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豐城潤看當今
——河北唐山市豐潤區轉變發展方式紀實
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通訊員 劉宏偉
在過去的2018年,河北唐山市豐潤區聲名鵲起。一年間同時上榜「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中國營商環境百強」,權威機構三個高「含金量」評價同時花落該區,說明了這個當初頗受小鋼鐵、小水泥制約的小城通過結構調整的陣痛,已經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除汙去黑還風清雨潤
從城西102、112國道兩側人山人海的植樹綠化,到城東軌道交通產業研發中心緊鑼密鼓的規劃,從城北經開區內的停產水泥窯的定向爆破拆除,到城南京哈高速沿線拆除「散亂汙」企業廢墟的清運,初春的河北豐潤大地呈現一幅緊張、繁忙的畫卷。
3月12日,位於唐山市豐潤區老102國道邊上一個名叫娘娘廟的區域,路邊上一排簡陋的店鋪大部分已經人去屋空,只有個別商家還在搬運物品。站在剛剛騰空的一處房屋前,朱鴻儒指揮著工作人員再次仔細清查,生態環境深度整治工作雖然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這位豐潤鎮的鎮長還是不敢有一絲放鬆。他告訴記者,從2018年10月啟動生態環境深度整治以來,他所在的鎮共拆除「散亂汙」企業920處,拆除面積274081.5平方米,騰空土地1900.16畝,目前正是綠化造林的好時節,要不了多久,這裡就會成為豐潤城區最大的森林公園。
豐潤,作為唐山市北部主城區,憑藉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鋼鐵、水泥等傳統工業一度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佔據GDP的半壁江山。但產業結構不合理、二產比重偏重等結構性問題日趨顯現。一批規模小、效益低、汙染大的「散亂汙」企業汙染嚴重;違規建設場院、非法停車場、散料堆場、黑加油站點等也極大地影響了生態環境,成為制約豐潤區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面對生態環保連續省市倒排、主要汙染物不降反升的嚴峻形勢,豐潤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全域出清、一抓到底的氣魄,在全區掀起了生態環境深度治理風暴。娘娘廟村這一幕,只是豐潤區150多次集中行動拆除的一個場景。「散亂汙」企業出清、非法停車場和汽修廠整治、非法加油站取締、違法違規建築拆除等12項整治任務綜合施治,豐潤這一場攻堅戰,共拆除「散亂汙」企業1827家。另外,近年來該區先後壓減落後鋼鐵產能、水泥產能,初步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大變樣。
除了拆之外,豐潤區還在12個重點行業中實施唐山最嚴的強化減排措施,大力治理汽車尾氣、道路揚塵汙染,實施農村氣代煤、電代煤改造,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開展綠化造林生態修復等。2018年,豐潤區森林覆蓋率達到了38.1%,5年間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683畝,綠化覆蓋率達到43.35%,百萬元產值能耗下降9.28%,綜合汙染指數下降41.3%,為還城區風清雨潤打下堅實基礎。
限粗增精得產鏈延伸
豐潤,得益於鋼鐵,也曾受制於鋼鐵。在生態環境深治理的大浪淘沙後,能不能再次淘鐵成金呢?
唐山愛信齒輪公司是一家生產汽車變速器、驅動盤和金屬加工設備的高科技外資企業。年產40萬臺6AT汽車變速器生產線項目成功籤約後,實現了由低端產品向高精產品的飛躍。「過去生產的是普通變速器和現在生產的無極變速器使用的材料沒有大變化,但因為注入了自動化元素,每臺售價就由3000元上升到10000元,每年能增營業收入40億元左右。利潤能夠提高3倍以上。」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焦成忠介紹說,「外商在籤約之前也多次來豐潤考察,認為豐潤有著其他地區不具備的鋼鐵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而且豐潤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也在越來越好。」
在距離愛信不遠的正豐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鋼鐵企業。該企業瞄準了愛信公司需求,專門生產齒輪用的特種鋼,而且與該公司形成戰略合作,移管了愛信部分生產線,年產汽車變速器及齒輪60萬臺(件),並配套生產汽車變速器用傳動軸、齒輪等運轉件。
實豐綠建公司2018年5月剛剛建成投產,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確很高。該公司生產輕鋼結構中低層住宅僅2018就消耗鋼材5萬噸,每噸毛利潤近2500元,建設一座普通住宅周期不足一個月,而且保溫、隔音、環保、能重複利用。而在豐潤區,還有二十二冶、冀東房屋、實豐綠建、晶達建築、拓石建材等一批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每年就能消耗域內鋼材20萬噸左右。鋼材的增值率在60%左右。為了讓這個有基礎、有資源、有前景的產業迅速開始做大做強,豐潤區進一步加大對對該產業的支持,緊緊結合國家對裝備式住宅的支持,進一步完善了產業規劃,使得裝配住宅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30%以上。
通過產線延伸,豐潤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僅在2018年就完成技改投資93.7億元,同比增長57%。使得軌道交通裝備、汽車零部件、裝配式建築、精品鋼材、新型建材5大支柱產業和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文化旅遊、食品醫藥4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5+4」現代產業體系得到了迅速發展。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達到505億元,比上年增長9.1%。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96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唐山公路港,通過整合社會個體運營車輛形成集合優勢,使其成了全國一流物流企業,截至目前駐港物流企業230多家,服務全國製造及商貿類企業5000多家,日均發布物流信息2000多條,吸納全國車輛會員3萬餘個。
創造創新促業豐城興
走進賽史品威奧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展廳,汽車外殼、汽車機蓋、側板、後備箱等非常引人注目。「這些產品都是用新型複合材料製成,重量比原來輕了75%,使用壽命和耐腐蝕性卻增長了幾倍。」接待採訪的行政經理付容介紹。真和介紹的一樣嗎?記者抱著懷疑的心態走到一個皮卡車的後鬥前,結果沒怎麼用力就搬動了。新技術的應用,使車身覆蓋件和高強度結構類部件不但擁有同金屬材料相當的力學性能,而且更加環保、輕量化。
由中溶科技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套焦爐煤氣制無水乙醇項目已經投產,高科技產品的研發不僅為企業發展增強了動力,也代表著煤制乙醇新技術實現了產業化發展,對改變我國燃料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舉改變了焦爐煤氣的使用率僅在70%左右,且大多數是低端利用的現實,實現了唐山多家焦化企業變廢為寶,提升產業效益40%以上。
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圍繞著智能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藍圖已經繪就,佔地1800畝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已經開始建設,為智能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長春城際軌道客車配件有限公司等4家配套供應商已經籤約,今創軌道交通配件等5個項目和東北大學磁懸浮技術研究院等4家科研機構即將入駐。不久將來,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成為該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2018年底,全區累計入駐中車唐山公司配套企業67家,實現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189.6億元,高鐵動車的產業本地配套率達到9.48%。
通過技術創新、引進高新企業,豐潤戰略性新興產業風生水起,僅2018年,就新發展高新技術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6家。由於創新創業的支撐,使得城市經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3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9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和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