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明:退伍不褪色 與紅妝檢察官在邢襄大地共起舞

2021-03-01 燕趙她志願

吳建明有一張清癯的臉,輪角分明,像雕塑一樣,身子也很單薄。一些女同事羨慕他身材苗條、打趣他自然瘦。不了解他的人見面總是說,怎麼鍛鍊的,身材保持得這麼好。只有老家的一個女同學望著他說:「建明啊,你苦哇。」還有三十八年沒見面的老班長再見他時心疼不已。他自己常常自嘲:「千金難買老來瘦」。其實,吳建明的消瘦,與他的工作和生活習慣有關。

抱著手機過「五一」。2018年4月份,吳建明負責的中國法學會、河北省法學會兩個論壇的39篇論文月底前要上報,本月下旬,他又按計劃啟動了全市「慶『五·一』、賀『六·一』『木蘭有約』法治宣講」活動。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負責的工作,別人的都事當成自己的事,上報論文,他不是簡單的當二傳手、一報了事,而是對每篇論文的格式、排版以及文字、內容等仔細的審查、修改、完善,一直忙到4月29日「五·一」放假的第一天,終於按時上報了論文。

這期間,他還抽空組織指導全市「五·一」專題的「木蘭」宣講,親自操辦市直中鋼邢機軋輥有限公司的專題講座。邢臺的每場「木蘭」宣講,吳建明都要親自編撰簡訊,通過微信群對外發布。他編發的簡訊,不是隨便寫幾句話、搭幾張照片,而是對文字斟詞酌句、正式排版,對照片精挑細選、剪輯、修正、排序。由於工作的繁忙,臨近「五·一」的9場「木蘭」宣講簡訊無暇顧及,忙完論文審報的當天晚上,他著手編撰、製作簡訊,計劃4月30日「五·一」放假的第二天編發完成。

自轉業到邢臺市檢察院工作二十年來,吳建明還沒有陪家人哪怕是邢臺市附近的景點休閒旅遊過,連近在咫尺的達活泉公園都難得去一趟,為了安撫家人,他胸有成竹的說「這個五·一節,我能抽出一天的時間,陪你們到達活泉公園逛一逛、照照相。」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內存不大、用了將近4年的手機卡頓了,手機裡的照片往外發,每一幅都要等老半天。9期簡訊,百十幅照片,既要精心編撰,還要發省、市8個「木蘭」群及有關工作群,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怎麼辦?吳建明執著的要將同事們節前辛辛苦苦舉辦講座的簡訊5月1日前發出去。

他編制完一期簡訊後,就一個群一個群的發,發成上一幅照片後再發下一幅照片,不知不覺的發到凌晨快1點。為了搶時間又不打擾群裡同事休息,他下半夜只編不發,熬個通宵,第二天天一亮,再開始蝸牛式的發送歷程。有時候他編著發著,坐在沙發上抱著手機就睡著了,醒了以後就再編再發。

就這樣,一直到5月1日的上午,終於將9期簡訊發送到8個群裡。這時候的吳建明想起了對家人的承諾,望著蓬頭垢面、身心俱憊的他,一家人沉默不語。愛人說:「我們不去啦,到商場給孩子買點衣服。」吳建明知道,有孕在身的兒媳婦下個月要生了,便領情地說:「那你們去吧。」然後倒頭大睡。

沒休假的年休假。由於工作繁忙,吳建明除了老家有重大家事外,沒休過年休假。但是,2018年他卻休了一個沒休假的年休假。

這一年5月下旬,吳建明接到省檢察院通知,要將檢察公益訴訟列為年度「木蘭有約」法治宣講的主題,5至6月製作課件、組織宣講,供全省7至9月份集中宣講學習、借鑑。此時,吳建明剛完成省檢察理論研究年會40多篇論文的審編上報工作,全市的「慶『五·一』、賀『六·一』『木蘭有約』法治宣講」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而時近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推遲得不能再推遲的8期《邢臺檢察簡報》(調研專刊)要編發,省婦聯組織評比的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以及高檢院和環渤海區域兩個論壇的徵文都要審編上報。

