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防刺白大褂」引爭議,研發團隊:材料已申請發明專利

2020-12-23 澎湃新聞

近日,有網友發現有網店在出售「醫生防刺白大褂」,該產品一經曝光引發了不少關注和爭議。

商家宣傳。淘寶網店圖9月4日,「醫生防刺白大褂」研發團隊負責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管朱某告訴澎湃新聞,團隊從2018年開始研發該防刺白大褂,耗時兩年打造。團隊成員有5人,製作該產品的材料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朱某告訴澎湃新聞開發此產品的初衷,「鄰居孩子也學醫,剛好遇到了(自我防護)的問題,個人感觸比較深,警察的防護服可以開發,醫生的為什麼不可以?去年的傷醫事件,影響比較大,看到了越來越多醫生有這個需求,促使我們為這些醫護人員做一些貢獻。」

朱某解釋,「醫生防刺白大褂」和普通的白大褂從顏色上沒有什麼區別,正常清洗,但是可耐強酸強鹼,且多了一層防刺材料。「這個起關鍵作用,保護人體器官免於利器的傷害。」

「醫生防刺白大褂」研發團隊提供的產品發明專利申請。受訪者供圖朱某提供的專利證書顯示,兩項國家專利名稱分別為「一種噴塗成型的防護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用於防切割手套、防割護具及防穿刺服裝的複合材料」。前者申請日為2016年07月20日,專利號為「ZL 2016 1 0572542.5」,授權公告日為2018年04月06日;後者申請時間為2016年08月30日,專利號為「ZL 2016 2 0983735.5」,授權公告日為2017年05月24日。兩項國家專利權人均顯示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智慧財產權網頁上可查詢到受訪者提到的專利。澎湃新聞通過國家智慧財產權網頁查詢到,這兩項專利確實有申請註冊,且信息吻合,兩者申請人均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商家宣傳產品可防刀具切割:輕鬆抵禦減輕菜刀、匕首、水果刀、瑞士軍刀等有刃刀具砍劈切割傷害。產品理論模擬為:通過有線元軟體,在纖維細觀結構和層間結構層面,研究分析尖銳刀具接觸侵徹、割裂破壞織物機理,設計阻止刀具穿刺切割防護的織物結構。

朱某介紹,該團隊是國內第一個研發「醫生防刺白大褂」的團隊,目前單個分銷商店鋪每月賣出大概80、90件產品。「該產品是經過歐洲標準檢測為五級防刺,目前使用壽命為十年。產品現在才剛開始量產,還是想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成本,把產品的價格再降一下。」

有買家留言稱:「白大褂穿上外觀跟醫院發的一樣,看不出來區別,頸部也有防護,太適合我們醫生了。」也有網友質疑產品是否真實可靠,認為解決傷醫問題根源還是應該建立保護醫護人員的制度以及實施相應的措施。

