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有網店在出售「醫生防刺白大褂」,該產品一經曝光引發了不少關注和爭議。
商家宣傳。淘寶網店圖9月4日,「醫生防刺白大褂」研發團隊負責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管朱某告訴澎湃新聞,團隊從2018年開始研發該防刺白大褂,耗時兩年打造。團隊成員有5人,製作該產品的材料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朱某告訴澎湃新聞開發此產品的初衷,「鄰居孩子也學醫,剛好遇到了(自我防護)的問題,個人感觸比較深,警察的防護服可以開發,醫生的為什麼不可以?去年的傷醫事件,影響比較大,看到了越來越多醫生有這個需求,促使我們為這些醫護人員做一些貢獻。」
朱某解釋,「醫生防刺白大褂」和普通的白大褂從顏色上沒有什麼區別,正常清洗,但是可耐強酸強鹼,且多了一層防刺材料。「這個起關鍵作用,保護人體器官免於利器的傷害。」
「醫生防刺白大褂」研發團隊提供的產品發明專利申請。受訪者供圖朱某提供的專利證書顯示,兩項國家專利名稱分別為「一種噴塗成型的防護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用於防切割手套、防割護具及防穿刺服裝的複合材料」。前者申請日為2016年07月20日,專利號為「ZL 2016 1 0572542.5」,授權公告日為2018年04月06日;後者申請時間為2016年08月30日,專利號為「ZL 2016 2 0983735.5」,授權公告日為2017年05月24日。兩項國家專利權人均顯示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智慧財產權網頁上可查詢到受訪者提到的專利。澎湃新聞通過國家智慧財產權網頁查詢到,這兩項專利確實有申請註冊,且信息吻合,兩者申請人均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商家宣傳產品可防刀具切割:輕鬆抵禦減輕菜刀、匕首、水果刀、瑞士軍刀等有刃刀具砍劈切割傷害。產品理論模擬為:通過有線元軟體,在纖維細觀結構和層間結構層面,研究分析尖銳刀具接觸侵徹、割裂破壞織物機理,設計阻止刀具穿刺切割防護的織物結構。
朱某介紹,該團隊是國內第一個研發「醫生防刺白大褂」的團隊,目前單個分銷商店鋪每月賣出大概80、90件產品。「該產品是經過歐洲標準檢測為五級防刺,目前使用壽命為十年。產品現在才剛開始量產,還是想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成本,把產品的價格再降一下。」
有買家留言稱:「白大褂穿上外觀跟醫院發的一樣,看不出來區別,頸部也有防護,太適合我們醫生了。」也有網友質疑產品是否真實可靠,認為解決傷醫問題根源還是應該建立保護醫護人員的制度以及實施相應的措施。
澎湃新聞注意到,各地也開始建立保護醫護人員的規定。從7月1日開始,北京市實施《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規定》明確了毆打傷害醫務人員、攜帶刀具、聚眾滋事等七大類嚴格禁止的侵犯醫務人員安全、擾亂醫院安全秩序的行為。同時規定,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對揚言暴力、多次無理纏鬧等高風險人員就診可安排治安保衛人員陪診。受到暴力威脅時,醫務人員可暫停診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