為了完成省院交辦的示範任務,吳建明制定並實施「5+1」示範方案。他結合「6·5」世界環保宣傳日,組織「木蘭有約」宣講團走上大街,通過展板、宣傳材料、諮詢的方式,舉辦了5場公益訴訟法治宣傳,先給全省檢察公益訴訟暖暖場;然後,他準備以主要精力親自製作課件,6月底前組織1場「木蘭有約」公益訴訟法治講座。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要完成後續任務,持續加夜班乃至熬通宵是肯定的,這樣就很難按正常工作秩序上下班以及參加院裡的各種會議等活動。怎麼辦?吳建明一咬牙,決定休年假,借年假專心盡主業、制課件、搞示範。

他找來大量的有關檢察公益訴訟方面的政策法規、領導講話、已辦案例等資料,廢寢忘食,潛心學習,傾心研究,餓了肯口老麵包,困了多抽幾根煙,經過仔細的斟酌,確定以企業高管為首場宣講對象,並以此構建宣講思路,精心編寫文字提綱、編制動漫PPT,選配反映檢察公益訴訟的微電影和檢察公益訴訟案例報導的新聞視頻,製作了一套立體化的宣講課件。

同時,精心籌備講座事項,一直到宣講前的一天晚上,他還通宵達旦的修改完善近萬字的文字提綱和近百幅的動漫PPT,第二天早晨,他顧不上洗漱和早飯,一頭扎進宣講活動的場地等準備工作之中,忙到中午快一點,回家簡單的洗漱、扒了幾口飯,又回到現場組織講師、PPT師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一直到下午他主持宣講活動結束才回家休息。

為「木蘭」精梳細妝。吳建明對「木蘭有約」一往情深,經常和同事們暢談「木蘭有約」的各種構想,甚至走在路上、回到家裡還籌劃、張羅著「木蘭有約」的方方面面。

他把邢臺「木蘭有約」視為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當作自家未出嫁的閨女,精心的呵護著。自邢臺市「木蘭有約」法治宣講活動開展以來,吳建明一直注重維護「木蘭有約」的正統性,努力打造邢臺「木蘭有約」的經典風格。

在他的竭力倡導下,邢臺只要舉辦「木蘭有約」法治宣講,「木蘭」橫幅、「木蘭」標誌、榮譽綬帶是活動標配,法檢律、女講師、以案說法是基本方式,座談串講、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是基本要求,「三步」宣講、輔助活動、實際幫扶是理想追求。

2018年,為提升「木蘭有約」品牌形象,吳建明本著地域特色、「木蘭」內涵、既有韻律又顯簡潔的原則,組織對市縣兩級「木蘭」講師組合分別斟定相應的「藝名」,比如市直的「蘭韻組合」、橋西區的「蘭馨組合」、橋東區的「蘭花組合」,還有柏鄉縣的「牡丹組合」、臨西縣的「玉蘭組合」、清河縣的「絨情組合、巨鹿縣的「杏韻組合」、沙河市的「梅賦組合」、邢臺縣的「紅櫻組合」、臨城縣的「紅葉組合」、南和縣的「和陽組合」,以及內丘縣的「鵲山木蘭組合」、南宮市的「鳳城薔薇組合」等,使全市每個宣講組合都擁有自己的專用名片,構成了一幅韻溢香融、絢麗多彩的邢襄「木蘭」譜。

「木蘭有約」的每一件事,吳建明都要當作一件工藝品去精雕細琢。2018年,他完成省檢察院交辦的檢察公益訴訟宣講示範任務後,又著眼該宣講受眾的多層次、廣覆蓋,進一步完善、製作了《公益訴訟 協力同行》(機關版)、《守法經營 敬畏公益》(企業版)、《依法治公害 攜手護公益》(大眾版)、《遵法守法 愛護公益》(學生版)系列課件,陸續下發各縣(市、區),並於9月份組織全市開展「迎國慶『木蘭有約』公益訴訟集中宣講」活動,30天的時間,共為全市行政執法人員、企業高管、社會大眾、在校學生舉辦公益訴訟專題宣講56場,其中,他還帶著市直宣講組合,走進平鄉縣第二中學,通過多媒體同步錄播中心,為該校48個班2700多名學生,送去一場《遵法守法 愛護公益》的法治大餐。

