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白人領袖被黑人殺死 世界盃安全再度引擔憂

2021-01-08 搜狐網

    高犯罪率、高失業率和愛滋病,是外界對南非的普遍印象,如今,一位政界人物被槍殺,又讓還有兩個月就開幕的世界盃籠罩在陰影之中……

    「我們將展開報復活動」

    南非右翼領導人尤金·特雷布蘭奇4日在約翰尼斯堡的私人農場被兩名黑人僱工殺死,據警方介紹,兩人殺害特雷布蘭奇的原因是由於他沒有及時支付勞動報酬。69歲的特雷布蘭奇長期奉行「白人至上主義」。1973年,他和其他6個南非白人組建了極右翼組織「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旨在「為白人爭取利益」。根據南非新聞通訊社報導,特雷布蘭奇的葬禮將於後天中午舉行。

    特雷布蘭奇被殺後,該組織另一領袖安德魯·維薩奇昨日公然鼓吹世界盃其他31支參賽球隊聯合起來,抵制南非世界盃,「我們將對特雷布蘭奇的死展開一系列的報復活動,你們將把隊伍送往謀殺之地和犯罪之都,待在家裡是保護他們最好的方式。」但是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沒有一支球隊表示會退出世界盃。而南非世界盃組委會5日表示不會對特雷布蘭奇事件發表任何評論。

    澳大利亞和英格蘭擔心

    澳大利亞足協主席羅德·艾倫昨晚表示澳大利亞隊將在6月初按計劃前往南非穆德福特基地訓練和比賽,「我們曾多次前往南非考察,我們相信南非政府的安保能力。但是必要時,我們會向本國政府申請,派國家安全顧問隨隊前往非洲。」看得出來,艾倫對南非的安保形勢也有擔憂。

    此事引起英國媒體的強烈關注,他們認為,至少有25000人將前往南非去觀看世界盃,支持英格蘭隊,但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得不讓人擔心球迷和球隊的安全。此外,特雷布蘭奇被害的地點距離英格蘭隊駐地只有64公裡,這裡近期肯定會有一些抗議活動,眾所周知,英格蘭球迷素來以脾氣火爆著稱,如果與當地人發生摩擦,後果不堪設想。

    世界盃要換地方?

    特雷布蘭奇遇害在南非引起震動,一位國際足聯的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南非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那麼這裡將不再適合舉行世界盃。我們需要對參賽隊和球迷負責,我們希望事情能夠儘快得到解決。」國際足聯此前一再強調世界盃的安保工作,早在去年就表示,如果南非不能將國內的治安威脅降至安全範圍內,將保留更改賽址的權力。布拉特當時稱,兩年前國際足聯就已經制定出了一個應急的方案,如果南非不能及時做好充分準備,那國際足聯將會立即放棄南非。對於國內的安全威脅,南非世界盃組委會也很頭大,曾表示用於安保方面的開銷將達到5億美元,但以近年來國際大賽的安保花費以及國際經濟形勢來看,5億美元可能只是個「起步價」。

    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羅納德·諾貝爾上周在約翰尼斯堡視察了世界盃安保情況,他對此表示滿意。據悉,有41000名警察將在為期一個月的世界盃期間部署在各個比賽現場維持秩序。但沒想到一周之後,又一起嚴重治安事件再度發生,這不是今年第一起官員遇害事件,1月4日,前南非足協副主席和2010年世界盃組委會成員、44歲的吉米·莫拉拉在普瑪蘭加省內爾斯普魯特市的家中被槍殺。 本報記者 胡敏娟

    南非執政黨:

    不會影響世界盃舉辦

    據新華社約翰尼斯堡電 南非執政黨「非洲國民大會」(ANC)5日否認南非右翼領導人特雷布蘭奇的被殺與非國大青年聯盟有關聯,並堅稱此事不會對南非世界盃的舉辦造成影響。

    非國大在一份聲明中對特雷布蘭奇被殺表示震驚,譴責事件製造者,號召一些右翼政治團體保持冷靜克制,期待此事和平解決。有媒體報導說,一些南非右翼勢力曾對世界盃球隊發出警告。對此,非國大在聲明中堅稱,特雷布蘭奇事件不是政治事件,與南非世界盃毫無關係。「我們對世界盃的舉辦信心百倍。南非有足夠的安保能力保障世界盃的安全進行。」

    新聞連結

    種族隔離下的南非足球

    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曾被國際體育大家庭拒之門外。1958年,因只許白人入隊,南非被踢出非洲足聯,國際足聯(FIFA)同年接納了南非足協,1961年宣布暫停其會員資格。英國人斯坦利·勞斯1961年當選FIFA主席,1962年南非恢復FIFA成員資格。此後,南非足協作出1966年世界盃讓白人參加、1970年世界盃讓黑人參加的決定,遭到國際輿論猛烈抨擊,其會員資格被暫停到1974年,1976年被徹底逐出FIFA。1991年,種族隔離走向滅亡,混合組隊的南非足協獲準重返FIFA。1992年7月7日,多種族的南非國家隊在首場正式比賽中1比0戰勝喀麥隆隊。本報記者 胡敏娟

