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在這一天,北方很多地區都會將五穀雜糧放在一起,煮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但是和冬至時候整個朋友圈都在「吃餃子」不同,清遠人似乎對臘八粥沒什麼熱情。
因為我們清遠本地的這些粥實在太好吃了啊!
不信小編給你列舉一下:洲心大粥、擂茶粥、豬紅粥、柴魚花生粥……
豬腰、豬心、豬腸……這些食材單拿出來小編可真心不愛吃,但是勤勞的勞動人民總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創造出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餚。米的清香掩蓋住了肉的騷味,便宜又大碗,是許多清遠人早餐和夜宵的首選。
擂茶粥是用陶製器具將山茶葉磨成粉末狀,再用冷開水、花生油調成漿,然後用白粥調製而成的一種粥,是清遠的傳統名點。
它「長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養神」,在農村,每逢招待賓朋、婚嫁之日,擂茶粥總是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品上一口擂茶粥,感受嘴裡那茶的香醇和粥的軟粘,那餘味甘甜,會讓你回味良久。
清遠雞可是咱們清遠最出名的美食了,許多外地人最開始了解咱們清遠就是從知道清遠雞開始的。與普通的雞肉不同,通過天然放養、餵潔淨山泉水而養成的清遠雞更顯得皮薄嫩滑、雞味濃鬱。
麥粥,有些地方又叫麥羹,是玉米打成粉之後煮的粥,很多年長一點的清遠人童年時期都吃過這種糧食。以前物質條件不好的時候,玉米粥就是一天的口糧。
這是一種來自大自然最樸實的食物,吃著這一碗金黃色的麥羹,能讓我們記住老一輩生活的艱辛,更珍惜現在生活的不容易。
豬紅對補血,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都有不錯的功效,用來煮粥更是對身體有莫大的好處。剛做好的豬紅像豆腐般滑嫩,再撒上一點蔥花去腥,好看又好吃,在很多小店都有得賣,不知道你們吃過沒?
刀切餈是清遠的特產點心,如果當餐吃不完,聰明又節儉的清遠媽媽們會用來煮粥吃,切成細長形狀的刀切餈,放進粥裡,加上一些時令的蔬菜,好吃又方便。
十分不起眼的柴魚,是冷水性魚類鱈魚的乾燥製品,由於長得像柴,而被廣東人稱之為「柴魚」。它有健脾胃、益陰血之功。柴魚在廣東,頗受歡迎,清遠有一道名粥叫:柴魚花生粥,便是取之柴魚,加花生,再加入排骨或者其他自己喜好的肉類,熬製出來的一道粥品,廣受喜歡粥類的朋友歡迎。
芥菜偏涼,和燒骨在一起煮,起到了中和的作用,燒骨的香遇上芥菜的清新,不得不佩服清遠人的智慧。
清遠盛產腊味,臘鴨也可以拿來煮粥,風乾的鴨子已經沒有了腥味,變得很香,煮進粥裡,別具風味。
一碗熱乎乎的粥,是很多人冬天裡心心念念的味道,重點不在材料,而是在於從廚房給你端出那一碗家鄉味道的人,寒冬臘月,願每一個清遠人,有人與你共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編輯:官家英子
校對:葉小花 張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