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其實很少偵破過兇殺案?多虧這個荷蘭人才成為「國際神探」

2020-12-16 中國網文化

近幾年,在關於狄仁傑的影視作品中,他幾乎都是以「神探」的形象示人,以至於很多人都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真實歷史中的狄仁傑是這樣的嗎?

南薰殿舊藏《唐代名臣像冊》中狄仁傑的形象

事實上,狄仁傑是唐代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曾兩度為相,在其宦海浮沉的一生中,狄仁傑真正做到了儒家知識分子理想中完美的境界——「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管是任大理寺丞、侍御史,甚至位至宰相,他都以「不畏權貴」而著稱,特別是在武則天當政後期,狄仁傑曾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續立廬陵王李顯,使得李氏唐朝得以維繫。而在任寧州刺史、彭澤令(第一次宰相被貶後)等職時,他體恤百姓,以民為憂,造福一方百姓。幾乎每任一方,當地人都為他建立生祠(為活著的人建立祠廟,而加以奉祀)。

正是狄仁傑清正廉明的形象,再加上他在初出道時任大理寺丞,一年斷案一萬七千餘件的事跡,使得數百年後,狄仁傑成為民間小說故事中鐵面無私、頭腦冷靜的探案高手,並最終在荷蘭人的幫助下,狄仁傑走向國際,成為與福爾摩斯並肩的「神探」。

「斷案高手」而非「探案高手」

在「古代斷案高手」中,熒幕上一直活躍著兩個人:包拯和狄仁傑。二三十年前,《包青天》系列非常火,而這些年,狄仁傑的「神探」之名後來居上。與包青天不同的是,人們給狄仁傑冠上的頭銜是一個極具西方化的名號——神探。

在真實歷史中,狄仁傑的確有過斷案的記載——他在初出道時任大理寺丞,一年斷案一萬七千餘件。不過,「斷案能手」和「探案能手」,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千差萬別。事實上,在歷史中,關於狄仁傑偵破兇殺案件的記錄非常少。

狄仁傑(630-700)生於并州(今太原)的一個官宦之家(如今太原的唐槐公園又稱狄公故裡,是狄仁傑的故居地址,相傳裡面一株千年槐樹為狄母親手種植)。祖父狄孝緒曾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曾任夔州長史。小時候狄仁傑是個讀書種子,據記載,某次他家發生命案,全家人都在接受縣吏質詢,唯獨狄仁傑仍坐在書房埋頭讀書。縣吏見後很生氣,說:「你這孩子,發生這麼大的事,咋就絲毫不為所動? 」狄仁傑頭也不抬,說:「正在書卷中與聖賢神遊,哪有空理會你們俗吏!」

後來,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隨後出任汴州判佐。判佐是從八品的司法官,官不大,麻煩還挺多,上任沒多久,狄仁傑就被人誣告。

好在受理案子的是歷史上著名的畫家兼工部尚書閻立本,他在弄清事件真相後,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才,並親自寫推薦信,稱其為「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於是狄仁傑因禍得福,走馬并州任都督府法曹。

職位雖然不高,但狄仁傑幹得是有聲有色,就連同事也稱讚他說:「狄公之賢,北鬥以南, 一人而已。」

可能因為狄仁傑在地方工作出色而勤懇,應該是在判案方面才能十分突出,在地方上積累了將近20年的斷案經驗後,上元二年(675年),調任大理丞。這個官職品級不高,只是從六品,但地位重要,負責京師案件拘審判斷罪,同時也覆核全國各地的判案。狄仁傑不孚眾望,在當大理寺丞的一年間,斷案一萬七千多件。這就意味著一年都不休息,每一天要完成四十九件案子。更重要的是,狄仁傑審理的結果「無一冤訴」,這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載。

狄公斷案傳奇

而在《唐會要》中記載了這件事在朝廷中的影響。唐朝在選拔官吏時,除了不斷完善科舉制,還對官吏政績評定製定了一套考核制度,即考課。所有官員,不論職位高低,每年要考課一次,稱為小考,每三年(或者四五年),大考一次。考試的結果為「四善二十七最」,根據結果分為九等。上元二年,也就是狄仁傑調入長安任大理寺丞這年,尚書左僕射劉仁軌主持京朝官考課。當他拿到大理寺上呈的材料時,對狄仁傑的評判產生了懷疑,因為剛入長安不到一年,狄仁傑居然被評定為「中上考」。「中上考」在九等中位於第四等,必須是「有特殊貢獻」的人才有能力獲得。

