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美好生活 「木蘭有約」民法典宣講走進豐潤區任各莊鎮

2021-01-11 澎湃新聞
【網絡普法】學法典用法典 共築美好生活 「木蘭有約」民法典宣講走進豐潤區任各莊鎮

2020-09-02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藍色字關注「網信豐潤」

按照市婦聯的安排部署,近日,唐山市「木蘭有約」民法典宣講在豐潤區任各莊鎮舉行專場講座。豐潤區婦聯特邀市「木蘭有約」講師團河北紅薔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薇、唐山市中院法官周麗、豐潤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付麗娟為大家授課,任各莊鎮所轄村婦聯主席和婦女骨幹43人參加培訓。

會議由任各莊鎮專職副主席梁坤主持

區婦聯黨組成員主任科員李洪芹講話

李主席在講話中提出希望: 一是要做到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充分認識《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學習《民法典》的自覺性和緊迫性;二是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維權實踐中,堅持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三是要注重婦聯維權與社會維穩相結合,與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推動化解涉及婚姻家庭財產糾紛等重點難點問題,實現以家庭的文明幸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河北紅薔薇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薇律師授課

唐山市中院法官周麗授課

豐潤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付麗娟授課

培訓結束後,講師團老師們認真為學員答疑解惑。

通過培訓,姐妹們不但學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法律知識,還提高了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提高了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原標題:《【網絡普法】學法典用法典 共築美好生活 「木蘭有約」民法典宣講走進豐潤區任各莊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唐山市豐潤區任各莊鎮:搭建智慧黨建平臺,提升農村黨建水平
    村民有沒有需要反映的問題?大棚裡的西紅柿長勢如何啊?」大屏幕這頭兒是豐潤區任各莊鎮黨委書記,那頭兒是豐潤區任各莊鎮南張莊村黨支部書記,兩位書記利用「智慧黨建」平臺,溝通交流著工作。唐山市豐潤區任各莊鎮「智慧黨建」系統監控界面。雷秀麗 攝豐潤區任各莊鎮轄24個行政村,最遠的南張莊村距離鎮政府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
  • 麗水市「崇尚法典精神 共築美好生活」微課展播(二)
    麗水市「崇尚法典精神 共築美好生活」微課展播(二) 2020-12-19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典宣講】與「民」相約 「典」亮美好生活
    【法典宣講】與「民」相約 「典」亮美好生活 2020-09-01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築平安路——四子王旗交警進實驗小學開展宣講活動
    小手拉大手共築平安路一盔一帶 安全常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七進宣傳】小手拉大手 共築平安路——四子王旗交警進實驗小學開展宣講活動「小手拉大手、共築平安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進實驗小學也在交管大隊「快手」平臺進行了實時直播。直播活動前一天,交管大隊通過大隊官方渠道預告了直播的時間地址,歡迎廣大網友粉絲圍觀宣講活動。
  • 民法典宣傳周 | 進街道、走企業、入機關…讓民法典來到你身邊!
    民法典宣傳周 | 進街道、走企業、入機關…讓民法典來到你身邊!我院法官骨幹進街道、走企業、入機關僅5天內共開展民法典宣講8場近千人聆聽講座收穫了廣泛好評在各行各業掀起民法典學習的熱潮真正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一起來回顧下
  • 豐潤區是河北省唐山市市轄區,被譽為「中國奶業之鄉」
    [4]行政區劃編輯截止2015年,豐潤區轄3個街道、17個鎮、3個鄉:太平路街道、燕山路街道、浭陽街道、豐潤鎮、任各莊鎮、左家塢鎮、泉河頭鎮、王官營鎮、火石營鎮、新軍屯鎮、小張各莊鎮、豐登塢鎮、李釗莊鎮、白官屯鎮、石各莊鎮、沙流河鎮、七樹莊鎮、楊官林鎮、銀城鋪鎮、常莊鎮、姜家營鄉、歡喜莊鄉、劉家營鄉。
  • 走進「崇廉尚德」最美家庭|夫妻同心共築幸福家庭 用生活點滴詮釋...
    記者將走進這些家庭,讓他們的好家風走出深閨,和讀者一起分享他們的親情故事。夫妻同心共築幸福家庭用生活點滴詮釋好家風家庭是船,事業是帆,船兒揚起風帆,帆兒推動船行。李姣和丈夫姚俊傑均工作於灞橋區統計局。他們因統計而結緣,用愛共築幸福,用生活點滴詮釋「崇廉尚德」最美家庭。
  • 盤州市司法局:民法典宣講進機關、到企業、入學校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一部與群眾生活各方面密切相關,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典。根據省市法宣辦的文件要求,盤州市司法局積極組織律師進機關、到企業、入學校深入開展民法典的宣傳,充分發揮律師、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人員的重要重用,開展以案釋法,為群眾答疑解惑。
