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又自卑,功利又努力,郭敬明為何一直存在爭議?

2020-12-11 哲風伊落

郭敬明一直以來都附有爭議性。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早已獲得成功,著名作家,90年代青春文學的代表人物。如今又進入影視圈,首次指導作品便斬獲票房20億,福布斯百名榜之一。貼在郭敬明身上的標籤數不勝數。

從貧困少年到百萬作家,從被奢侈品櫃姐嫌棄,到買下市區洋房,把自己的家打造成奢侈品旗艦店。20幾歲便揚名立萬的郭敬明一路走來,對自己夠狠。

從功利角度看,他的確是勵志的,每走一步路都精於籌劃。一直在順應這個時代,總能抓住大眾的需求。十幾年前,網際網路剛剛興起時,他抓住機遇開始寫小說,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個時代寫小說的人都賺得盆滿缽滿,例如唐家三少,樂小米,韓寒等人。

當紙質出版業逐漸落寞之時,郭敬明又瞄準時機,果斷變賣自己的作品版權,開始踏入駛向影視圈。

但電影圈很明顯要比溫儒的文學界殘酷的多,寫小說可以天馬行空,無拘無束,電影就不同了,它是藝術,是生活。觀眾不會那麼好騙,相反現在的觀眾都是人精,理性又挑剔。稍有不慎便是無數的謾罵和指責。

郭敬明執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豆瓣評分均低於5分。

四部《小時代》雖然讓郭敬明賺足了票房,但隨之而來的也有謾罵和嘲諷。當這個知名大作家進入大眾視線,我們看到了原來他脆弱敏感又自卑,多次公共場合落淚。

這樣的郭敬明,很難評價,他即想作品受到認可,又把想賺錢寫在臉上,說他注重藝術,他又太功利性,說他唯利是圖,他又一直在努力作出希望被大眾認可的作品,太矛盾。

並不是說一個文化人似乎唯有躲在角落,保持清寡和無欲無求,才配在這個嘈雜與喧鬧的世界裡得到真正的尊重。

而他不被尊重的原因是他太善於詭辯,看似專業,一本正經,實際都是廢話,例如如今大火的綜藝演員請就位,舞臺上同樣是導師的趙薇和爾冬陞明顯的都瞧不起郭敬明。

趙薇指導小時代片段時,稱自己只在飛機上看了20分鐘影片,要知道小時代一共四部,指導一部電影的片段,起碼得看完這部影片才行,而顯然趙薇根本沒把郭敬明的作品放在眼裡,同樣的也沒把郭敬明放在眼裡。

確實,郭敬明指導的電影,太視覺化形式化,毫無深度。以至於其他導演點評他的作品時,隨便敷衍幾句也就是了。但他又特別在意其他導演對他的認可。

當年張藝謀的一句小時代作為處女座還不錯,就讓他記了許久,多次節目上都提起,而陳凱歌導演的一句誇讚就能讓他流淚。可見被認可對他來說有多重要。

演員請就位中其他三位都是知名導演,作品都是拿獎拿到手軟的,稍微遜色的趙薇雖然指導作品不多,卻也是品質良好,更是公認的演技派。而陳凱歌,他更是夠不上邊。

他當然明白自己的定位,來到《演員請就位》這個舞臺,無論能力還是資歷都比不過其他三位,節目組請他也就是為了話題度,而他也不負眾望,多次以一己之力將節目送上熱搜,但都以諷刺居多。

曾有人說:喜歡郭敬明的大多數粉絲都是小鎮女孩,即生活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教育水平相對較低。那些相對弱勢、沒有社會地位和話語權的女性群體,在他虛華浮誇、辭藻華麗的文字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幻想滿足。其實這有點牽強,因為當年看她小說的情竇初開的少女,如今已是成年女性,看待事物不再單純,怎麼就知道當年瘋狂追捧他與如今批評他的不是同一批人呢?

在影視圈,但凡沾點文藝的邊地,幾乎都急於與郭敬明劃清界限。

作為導演,他的審美和格局的確有很大的問題。用他的話說,他善於拍美的東西,是的,他的作品我們只看到了美,但看不到別的。

在節目裡,看到他對演員的調教,有時候覺得挺不錯的,某些點也都理解到位,甚至有時候我懷疑他是不是這幾年已經開悟和成長了,但悲催的是,一拍片,依然是MV風格。每個導演確實都有自己的風格,只可惜郭敬明的風格太低俗,太浮華,太表面。

他的短片為什麼臺詞少、近景少,甚至特寫也少,還不是因為他力捧的演員演技太爛,他不得不製造場景和遠景鏡頭來調和。

不可否認,郭敬明是個努力的人,卻不是個純粹的人,某些時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他是可以不擇手段的,例如抄襲,當然對於一個知名作家,他是絕不會承認自己抄襲的。

