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恆大淘寶退出新三板,房企足球狂潮的落幕鐘聲

2020-12-23 騰訊網

四天前,新三板上市公司恆大淘寶(834338)正式發布退市公告。

在公告中,恆大淘寶稱,「為適應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聚焦主業,實現中長期目標規劃,經慎重考慮,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2015年11月6日,斯科拉裡剛剛率隊抵達杜拜備戰亞冠決賽,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旋即宣布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驕傲宣稱「亞洲足壇第一股」;15天之後,攜「登板」之威,恆大在天河體育中心於許馬兩位老闆的注目下,擊敗阿爾阿赫利,拿下隊史第二座亞冠冠軍。

四年之後,光景已是別番。

兩座亞冠成為了舊時榮光,十年玩票時代的首次四大皆空之後,則是低調宣布退出新三板的暗影——恆大足球,來到彎道。

揮別金元燒縱後的下一個十年,於置身彎道而言,往往只有兩個結果:超車or翻車。

1.

五年前11月6日的上午,恆大淘寶在新三板正式掛牌,成為了亞洲足球第一股,當時引發了整個亞洲足壇的驚呼。在馬粑粑攜12億注資恆大足球僅一年,外界驚嘆彼時的恆大竟又尋得「生財之道」。

掛牌後的股票代碼為834338,交易方式為協議交易。恆大淘寶所屬行業為體育,總股本為3.75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每股收益為-1.53元。

那一天,恆大俱樂部的許馬兩位老闆親臨現場敲鐘,俱樂部掛名董事長柯鵬在當天儀式的致辭中表示:「恆大淘寶已成為目前亞洲最為成功、最具影響力的職業足球俱樂部,累計已向政府上繳稅費12.58億。」

2014年6月5日,阿里巴巴以12億收購恆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淘寶」被注入恆大俱樂部名;一年後,也是掛牌的半年前,2015年6月24日,恆大集團再度對俱樂部增資,雙方股權變更為恆大佔60%、阿里佔40%,許老闆重新拿回對俱樂部的絕對掌舵權。

登板上市,是否就意味著俱樂部運營真的邁上了「職業化」?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就以掛牌的2015賽季來說,當年6月底, 恆大俱樂部公布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宣布準備在新三板上市。

而在其披露的招股書中,顯示俱樂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5月份淨利潤分別為-5.76億元、-4.83億元和-2.65億元,全部為虧損。截止2015年5月第四次增資,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總股本從3億元增至3.75億元。

這樣的經營狀況是金元時代中國足球俱樂部的某種寫照。

恆大方面當時強調:「雖然公司淨利潤為負,主要是由於公司堅持市場化運營的理念、持續增加投入,一線球員及外籍教練組成本較高所致。公司股東持續性投入以支持公司開展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業務,公司各項經營狀況良好,並未由於經營活動現金持續淨流出,而影響公司的正常業務開展。」

「一線球員及外籍教練組成本較高」,恆大的自白所言不虛。

2010-2015年,恆大俱樂部累積燒掉逾18個億的人民幣資產,6座國內冠軍獎盃,1座亞冠冠軍獎盃,平均每座冠軍獎盃代價為2.25億元。

這其中,超過七成的成本用在了一線隊,掛牌前的2014賽季一年一線隊就花了5.75億元,人均費用接近2000萬元。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作為母公司的恆大集團為恆大俱樂部增資3次,總額15.8億,這是中國職業足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投資力度。

也是在2015年的上半年,一個關鍵性的動作助推了恆大的掛牌:恆大集團將其擁有的恆大足球學校3000名註冊球員的資產收益權,「無償轉讓」給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加上母公司同時增資的4億,這才使得使得恆大對俱樂部的持股比例從50%增加到60%。

市場認為,轉讓球員和增資是一體的,保守估計每名註冊球員平均20萬元身價,3000名球員價值6億元人民幣,這讓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的估值達到50億人民幣,為登板鋪平了道路。

登陸新三板之前,恆大俱樂部帳上現金其實只剩4.3億元,按此前2014賽季4.8億的現金流出計算,當時恆大理論上連12個月的運營都難以支撐。

也正是巨虧至此卻仍能通過掛牌來募資,恆大的這種「成功」,著實深深刺激了太多玩家入局。

一個冬天之後,2016賽季的中超正式進入了金元2.0時代,蘇寧控股權健醫藥華夏幸福地產紛紛來到頂級聯賽的舞臺,水漲船高勢頭之下,三大國企上港集團綠地地產魯能集團也被迫跟進加大撒錢……

一時間,天南地北八仙過海,大佬巨鱷各秀家底。

連續兩個冬窗,中超的消費位列世界第一,令世界足壇的中心——西歐的資本權貴們為之側目,紛紛看緊自家球星。

畢竟,連「梅西我也可以考慮買」的聲音都一度從中國的華北傳出……

2.

