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王寧:把玩具賣給大人 泡泡瑪特為何值千億市值?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 / 徐苑蕾

在超356倍的火爆認購後,泡泡瑪特在12月11日上市,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在這背後,無疑是今年最吸眼球、最具爭議、也最非典型的一個中國商業故事。

泡泡瑪特至今成立已10年,但直至第7年公司才開始盈利,隨後迎來爆發式增長,毛利率高達60%。2019年從新三板摘牌時,公司市值只有20億元,而一年以後已翻超過40倍。還有上市之際,創始人兼CEO王寧夫婦仍持有56.33%股份,早期投資人則以地方性資本和小基金為主,這均與典型的IPO故事截然相反。

不管是從商業化還是「Z時代」消費心理的角度,外界對泡泡瑪特的評論已經足夠多,有人認為它創造了新風口,可能是下一個迪士尼,也有人說它或許是「泡沫瑪特」,IP續航能力使人擔憂。

而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雖容易被模仿,但行業競爭壁壘卻非常高,IP池和海內外藝術家資源是其最大的底氣。過去,王寧願景中的泡泡瑪特,是「要爭做中國的迪士尼」,而如今,作為中國潮玩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嘗鮮者,王寧的目標已經變為「要做中國的泡泡瑪特」。

把玩具賣給大人

「在五年前,我們要把玩具賣給大人,大家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存在的市場,因為大人不會買玩具,這就像把洗髮水賣給沒有頭髮的人一樣。」

王寧所提到的這個「艱難時期」,是泡泡瑪特發展過程中最草莽的階段。2010年,泡泡瑪特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但隨後開店遇阻,為了穩定軍心,2011年又辦了「淘貨網」,想從網際網路切入供貨給小商品夫妻店。在此階段,泡泡瑪特的角色更多是一個創意產品渠道商。

直至2015年,泡泡瑪特從代理日本娃娃Sonny Angel的成功中獲得啟發,開始採用盲盒模式,2016年又聯合香港藝術家王信明推出「Molly」系列,實現向潮玩品牌商的商業轉型。

盲盒的售賣形式,是泡泡瑪特對傳統潮玩行業最重要的改造。把玩具賣給大人,或者更準確來說,賣給「Z時代」,泡泡瑪特生意隨即好轉。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從2017年的1.58億元大幅增長至2019年的16.83億元,淨利潤則從156.9萬元增長至4.51億元。

「艱難給了我們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這個行業的基礎設施」,如今回過頭看,王寧表示,通過這10年的努力,泡泡瑪特已經搭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從IP的挖掘、供應鏈的整合、消費者觸達到文化的推廣。

而閉環的建成,則意味著,更多的國內外IP可以複製「泡泡瑪特模式」進行工業化生產,通過泡泡瑪特這個IP孵化、運營平臺多了一種新的變現方式。

毫無疑問,Molly是泡泡瑪特迄今為止最成功的IP,同時也是時間最久、系列數最多的IP。2017-2019年期間,Molly這個「大眼噘嘴女孩」給泡泡瑪特貢獻的收入翻了2倍多,單單2019年就實現了4.56億元營收,佔當年總營收的32.90%。

不過,過度依賴於單個IP,也成為了外界對泡泡瑪特的擔憂之一。除此之外,泡泡瑪特的獨家IP並非買斷,而只是拿到1-4年的獨家授權期限,通常來說,如果銷量好,第二個合同期的授權價格或會大幅提高,因此泡泡瑪特的IP續航能力同樣引人關注。

招股書數據顯示, 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推出16個新IP,預計2020年下半年至少會推出14個新IP。截至上半年,泡泡瑪特共擁有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和56個非獨家IP。

由此可見,泡泡瑪特意圖通過打造IP矩陣,來降低對頭部IP的依賴。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推出僅一年的Dimoo系列盲盒收入已超過Molly,成為公司另一頭部IP。

王寧在接受採訪時也強調,泡泡瑪特正在加大內部平臺IP的孵化,比如PDC(POPMART設計中心),現在公司內部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平臺越來越大後,就有了一定的造星能力。「泡泡瑪特的平臺擁有理性的銷售數據體系和感性的審美體系,此外還有巨大的流量,我們也會思考把流量給到哪些資源,會獲得更大的價值」,王寧說。

尋找「周杰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複合年增長為34.6%,預期2024年將達到763億元。行業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之上,國內做潮玩的公司此起彼伏地冒出並積極布局。