結語

當一個人不停地渲染自己為了成功而多麼努力時,任何挫折與諷刺對他的自尊都是一種嚴重的踐踏,這也就導致了他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產生。

相關焦點

  • 郭敬明的小世界:固執與嘲諷,口碑與票房
    這真的是郭敬明的小世界,外人看不懂的小世界。一邊惡評如潮,一邊票房走高,對於很多大眾來說,這個世界,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審美群體。他們的審美觀念,是不能用大眾或者傳統的眼光去看待的。而這個我們不知道的審美群體,郭敬明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節目中,郭敬明的爭議也非常大,他的評選眼光真的是讓人看不懂。
  • 《少年之名》導師陣容公布,張藝興和郭敬明加盟,主題曲卻引爭議
    這兩個綜藝節目一個是愛奇藝首播,一個是騰訊旗下,近兩年都一直走在團隊偶像的前列。兩大平臺的第一次試水,一個是男團,一個是女團,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不知為何,愛奇藝和騰訊最近兩年竟然打起了擂臺,19年一起舉辦男團,20年一起舉辦女團,優質的選手被兩大平臺瓜分,精彩程度比之往年瞬間少了一半。
  • 郭敬明人矮不自卑,與陳凱歌同框開心比 v,爾冬陞淡定站趙薇身旁
    很多個子矮的男性,覺得自己不如其他男性那樣子偉岸,無形中會自卑。可是因為《演員請就位2》而聚集在一起的郭敬明陳凱歌,卻會讓你覺得郭敬明本人雖然官方身高只有一米五幾,但是在陳凱歌一米八左右的個子身邊,一點也不自卑。
  • 你以為的詭辯奇才郭敬明?從窮人入榜福布斯,他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都是業內有口皆碑的導演,其中的郭敬明就成為了導師陣容中最有爭議的存在。 從綜藝開始初期和李誠儒的爭論,到孟子義改妝爭議,再到最近的被爾冬陞罵哭,可以說節目的每一次熱點都是圍繞著郭敬明展開。
  • 《晴雅集》開始預售,郭敬明回復網友評論,「茶言茶語」引爭議!
    電影的上映時間是2020年12月25日,在電影預售開始之後,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喜歡鄧倫但是卻不喜歡郭敬明導演,因此很糾結的言論。隨後郭敬明回復網友,親自發言和網友「和解」,希望網友支持電影,不要因為自己而不喜歡鄧倫。結果這一言論被不少人認為是「茶言茶語」,此事在網上很快就引起了一番熱議。
  • 郭敬明再被撕,自卑新貴現原形……
    只是爾導兩位哥哥姜大衛秦沛力挺弟弟說「他是我教出來的,我覺得很好,有什麼不滿意我來就好了」時,鏡頭給了笑到顴骨飛升的郭敬明。 再來看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中對作品點評的高頻用語:「沒有衝突」、「你的戲不連貫,如果你是A,你要表現出來ABC」、"我找不到你的動機」、「不能說服我」...... 節目都播了九期了,他還在說「表演不光是念臺詞,還有感受、感情、選擇、眼神和肢體」。
  • 郭敬明再送S卡惹爭議!何昶希都不好意思了,怎麼他還理所當然?
    大家知道,李誠儒在後面的比賽中退出了,我想很大程度和方方面面受到的壓力有關,在收視率提升後,他和郭敬明在檯面上「世紀大和解」了,這也意味著他「工具人」的效果達到了,而那些苛刻的指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這時,導演的權力再次放大,他們掌握住演員在這個舞臺上的去留,甚至能否具有角逐冠軍的資格。
  • 於正郭敬明為何敗訴後能風光無限?揭露娛樂圈看破不說破的潛規則
    他一直和小鮮肉的粉絲們打得不可開交。他試圖扭轉目前娛樂圈那些烏煙瘴氣的風潮。不過看情形他這理想要實現,路還長著呢!他的兩個老對手也沒閒著,時不時的跳出來給他添堵。這倆老對手,就是另一位編劇宋方金口中的娛樂圈倆大王:於正大王和郭敬明大王。
  • 郭敬明:一個平凡人,卻在演繹著不平凡的人生
    郭敬明: 「你可以不喜歡,但是得允許他存在。」這句話用來描述郭敬明自己全是沒錯了。近日,郭敬明的家意外曝光了,Fendi的地毯、Kenzo的茶几,Gucci的靠墊,Meissen的瓷器、愛馬仕的裝飾物……隨便一處小小的配飾都價值不菲。
  • 我們對自尊的誤會到底有多深?
    為了更加了解自己,我自學心理學,那天看到自尊心強和低自尊的表現,感覺兩個都特別像我,老師,請問我究竟屬於自尊心強還是低自尊呢?」 從這條留言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有著強烈求知慾的優秀女性的焦慮內心,同時也可以看到人們對心理學專業術語的混淆,甚至誤解。就這個機會,我想跟大家聊一聊,自尊心跟高低自尊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和聯繫,以及如何克服自卑,提高自尊水平。
  • 自卑?藍紅獨立人設引爭議
    有人說羅檳姐姐太刻薄,有人說藍紅真的注重感情,同時也有人說藍紅功利、不尊重感情。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現有信息下的證據:藍紅和羅檳分手,而且是婚禮請帖發出後迅速分手。原因大家都了解到了,兩人結婚前夕,藍紅的母親在兩家人接觸中,表示想要在羅檳家房產證上加上女兒的名字。當然,在何賽的表述中,是藍紅和母親兩個人的名字。