劉仁軌懷疑有貓膩,便把狄仁傑的材料退回大理寺,要求大理寺重新評定。負責大理寺內部評定的大理卿張文瓘,親自找劉仁軌反映情況。當劉仁軌聽張文瓘陳述狄仁傑一年判決一萬七千餘件案件,且無一冤訴後,他也驚呆了。最後,通過實地考察,劉仁軌將狄仁傑的考課等級定為第三等:上下考。

要知道,狄仁傑這個大理寺丞,一是要審理中央文武百官的案子,二是要審理地方再次上訴的案子,還有地方的重案。也就是說,到了大理寺的案子,全都是不好判的案子,這樣的情況下,他一年都能解決一萬七千件,而且沒有人說判冤了或者是判錯了,可見他這方面的能力的確是非常突出。關於狄仁傑斷案的細節,《舊唐書》和《新唐書》裡記載了一件事,這件事和推理沒有關係,卻和公正有關係。當時有一個大將軍叫權善才,不知道怎麼回事,誤把昭陵的柏樹給砍掉了,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唐高宗知道之後勃然大怒,要把這個大將軍處以死刑。

這時候身為大理寺丞的狄仁傑就進言說,堅決不能處死,因為依法,沒有人因為砍樹就要被處死。高宗怒道:「是使我為不孝子,必殺之!」狄仁傑繼續神色淡定,從容辯曰:「漢有盜高廟玉環,文帝欲當之族,張釋之廷諍曰:『假令取長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棄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誤伐一柏,殺二臣,後世謂陛下為何如主?」(《新唐書·狄仁傑傳》)大意說,權善才犯的罪不至死,卻被處死,這會讓後世人會怎麼看待皇上呢?唐高宗聽了之後,只是將權善才罷官,免他死罪。

或許是狄仁傑剛正不阿的表現,引起了高宗的注意,不久後,他就被任命為「侍御史」。侍御史是御史臺官員,屬於監察系統。這個職位也是負責審訊案件的,只不過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百官。在任職期間,狄仁傑很不客氣地彈劾了高宗的兩位權臣,讓狄仁傑聲名鵲起。一是司農卿韋弘機,此人為高宗修了很多宮殿,比如上陽宮等,宮殿都寬敞壯麗。

狄仁傑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因此被免職。狄仁傑彈劾的另一位權臣是左司郎中王本立。王本立與唐高宗關係親密,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裡人皆畏之。狄仁傑揭露王本立的罪行,並請求交付法司審理。唐高宗想寬容包庇王本立,狄仁傑以身護法:「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最終,王本立被定罪,一時間,朝廷肅然。

後來,狄仁傑官遷度支郎中,唐高宗準備巡幸汾陽宮,以狄仁傑為知頓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長史李衝玄指出,路上有一座妒女祠,「俗雲盛服過者必致風雷之災」,他想徵發數萬人別開御道。狄仁傑據理力爭,他說:「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最終,免除了并州數萬人的勞役。唐高宗也對狄仁傑表示讚賞:「真大丈夫矣!」。

其實,從以上的史實也可以看出,狄仁傑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為他的政治才能,而他最終被塑造成影視劇中的形象,折射的正是老百姓對於鐵面無私的「好官」的一種美好想像。

體恤百姓勸諫如流

在以狄仁傑為題材的影視劇中,在將狄仁傑時,都離不開武則天。在歷史上,兩人的關係確實也非常好。有人覺得,武則天成為武周的皇帝後,為人狠毒,對人對事都是不擇手段的,偏偏願意聽狄仁傑的話,因此有說法認為他們兩人有曖昧的關係,這其實是非常荒謬的猜測。

作為君主,武則天清楚,想要一個清正廉明的朝廷,想要一個穩定的朝綱,那必須用賢臣,她更清楚,狄仁傑絕對是賢臣中的佼佼者。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 ,狄仁傑出任寧州刺史。當時的寧州並不太平,各族雜處,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兵變。狄仁傑到任後,注意妥善處理邊疆遊牧半遊牧民族與漢人的關係,「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當地百姓深感為念,在其離任時,他們立碑勒石,以頌揚他的德政。