相關焦點

  • 5人獲得「邢襄名匠」稱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5人獲得「邢襄名匠」稱號!大賽共設置5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第一名,將被授予邢臺市「邢襄名匠」稱號。本次大賽由市人社局、市總工會主辦,設置焊工、電工、美髮師、養老護理員、消防設施操作員等5個職業,共242名選手參賽。
  • 「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
    回國後,他把榮譽深埋心底,種地、挖煤,一生辛勤工作、不計名利。2018年底,安徽省淮北市採集退役軍人信息,子女替他填寫「曾入朝作戰立功」,事跡終被發現,被稱為「一個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點評】戰爭時期,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年代,合上功勞簿,默默奉獻一生。
  • 「邢襄名匠」花開首屆技能大賽_邢臺日報_邢臺網
    本報訊 12月27日至28日,本市第一屆「邢襄名匠」職業技能大賽在邢臺技師學院舉行。大賽共設置5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第一名,將被授予邢臺市「邢襄名匠」稱號。     「邢襄名匠」職業技能大賽由市人社局、市總工會主辦,設置焊工、電工、美髮師、養老護理員、消防設施操作員5個職業,共242名選手參賽。
  • 退伍不褪色 警營建新功
    退伍不褪色 警營建新功 2021-01-09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片來襲 | 黨課開講啦(第3講)——黨員當先鋒 退伍不褪色
    正片來襲 | 黨課開講啦(第3講)——黨員當先鋒 退伍不褪色 2020-11-30 1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邢臺首屆「邢襄名匠」職業技能大賽舉辦
    河北新聞網訊(柳青、呂會傑)2020年12月27日至28日,河北邢臺市首屆「邢襄名匠」職業技能大賽在邢臺技師學院成功舉辦。此次大賽由邢臺市人社局、邢臺市總工會主辦,邢臺技師學院協辦,是邢臺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技能人才工作的要求,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人才興市」戰略,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持續推進人才集聚行動,打造「邢襄名匠」職業技能品牌,激勵吸引各類城鄉勞動者在邢臺創新創業發展的有力舉措和具體行動。
  • 退伍不褪色 脫貧路上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
    退伍不褪色 脫貧路上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18 11:33:57   作者:古基鎮黨政辦   來源:古基鎮黨政辦
  • 新疆美女退伍女兵車站為戰友起舞 網友稱最美舞姿 美的讓人落淚
    9月15日,新疆網友發布的一則視頻意外走紅網絡,在視頻中,一位英姿颯爽、面容姣好的退伍女兵在車站大廳即興起舞,據說是退伍前最後一次為戰友們表演。
  • 退伍不褪色 戰貧顯擔當
    退伍不褪色戰貧顯擔當——記中平鎮良山村駐村工作隊員覃桂鋒「作為駐村工作隊員一定要注重修好邊幅,只有容貌精神、衣冠整潔,在群眾中才能樹立我們正直的形象,群眾才會信賴我們,工作才能順利開展。」這是中平鎮良山村駐村工作隊員覃桂鋒在給其他工作隊員義務理髮時說的話。
  • 陝西65歲退伍老兵,勇救溺水的中年女子,體現退伍不褪色的精神
    即使是在退伍後,也依然沒有忘記軍人的本色,依然會在有人遇到危險的時候,捨己救人,這樣的精神讓人感動。最近就出現了一位老兵舍已救人的事情。據悉,老人叫做周廣明,是一位退伍老兵,他每天早上都會早起鍛鍊身體,當他出去鍛鍊的時候,此時的廣場上已經有很多的人 在廣場周圍開始鍛鍊了,這裡圍滿了人,他們做著各種各樣的運動,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身體,增強抵抗力。
  •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該如何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延續江南學府的軍旅血脈,展現退役大學生士兵的真正風採?返校後,他參展江南大學奮鬥博物館,實現學業績點由曾經的2.4提升到3.9的突破,用「奮鬥」為自己正名,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等榮譽。
  • 朱碧清:退伍不褪色 不變的是初心
    他常說:「信息修改雖然只是我動動手指的小事,但是如果有一個字不對就會影響參保群眾入院登記、住院報銷等一系列問題,影響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只要有群眾找到我,一定要保證不再出差錯。」有些辦事群眾因為家住的遠,趕到辦事大廳時已到了下班時間,經常有群眾因為遲到了兩分鐘要等上兩小時才能辦事。每當朱碧清值班時,他都會推遲一會兒下班,只為了能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 「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暖聞熱評)
