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棲菜的藻體。前者稱「大葉海藻」,後者稱「小葉海藻」。(右圖為小葉海藻)
海根菜、鹿角尖、大蒿子、海藻菜、烏菜、海帶花。
海蒿子:多年生褐藻,褐色。固著器盤狀。主幹圓柱形,單生,小枝互生凋落後於主幹上殘留圓錐形跡。單葉,互生,葉形變化甚大,初生葉倒卵形、披針形,全緣,具中肋;次生葉較狹小,線形至披針形,中肋不明顯。小枝末端常有氣囊,圓球形,生殖託單生或成總狀排列於生殖小枝上。羊棲菜:固著器假根狀。葉狀突起長棒狀,先端盾形,有時膨大,中空成氣泡;氣囊紡錘形。
均生於低潮線下海水激蕩處的巖石上。主產山東、遼寧等地。
夏、秋季採撈,去淨雜質,洗淨,曬乾。
大葉海藻:捲曲皺縮,黑棕色,有的被有白霜,長30~60釐米。主幹呈圓柱形,具圓錐狀突起。主枝自主幹兩側生出,側枝自主枝葉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狀突起。初生葉披針形或倒卵形,全緣或具粗鋸齒;次生葉條形或披針形,葉腋間有著生條狀葉的小枝。氣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圓形,有的有柄,頂端鈍圓,有的具細短尖,質脆,潮潤時柔軟;水浸軟後膨脹,肉質肥厚,粘滑。氣腥,味微鹹。小葉海藻:較小,長15~40釐米。分枝互生,無刺狀突起。葉條形或細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氣囊腋生,紡錘形或球形,囊柄較長。質較硬。
性寒,味苦、鹹。歸肝經、胃經、腎經。
軟堅散結、消痰、利水。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用量6~12克。水煎服,或浸酒和入丸散。用治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能影響甲狀腺功能,有縮肝脾、抑菌作用;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具有肝素樣抗血凝作用;有降血脂作用,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並減輕動脈硬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尚具有抗腫瘤及抗感染等作用。
含藻膠酸、粗蛋白、甘露醇、灰分、脂肪、粘液質、果糖、巖藻糖、褐藻澱粉(即海帶澱粉)、馬尾藻多糖等成分。此外,提取出一種抗凝血成分,作用類似肝素。
脾胃虛寒者禁服,不宜與甘草同用。
1、治癭瘤:海藻(洗去鹹汁)240克,貝母60克,土瓜根0.6克,小麥麵(炒)0.6克。上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外臺》崔氏海藻散)
2、治肉癭、石癭: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甘草各3克,海帶1.5克。水煎服。(《外科正宗》海藻玉壺湯)
3、治肝經癭瘤:海藻、昆布各60克,小麥120克(醋煮炒幹),龍膽草60克。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白湯送下,並噙化咽之。(《證治準繩》海藻軟堅丸)
4、治疝氣:海藻、昆布各15克,小茴香30克。水煎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5、治腎炎蛋白尿:海藻、蟬衣、昆布各適量。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6、治身上生贅肉:海藻為末敷,仍煎海藻酒服之,則去。(《普濟方》)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道醫問診諮詢,添加微信號:daojiaos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❶2020庚子鼠年,道家風水吉祥春聯福字,開始結緣!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❷玄學課堂,《靈龜奇門》預測術網絡授課班招生啟告!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半夏!
❹經絡養生,九個秘訣讓你的經絡排毒!
❺冬天「最厲害」的綠葉菜:驅寒降脂、還是胃病剋星!一定多吃點!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檳榔!
❼為什麼現代人動不動就生病?養生要養什麼?
❽這種小小的「長壽果」,肝血不足,腰痛頭暈要常吃!
❾每天學一味中藥,熟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