不久,狄仁傑升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撫使。南下後,狄仁傑發現「吳楚多淫祠」,遂奏請焚毀祠廟1700餘所,唯保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大大減輕了當地民眾的負擔。

高羅佩大唐狄公案系列之一封面

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起兵反對武則天當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貞響應,兵敗後,武則天派狄仁傑出任豫州刺史。狄仁傑看到,因為本次叛亂而株連者有六七百人被監押,籍沒者多達五千餘人。他認為,大多數人不是自願,於是上疏武則天:「此輩鹹非本心,伏望哀其詿誤。」武則天一向對謀反的人都是寧殺錯不放過的,偏偏聽了狄仁傑的話,依議特赦了這批死囚,改殺為流,穩定了豫州局勢。

天授二年(691),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由此開始了宰相生涯。只是狄仁傑的宰相生涯其實非常坎坷,就在任命後不久的長壽元年(692年)正月,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狄仁傑看透了這些酷吏的手段,即便受盡酷刑死不招人,他們也有其他手段羅織罪行,索性就一開始認罪了。他說道:「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這時候來俊臣就沒把狄仁傑放在眼裡了,於是狄仁傑在獄中把被子拆開弄出一條布,在上面給武則天寫了申訴狀。他又想了一個辦法,對獄卒說現在是春天了,想讓家裡人把棉襖拿回去換一件單衣過來。獄卒沒當回事,就讓狄仁傑的兒子去了,後來這份訴狀通過狄仁傑的兒子就到了武則天那裡。

武則天接到訴狀後,召見狄仁傑,詢問他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武則天又問為何要作《謝死表》,狄仁傑則答稱並未寫過。武則天便讓人拿出《謝死表》,方知道表章是偽造的,雖然狄仁傑被免於一死,但是仍談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於是命狄仁傑為魏州刺史,驅虜保民,當地人為之立祠。之後,狄仁傑再轉幽州都督,武則天賜紫袍、龜帶,並親制十二金字於袍上,以旌其忠。這個紫袍上面寫了四句話, 「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敷政術」是指他把也方官做得好; 「守清勤」是說他非常清廉、勤勉; 「升顯位」是指把狄仁傑升到宰相這個位置上;「勵相臣」是指以此激勵天下的官員,以後都要向狄仁傑看齊。

勸武則天立李氏為太子

狄仁傑憑藉著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剛正不阿、體恤為民的表現,博得了武則天的信任。武則天尊稱狄仁傑為「國老」。在當時,所有的大臣見了皇帝都得下跪,唯獨狄仁傑除外。武則天特意對大臣們說,國老千萬不要下跪,國老一下跪我也跟著疼。

為了能讓狄仁傑休息好,武則天甚至告誡其他人,如果不是軍國大事,都不要去打擾狄仁傑。對於武則天來說,狄仁傑對她影響最大的正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武則天晚年對於立武氏為太子還是立李氏為太子,猶豫不決。一天,武則天和近臣們談起一個夢,說她夢見一隻大而美麗的鸚鵡,但奇怪的是,鸚鵡雙翼已折。狄仁傑乘機回奏說:「臣以為,那隻大而美麗的鸚雞鵡就是陛下自己,因為陛下姓武,兩翅,就是陛下的兩個兒子,現在他們都被囚禁,所以鸚鵡的兩翅折斷,沒有翅膀的鸚鵡不能飛翔。如陛下起用皇子,鸚鵡就能飛翔了。」

武則天明白狄仁傑的意思,不過,她並未直接回應狄仁傑。聖曆元年(698) ,武則天之侄武承嗣數次遊說太后,請立其為太子。武則天在這種情況下召見了狄仁傑,想問他關於後繼者的事情。狄仁傑勸她說:「姑侄母子,哪種關係更為親密?我只聽說兒子當了皇帝,母后可以幹秋萬歲配食太廟,從沒有聽說侄兒成為天子後,會在太廟中供奉姑媽的。」

武則天聽後臉色一沉,說:「此朕家事,卿勿預知。」狄仁傑仍從容答道:「四海之內,孰非皇土?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

