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9月2日,省衛健委、省委農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下發《河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指導全省各地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滿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今年全省衛生健康大會提出
「要抓好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爭取用三年時間,達到國家規定的建設標準和服務能力標準」的目標。
為此,《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要實現的主要目標和分年度目標。一是到2022年底,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達標率達到100%,公有產權村衛生室比例達80%以上,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例明顯提高;二是2020年,全省5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2021年80%左右達到基本標準,2022年力爭全部達到基本標準,並設置中醫綜合服務區,其中30%以上達到服務能力推薦標準,15%以上達到或接近二級醫院水平。
實現這樣的目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該怎麼建?在基本建設方面,按照國家規定的建設標準執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有發熱門診(診室)、大型醫療設備,承擔培訓任務,增設中醫館以及康復護理、醫養結合、安寧療護、血液透析等服務床位,則單獨核算面積。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置一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設;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則上可不設村衛生室。
在服務能力方面,中心鄉鎮衛生院應至少能夠識別和初步診治100種常見病、多發病;一般鄉鎮衛生院應至少能夠識別和初步診治75種常見病、多發病。鄉鎮衛生院要重點強化基本醫療服務功能,提升急診搶救、傳染病防治、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篩查、兒科、康復理療、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能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掛社區醫院牌子的,應配置與其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設備設施。行政村村衛生室實行政府建設、產權公有、鄉鎮衛生院管理、鄉村醫生無償使用,業務用房面積、佔地面積和基本設備按照省定標準執行。
同時,《三年行動計劃》從三個方面明確了建設重點任務,一是推進設施設備和服務能力「四提升」,即推進基礎設施提升、診療設備提升、信息管理提升和服務能力提升,實現基礎設施標準化、診療設備數位化、綜合管理信息化;二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哨點診室)建設,中心鄉鎮衛生院和達到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規範建設發熱門診,其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設置發熱哨點診室;三是推進公有產權村衛生室建設,建立健全村衛生室運行管護機制。
來源:河南政府網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編輯:鄭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