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通訊員 朱晨 黃孟陬
2020-02-08 20:03 來源:澎湃新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口罩、消毒液、手套等物資是必要防護用品。然而,有人卻為一己私利,兜售不符合醫用標準的口罩、假冒消毒液、假冒一次性手套等物品牟利,甚至以售賣口罩為幌子實施詐騙。上海警方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
手機店內售賣口罩,不具備有效阻隔病毒功能警方查獲一批假口罩 松江警方 供圖
2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嶽陽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查中發現,一手機店正以每枚2元的價格對外銷售醫用口罩。鑑於正值疫情防控期間,此線索引起了警方重視。
警方隨即協同市場監督管理所上門調查,當場抓獲嫌疑人金某,查獲不符合醫用標準的口罩67盒(每盒50枚)。2月3日晚,另一名嫌疑人劉某落網,警方在其居住地另查獲假口罩86盒。
嫌疑人兜售假口罩 松江警方 提供(00:14)
據手機店店主金某交代,疫情來襲,口罩需求量大增,兜售醫用口罩利潤非常可觀。於是,朋友劉某與其聯繫,稱私下存有1647盒假的醫用口罩(約8萬枚),想通過金某對外進行兜售。隨後,金某通過微信招攬客戶,再在手機店內進行售賣。截至案發,其已銷售口罩1300餘盒,非法牟利13萬餘元。
經查,劉某所存有的口罩根本不具備有效阻隔病毒微生物的功能。而在金某的朋友圈內,其明知不是醫用口罩,仍宣稱該口罩為外科醫用口罩,還聲稱「存貨不多」。目前,金某、劉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此外,長寧警方近日也重拳出擊,查獲大量假冒偽劣口罩及消毒液,涉案金額18萬餘元。
民警在辦公場所查獲假冒一次性手套 長寧警方 供圖
2月5日,長寧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接群眾舉報稱,有人通過微信在網上高價銷售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民警核查後發現,上海翕宇商貿有限公司存在高價銷售口罩、消毒液等商品的情況。當天下午,長寧警方在該公司辦公場所內查獲未標註生產日期的假冒知名品牌口罩2600餘個,以及大量假冒知名品牌的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
民警在辦公場所查獲假冒消毒液 長寧警方 供圖
經查,1月至案發,犯罪嫌疑人(上海翕宇商貿有限公司實際經營人)王某夥同業務員翁某從外地購入假冒知名品牌口罩、消毒液、手套,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外進行高價銷售,累計銷售金額已達7萬餘元。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翁某因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被長寧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嫌疑人與被害人的微信聊天截圖 長寧警方 供圖
市民網上購買口罩,卻收到空信封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趁著當下防護物資比較緊缺,以售賣口罩為幌子實施詐騙。
2月4日,長寧公安分局新涇派出所接到居民王先生報案稱,前幾日其在網上看到一則售賣口罩的信息,想到家中口罩快要用完,就添加售賣人微信進行溝通,對方隨即發來某知名品牌口罩的圖片。王先生覺得對方開出的價格還算合理,便在微信上轉帳進行購買。沒想到,次日收到的快遞竟是一個空信封。王先生起初以為是賣家發錯了,他再聯繫賣家便再無回音。王先生這才發現被騙,隨即向公安機關報警。
民警在郊區某賓館抓獲嫌疑人田某 長寧警方 供圖
2月5日10時許,民警在本市郊區某賓館的房間內抓獲了嫌疑人田某。
經訊問,犯罪嫌疑人田某對自己利用貼吧發布虛假銷售口罩信息、騙取被害人錢款後將對方拉黑或發空包的手段,以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田某交代,自1月下旬至案發,其利用相似手法詐騙山東、深圳、四川等地的網友5人,累計金額達2300餘元。
「都這種時候了你還去騙人,你是個人嗎?」面對民警的怒吼,田某低下了頭:「我看到你們發的通告了,其實心裡很害怕,總覺得會被你們抓到。」
目前,犯罪嫌疑人田某因涉嫌詐騙罪被長寧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提示,疫情當前,廣大人民群眾務必提高防範意識,網絡購買醫用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用品時,要到正規購物網站。提到匯款、轉帳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一旦被騙要及時撥打110或者到就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口罩詐騙,上海警方,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