其實狄仁傑是說到了武則天的心坎上,身為封建社會的君主,對於後世的祭祀更為看重,因此,最終,武則天放棄了侄子而立了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唐中宗。這也使得李唐王朝得以延續,不僅如此,狄仁傑舉薦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這些人也成為唐朝再次興盛的基礎。《舊唐書》讚嘆「仁傑流死不避,骨鯁有彰,雖逢好殺無辜,能使終畏大義。」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在《新唐書》中說到,「仁傑蒙恥奮忠,以權大謀,引張柬之等,卒復唐室,功蓋一時,人不及知。」

武則天四大奇案

久視元年(700) ,狄仁傑升為內史(中書令)。這年,武則天欲造浮屠大像,預算高昂,宮不能足,於是詔令天下僧尼日施一錢以助。狄仁傑上疏勸阻:「如來設教,以然悲為主。豈欲勞人,以存虛飾?……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武則天聽後,打消了念頭。

就在這一年,狄仁傑病故,武則天聞訊嘆息:「朝堂空也!」後贈文昌右相,諡「文惠」。唐中宗繼位後,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後,再封為梁國公。後世稱狄仁傑為「狄梁公」,即由此出。可以說,狄仁傑得到了兩朝皇帝的高度評價,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對於武周和李唐,狄仁傑都是功不可沒的賢相。

荷蘭人高羅佩將狄仁傑塑造為「國際神探」

行文至此,很多人會問,究竟是誰編出了這些離奇的命案,並將破解命案的關鍵先生安在狄仁傑身上的呢?

有意思的是,狄仁傑「神探」之名,竟然是一個本世紀中葉,一位荷蘭人捧起來的。這背後也體現了東西方文化交匯的一段佳話。

明清時期,公案小說非常盛行,《包公案》、《施公案》等相關小說接連出版,這些小說有個共同特點:主人公多為歷代清官,而其內容大多是虛構的。作為唐代著名政治家的狄仁傑,明察善斷,鐵面無私,頗得時人稱讚,自然也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官」「清官」的形象。於是,在清初,一本名為《武則天四大奇案》的小說面世,這是狄仁傑走向「神探」的開始。但令狄仁傑最終成為「名滿全球」,成為與福爾摩斯比肩的人物形象,則是拜荷蘭人高羅佩之賜。

高羅佩(1910-1967),本名範·古立克,荷蘭聚特芬人。高羅佩的父親是荷屬東印度的軍醫。高羅佩1910年出生於荷蘭,但是5歲起就到雅加達上小學。16歲時,他在鹿特丹唐人街找到一個學農業的中國留學生教他中文,後在萊頓與烏特雷支大學攻讀中文。

1935年高羅佩大學畢業後,在荷蘭外交界供職,主要任職於遠東各國。1943-1945年為荷蘭流亡政府任駐重慶使館第一秘書。當時的重慶,中外名流雲集,高羅佩與于右任、馮玉祥等人熟識,後來高羅佩還迎娶了張之洞的外孫女水世芳為妻。除此之外,他還讀到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他被書中刻畫的那個心細如髮、明察秋毫的狄仁傑所徵服,他決定把這本書翻譯為英文,讓西方讀者也能讀到東方特色的偵探小說。高羅佩翻譯後的第一本小說名為《銅鐘案》,出版後大獲成功,一發不可收,高羅佩只能再寫,連續推出《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等,合成一組,此為初期《狄公案》。

因為這套書籍在西方大受歡迎,而除了《武則天四大奇案》外,他再也找不到狄仁傑破案的書了,為了不讓讀者失望,高羅佩決定自己來寫以狄仁傑為主人公的小說。而且,在此期間,高羅佩至少2次決定停筆不再寫作英文狄公小說,但都在出版商的要求下繼續寫了下去。最終,高羅佩連寫了十三年,總共寫了十三部關於狄仁傑的探案小說,其中包括15個長篇和8個短篇,最後一部是《詩人與謀殺》,寫完這部,高羅佩因病去世。

高羅佩

這一系列小說,被陸續翻譯成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風靡全球。

清代中國本土狄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中,狄公找不到被害者的墳墓時會有鬼魂為他帶路,入夢時神人前來啟示他整個案情,甚至還留下喻示兇犯名字的一首詩。對於這些情節,高羅佩認為「類此妄說,頗乖常識,不足以引今人之趣」。在高羅佩筆下,「狄公「偵破案件的依據只來自第一手的勘探。