嚴格意義來說,在「新三板」掛牌,並不等同於A股主板創業板的上市。

「新三板」是中小企業出售現有股份或定向增發股份的股權交易平臺,現有超過2600家掛牌公司,它的交易是協議轉讓,不是一般股市的連續交易。

所以在當時,確實是允許「虧損企業」上新三板,新三板掛牌也很容易,虧損企業不僅可以掛牌且不執行審批制——這是恆大俱樂部當年有些過分誇大其登板意義的側面。

同時,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試行)規定,投資新三板市場的法人機構的註冊資本為500萬元以上,合夥企業的實繳出資總額為500萬元以上,自然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在500萬元以上。

且另一個要求則是:投資人股票交易至少兩年時間。

因此,對於以散戶為絕對主力的中國股市來說,500萬元的門檻實在太高——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股民(球迷)來說,購買恆大俱樂部股票的可能性實質上非常非常低,主要還是交給機構和實力較強的個人。

這也就為恆大俱樂部五年前登陸新三板的募資前景埋下了一絲陰影。

以當時許馬兩位老闆的立場估計,執意在五年前將恆大足球推上新三板,目的約有兩點:

恆大足球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恆大/阿里巴巴)估值將提升,因為從慣例看,國際資本市場給予專注型企業的估值要高於綜合型企業。恆大和阿里一旦將足球板塊分拆上市,母集團的主營業務和投資概念會更加清晰,將得到資本市場更高的估值。

母集團盈利能力將提升,尤其恆大集團的主業會更加清晰,有利於集中精力經營核心業務,實現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有助於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

但是從現實來看,這樣在理論層面龍飛鳳舞的樂觀預估,其如意算盤似乎並沒有成功。

3.

就在恆大俱樂部掛牌成功後僅僅半年,2016年5月27日晚間,新三板公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傳言已久的分層方案正式出爐。

當時根據分層方案,足球產業的「龍頭股」——廣州恆大淘寶(834338)無緣創新層,被打入基礎層的冷宮。

按照新三板給出的分層方案,進入創新層需滿足一個共同條件和另外一個三選一的條件。

必選條件為:「最近12個月完成過股票發行融資(包括申請掛牌同時發行股票),且融資額累計不低於1000萬元;或者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佔比不低於50%。」

三選一的條件為:

(一)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平均淨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兩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二)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複合增長率不低於50%;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於4000萬元;股本不少於2000萬股。

(三)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於6億元;最近一年年末股東權益不少於5000萬元;做市商家數不少於6家;合格投資者不少於50人。

根據股轉中心發布的分層結果,2016年5月共有1124家公司入選創新層,佔比僅為16%。

而根據安信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創新層佔新三板總體指標為:營業收入佔比為37%,淨利潤佔比53%,市值佔比59%,融資佔比為71%。創新層家數佔比為16%,淨利潤、市值、融資佔比均超過50%。

這充分體現了創新層的優質屬性,同時無需多言的是,作為依託燒錢而崛起的恆大足球,根本不可能通過市場的認可,三選一的條件中沒有一項恆大俱樂部是滿足的。

從那一刻起,其實資本界就已經在推測:「許老闆何時退出新三板?」

4.