澎湃新聞注意到,各地也開始建立保護醫護人員的規定。從7月1日開始,北京市實施《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規定》明確了毆打傷害醫務人員、攜帶刀具、聚眾滋事等七大類嚴格禁止的侵犯醫務人員安全、擾亂醫院安全秩序的行為。同時規定,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對揚言暴力、多次無理纏鬧等高風險人員就診可安排治安保衛人員陪診。受到暴力威脅時,醫務人員可暫停診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醫用版「防刺服」現身網購平臺 研發公司:警用轉民用
    重950g,防刺防割,可保護肩膀、胳膊、前胸後背等部位……近日,一款防刺白大褂現身網購平臺,引發網友爭議,有人對這款產品的實用性和可靠性提出質疑,甚至調侃:「難道是傳說中的軟蝟甲重出江湖」?也有人認為這是商家的炒作,是在販賣焦慮情緒。對此,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發現,原來這款白大褂背後還真有故事。
  • Qing調查丨醫用版「防刺服」現身網購平臺 研發公司:警用轉民用
    重950g,防刺防割,可保護肩膀、胳膊、前胸後背等部位……近日,一款防刺白大褂現身網購平臺,引發網友爭議,有人對這款產品的實用性和可靠性提出質疑,甚至調侃:「難道是傳說中的軟蝟甲重出江湖」?也有人認為這是商家的炒作,是在販賣焦慮情緒。對此,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發現,原來這款白大褂背後還真有故事。
  • 醫生防刺白大褂引爆網絡!許可:我希望這件衣服的銷售量為0
    4日下午,防刺白大褂研發公司——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朱經理在回應澎湃新聞時表示,防刺白大褂系前述公司研發的產品,於今年5月底上線銷售。對於防刺白大褂走紅,他否認是炒作行為。「我們開發這個產品的初衷是保護醫護人員,它火起來我們根本不知道」。據朱經理介紹,2018年,有醫生向固甲公司購買防護產品,並提議發明防護白大褂。
  • 大學生發明老人起行無憂椅 已申請國家專利
    目前他們已申請了國家專利,完善後爭取早日量產。延伸閱讀:00後大學生發明宿舍關燈神器引圍觀近日天冷降溫,一高校男生發明的自動關門宿舍神器走紅。據悉,對於這款關燈神器,其材料和工作原理也很簡單,只需要利用槓桿原理和氣壓的推動作用,就可以達到關燈的效果。
  • 我在淘寶為醫生們備好了「軟蝟甲」:希望這件衣服的銷量為0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超 編輯 徐藝婷)「如果,我們的醫生防刺服早一點研發出來,也許就不會再有楊文、陶勇這些事件發生。」淘寶上有一家店叫「聖盾防護用品店」,店裡有款產品叫防刺白大褂,上面的這句話就出現在這款產品的說明中。
  • 醫生買1700元「防刺殺」白大褂——守護醫生,從允許自衛開始
    「如果,我們的醫生防刺服早一點研發出來,也許就不會再有楊文、陶勇這些事件發生。」「防刺服的出現可悲可嘆,但我希望這件衣服的銷量為0」——接受採訪的匿名醫生 最近,澎湃新聞報導,某寶平臺上線一款醫生「防刺殺」白大褂。
  • 寶麗迪9個發明專利申請皆遭駁回 研發人員大多大專以下學歷研發佔...
    摘要 【寶麗迪9個發明專利申請皆遭駁回 研發人員大多大專以下學歷研發佔比低於同行】證監會官網顯示,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雖然與科創板不完全相同,但創業板的定位也反覆提及一個「新」。
  • 史上首次AI發明家申請專利遭拒:不屬於人類
    據國外媒體報導, 去年7月,一個由多位法律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向世界各地的政府專利行政部門提出挑戰,要求他們承認人工智慧系統發明的設計專利,這些法律專家認為目前的專利申請制度已經過時,不能保護人工智慧或機器的創造性發明。
  • 四川科研團隊已獲專利授權
    近日,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一種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以下簡稱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專利),並且該公司基於以往技術研發的「多肽煥顏面膜」也已正式面市。
  • 光峰科技再收臺達電子「戰書」,一年不到專利大戰已交鋒三輪
    公司於2007年發明了基於藍色雷射激發稀土發光材料的ALPD雷射顯示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 RGB 三色雷射顯示技術的系列問題,並率先在全球範圍實現技術的產業化。光峰科技圍繞ALPD技術構建了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在全球範圍內針對不同的技術模塊進行了系統的專利布局,並在多個模塊具備專利申請數量優勢。
  • OPPO發明專利授權拿下純終端TOP1
    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企業在發明專利申請方面屢創佳績,截止於 2020 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已達 68.3 萬件,國內企業在專利申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逐步鞏固,其中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為 40.3 萬件,參與申請專利的企業更是高達 22.9 萬家。
  • 胡浩和:柑肉「變廢為寶」製成洗滌用品 專項研發技術已申請國家專利
    胡浩和:柑肉「變廢為寶」製成洗滌用品專項研發技術已申請國家專利新聞背景:一般的柑橘,人們都是食肉棄皮,而在中國陳皮之鄉的新會,因為新會陳皮的價值,新會柑人們卻都是「留皮棄肉」。
  • 比亞迪刀片電池引爭議:300項核心專利真的存在嗎?
    IOTednc據股吧及電池網消息,針對專利數的質疑,比亞迪回應稱,在刀片電池領域,比亞迪申請專利320多項,其中大部分為發明專利,這些專利優先在國內申請,海外專利也在同步申請中。此外,刀片電池作為公司不斷推出的新產品之一,不適於內幕信息或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重大事件。
  • 因發明專利討要報酬,員工起訴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公司
    其中,通報一起博士倫福瑞達公司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報酬案。原告高某在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公司」)擔任智慧財產權專員,負責智慧財產權管理工作。2013年2月1日,福瑞達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稱為「過氧乙酸滅菌器」實用新型專利,於2013年7月17日獲得授權並公告,專利證書記載的專利權人為福瑞達公司,發明人為畢某、李某、孫某、高某。
  • 鞍山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45件
    上半年,我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712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10.45件,位居全省第三位。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
    回到拜登爭議講話本身,電燈真的是一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而不是普通人所熟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當然不對,拜登是在刻意安撫當地黑人情緒。電燈並不是這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但也不是愛迪生一個人發明的。電燈照明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廣義的電燈包括了電燈泡、電力傳輸和發電系統,狹義的電燈即我們常說的電燈泡。那麼白熾燈泡是誰發明的?
  • 破解一支電子菸的創新密碼,RELX悅刻專利申請數超170件
    截至10月16日 ,RELX悅刻已在全球申請專利超170件,其中33件已可公開查詢,另有超50件已送審海外專利。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電子菸產品最大的生產國(佔全球95%份額)與出口國(佔全球90%份額)。國內的電子菸產業掌握了電子菸的大量專利,但這些專利大都掌握在代工廠等供應鏈相關企業手中。
  • 專利是什麼意思?外觀專利申請多久?
    專利是什麼意思?專利是受法律規範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佔的排他性。
  • 兩年撰寫發明專利74件!長安這位省勞動模範好樣的
    「把這個劃的數據再重新算一算……」說這話的人正是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結構工程師王世超,他帶領公司結構部門研發團隊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助力OPPO手機研發工作,2017-2019年累計撰寫發明專利74件,碩果纍纍。
  • 匠心丨「飛機醫生」劉明德:修飛機36年,團隊獲百餘項專利
    1994年,為了發展車間維修能力,公司投入2300萬美元,組建附件維修團隊,劉明德成為其中一員。目前,絕多數飛機附件維修所需的輔助工具,劉明德團隊都已實現自主生產。劉明德告訴澎湃新聞,剛開始,國內的附件維修基礎很薄弱,很多零部件都需要從國外購買;購買零部件時,也需要一些輔助工具,這些輔助工具看上去很簡單,但價格卻驚人,「比黃金還貴」。「錢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