在高羅佩的改編下,狄仁傑完全成了不折不扣的西方神探。不過,高羅佩也並非完全照搬西方,小說中說到中國的典獄、刑律、習俗都是於史有據的。這使得這部小說也有一定的史學價值。當時,多數西方人了解的中國,往往來自《狄公案》。而且此套小說在西方雅俗共賞,影響不限於只讀通俗小說的大眾,伯克萊加州大學法學院長貝林教授研究中國法制史,就是從狄公小說入手的。

有趣的是,作為狄仁傑祖國的東方大陸,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知道這位唐代名相在國際上早有了全新的稱謂:「神探狄仁傑」。其實,早在1953年,新加坡南洋印刷社出版過中文版《狄仁傑奇案》(《狄公探案集》中的《迷宮案》,它是高羅佩居住於馬德裡期間自己翻譯的),可惜,這部小說並未引起廣泛注意與迴響。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學者趙毅衡得知「狄公探案集」這套書籍,勸其友人、中國外交官陳來元進行翻譯,由此開始,陳來元等人才著手譯出全套小說。1981年,曲藝雜誌《天津演唱》的第6至8期連載了高羅佩創作的狄公案故事之一《四漆屏》,自此,狄仁傑的「神探」之名才從海外漂了回來。如今,高羅佩的狄公案系列小說已全部譯為中文。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狄仁傑:武則天的親信,變成家喻戶曉神探,這位荷蘭人功不可沒!
    所以說,歷史上的狄仁傑,神探之名,名不符實。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述一個狄仁傑的生平。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明經及第,曾經任過多個官職,一直都是以不畏權威著稱。直到天授二年,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幾個月後就被酷吏來俊臣誣告,被奪職下獄。不久之後平反,被貶為彭澤縣令。之後被重新啟用,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
  • 「華人神探」李昌鈺:偵破大案8千餘起,80歲時娶女作家安享晚年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神探狄仁傑,南宋法醫學家宋慈等等。隨著如今刑偵手段的進步,很多在以前看來無法偵破的懸案都能夠迅速被偵破。但是在條件落後的時代裡,人們破案很多時候都依靠的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清晰的推理。在上個世紀的美國,就有一位華人神探,被稱為是「當代福爾摩斯」,「罪犯剋星」,在他的一生中,參與偵破了8000多件國際重大刑事案件,其中甚至包括甘迺迪總統謀殺案、辛普森殺妻案等舉世矚目的大案。這位華人神探名叫李昌鈺,於1938年在江蘇如皋出生。當時正是戰火紛飛的時代,中華大地滿是瘡痍。
  • 狄仁傑為啥成為探案高手,只因這個外國人,就誕生偵探高手狄仁傑
    而狄仁傑之所以能夠成為大眾心目中的斷案高手,主要是拜一位外國人所賜。而這位外國人的名字叫做高羅佩,1910年出生於荷蘭扎特芬,他是蘭漢學家、東方學家、外交家、翻譯家、小說家。作為一個優秀的外交官,高羅佩在語言上的本領是令人們驚嘆的,他精通15種語言,其中便包括了中文。
  • 除了《神探狄仁傑》之外,大陸產的好看的電視劇還有哪些?
    除了神探狄仁傑》之外,大陸出產的好看的電視劇還是有比較多的。因為筆者個人比較偏愛打仗呀、偵破呀等方面題材的電視劇,因此接下來筆者就主要給朋友們列舉四部這些題材的電視劇吧(時間排名不分先後)!《長徵》劇也使得唐國強成為飾演毛主席最成功的演員之一了。四,《英雄》系列劇。《神探狄仁傑》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然後又因為「元芳,你怎麼看!」網絡用語的超強流行,以至於不少人都認為《神探狄仁傑》劇是演員張子健的成名代表作了。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偵探劇,網友:比神探狄仁傑好多了……