相關焦點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
  • 美國黑人出生率比白人高,黑人會超過白人嗎?美國會不會變南非?
    南非在黑人取得國家統治地位之前,南非是一個典型的種族歧視國家,少數白人佔據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幾乎所有的權利,黑人雖然人數更多,但是卻毫無地位可言。而南非的種族歧視政策,雖然將南非帶入了非洲最為發達國家行列,但是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最終,人數佔據優勢的黑人推翻了白人的統治,黑人第1次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而伴隨著黑人的勝利,南非也由曾經的有核國家淪落為如今貧民窟遍地、搶劫殺人隨處可見的典型非洲式國家。
  • 南非民眾抗議歧視黑人,卻出現了白人的身影,讓人不理解
    我們知道,在黑人國家中,南非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沒有任何一個黑人國家有著南非這樣的特殊經歷。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南非也長期被白人殖民。雖然南非黑人佔據人口的大多數,但是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等權利全都被白人攫取。
  • 白人被歧視的國家,南非是怎麼「顛倒黑白」的
    南非慘無人道的種族隔離1910年,英國把南非地區所有殖民地合併成一個聯邦,成為英國一個自治區,1914年,在南非自治區成立四年後,成立了一個代表少數白人農場主利益的政黨:南非國民黨。南非國民黨成員大多數是荷蘭裔布爾人,他們代表了白人資本家和農場主的利益。
  • 1993年南非棄核,防止黑人掌握核武器!
    1993年是南非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掌控南非的是白人,雖然南非的白人在數量上是少數派,但國家大小事宜的決定權都在白人手中,黑人並沒有發言權,所以嚴格來講,1993年之前的南非是白人的南非。
  • 1978年,兩位南非白人因支持黑人入獄,400天做39把鑰匙走出監獄
    在上個世紀,南非發生了一起神奇的越獄案件,然而,大家並不因為他們越獄而感到害怕,反而因為他們能夠越獄成功而感到開心,因為在南非人的眼中,他們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犯罪。這件事,與當時的南非種族矛盾有很大關係。
  • 南非白人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實質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白人特權
    就20世紀上半葉的南非白人政治陣營來說,國民黨和統一黨佔有多數議席,獲得多數選的支持,進步黨則是一個只有1個議席的小政黨。統一黨與國民黨間的主要差異不是左右的問題,而是民族構成問題。但在1961年,統一黨很不情願地接受了南非脫離大英國協、成立南非共和國這一既成事實,表明該黨已失去了原有的特色綱領。在膚色問題上,兩個政黨在基本的目標上是一致的,所有的白人政黨都支持白人統治,贊同種族隔離制。除非這個政黨保證維護白人的特權,否則,沒有哪個政黨能從白大選民中獲得支持。他們之間的不同主要是在一些具體政策上。
  • 曼德拉——世界之聖人,南非之「罪人」
    曼德拉年輕時,南非在布爾人的統治之下。1958年,南非當局推出的《班圖斯坦法案》,強制將1000萬黑人限制在佔南非12%的領土裡,實行種族隔離制度。 此時,曼德拉毅然投身於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鬥爭中,成為非國大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後來,被南非當局以顛覆國家罪關押27年。
  • Beyond樂隊《光輝歲月》獻給一位黑人領袖
    最近的美國發生大暴亂,起因是一家餐廳報警稱一黑人用假幣支付費用,警察到現場後,一名白人警官將這名黑人平民跪壓在地7分鐘,期間,該男子哀求:「請放開我,我沒法呼吸」,但警官無動於衷,最後致其死亡。有報導說這名警官和被他暴力執法致死的黑人此前曾共同在一家餐廳當保安,相識有17年之久。事情發生後,當地數百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為死者「伸張正義」。但遭到警察壓制,此舉令民眾更加憤怒。
  • 若美國黑人成為上流階層,結果會怎麼樣?美國或將不如現在的南非
    目前,在美國的上流社會中,還是有著大量黑人的。這主要是黑人多年平權運動的結果,為何這麼說呢?美國黑人能夠大量成功躋身於上流社會,並非完全是黑人自己努力的功勞,在這其中,有著美國社會對種族歧視矯枉過正的問題。黑人獲得解放以後,但是在權利方面,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獲得和白人同樣的地位。