  • 十點讀書丨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寶典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化,意味著它的基礎性、集成性;是新中國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個法條,對應著細緻入微的民生關切;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7編加附則,構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權利保護體系。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編纂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 【學典進行時】趣味活動、專業講座、轉發送禮……這些民法典宣講...
    【學典進行時】趣味活動、專業講座、轉發送禮……這些民法典宣講活動你參加過嗎?如何法眼金睛觀好劇,如何遠離這些隱秘的角落,7月29日午間,長寧區Legal Hi·聲法暨民法典宣講系列巡講活動在HONG空間順利開展,這是一次聲臨其境,全情投入的臨時演出,這也是一次抽絲剝繭,專業說法的探尋之旅。點擊觀看精彩活動視頻!
  • 崇左中院民二庭應邀到企業宣講民法典
    11月20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楊德清,應邀到廣西金融投資集團崇左分公司,宣講民法典,該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黃藝峰,紀委書記、副總經理覃茂鑫等30餘人,在主會場參加宣講,崇左轄區各縣金融服務中心和北部灣保險支公司相關人員,在分會場通過視頻參加宣講。
  • 我校組織開展《民法典——『典』亮美好生活》專題學習活動
    11月18日下午,我校校黨委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學習活動,活動邀請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講師,運城市法學會會員張淑琴為我們做了《民法典——「典」亮美好生活》專題講座。黨員及教師共60餘人參加了本次專題學習活動,於愛萍副校長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越秀北方|十載匠築4城21子,與城市共成長共美好
    越秀北方|十載匠築4城21子,與城市共成長共美好 > 越秀地產成立於1983年,1992年於香港上市 是全國第一批成立的綜合性房企之一 也是中國第一代商品房的締造者 越秀地產砥礪前行37年,步履從未停歇 布局北方區域十載,匠築4城21子
  • 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之際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通過5年艱苦細緻的工作,完成了民法典編纂這一重大立法任務,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法治保障。
  • 【民法典宣講】以法典之名 護你一生周全
    【民法典宣講】以法典之名 護你一生周全 2020-09-27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未來種下一顆安全「種子」——「知路、愛路、護路」共築平安...
    9月16日,為維護鐵路安全,讓「鐵路安全」走進學校,關心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貴陽供電段貴陽北動力車間組織路外安全宣傳隊與貴陽市雲巖區大坪幼兒園楊惠分園進行聯動,為全園100多名小朋友開展了「知路、愛路、護路」共築平安鐵路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 吳建明:退伍不褪色 與紅妝檢察官在邢襄大地共起舞
    這一年5月下旬,吳建明接到省檢察院通知,要將檢察公益訴訟列為年度「木蘭有約」法治宣講的主題,5至6月製作課件、組織宣講,供全省7至9月份集中宣講學習、借鑑。吳建明對「木蘭有約」一往情深,經常和同事們暢談「木蘭有約」的各種構想,甚至走在路上、回到家裡還籌劃、張羅著「木蘭有約」的方方面面。他把邢臺「木蘭有約」視為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當作自家未出嫁的閨女,精心的呵護著。自邢臺市「木蘭有約」法治宣講活動開展以來,吳建明一直注重維護「木蘭有約」的正統性,努力打造邢臺「木蘭有約」的經典風格。
  • 大渡口:民法宣講進校園,「典」亮青春成長路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規定了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結婚生子、死亡,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的權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
  • 唐山移動「愛家行動」,共築美好智慧家!
    唐山移動全面開啟「愛家行動」,讓家更「智慧」,讓生活更美好!極速寬帶,共築千兆美好家通過寬帶基礎建設和技術升級換代,唐山市已基本實現移動光纖網絡全覆蓋,為萬千家庭體驗千兆寬帶上網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千兆寬帶已經面向縣城以上區域全面推廣。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共築精神文明城牆 城鄉處處漾新風
    時下,走進藥都樟樹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這樣生動和諧的場景,時時感受到文明向上的新風。  近年來,樟樹市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契機,大力推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史館、養老服務、科普活動設施等融合發展,有效整合基層陣地設施和服務資源,以便能更好的服務群眾、引導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