2019年,日本萬代在中國最主要的經銷商之一、IP類消費品品牌52TOYS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今年,名創優品推出潮玩新品牌「TOPTOY」,定位亞洲潮玩集合店;此外,像星巴克、宜家等國際頭部品牌也在推出潮玩產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零售估值來計算,2019年中國潮玩零售市場前五大運營商佔比分別為8.5%、7.7%、3.3%、1.7%和1.6%,泡泡瑪特位居第一,但顯然與第二名並未形成較大差距。

王寧坦言,泡泡瑪特是一家to C的企業,很多年前就已經沒有商業秘密,商業模式大家一看就懂。但他也明確表示,目前行業中並沒有真正能與泡泡瑪特形成競爭關係的企業,潮玩行業的競爭也不是「價格戰」的邏輯。

「這個行業還是有非常強的競爭壁壘,一方面是泡泡瑪特在這10年的耕耘中積累的經營門檻、團隊門檻、行業門檻,另一方面,這個行業最重要的門檻是IP,我們已經與很多非常頭部的藝術家籤約。憑藉『中國製造』和『中國市場』這兩大武器,我們可以全球孵化藝術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通過泡泡瑪特再輸出到世界各地去」,王寧說。

根據招股資料,泡泡瑪特與全球超過350位藝術家保持著緊密聯繫,並通過授權或IP轉讓協議與其中28位藝術家合作。早些年,泡泡瑪特也曾通過股權來進行藝術家的綁定,比如「Molly之父」王信明就持有泡泡瑪特1.39%股份。

通過每年舉辦的潮流玩具展和其打造的潮玩社區「葩趣」,泡泡瑪特會鎖定受潮玩愛好者追捧或具有商業價值的藝術家。王寧將尋找超級IP的過程比喻為音樂公司尋找「周杰倫」,「藝術家就像周杰倫、五月天一樣,而你不可能花錢再造一個周杰倫。當你可以用錢理性地計算出它的價值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更隱形、更高的壁壘。」

泡泡瑪特IPO募資淨額約為45.69億港元,其中30%將用於在國內開設零售店、機器人商店以及開拓海外市場,27%將用於收購藝術家代理機構及潮玩設計工作室,以接觸更多優秀藝術家、加強公司產品設計和工業設計能力。

中國的萬代、樂高or迪士尼?

日本的萬代和丹麥的樂高都已創立超過半個世紀,產品享譽全球。在早些年間,這兩家公司都曾是泡泡瑪特模仿的樣本。

1.0版的泡泡瑪特更像萬代,籤IP、做產品、然後賣出去,2.0版的泡泡瑪特則希望像樂高,不僅賣玩具,而且還可以誕生一個系統、一門語言。

在王寧看來,有著標準尺寸、標準玩法的盲盒,就是泡泡瑪特自己的那套「語言」。但泡泡瑪特又與樂高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泡泡瑪特在「語言」之外,還沉澱了IP池,某種程度上,泡泡瑪特或許更具有迪士尼的雛形。

在去年黑蟻資本年會上,王寧曾描述過預想中的泡泡瑪特3.0版:再過5-10年,公司能夠成為中國最像迪士尼的一家公司,用優質IP通過各種方式去創造商業價值。

不過在今年泡泡瑪特上市路演上,王寧已不再強調泡泡瑪特要「爭做中國的迪士尼」,如今這個目標已經變為「要做中國的泡泡瑪特」。

在解釋這種轉變時,王寧表示,泡泡瑪特並沒有把迪士尼當做純粹意義上的競爭對手,更多時候,迪士尼是IP夥伴,與泡泡瑪特屬於競合的關係,甚至合作還更多一點。

「比如我們與迪士尼、環球、華納都有合作,泡泡瑪特希望變成很多IP企業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從這個角度來看,泡泡瑪特比迪士尼更加平臺化」,王寧說。

實際上,在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的產品中,非獨家IP產品的收入佔比正在逐年提升,由2018年的5.4%快速上升至2020上半年的19.4%。非獨家IP包括迪士尼系列(米老鼠、神偷奶爸、迪士尼公主等)、Hello Kitty、火影忍者、哈利波特等。