退出新三板的最大利好,或許就是以後不必再對外公開俱樂部的虧損帳目了。作為上市集團的恆大,旗下足球版塊尾大不掉的虧損失血,總歸是一個大包袱。

2013年虧損5.76億,2014年虧損4.83億,2015年虧損9.53億,2016年虧損8.12億,2017年虧損12.3億,2018年僅上半年就虧損6.03億……

連年血虧,然生命力依舊,這恐怕就是中國職業足球的自身特色所在。

去年八月底,恆大俱樂部又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報表,財報顯示,恆大2019年1-6月份的總收入為4.26億人民幣,總成本為11.38億,虧損7.12億。

恆大俱樂部去年上半年的總收入,較之去年同期增加1.52億元,主要是球員轉會收入及廣告收入均有所增加。

在2019賽季前,恆大賣出大量球員,幾乎大換血,但是賣人費用顯示也就賣了0.71億元。上半年廣告收入2.44億元則是大頭,此外天河體育場比賽日的票房收入0.26億元,球迷周邊商品銷售等其他收入為0.85億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恆大俱樂部2019年1-6月總成本費用為11.38億元,其中營業總成本11.36億元,營業外成本堪逾0.01億元。上半年巨虧7.1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虧損0.82億元。

上半年虧損主要原因很容易理解,恆大引進大批球員(韋世豪,楊立瑜,劉奕鳴,張修維,何超,布朗寧,羅伯特·蕭,樸志株,埃爾克森,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的薪酬處於較高水平——儘管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在轉會費上恆大避免了過大開支。

但是筆者比較關注的點是,2019賽季前中國足協頒布了「四大帽」的政策,在俱樂部支出限額上,2019年中超最高總支出紅線為12億,而在俱樂部虧損限額上,中超是3.2億——從這個角度來看,恆大的支出已經逼近紅線,而虧損早已超出紅線。

根據「四大帽」規定,國內球員個人薪酬(不包括獎金)限額為1000萬人民幣(稅後約為550萬人民幣),以2018年度的備案合同為準繼續承認有效,直到合同結束後按照限額重籤,而2019年新籤的合同重新遵循限額令。

那麼問題來了,2019年恆大新籤的「中國人」埃爾克森、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均由恆大支付工資),有無遵守限薪令呢?這個問題很難得到答案。

就在其時,2019年的8月28日晚,亞冠vs日本鹿島鹿角,恆大又在胸前廣告做文章,正式推出恆大旗下的恆馳新能源汽車

有意思的是,以往恆大確實是會在涉及奪冠的關鍵場次,在胸前廣告上推出新品,哪怕不惜數次違約、損害贊助商權益(2013年亞冠決賽推出恆大冰泉,2014年輸給國安的天王山大戰推出恆大咔哇熊嬰幼兒奶粉,2015年亞冠決賽推出恆大人壽,2016年足協杯決賽次回合在南京奧體推出恆大金服)——然而去年那番,卻在亞冠八強戰就急著推出新品,不知這是否是恆大對自己的亞冠前景不那麼自信了…

果不其然,集全國95後菁英的恆大確實最終止步東亞區決賽,被單外援(僅首發一個法布裡西奧)的浦和紅鑽淘汰。

下坡之勢,無法阻擋。

5.

今年9月6日深夜,許老闆突然宣布,「金九銀十」的賣房黃金季,恆大樓盤全線七折優惠,九月和十月「要賣2000億」——單月破千億的目標銷售額,恆大在此之前從未實現過,藏不住的慌張,是風暴來臨的前奏。

終於,9月底,被超高負債壓的喘不過來氣的恆大爆發了「逼宮粵府風波」

儘管恆大隨後以光速「闢謠」,但是熟悉「挾產業以令政府」的朋友都可意會,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而許老闆是真的餓了。

根據2019年恆大財報數據顯示,集團年末淨借貸比率高達159.3%,高於2018年的151.9%;至9月,集團總負債達1200億美元,合計8355億人民幣。

這是當今全球負債最高的公司。

根據合約,恆大必須在2021年1月31號之前,償還投資者1300億到期債務,並支付137億元分紅。

怎麼救?自救嗎?許老闆已然沒有招數;他救?這才是許老闆的底氣,至於給他這個底氣的,則是他的「甜蜜商友」,張近東

9月29日,恆大集團在京召開「恆大地產集團增資協議」發布會,張老闆領銜,攜王文銀等一眾大佬在皇城根下帶頭以債轉股,一解許老闆燃眉之急,也是讓廣東省政府為恆大這頭負債巨無霸鬆了口氣。

