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狀惹是生非 看手術如何拆解這枚 定時炸彈

2021-01-20 騰訊網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症狀複雜多樣,可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異常等。

雖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症狀表現存在較大個體差異,但妄想症狀幾乎存在每一位患者之中。妄想,主要表現為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這種信念與客觀事實、所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等不相符合,甚至荒謬離奇,但患者卻堅信不疑,無法被說服,也不能以親身經歷加以糾正。因妄想症狀,患者往往變得非常自大、多疑、敏感、不信賴別人、行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評,嫉妒性強,遇事喜歡誇張、冷血甚至六親不認。 精神分裂症的在妄想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家庭、社會和諧。

以下我們通過一則案例輔以說明

患者高某(化名),男性,患精神分裂症病史9年。21歲時,無明顯誘因出現失眠、情緒不穩、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積極性下降、與同學疏遠等症狀。最為明顯的是,作為中文系的大三學生,期末考試時患者的寫作內容缺乏邏輯性,敘述不切題,不能圍繞談話的中心思想明確表達意思,成績較以往大幅下降,經校醫心理疏導,症狀稍有改善。

畢業後,因求職屢屢碰壁,患者再度出現失眠、緊張焦慮、脾氣暴躁、敏感多疑等症狀,其中以被跟蹤監視感、被害妄想症狀最為凸顯。出門在外,他常感到被監視、被迫害,如看到街上的警察,就認為是來抓自己的,常處於精神緊張、心情忐忑的狀態,家人的努力開導、寬慰、激勵全都聽不進去;看到父母與鄰居聊天便認為是在說他壞話,要合起夥來算計他,便與鄰居理論並發生口角,鄰居隨口說的一句話:「你神經病啊」,這時家屬才引起「警覺」,並帶高某去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就診,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自確診至今,高某一直以奧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期間配合中藥、民間偏方、電休克等多途徑治療,但療效始終欠佳,特別是妄想症狀時好時壞,隨著季節的變化,症狀呈反覆發作趨勢。

據家屬回憶,最嚴重的一次患者無故懷疑鄰居在飯裡投毒謀害自己,衝動之下用斧頭將鄰居家的門砍壞,不顧勸阻衝進鄰居家,將鄰居家砸得面目全非,甚至威脅父母不要多管閒事,好在警察及時趕到將其制服,索性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種藥物難治的精神病能手術嗎?還有救嗎?這是家屬在電話諮詢中,反覆向我們提出的問題。對此我們認為,或許是他們對現階段的藥物治療無效產生絕望或許是某種不信任感。為此,我們也給予耐心解答。

精神病真的可以手術治療嗎?

答案是肯定的!人腦邊緣系統,即情感環路,是腦內與情緒、情感活動關係最密切的結構。其人腦邊緣系統的神經核團,釋放多種神經遞質,微創手術以邊緣系統上的神經核團為靶點,調控神經遞質及其受體變化,以去除精神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異常行為,從而控制精神症狀。

下面我們再看看通過微創手術治療後高某的病情變化。

入院後,我科專家綜合病史、症狀、體徵及相關輔助檢查,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重大慢性疾病,確定患者符合手術治療條件,擇日完成第五代腦立體定向神經調控手術。

圖為第五代腦立體定向神經調控手術術中場景

術後第二天,患者從ICU轉至功能神經科病房,經頭顱CT複查,體徵良好。

術後第六天,經過精神專科醫生的評估,患者情緒平穩,敏感多疑、妄想、脾氣暴躁等症狀獲得消除。

圖為術後查房場景

術後一年隨訪,患者遵醫囑服藥,症狀控制良好,表現與常人無異,可幫助父母完成簡單家務,與家人關係明顯好轉。據家屬描述,患者還把七年沒有來往的堂姐請到家中,自己親自做飯招待,堂姐驚訝於手術的療效顯著,連連感嘆患者思維清晰、親情感回歸,與患病時判若兩人。

