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在2019年即將落幕之際,回首過去一年,中國經濟以6%的增速交出了一份整體上令人滿意的答卷。在世界經濟已經普遍缺乏新的增長動能之際,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強大韌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數位化轉型帶來的降本提效。
面對這一新的增量市場,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順應趨勢開始發力,而在這一局紅利期爭奪戰中,京東走在了前列。數據顯示,京東企業業務在中國企業電商採購市場無論市場佔有率還是服務滿意度都領跑行業。而京東企業業務在企業市場穩健成長的背後,一方面源於京東在物流、供應鏈、大數據、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厚積薄發,另一方面則是京東企業業務順應當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趨勢提供的場景化服務,為企業省出了「真金白銀」。
數據顯示,2019年京東企業業務幫助超過6000家大型企業客戶降低18%採購成本,提升45%採購效率,為中小企業節省綜合成本超過500億元。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細胞,由此帶來的乘數效應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澎湃動力。
高質量服務為企業降本提效注入新動力
面對全球增速趨緩的經濟形勢,藉助數位化以降本求生存、以提效謀成長成為中國眾多企業的共同選擇。國際著名信用管理公司鄧白氏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報告》在對中國216家不同規模的企業調查後發現,約40%已經開啟數位化轉型,其中尤以能源、製造、冶金等傳統領域為甚。在與這些企業的合作中,京東企業業務以「智能化」 打造出符合大型企業複雜管理需求的「體系化」 服務,從需求智能化、服務智能化、運營智能化和資產管理智能化四大方向全面嵌入企業多場景的運營管理鏈條之中,贏得了眾多大型企業的認可。
在金融行業,京東與國泰君安的合作使其成為業內第一家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採購的證券企業,同時京東還同中國太保集團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創新,上線了業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增值稅專用電子發票平臺。再加上此前與郵儲銀行、中國銀行等的合作,京東企業業務已服務97%的大型金融企業。
在能源行業,浙能集團通過與京東的合作,實現了下單、審批、執行、交付、結算的一站式線上採購和數位化管理,將採購周期由一個月壓縮到了一周。而在與中能源集團的合作中,京東則通過運營管理的數位化與智能化的升級,幫助中能源拓展加油站購物場景的邊界,將2000座加油站升級為「超級服務站」。
在製造業領域,京東除在辦公、勞保用品等領域的合作外,還深入生產製造場景幫助企業打造數位化的橫向資源整合能力,為企業供應鏈各個環節提供商品、管理和運營管理技術支持的同時,幫助企業整合金融、物流、供應鏈、服務等上下遊資源。全球首批「燈塔工廠」海爾集團通過引入京東iSRM,實現了對自有工業品平臺「好品海智工業品平臺」的一站式、智能化工業品供應鏈管理。
與大型企業有所不同,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與資金,所面臨的採購與運營壓力更大,因此京東企業業務在服務中小企業過程中,將「省錢、省心、省時間」放在了第一位。截至2019年11月,京東企業業務已擁有超過700萬的中小企業客戶,2019年累計為中小企業用戶節省綜合成本超過500億元。而京東提供的數據顯示,京東中小企業客戶的平均壽命已達到4~5年,超出中小企業平均壽命2.3年近一倍。
公共事業攜手數位化 築就社會發展堅實保障
隨著近年來中國不斷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各機關事業單位也在不斷探索以數位化提升公共事業管理效率的新通路,而由此帶來的服務效能提升成為了企業成長與社會穩定的有力保障。在高校、扶貧、助殘等領域,京東都在展現著數位化的價值。
京東與重慶大學的合作,就被許多重大學子稱為「無限館藏」。據了解,在同京東合作後,重慶大學圖書館館藏系統與京東線上書城進行互聯。重大學生可直接在圖書館平臺上提交自己需要的圖書,圖書館會直接在京東下單並由京東直接配送至學生手中。在同濟大學,京東則通過打造校企聯合「愛心超市」的方式,為6000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發放提供了高效的新模式。
而在扶貧攻堅戰中,京東也讓數位化變成了連接政府、企業與農戶的樞紐。在與雲南省政府、雲南省農行等合作的「政企農金」項目中,京東一方面為農戶與商貿企業提供了銷售平臺,另一方面則通過授信管理的方式使扶貧資金的監管更為嚴格。
在日喀則這個中國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偏僻的城市,京東以自己的數位化採購和物流配送能力,讓這裡的600座學校的學生能夠每天都喝到一杯國家規定的學生飲用奶。
此外,京東的數位化服務能力在助殘工作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在與四川省殘聯的合作中,四川省殘聯首次將全省的殘疾人生活物資採購、輔具展銷等公共服務工作搬到線上,藉助京東的物流配送體系,讓助殘工作變得更高效。同時,京東也推出了四川省殘疾人特色商品館,讓殘疾人能夠平等的參與到就業中,讓他們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
輻射更多生態場景 攜手合作夥伴共享萬億紅利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數位化不僅意味著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也預示著一個新的商業生態的開闢。在這個新的商業生態裡,中小企業可以高效地對接到生態鏈中,而大型企業也可以因此服務更多的用戶,激發新的商業模式。
在這一商業變革過程中,京東率先提出「企業服務綜合體」構想不斷引入世界級的服務巨頭,拓展著數位化服務的邊界。商用領域,在2019年7月,蘋果正式將企業市場業務授權賦予京東,而去年在11月,另一家商用PC巨頭聯想也與京東在商用領域達成了戰略合作,推出了業內首個B2M客制化系統平臺——基於這一平臺,企業用戶可以直接進行產品定製。工業品領域,2019年9月,京東同世界知名企業菲尼克斯電氣籤署了合作協議。菲尼克斯將開放自身的解決方案、線下服務渠道和相關基礎設施,與京東一起為企業客戶提供從前期諮詢選型、到專業物流、到安裝培訓售後維護的原廠標準服務。
在此基礎上,京東的服務能力也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展現出來。去年3月京東正式發布iSRM智能採購管理平臺,這一平臺針對工業製造業長期存在的長尾商品多、供應商數量龐大、供應鏈管理難度大等問題,搭建數位化平臺併集合商品、金融、物流、服務、質控等能力資源模塊,實現了企業管理效能的成倍提升。而在2019年9月舉辦的第21屆工博會上,京東工業品則整合京東IoT技術能力和數據積累,推出了首個智能工業物聯網產業平臺解決方案,給出了工業網際網路落地的「京東模式」。
此外,在商用服務的數位化領域,京東商用PSI(Product Service Integration)平臺提供的商品+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也可以助力企業服務效能的提升。在四川雅礱江的水電站駐守保障住房軟裝項目中,京東PSI成功將20多個品類和上萬個商品壓縮為10個訂單,將最終整體項目下單及項目實施安裝周期控制在4個月時間,對比傳統採購模式工期降低60%。
在世界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當下,向內挖潛、練好內功或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唯一選擇,而擁抱數位化則無疑是這一目標的最佳實現方式。從另一方面來說,企業數位化服務的巨大市場,也意味著經濟成長的新的可能。
正如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汪濤所言:數位化革命為中國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為開創新軌道、開發新模式、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契機。而抓住數位化的發展紅利,將是中國企業乃至於中國經濟重塑競爭優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