9月29日,19恆大01債和19恆大02債就已開始回漲,20恆大01債當時還上漲超過10%……

那一天,坐在C位許老闆身側、以示滂沱鼎力支持的,正是不怒自威的張近東。

相關焦點

  • 恆大淘寶俱樂部擬新三板退市:盈利,對中國足球真的好難
    近日,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告顯示,新三板上市公司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發布《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稱:「為適應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聚焦主業,實現中長期目標規劃,經慎重考慮,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 恆大淘寶俱樂部擬新三板退市
    虎撲12月24日訊 《澎湃新聞》消息,曾經的「亞洲足球第一股」的廣州恆大淘寶俱樂部擬退市。報導稱,近日,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告顯示,新三板上市公司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發布《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提示性公告》。
  • 恆大淘寶擬從新三板退市 2020年上半年虧損已達10.52億元
    原標題:恆大淘寶擬從新三板退市 2020年上半年虧損已達10.52億元 摘要 【恆大淘寶擬從新三板退市 2020年上半年虧損已達10.52億元】近日,新三板上市公司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發布
  • 恆大、萬達等15家房地產球隊要更名?房企為何鍾情玩足球?
    根據上述媒體發布的報導顯示:在參加「中超聯賽」(曾被戲稱為「中國房地產聯賽」)2020賽季的16支球隊中,僅僅只有1支足球俱樂部(青島黃海足球俱樂部)的贊助商(青島黃海製藥控股),是完全沒有房地產背景的;而其他15支球隊的贊助商,都或多或少有房地產背景,或是由房企全資運營球隊,或是房企是球隊的大股東
  • 規則變了,地產商的足球生意尚能繼續否?
    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印發,提出中國足球將通過「三步走」,最終達到亞洲一流水平。在這個過程中,足球產業化的發展和足球社會形象的提升,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近些年來,恆大、富力、綠地、華夏幸福、佳兆業等一批房企紛紛投資足球,並成為中國足壇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勢力。房地產與足球的「聯姻」,有著重要的時代背景。
  • 恆大又一次大動作!退市因手握4大優勢,繼續為中國足球出力
    昨日,第一屆「恆大杯」U18冠軍聯賽總決賽正式結束。恆大U18隊以不敗戰績奪得了冠軍。三場比賽,恆大4-1大勝永昌,2-2戰平魯能,1-0力克國安,奪冠實至名歸。恆大青訓傳出捷報的同一晚,「恆大淘寶」宣布退出新三板,引發網絡熱議。看似並不相關的兩件事,實則卻有莫大的關聯。
  • 上午10點,恆大宣布重大決定!影響俱樂部未來爭冠,球迷:看不懂
    本賽季廣州恆大在中超、亞冠、足協杯顆粒無收,是隊史首次,創造了恥辱紀錄。就在今天上午10點,恆大俱樂部發布申請退出新三板的公告,這意味著昔日「亞洲足球第一股」將終止掛牌,廣州恆大又將進入新的階段。對此,很多恆大球迷看到這樣的消息之後,表示看不懂什麼操作。
  • 足協發最後的「通牒」,中國足球再無地產商
    如今隨著新規頒布,包括廣州恆大淘寶、北京中赫國安、廣州富力、杭州綠城、上海綠地申花等俱樂部都將迎來更名。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12月14日向時代財經表示,「新政」對房企的影響肯定有,開發商通過足球來打廣告等目的可能會有約束,自然也會影響後續的品牌,同時也會影響後續是否涉足足球的投資。
  • 丟冠連鎖反應,恆大147球歸化王牌成清洗目標,將帥全換減少投入
    終於在本賽季亞冠當中爆發了問題,亞冠淘汰卡納瓦羅遭遇「架空」,各種外援離隊消息流言四起,恆大退出新三板也是令人對球隊的比賽未來存疑,下個賽季實力不會斷崖下滑,但是已經不是中超冠軍的有力爭奪者了。恆大成為中超眾矢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歸化球員,上個賽季恆大理論上可與派出7外援同時首發。這對於其他球隊來說並不是很公平,恆大的歸化其實也是為了國家隊。
  • 2018藍鯨盤點|恆大FF紛爭終結、中弘退市,上榜房地產大事件
