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06:47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韋堅峰 記者 金漢青
「太好啦,以後走幾步路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看病配藥,不要再跑很遠的路去小皋埠了。」12月18日,家住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楊浜村的陳大姐,配完高血壓藥後高興地說。當天,異地新建的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浜村衛生室正式啟用,不僅可進一步滿足轄區內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也有效推進了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
村衛生室是屬於村級單位的醫療機構,用於為村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負責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與定期考核工作。原楊浜村村衛生室只有20多個平方,藥品種類不多,在醫護力量、醫療技術上,也無法很好的滿足群眾的健康需求,對於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推廣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也力不從心。同時,村衛生室也沒有開通醫保和農保。除應急配藥之外,村民們看病需要趕很遠的路前往另外一個村子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這對村民來說非常不便。
為徹底解決這個難題,在東湖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楊浜村委會協商,最終達成協議,由村裡負責安排用房、裝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託管,實施規範化管理,共同打造「楊浜村衛生室」。
新建的楊浜村衛生室近180多個平方,按照省村衛生室規範化管理要求進行設計打造,診室明亮整潔、標識清晰、制度齊全,設有全科門診、輸液室、配置室、處置室、西藥房、藥庫、健康宣教、中醫治療室等科室,連醫療廢物都有單獨暫儲室。
為便捷群眾就醫,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把中心的彩色B超、心電圖、全自動血壓測量儀等醫療儀器設備當做「嫁妝」,投放在楊浜村衛生室。在醫務人員的選派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既要有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經驗、群眾口碑好,又要會看病、會做B超、會做心電圖、會中醫適宜技術,還熟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多功能醫生」,這些舉措,將成功打造村衛生室中的「五星級」標準。「村衛生室有這樣高的配置室很少見的,」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金挺介紹說,這樣的安排就是為了實現村衛生室規範化管理運營,強化基層的服務能力,有效提高首診率。
12月18日當天,楊浜村衛生室更是以義診的形式迎來了它「升級改造」後的第一次亮相,醫聯體的專家全面助力,協同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們為轄區內群眾提供健康促進服務。
據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村衛生室是基層醫療機構的必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及幫扶作業,與村居攜手,對村衛生室進行規範化管理,不光是一種工作與管理的創新,也是一種便捷群眾、服務群眾、關愛群眾的創新舉措。目前,東湖街道轄區內有5家村衛生室,其中3家已實施一體化規範管理,下一步,將對剩餘的柏舍村和仁瀆村村衛生室進行一體化改造。
據紹興市衛健委基婦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紹興市有村衛生室1036家,規範化率已達到省定60%的考核要求,「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明年市政府將按照一體化設置村衛生室,規範化率達到70%。」
16083316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