    該劇講述了狄仁傑在斷案中發生的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1996版《狄仁傑斷案傳奇》由《鐵釘案》、《漢家營》、《紅閣子》、《御珠案》、《朝雲觀》、《紫光寺》、《狄仁傑與武則天傳奇》、《京師案》、《棋譜案》、《銅鐘案》等十個單元劇組成。該劇目前豆瓣評分8.7。
  • 狄仁傑斷案小說竟是舶來品 荷蘭漢學家再現「古老的中國」
    給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穿上了西方「偵探小說」的文學新衣公案小說是清代非常流行的文學體裁,比如《三俠五義》《包公案》《施公案》,眾多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孜孜不倦地從史書中清官循吏的傳記中尋找創作素材,自然,他們發現了狄仁傑。
  • 盤點近年來網劇《狄仁傑》系列,真是欲哭無淚呀,還我狄大人來
    這是10月2日的《狄仁傑之幽冥道》,星爺御用配角「醬爆」何文輝擔綱主演,從這個時候開始,狄仁傑要打怪升級了。10月16日的《狄仁傑之蚩尤血藤》,以一起殺人奪金案引出連環命案,兇殺現場不僅發現血藤、秦川粉蝶、還居然有樹妖的痕跡,打怪狄仁傑再次行動。
  • 電影《狄仁傑·人形木偶》開機 謎案肆「幻」掀波瀾
    2020年10月21日上午,電影《狄仁傑·人形木偶》在橫店舉行了開機儀式,影片由西安市電影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蘇禾影業有限公司、金漢視典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江蘇獅冠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合力創作影業股份有限公司承制。
  • 福影影業電影《狄仁傑之神探歸來》開機!妖狐夜出,神探歸來!
    2020年9月11日,由福建嘉映影視、福建福影影業、浙江戰神影業出品的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神探歸來》在橫店影視城舉行了盛大的開機儀式。出品人黃善官、蔣志堅透漏,《狄仁傑之神探歸來》將打造成一部以好題材、高質感、精品化為標準的電影巨作。《狄仁傑之神探歸來》是在已有市場的「狄仁傑系列電影」基礎上的一次升級創新。另一方面,主創人員對「狄仁傑系列電影」的內容題材精耕深挖、情節設計精益求精,旨在使「狄仁傑」的受眾認知擴大化和IP化。
  • 為什麼古裝偵探劇《神探狄仁傑》在那麼多人中流行?
    《神探狄仁傑》系列是由錢雁秋執導的一部神秘劇,由梁冠華、張子健、呂中主演。這個系列應該是五個鏡頭,到之前為止,我認為在推理部分,最好的鏡頭。為什麼這個系列如此受歡迎?據報導,《神探狄仁傑》的第一集在發行,現在已經了,如此長的時間足以讓一部魔幻劇成為經典,一路收視率高升,接著,第二部和第三部電影相繼播出,由於某種原因,第四部電影的片名不得不改成《神斷狄仁傑》,演員,導演沒有改變,在前三部電影的基礎上,第四部電影的收視率不會太差。。
  •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李元芳武功的進步:從被嘍囉打傷到獨步天下
    神探狄仁傑算得上是近二十年來少有的將推理破案和史事脈絡結合在一起的好劇,雖然其中很多事屬於虛構,後兩部也有點乏力,但是瑕不掩瑜,也頗有可稱讚之處,梁冠華扮演的狄仁傑,憑藉其出色的演技和臺詞功底加上神勇無雙的李元芳,智與勇的結合,給這部戲生色不少。
  • 《神探狄仁傑》中梅花內衛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唐代承襲隋代以衛統府(軍府)之制,設有十六衛,在歷史影視劇《神探狄仁傑》裡,大將軍王孝傑就是右威衛大將軍,是右威衛統帥。千牛衛是朝廷禁軍,在《神探狄仁傑》裡虎敬暉、李元芳都是千牛衛統帥。
  • 《神探狄仁傑》又出續集,張子健回歸演反派,沒有他就沒有了靈魂
    現在要是讓大家回想一下你人生當中看過最好看、口碑最好的一部古裝懸疑劇,相信大家啊都會想到2004年的這部《神探狄仁傑》系列的電視劇吧。第一部的《神探狄仁傑》到現在為止已經播出了16個年頭了,原來這部劇一播出16年了,我們也長大了,但是小時候的記憶還是在大家的腦海中久久不移除。這部《神探狄仁傑》到現在已經有了四個系列了。
