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只有雙腳是與地面直接接觸的,所以腳對跑者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但是,腳也是最容易出現傷病的部位。
除了一些因跑步壓力帶來的傷病外,像水泡、黑趾甲、趾甲真菌感染等,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下面主要講述預防腳趾甲真菌感染的技巧。
保持跑鞋清潔乾燥
溫暖潮溼的環境是真菌非常喜歡的。每次跑步結束之後,必須把鞋墊拿出來晾曬,最好進行烘烤或者太陽暴曬,跑鞋也要經常晾曬。
這樣可以保持跑鞋的乾燥清潔,特別是在冬季,容易出腳汗的跑者,更要注意做到這一點。
勤換襪子
每隻腳上的小汗腺超過12.5萬個,所以跑步時腳特別容易出汗,襪子自然就會變得潮溼。
每次跑步結束之後,需要立即換上乾燥的襪子,防止真菌滋生。
跑鞋合腳
跑鞋不僅要長度合腳,寬度也要合適。跑鞋太緊會擠壓到腳趾,對腳趾甲的傷害比較大,而且跑步時影響跑姿,增加受傷的風險。
購買跑鞋時,跑者最好到專賣店通過步態分析和試穿來選擇跑鞋。
勤剪趾甲
腳趾甲過長會把襪子頂破,而且跑步時腳前後移動,會讓腳趾甲與鞋直接接觸,可能會導致腳趾甲瘀血。跑者需要勤剪趾甲,而且不能剪得太禿。
避免公眾場合感染
在浴室或者健身房洗澡時,不能赤腳,最好能自己攜帶一雙拖鞋,儘量避免穿公用的拖鞋,防止被別人的腳感染。
文章整理自微博@夜夜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