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譯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溼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後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並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譯文】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譯文】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譯文】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譯文】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譯文】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卻要虔誠;子孫雖然愚笨,五經、四書,卻要誦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譯文】自己生活節儉,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譯文】不要貪不屬於你的財,不要喝過量的酒。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譯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販們交易,不要佔他們的便宜,看到窮苦的親戚或鄰居,要關心他們,並且要對他們有金錢或其它的援助。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譯文】對人刻薄而發家的,決沒有長久享受的道理。行事違背倫常的人,很快就會消滅。
兄弟叔侄,需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譯文】兄弟叔侄之間要互相幫助,富有的要資助貧窮的;一個家庭要有嚴正的規矩,長輩對晚輩言辭應莊重。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譯文】嫁女兒,要為她選擇賢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貴重的聘禮;娶媳婦,須求賢淑的女子,不要貪圖豐厚的嫁妝。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譯文】看到富貴的人,便做出巴結討好的樣子,是最可恥的,遇著貧窮的人,便作出驕傲的態度,是鄙賤不過的。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譯文】性格古怪,自以為是的人,必會因常常做錯事而懊悔;頹廢懶惰,沉溺不悟,是難成家立業的。
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譯文】親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會受牽累;恭敬自謙,虛心地與那些閱歷多而善於處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難的時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導或幫助。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譯文】他人來說長道短,不可輕信,要再三思考。因為怎知道他不是來說人壞話呢?因事相爭,要冷靜反省自己,因為怎知道不是我的過錯?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譯文】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裡,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
【譯文】無論做什麼事,當留有餘地;得意以後,就要知足,不應該再進一步。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譯文】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譯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惡人。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譯文】家裡和氣平安,雖缺衣少食,也覺得快樂;儘快繳完賦稅,即使口袋所剩無餘也自得其樂。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譯文】讀聖賢書,目的在學聖賢的行為,不只為了科舉及第;做一個官吏,要有忠君愛國的思想,怎麼可以考慮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譯文】我們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譯文】如果能夠這樣做人,那就差不多和聖賢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美麗新大塊,了解大塊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