  • 《神探狄仁傑》「鐵三角」散夥後,錢雁秋用「偷偷地」形容梁冠華
    《神探狄仁傑》系列曾經讓導演錢雁秋和演員梁冠華、張子健走到一起,他仨被稱為「鐵三角」。除了《神探狄仁傑》之外,他仨還合作了「飛鷹」系列,前前後後多達10餘部影視作品。為何合作這個好,三位要散夥呢?如果關注過他們三個人合作過的影視劇,不難發現一個現象。在《神探狄仁傑》中,梁冠華一直擔任男一號,張子健一直擔任男二號;但在《獵鷹1949》、《飛虎神鷹》、《孤島飛鷹》、《平原烽火》等「燕雙鷹」系列電視劇,張子健一直擔任男一號,而梁冠華一直擔任反派。
  • 「胖子」梁冠華:演神探狄仁傑走紅,娶了漂亮女導演如今婚姻幸福
    因為他曾經的時候演過一部我們都看過的電視劇《神探狄仁傑》,這部電視劇實在是太火爆了,從當年播出的時候就備受大家的追捧,懸疑劇情加上一些恐怖的情節,十分新穎有趣,而梁冠華也是憑藉著這部戲徹底走紅。僅僅只是飾演了一個狄仁傑的角色,梁冠華就讓全國的觀眾們都記住了他,說明他的演技也是毋庸置疑的,將這個形象詮釋得十分完美,仿佛讓觀眾們見識到了真正的狄仁傑一樣。不過其實演狄仁傑這個角色也是有利有弊的。
  • 他長得像外國人,是國家一級演員,因一部《神探狄仁傑》爆紅全國
    例如迪麗熱巴、佟麗婭、古力娜扎這些明星,異域長相長的她們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明星,長相也十分有特點,他長得像外國人,是國家一級演員,因一部《神探狄仁傑》爆紅全國,他就是傅雋。說到傅雋,應該有很多年輕的網友對他並不熟悉,但是70後和80後的人應該都有看過他出演的影視作品。傅雋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但是他的樣貌卻和外國人非常像,五官輪廓非常立體。
  • 影史上第一位演「狄仁傑」的人,竟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
    這要歸功於他的創作者,也就是他創作了狄仁傑的同人小說 《大唐狄公案》。有意思的是,這樣一位地道的中國神探,竟然是由一位外國人所塑造的,他就是荷蘭的漢學家 高羅佩 。從那一刻起,他就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中國一往情深,魂牽夢繞。「到東方去,到中國去」,這個念頭就像一粒種子,深深紮根在高羅佩的腦海裡。為了去中國,高羅佩憑藉著超高的語言天分,輕鬆考取了荷蘭的外交官。但是他提出了幾次申請,但都沒有被派駐到中國來。
  • 電影《酒仙神探》橫店開機 酒仙探案破解天機
    近日,由唐斌斌執導的原創喜劇動作懸疑電影《酒仙神探》在橫店開機。 主創揭機儀式 酒仙神探浴血重生, 真相不止一個 影片講述五朝國寧安帝晚年執政昏庸,軍心動亂, 民變升級。
  • 難怪不怕「無頭將軍」: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迷信鬼神亡魂?
    《神探狄仁傑》中的「無頭將軍」不僅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就連李元芳都被「無頭將軍」嚇得喪失了戰鬥力。狄仁傑也一度因為恐懼而迷死了推理的方向,最後是憑藉「無愧百姓,鬼神不懼」的信念才找到了反派的破綻。可以說狄仁傑破「無頭將軍案」主要靠的不是智商,而是不迷信鬼神與為百姓社稷謀福的信念,「無頭將軍案」也是《神探狄仁傑》中的經典案件。不過有人會問:這畢竟是電視劇,歷史上的狄仁傑是不是也不迷信鬼神呢?首先要指出的是,狄仁傑畢竟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沒有如今的科學知識。
  • 神探柯晨:如何看待影視情節中的不合理性!
    2019年6月22日上映的《神探柯晨》可以說是一部頗受爭議的刑偵懸疑劇,從影視劇名——《神探柯晨》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問題,觀眾一目了然,就是一部類似於《名偵探柯南》以及《神探狄仁傑》的影視作品,然而整部劇下來,確實讓觀眾大跌眼鏡。然而並未看出神探「神」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