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建行官方App顯示,已增加「數字錢包充值」和「數字貨幣」兩個子菜單。貝殼財經記者8月29日通過搜索關鍵詞進入「數字貨幣」菜單,但嘗試創建數字貨幣錢包時,被告知「暫時未能處理您的請求」。
貝殼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任嬌 梁緣 任婉晴 程維妙
編輯 嶽彩周 王進雨
8月29日,建行官方App顯示,已增加「數字錢包充值」和「數字貨幣」兩個子菜單。貝殼財經記者8月29日通過搜索關鍵詞進入「數字貨幣」菜單,但嘗試創建數字貨幣錢包時,被告知「暫時未能處理您的請求」。不過網絡中有流傳截圖顯示,有用戶已創建成功並嘗試互轉。客服人員稱,目前沒有收到有關數字貨幣錢包的業務文檔,建議先不要點擊,有可能還在內測階段,尚未對公眾開放。當日市場亦有消息稱,目前該功能或僅在部分測試地區開通。
記者看到,「創建數字貨幣錢包」頁面中,在上方位置有「付款」、「收款」、「掃一掃」、「轉款」四個選項,下方位置分別有「收付款」和「我的」入口。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8月25日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是在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的階段,還沒有正式推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工作,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沒有時間表。
01
中國貨幣發展史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尤其是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過程是相對緩慢的,從最開始具備實際價值的牛、羊、貝殼和黃金,再到具備信用價值的紙幣,貨幣的形態越來越方便攜帶和運輸。
根據媒體報導披露,央行數字貨幣在蘇州(相城區)試點,將以交通費補貼形式發放。
02
數字貨幣有何特點?
如今微信與支付寶已成為最常用的支付手段,同樣是線上支付,數字貨幣與它們相比有何不同?
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央行數字貨幣是人民幣電子版,按供應量定義劃分屬於M0貨幣,直接與現金等價且其背後主體為政府。而微信、支付寶則屬於M1,只是貨幣的電子化支付手段,背後依靠的是商業公司的信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人民幣」。
這使得「穩」成為數字貨幣最大優勢,且任何商家不得拒絕。回想當年支付寶與微信推行時,很多消費者被商家限定只能用二者之一進行支付的情況在數字貨幣推行時將不再出現。
此外,數字貨幣真正擺脫了線上支付對於網絡的依賴,只要設備有電,無論是偏遠的地區,還是信號差的地下車庫都能順暢地進行支付。
從宏觀視角考慮,中國自第三方支付普及後,現金支付持續低迷,2015年後銀行卡取現開始呈現負增長。數字貨幣的推行也有助於應對實物現金流轉下降問題,幫助央行應對現金支付日益減少、私人部門提供的數字貨幣或數字支付服務應用日益廣泛的挑戰。
此外,數字貨幣有利於減少M0現金運行成本。在現金支付為主流支付手段的年代,中國人民銀行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等主體,每年按照最嚴格的保密物資來運作現金,因此產生巨大的現金貨幣運行成本,發行越多,負擔越重。
按華西證券測算,傳統人民幣現金的運行成本約為2767億元/年。
央行通過發行數字貨幣,將其轉為基於可控的算法(密碼學及部分區塊鏈算法)、通過網絡發行和流通的一串加密數字符號,由此帶來巨大成本替代效應,極大提升現金流轉效率。
由此可見,從技術上來說,推行法定數字貨幣有助於提升效率、降低支付成本,也是加強政府中心化管理的方式。
03
全球10%的央行考慮短期內發行數字貨幣
從全球視角來看,如果一旦有經濟體開始使用數字貨幣,那將在全球產生溢出效應,因此各國經濟體都將越來越重視這種新趨勢。
目前來看,早在2014年,中國央行便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研發走在世界前列。而其他國家對於是否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仍持有不同態度,不過越來越多的央行開始加入到法定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中。
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在2020年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10%的央行考慮在短期內發行數字貨幣,這些央行所在經濟體覆蓋了全球20%的人口(約16億人)。
註:以上為不完全統計。
04
四問數字貨幣
讀者進群
xjb_hi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