  • 美國波特蘭市暴動不斷:黑人武裝與白人反抗議者廝打,棒球棒互毆
    美國方面稱,在8月18日晚上,在波特蘭居民街上發生的一次「起義軍」黑人武裝運動「黑豹」進行抗議活動演變成暴力,當時所謂的「反抗議者」出現時,這些白人為主的「反對抗議者」直接對「起義軍」黑人武裝運動「黑豹」展開了挑釁。
  • 示威變了美國的天,白人被打上烙印,黑人殺白人假裝看不見
    此反轉不是指美國種族問題出現了好轉,而是從「黑人命賤」轉變成了「白人命賤」的問題。RT報導,近日一位年僅5歲的北卡羅來納州的男孩,被黑人鄰居無辜槍殺,但是卻沒有得到美國各大媒體的關注報導。據悉男孩在自己門口騎自行車時,遭到25歲黑人男子賽索姆斯近距離射殺,當時男孩7歲的二姐和8歲大姐親眼目睹整個過程。
  • 黃家駒《光輝歲月》,並非情歌,而是一首寫給黑人領袖的讚歌!
    這首《光輝歲月》,是BEYOND樂隊去非洲訪問黑人領袖曼德拉後,為歌頌了曼德拉偉大而輝煌的一生而寫的。曼德拉曼德拉,是南非黑人領袖。1918年出生在南非的特蘭斯凱,他的父親是一個大酋長,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曼德拉,性格剛強而倔強,非常崇拜民族英雄。
  • 在陷入經濟困境的美國鄉村,黑人領袖和白人精英都支持造監獄
    當被問及為何支持這座監獄時,另一位黑人社區領袖、聖弗朗西斯縣社區發展公司常務董事安德烈·史蒂芬斯(Andre Stephens)高聲說:「一座監獄能把造紙廠打得落花流水。」類似的「場地之爭」或關於社區反對和支持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設施的辯論,已經被一些學者記錄在案,比如反對環境種族主義的主要活動家羅伯特·布拉德(Robert Bullard)。
  • 曾經被稱為「彩虹之國」的南非變成這個樣子,曼德拉做錯了嗎?
    然而,曼德拉出現後一切都改變了,1994年,曼德拉帶領黑人從白人手中奪回了政權,從此黑人當家做主,並且廢除了讓黑人深惡痛絕的種族隔離制度,大量目不識丁的黑人充斥著各個行業,從那個時候開始
  • 僅有白人的舞會被抗議,南非警察向反對示威者發射催淚彈
    據報導,南非警方周五向反對派活動人士發射催淚彈,因他們為抗議開普敦一所被指控為種族主義的學校,而聚集在學校附近,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正常秩序。據稱該校上個月組織了一個只有白人參加的舞會。非洲明珠,永遠發達的南非果然名不虛傳。他們真的應該感謝永遠的已逝領袖曼德拉的偉大壯舉。
  • 世界盃記憶之2010年南非世界盃
    2010年南非世界盃(英語:2010 FIFA World Cup,布爾語:2010 FIFA Wêreldbeker)是第19屆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階段比賽於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在南非的9個城市的10座球場舉行,這是世界盃足球賽首次在非洲地區舉行。
  • 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年代,一個白人記者化身黑人
    這種感覺讓他感到矛盾、後悔、害怕。在他此行的第一站,路易斯安納州紐奧良的一個旅店,他徹夜難眠。 更難熬的還在後面。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在提醒他膚色帶給他的限制:他不能去酒吧裡給白人坐的角落;他甚至要穿過大半個城市,才能找到一個可以給黑人用的廁所;在車站買票,被一見黑人就咬牙切齒的白人大媽怒視;走在街上,被白人流氓尾隨並一路威脅;對他很友善熱情的白人,通常都是要他幫忙找黑人女孩開房的。收留格裡芬的黑人擦鞋匠評價說:「是的,當他們想要墮落的時候,他們就很民主。」
  • 德國白人美女模特,耗巨資整容成「黑人」,以示對黑人運動的支持
    現在世界各國都將目光聚集在種族歧視問題上面,許多人對種族歧視持反對態度,其中不乏有白人也主動站出來為黑人抗議。種族歧視的歷史由來已久,現在只不過是因為黑人之死而被舊事重提。雖然現在各國的遊行示威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至少也能引起人們的大量關注。
  • 多方呼籲拜登選黑人女性為競選搭檔
    一名白人警察不當執法涉嫌致死一名黑人男子事件不斷發酵,美國多方呼籲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喬·拜登選擇黑人女性作為競選搭檔。  多家媒體29日報導,不少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知名黑人領袖和活動家認為,非洲裔選民是民主黨支持者的重要組成部分,拜登選擇黑人女性當副手有助於向非洲裔和其他族裔選民顯示,他致力於推動刑事司法改革、解決警察行為不當問題。  拜登先前宣布,將選擇女性作為競選搭檔。媒體報導,他的競選團隊已經初步擬定人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