針對此患者的治療總結

上述患者精神分裂症病程長達9年,症狀突出表現為敏感多疑、被害妄想、脾氣暴躁、傷人毀物。經長期、聯合、足量、足療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各種物理治療療效欠佳,病情反覆發作,自知力缺失,社會功能嚴重下降,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重大慢性疾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對於陽性症狀有暴力傾向的病人來說,手術治療效果相對藥物治療來說,暴力傾向消失得更快、更徹底。如脾氣暴躁、攻擊傷人、自殺行為的病人,手術後脾氣暴躁的性格特質變得彬彬有禮。藥物對這些症狀的療效欠佳,手術對藥物作用有互補性。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專家團隊回訪了10年前手術的約800例病人,多數患者的頑固性精神症狀基本消除,大多數病人的生活基本正常,很多可以外出務工。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手術有其獨特的優勢,具有較好的安全性,療效更加長久。

總之,患者之所以會有攻擊行為,其實都是受到疾病的影響,而非患者的本意。患者本身其實也是深為病症所苦,若能接受適當的治療,症狀受到控制,病情維持穩定,一樣可以從事正常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絕不是有些人心中所恐懼的「定時炸彈」。

本文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功能神經科 編輯發布,原創文章,嚴禁抄襲。

相關焦點

  • 在讀博士患精神分裂症9年藥物難治,精神手術助其回歸正常生活|手術...
    28歲傳媒大學新聞系博士學位在讀,任誰看都有著大好的錦繡前程,因自身性格和學業等壓力患上精神分裂症9年。至今放棄學業,由六旬父母在家看護。患者黃青(化名)從小就是個性格內向、膽小但又脾氣倔強的女孩,雖然不好交際、喜怒哀樂不輕易表現在臉上,但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不讓父母感到操心。
  • 細數精神分裂症10種妄想症狀,你家的患者有哪種?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臨床上根據妄想的主要內容歸類,常見有如下幾種: 1、關係妄想:患者認為周圍環境中所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均與自己有關。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
  • 不同類型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核心提示:我們根據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症狀可以將其分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緊張型精神分裂症、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的症狀表現來進行區別,然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越早知道越好
    關注回復「心理」,送你一句真相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類疾病中比較嚴重的一類疾病,多數情況下我們說,這類疾病康複比較簡單,但是要想治癒就很難。因此,要想避免這類疾病,比較好的方式就是「防範於未然」,在平時做好預防這類疾病的措施,或者是在疾病症狀出現的初期,就及時進行有效、專業的治療。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不是人格分裂
    講完這段故事,他漸漸變得放鬆,也面對著我了。Skhizein(精神分裂)【凱撒電影獎提名短片】精神分裂症在全部人口當中的佔比大概是 1% ,是所有精神疾病當中最嚴重的一種。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超過一半會有長期的精神問題,失業率高達 80~90% ,壽命平均也會減少 10~20 年。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叫做陽性症狀,一個方面叫做陰性症狀。陽性症狀主要包括幻覺和妄想。幻覺包括聽到不存在的聲音,比如聽到大腦中有一個人在給自己下指令,批評自己。
  • 患上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狀?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的經常聽說精神分裂症吧,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精神分裂症呢,可能大部分人是在電視裡面常常能聽到精神分裂這個詞,然而在生活中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患者,在患病的初期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從而就嚴重的耽誤了最近的治療時機,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關注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事項
  • 看奧斯卡電影《美麗心靈》秒懂【精神分裂症 】
    其特徵為患者出現幻覺、妄想、語言混亂、異常行為,以及不能理解什麼是真實。由德國藝術家兼精神分裂症患者奧古斯特·納特爾所繪畫的「我處於幻覺時的眼睛」。「schizophrenia」這一用語是由尤金·布魯勒提出,中文名稱「精神分裂症」是由此直譯而來。現在很多國家及地區調整為「思覺失調症」。
  • 筆記|《變態》C4 精神分裂症(下)
    在急性期,多巴胺進一步增加,乙醯膽鹼失代償,引起陽性症狀,在用抗精神病藥阻斷多巴胺能後,陽性症狀得到控制,但增高的乙醯膽鹼恢復比多巴胺慢,故此期主要表現為陰性症狀和精神病後抑鬱。(4)去甲腎上腺素能假說: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亢進。(5)穀氨酸假說: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穀氨酸能低下。