據了解,泡泡瑪特已經開始涉足影視投資和樂園建設,其聯合出品的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暫定於明年2月上映,「雖然參與不多,但我們想站在旁觀者的視角觀察一下」,王寧說。此外樂園也在規劃當中,「泡泡瑪特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樂園出來?應該不會像迪士尼、環球這種投入大量重型設備的樂園,我們希望做一個有自己風格的。」

相關焦點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我們不妨看看對比。大秦鐵路,市值1006億,利潤137億;華夏銀行,市值970億,利潤219億;古井貢酒,市值1005億,利潤21億;再看下相關的遊戲公司:三七互娛,市值588億,利潤21億;完美世界,市值523億,利潤15億......市值突破千億的泡泡瑪特,2019年的淨利潤僅為4.51億。有爭議,但投資人仍然買單,源於泡泡瑪特驚人的增速。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85後創業賣盲盒,公司上市市值破千億
    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下午收盤價為69港元,較發行價上漲79.22%;以收盤價計算,泡泡瑪特市值為953億港元。泡泡瑪特由此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股。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和夫人楊濤持股49.8%,根據最新市值推算,王寧、楊濤夫婦身價超過500億元,堪稱是潮玩市場最成功的「魔法玩家」。
  • 對話泡泡瑪特王寧:我們不是一夜暴富 早期還騎三輪車拉貨
    泡泡瑪特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募資50.25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收盤價為69港元,較發行價上漲79.22%;以收盤價計算,泡泡瑪特市值為953億港元。泡泡瑪特由此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股。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創業故事
    一位85後創業者,如何靠賣玩具創造一家1000億市值的企業?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元。小小盲盒,居然能有這麼大的魔力。王寧通過一年時候找到了一些適合泡泡瑪特風格的供應商和商品,但門店的營收和運營效率依然低下。為此,王寧另闢蹊徑,創建了淘貨網,將零售資源打包,把這作為一項服務來賣給和自己一樣想要開店的人。不過,網站雖然建起來不難,但是推廣和運營都需要巨額資金。於是他開始嘗試接觸風險投資,希望解決資金問題。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但IP很難「永葆青春」
    12月11日,泡泡瑪特(需求面積:60-100平方米)(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格為77.2港元,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收盤價回落至69港元,漲幅為79.22%。   這個依靠「盲盒」玩法在近兩年獲得高人氣的潮流玩具公司,實際已經成立了十年。
  • 泡泡瑪特上市:市值超千億港元 王寧靠盲盒引領潮玩文化
    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表示:「上個月,泡泡瑪特剛度過公司的十周歲生日。十年磨一劍,今天我們非常自豪和大家一起分享上市的喜悅,更加值得自豪的是,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未來,泡泡瑪特希望成為一個偉大品牌,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的「盲盒第一股」上市!
    昨日,嘉賓派第七季新學員&金慧豐投資董事長周麗霞投資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登陸港股的泡泡瑪特也是專注盲盒領域的「國內潮玩文化第一股」,總市值高達1065億港元。周麗霞說道:「泡泡瑪特打開了潮流玩具這一品類的發展先河,它的未來市場空間很大。我們期待泡泡瑪特在引領這個行業的同時,能夠多做一些延伸的產品。」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曾在新三板上市的泡泡瑪特,退市完成前的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三年後的今天,轉戰港股,泡泡瑪特的市值翻上45倍。是誰在推動泡泡瑪特站上神壇?以早期投資者創業工場麥剛為例計算:據王寧對媒體的介紹,2011年1月,泡泡瑪特曾獲得創業工場麥剛一筆2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目前麥剛持有0.31%股份,按照1104.57億市值計算,回報超過171倍。
  • ​潛望 | 對話泡泡瑪特創始人:為省運費自己拉貨兩年 如今市值千億
    作為潮流玩具這一遊戲的頂尖「設計師」,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花了十年時間,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入到他的虛擬世界裡,用無數的具象玩偶,連接了他們內心的一個個社交孤島。12月11日,他也把這個虛實交融的遊戲帶到了國際投資者的面前,登陸港交所,暗盤市值已近千億港元。日前,《潛望》和王寧聊了聊,只希望回答一個問題——他做的是什麼生意,為什麼他能做好?
  • 對話泡泡瑪特早期投資人周麗霞:王寧的誠實絕大多數創業者做不到
    此後的2017年到2019年,泡泡瑪特的業績和中國潮流玩具的市場同步形成爆發式增長。事後再看,當時沒有被大機構盯上,對王寧來說並非是壞事。有不少前車之鑑都證明,「局內」機構的巨量資本可以瞬間讓創始人衝上雲霄,也可以迅速奪走年輕人最初的理想。至今,王寧仍然擁有泡泡瑪特56.33%的股權,而同他一起收穫果實的,有在他艱難時期一同堅持的投資人們。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的精神「馬殺雞」