    回國後,他把榮譽深埋心底,種地、挖煤,一生辛勤工作、不計名利。2018年底,安徽省淮北市採集退役軍人信息,子女替他填寫「曾入朝作戰立功」,事跡終被發現,被稱為「一個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點評】戰爭時期,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年代,合上功勞簿,默默奉獻一生。
  • 覃捷:「槍桿子」到「筆桿子」,以行動詮釋退伍不褪色-廣西新聞網
    「退伍不褪色」,他把部隊的作風一直帶到現在的工作崗位上。覃捷,2011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2012年12月入伍,服役於武警廣西邊防總隊北海支隊,歷任戰士、副班長,服役期間,由於表現優異,連續兩年榮獲「優秀士兵」獎章、廣西邊防總隊「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1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12月退伍,退伍後考取良慶區社區黨建組織員。
  • 退伍不褪色,轉崗不轉志
    他曾是一名優秀的軍人,退伍後,他秉承著當軍人時的堅韌不拔、永不服輸的工作態度,用自己的行動和成績詮釋石化人的使命與擔當。退伍後的陳玉成被分配到了樂清磐石油庫擔任保管員,後經改制加入中石化工作,做過油庫管理員、擔任過管理崗位、當過加油站站長,在石化工作線上,先後從事多種崗位的作業經歷,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 我的大學|退伍不褪色!從「小」地方來,回「小」地方去
    可等到張偉鑫真的進入軍營,卻發現要做的事情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從「來錯了」到火線入黨】新兵剛入軍營後,張偉鑫每天只做兩件事情:打掃衛生和練隊列。天天疊被子、掖被子、擦床鋪擦灰塵,日復一日。【退伍不褪色】退伍回校後,老同學們再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了一個新的人:「看到你現在的樣子,我都想去參軍了。」張偉鑫確實好像變了一個人。
  • 「八一」禮讚:退伍不褪色,帶頭創業奔小康,顆顆紅心向著黨
    看到村民張大姐也在現場購買火龍果,筆者上前詢問後得到答案:今天她是來為在重慶打工的兒子朋友購買火龍果;當問及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購買火龍果時,張大姐這樣回答:我是當地村民,也是在康豐火龍果基地打工幫忙,對火龍果種植、施肥、開花結果等過程非常了解,全部採用人工管理,環保施肥;開花、掛果到採摘不加任何膨大劑、添加劑、生態自然熟,價格不貴,吃著放心,每次兒子回來都得給朋友帶些回去,這次兒子沒時間回來,讓我給他朋友買些寄些過去
  • 【邢襄時評】不留小問題 才有大滿意
    【邢襄時評】不留小問題 才有大滿意 2020-04-09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役軍人吳可: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上卡點、入社區配合完成疫情防控任務,挨家挨戶為轄區居民市民送上生活用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退役軍人吳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情懷與擔當。對社區過往車輛、人員按照「登記、詢問、測溫、提示、消殺、分類管理、及時報告」的七步工作法,24小時不間斷開展無縫隙、無遺漏、無盲區的監測防控工作,已經成了吳可每天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吳可跟「戰友們」一起狠抓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和嚴控流動性、嚴控聚集性。他主動參與到入戶排查工作中去,一層樓一層樓的走,挨家挨戶的敲門,引導群眾不串門、不請客、不聚會不信謠、不傳謠。
  • 網格戰「疫」新戰線 軍人退伍不褪色——眉山東坡網格員戰疫中的...
    在防控期間,她「三過家門而不入」,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從除夕前一夜開始,她已經在小區裡馬不停蹄地連軸轉了近一個多月。每當問起她累的時候,想過放棄嗎?她總是義正言辭的回答:「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又是中共黨員,國家有難,我不站出來誰站出來?!」。本該理一個清爽的髮型迎接春天到來,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曾經帥氣的短髮已漸漸過耳,曾經神聖的軍裝已換成新裝,藍色口罩,紅色戰袍,英雄般的奔赴在疫情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