    在探索中艱難前行的房企們,有的選擇在發展中轉變航向,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有的難以適應市場節奏,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有的找準市場需求、抓住機遇,獲得突破性發展……歲末年初,藍鯨房產以上下篇形式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變化進行梳理、盤點。
  • 世界足球俱樂部最新排名出爐:廣州恆大淘寶俱樂部排名中超第一!
    世界足球俱樂部最新排名:巴塞隆納依舊霸榜,廣州恆大中國第一近日,clubworldranking更新了2019年度最後一期的世界足球俱樂部排名,在這次年終的排名中,西甲的巴塞隆納依然高居榜首,而來自中國的廣州恆大俱樂部排在全世界的第
  • 恆大足校已不能滿足廣州恆大,染指校園足球為中國足球造血
    然而,面對外界的質疑廣州恆大在2012年創立了全球最大的足球學校恆大足校。8年時間過去,如今廣州恆大已經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年輕球員,不但奪得多項國內國外的青少年足球賽事冠軍,而且累計為各年齡段國家隊輸送408人次的小球員。本賽季,還有王世龍、帕爾曼江、譚凱元等恆大足校培養出來的天才小將入選廣州恆大一線隊,並且譚凱元和帕爾曼江已經在中超賽場亮相,恆大足校已然到了收穫的季節。
  • 年度房企十大金曲排行榜(含淚打榜)
    恆大關鍵詞:「跨界玩家」——造車、足球金曲代表:《愛江山更愛美人》恆大跨界「玩出花」還不少,尤其是造車和足球行業,已然是遍地開花。去年12月1日中超聯賽落幕,恆大戰勝上海申花,成為史上首個「八冠王」,可以說這是恆大跨界足球交出的一個漂亮的成績單。自從2010年接手足球爛攤子的恆大現在驕傲地打出了「王炸」,跨界投資辦得風生水起。恆大另一個新「愛好」——造車。
  • 物業板塊12月2日上市 恆大再收資本運作平臺
    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房企分拆物業板塊上市主要是出於兩個方面因素考量:一是,上市後可綜合降低企業資產負債,優化公司債務壓力;二是,在上市獲得融資後,用所融資金推動公司規模化擴張。除此兩個主要因素外,還有利於企業品牌的塑造,這在一定程度能夠正向推進公司的收購和日常運營。
  • 2020年世界足球俱樂部財力排行榜:大巴黎居首 恆大竟超曼聯
    英國知名足球商業活動公司Soccerex今日發布了2020年度《世界足球俱樂部財力排行榜TOP100》報告,巴黎聖日耳曼足球俱樂部超過去年榜首曼城足球俱樂部榮登排行榜首位,中國超級聯賽共有三支球隊進入排行榜,分別為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和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
  • 財富世界500強的五家房企
    與往年一樣,2020年榜單中,房地產行業榜仍被中國企業牢牢佔領,分別是碧桂園、恆大、綠地、保利、萬科5家企業。其中,4家房企排名上升,僅1家公司排名下滑,碧桂園從2019年的177位提升到147位,位列全球房企第一,保利集團排名上升51位;萬科上升46位;綠地控股上升26位,排名明顯上升,恆大略有下滑。
  • 房企各顯「瘦身」「增肌」術
    在融資新規對房企有息負債「穿透式」精細化管控要求下,房企相關動作愈加頻繁,「瘦身」「增肌」手段並舉。一方面,房企加速分拆旗下物業資產上市以增權益、加厚現金流「增肌」;另一方面,密集出售旗下高負債標的以「瘦身」。有專家稱,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房企降槓桿已成行業趨勢。房企更要加強自身內增長、精細化運營,尋求合理穩健的發展路徑,向管理要紅利。
  • 海南御凱足球俱樂部三名足球少年入選恆大精英隊
    海南御凱足球俱樂部三名足球少年入選恆大精英隊 原標題:喜訊!海南御凱足球俱樂部三名足球少年入選恆大精英隊熊司漁、王語軒和林昱丞三位志趣相投的足球小子攜手闖進恆大足球學校精英隊(以下簡稱恆大精英隊),這與俱樂部的培育、父母的支持以及他們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巧合的是,這三位足球少年今年9歲,都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海南御凱足球俱樂部的成員,就連他們的運動服都是連號的——7、8、9號,外界稱他們為「三叉戟」。
  • 2020年開年就有74家房地產破產,恆大75折賣房,房企深陷「危局」
    開年之初就有大量的房企破產,平均每天有1.5家房企破產,足見房企深陷「危局」。很多房企撐不過三個月?種種跡象表明,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比2019年更不容樂觀,也難怪2020年開年之初就有不少房企破產倒閉了。為了生存,恆大網上75折賣房!2月16日,恆大一封秘密文件外流,許家印親手籤發,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