    作者 | 胡萬程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作為國內盲盒風潮的主要締造者,泡泡瑪特近年風頭無兩。但王寧以一套「我們能使你的作品更加偉大」的話術,以及泡泡瑪特2%的股權,打動了王信民。王寧告訴他,「我們會用更商業化的方式來讓更多人來認知Molly」。彼時,泡泡瑪特已經開了幾十家店,渠道和運營基礎都做得不錯,王信民由此入了局。2016 年 4 月,泡泡瑪特獲得了 Molly 的 IP 授權。用王寧的話來說,遇到王信民,就像遇到在酒吧唱歌時期的周杰倫。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正文共310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股,市值達953億港元。
  • 泡泡瑪特:「抽獎」加「集郵」,盲盒公司飛到千億市值
    如今,這家玩具店上市了。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9992.HK,發行價為每股38.5港元。開盤後首日高開超100%,股價飆升至77.1港元,市值翻倍突破千億至1040億港元上下。此次上市集資額預計在42億-52億元人民幣之間。
  • 口述創業史——為何是王寧?為何是泡泡瑪特?| 光華案例
    今天(12月11日),"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泡泡瑪特今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作為一家年輕人創業的潮流雜物渠道商,泡泡瑪特究竟因何能夠轉型為潮玩零售商、IP品牌運營商,未來指向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在潮流、創意、IP運營能力一向並不充沛的國內市場,泡泡瑪特為何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開宗立派」和持續引領?泡泡瑪特的崛起是近年來一個備受矚目的成長案例。日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一弛教授、研究員王小龍撰寫的案例《口述創業史——為何是王寧?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是年輕人還是資本?
    原標題: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文/鍾微編輯/葉麗麗「氪約」欄目策劃/劉涵本文為36氪x連線Insight聯合推出。2006年,當香港設計師王信明創作出Molly這一潮流玩具時,也許沒能想到,她未來可能成就一家上市企業。四年前,泡泡瑪特籤下了Molly這一潮玩IP,並引入內地銷售,引爆了潮玩的狂歡,支撐起一家企業的營收。如今,泡泡瑪特在眾人的歡呼與注視下,上市敲鐘。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為何讓年輕人上癮?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開盤大漲100%,泡泡瑪特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33歲創始人王寧夫婦身家突破547億港元。近3年間,泡泡瑪特營收翻了10倍有餘,即便今年受到疫情衝擊,泡泡瑪特在上半年也實現了營收、盈利同比雙增長。
  • 潛望丨對話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 他如何開啟盲盒遊戲的中國野望與冒險
    作為潮流玩具這一遊戲的頂尖「設計師」,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花了十年時間,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入到他的虛擬世界裡,用無數的具象玩偶,連接了他們內心的一個個社交孤島。 12月11日,他也把這個虛實交融的遊戲帶到了國際投資者的面前,登陸港交所,暗盤市值已近千億港元。
  •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今早上市,開盤漲幅超100%,市值超千億港元
    12月11日上午,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9992」。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市值超過千億港元。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溫夢華 攝泡泡瑪特當初出圈,靠的是盲盒,不過記者注意到,泡泡瑪特的業務圍繞IP和潮流文化展開,產品線早已不只是盲盒。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2020年6月提交招股書以後,泡泡瑪特開始了對資本市場的衝刺。
  • 開盤大漲100% 市值一度破千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的玩法 你學...
    原標題:開盤大漲100%,市值一度破千億!   從格子鋪起家如今市值千億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2015年,泡泡瑪特注意到Sonny Angel系列潮流玩具產品復購率極高,貢獻了公司年銷售額的30%,自此開始嘗試推出自營潮流玩具。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璵璠泡泡瑪特上市了,市值過千億。很多人都說,看不明白。憑藉著一個個成本價不到10元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能在過去三年,取得毛利率均超過55%、營收增幅超過220%、市值過千億的成績?年輕人群體、IP影響力、復購、盈利能力,每一個要素都能在當下的市場中找到可以對標的、比泡泡瑪特做得更好的公司,但神奇的是,泡泡瑪特站在這幾個圈的交集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