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瑞士是一個超有錢的國家,有錢到什麼程度呢?二戰時期全世界35%的私人財富都在瑞士。
事實上這個只有4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家,在170年前,還被稱為「歐洲的山裡人」,貧窮圍繞著這個國家。
直到1914年,一戰爆發,瑞士雖然風景秀麗有山有水,但戰時也沒人旅遊啊,境內又沒任何礦產資源,全靠自家的漢子去外面給其他國家打工做政府和貴族的僱傭兵,真是用命換來的第一波國家經濟發展。
0101瑞士發家史
瑞士人從當上僱傭兵開始,就一直很勇猛,各國都想花高價僱傭他們。那種打起來不要命的架勢,也是讓戰場上其他國家記憶猶新。(其他國家的人肯定都很納悶:都是拿錢的,他們為什麼這麼拼?)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路易十六家族曾經僱傭了700名瑞士的僱傭兵,途中遇上敵人,700多人與敵方7000人戰鬥,最終全部陣亡。只為拿錢而打仗的僱傭兵打起來這麼勇猛,所有人是都沒想到的。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瑞士人對生意不會夾雜任何私人感情,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對約定的事認真到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讓其他貴族決定,以後要找保鏢就要瑞士人。
這就是瑞士發家的第一步,靠著給周圍國家賣命換來的金錢,瑞士和之前說過的盧森堡一樣,被法國、德國、義大利各國夾在正中間,也處在歐洲的中心地帶。
因為周圍國家太多,都不想讓對方佔領瑞士靠近自己國家的邊境,加上當時都要靠瑞士的僱傭兵去前線賣命,也就間接地保護了瑞士的國土,防止瑞士被佔領,這也讓瑞士能平安活下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瑞士人自己努力,他們付出了尋常國家都沒有的凝聚力和勇氣。
能誰都不靠,只靠自己就保持中立的國家,少之又少,而瑞士就是其中之一。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的國家,都是有點水平的,否則即使不會被佔領,也會被籤訂各種條約限制。
0202強硬的瑞士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瑞士組織了25萬人的軍隊在邊境圍成一圈,誰要是想佔領企圖吞併就和它們拼命,周圍的國家看見這架勢,即使佔領了也得不償失。不是那種一嚇唬就投降的地方,更何況瑞士的僱傭兵大家都知道有多厲害,繞著走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當德國的閃電戰坦克部隊靠近邊境,瑞士僅用了三天就動員了60萬國民變成軍隊在邊境再次拉起防線。瑞士當時全國才幾百萬人,相當於把全國的青壯年都拉來當兵了。
希特勒權衡再三,決定放棄這裡,繞路前進。
其實以當時德國霸主的實力,想要攻打瑞士,那是肯定沒問題的,但是付出的代價會有點大,加上瑞士境內又沒啥值錢的礦產資源。當時拼上性命的瑞士人威脅德國,如果敢入境就炸了連接其他國家的隧道,讓他們計劃失敗。(有資料說瑞士其實暗中和德國合作,收了13億法郎把去其他國家的路線讓了出來。)
有了這些鮮活的例子,其他國家也就默認了瑞士中立國的存在,反正這裡又沒啥好佔領的,大家就放著不管了吧。
而當時瑞士能拼、能打、還遵守約定的特點,也就吸引了全世界各國的資產都往瑞士流動,權衡一時的貴族,富可敵國的財主,呼風喚雨的政客都往他們那躲,這也就相應地帶來了豐富的財產資源。
0303瑞士的金融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瑞士就掌握了全球35%的私人財富,三分之一的有錢人都來這裡避難了。(甚至希特勒本人都在瑞士銀行存了11億馬克。)
因為海量的金錢湧進這個小國,瑞士人就地搭臺子搞起了金融行業,瑞士的銀行業就是這樣搞起來的。
遵循著瑞士人的優良傳統,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好客戶的信息資產,因此瑞士在國際上的信譽是特別好,全世界各種黑白兩道不正當手段掙來的錢,即使收的手續費比其他國家都要高,也有的是人願意存進去。
國家有了錢以後,就有資金去投資其他行業了,因為礦產資源匱乏,國家人口還少,首先就是從事高端行業了,比如奢侈品、手錶、珠寶、高端機械製造、光學設備等等。
這也就是瑞士勵志般的發家史。
未來的瑞士能否保持現在的國際地位,誰都不知道。但瑞士發展的歷史,卻是對當代國家有著點睛的一筆。
喜歡本文的還希望能給本篇文章點個讚關注一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