  • 細數各類型精神分裂症
    眾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複雜多樣,如果把眾多的患者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本類型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見的一型。一般起病較緩慢,起病年齡也較其他各型為晚。
  • 精神分裂症=雙重人格?這其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有哪些?1、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而幻聽最為常見。2、思維障礙妄想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思維內容障礙。最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影響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非血統妄想等。3、情感障礙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見的情感症狀,此外,不協調性興奮、易激惹、抑鬱及焦慮等情感症狀也較常見。
  • 如何判斷人格分裂or精神分裂症?
    經常有人問到精神分裂症是不是人格分裂,如果不是,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呢?
  • 【渡過·醫生專欄】董芳:如何鑑別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
    確實,雙相和精神分裂症有很多容易混淆之處。要準確鑑別這兩種疾病,需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911年,瑞士精神病學家布魯勒提出「4A」基本或獨特症狀,並首次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他認為聯想障礙(association)、情感淡漠(apathy)、矛盾意向(ambivalence)和內向性(autism),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幻覺、妄想、行為障礙僅為附加症狀。
  •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日常生活中,只要人們提到精神分裂這個詞,基本上都會投來怪異躲避的眼光。那麼這作為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在早期的一些症狀表現中,要儘早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治。比如早期會出現反覆的言語性幻聽,出現思維被插入的情況。還會出現幻覺妄想。
  • 是精神分裂症就會傷人毀物?這「誤會」可大了
    03思維破裂 精神分裂患者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沒有明確的一個思想,表達出來的前後意思總是缺少關聯,讓人琢磨不透,沒有條理,語言容易斷斷續續。還有一些病人會自言自語,情緒不穩定,大哭大叫。這同樣屬於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 你所不知道的精神分裂症
    我無法十分專注地和你交流,因為似乎所有其他即使我不想感興趣的事情也會吸引我的注意力,當我們交談時,我會不由自主地被隔壁房間和走廊裡的聲音所吸引,我控制不住我的注意力,這使得我無法注意我在對你說什麼或你對我說了些什麼。」一位精神分裂患者的自述。
  • 女子幻想自己是混血兒,醫生定向手術「重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腦
    但大四這一年,平常溫文爾雅的小周突然像變了一個人,脾氣暴躁、性格孤僻、行為懶散,後來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4個月後,小周開始自言自語、大哭大笑、神志不清出現幻覺,甚至對父母揮拳相向,「我不是周**,我是美韓混血兒。」四處求醫無果後,曾經幸福的一家陷入絕境。2020年底,小周父母得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II科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他們趕到易偉教授專家門診求助。
  • 精神分裂症是什麼?患者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上面幾句話是很多精神分裂患者經常說的。這些話在我們一般人看來可能比較奇怪,可卻是精神分裂患者的常態。 精神分裂症常被稱為嚴重精神障礙,部分患者會有功能殘疾,因此很多人談精神分裂症色變。其實研究發現,如果堅持用藥,大部分患者能獲得理想療效。該疾病治療的主要挑戰在於及時發現,及時就診和規範治療,不要自行減藥或停藥。
  • 神經衰弱會不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症?醫生: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這...
    早期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睡眠障礙等問題,幻覺、妄想、怪異言行等症狀並不明顯。 常有一個人先被診斷為神經衰弱,後出現其他症狀,又而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其實先前的神經衰弱多是誤診,本質上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現。
  • 無麩質飲食與精神分裂症 | SIRS2019
    本項小規模先導研究發現,血清抗麩質抗體水平升高(尤其是抗麥膠蛋白抗體[AGA IgG])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5周的無麩質飲食幹預後,陰性症狀的改善優於攝入含麩質飲食的患者。「無麩質飲食有潛力改善精神症狀,尤其是陰性症狀,而這一症狀維度的治療存在高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