  • 75「積極自我」自尊|價值觀如何影響了你的自尊?
    分母是自我要求,如果我們對某一領域特別重視,並能獲得好的成績,我們就會獲得高自尊,對於那些不重視的領域,哪怕成績不太好,結果也不會對我們的自尊有很大的影響!拿我自己來舉例子吧,我讀高中的時候,進入某所省重點的中學,那裡絕對是高手如雲。我剛進去的時候,說實話,還挺自卑的,因為當時的成績不算拔尖!
  • 繼郭敬明後,何炅曝因身材瘦小自卑,被初中老師誤以為是小學生
    娛樂圈盛產高顏值帥哥,拿當下的男藝人來說普遍的又高又帥又有型,而也有男星曝出曾因個子矮而自卑。
  • 張嘉譯主演的《懸崖》,一直是「零差評」,結尾為何存在爭議?
    #劇愛經典#文|冷絲欄目|諜戰劇很多諜戰劇愛好者對張嘉譯、宋佳主演的《懸崖》一直抱有好感,評價頗高,是「零差評」的代表之作。然而一直以來存在一個巨大的爭議:由張嘉譯主演的主人公周乙在結尾是否應該犧牲?作為一名成熟的優秀特工,周乙一直遵守著自己的生存邏輯一一活下來的就是最好的,違背這種「合理性」的邏輯付出的代價必將是死亡。但周乙違背這條邏輯是出於正常人性的回歸,在解救自己的妻子與顧秋妍母女這兩件事上,他做出了必然要做的選擇,這是周乙作為一個男人的擔當。該如何看待周乙犧牲這一結尾?
  •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為何我們存在著自卑情結
    家裡有六個孩子,他排第三,因為他患佝僂病,身形矮小而且行動不便,對此他有著深深的自卑;幼年時弟弟的去世以及他本人有兩次被車撞的經歷,他很害怕死亡,五歲那年,他差點因為疾病逝去,後來終於痊癒了,就是從這起,他決心當個醫生。然而他的成績卻不理想,老師覺得他不具備工作的能力,甚至父母也勸他去做鞋匠,但是,堅強的阿德勒沒有放棄,靠著頑強的意志和異常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優秀的學生。
  • 《恰如其分的自尊》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我們不免陷入與他人的比較之中,很多人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陰影。寧作我來自於《世說新語》,古人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依然適用。就讓我們努力的成為最好的自己,最好我們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而每一個動靜,都是順應本心的,是純粹的,是不受功利情慾支配的。能夠自如接納任何後果,不以好壞定義得失榮辱!
  • 111位業內人士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剽竊者豈能成榜樣?
    在幾天前,編劇汪海林就曾發文稱,於正和郭敬明是被中國編劇行業開除了的,在編劇這個行業裡「社會性死亡」了,「任何正規的編劇活動裡都不會有他們出現……」郭敬明、於正近期分別參加了表演類綜藝《演員請就位2》和《我就是演員3》,兩人都因在節目中的言行與編劇圈發生了爭議。
  • 自尊與女性的「四自」精神培養
    自尊涉及個體是否對自己有積極態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價值的。自尊是指個體對自己整體狀況的滿意水平,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具有跨時間和情境的一致性。高自尊的特質:較容易接受自己與他人;低自尊的特質:容易焦慮、自我懷疑、不快樂。自尊是個體行為的主要動力,是身心健康的決定因素。(二)自卑自卑就是低自尊。
  • 瓊瑤等111位影視從業者抵制於正、郭敬明: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點名指責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指明二人出現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以此追逐點擊率、收視率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在信中提到,郭敬明和於正在法院判決後,拒絕執行法院的道歉判決,未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做出任何檢討,因此也稱二人為「文賊」。
  • 4分,只有郭敬明能超越郭敬明了!
    最近,郭敬明的「能見度」很高。由他執導的《爵跡》系列第二部《冷血狂宴》在12月4日上線播出。同日,由他監製、落落導演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登陸院線。《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出後圍繞郭敬明的爭議話題不斷,12月5日晚剛剛收官,他的電影新作《晴雅集》也將在25日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