渠道和股東。石頭科技作為ODM原始設計商,為小米提供定製產品「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及相關備件。不過,石頭科技對小米的依賴度正在快速下降,2016-2018年,石頭科技與小米集團的交易金額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是100%、90.36%和50.17%。
  • 271.12元/股 石頭科技發行價創科創板新高
    北京商報訊(記者 高萍)雷軍間接持股的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石頭科技(688169)發行價出爐。2月9日晚間,石頭科技披露公告稱,公司發行價確定為271.12元/股。Wind顯示,石頭科技這一發行價格創下目前科創板公司發行價新高。
  • 九號公司2020年新產品市場開拓順利,雙十一銷售額破1.3億
    連續狂奔八年之後,九號有限公司(簡稱「九號公司」)終於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成功登陸科創板。2020年以來,九號公司開拓了更具酷玩玩具特性的Nano、九號卡丁車Pro等產品,其產品創新與業績增厚持續保持行業最前列。2020年5月,公司推出九號平衡車Nano,專為兒童量身打造,採用兒童人機工程考量,並搭載Ninebot智能語音系統,支持語音教學和騎行語音提醒。
  • 富途證券: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榜單來襲,董明珠、雷軍「上榜」!
    值得關注的是,董明珠的格力電器與雷軍早年投資的石頭科技均在榜單之上!公開資料顯示,該份榜單市值計算截止日期為 2020 年 9 月 30 日,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已公開的、最新一輪融資估值,或參考同類上市公司估值。該榜單調研範圍僅包括中國大陸民營企業。不過,本次榜單範圍是自主品牌家電企業,但不包括小米等消費電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