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超募是A股市場不成熟的重要表現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皮海洲

隨著註冊制在A股市場的試行,新股超募成了註冊制下新股發行的一個普遍現象。以對科創板前期發行的150家企業新股發行募資情況的統計,117家企業的實際募集資金情況處於超募狀態。超募比例最高的是康希諾,計劃募集資金10億元,實際募集資金52.01億元,超募比例高達420%;而超募資金最多的是中芯國際,超募金額高達332.30億元。

註冊制下新股超募之所以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究其原因在於A股市場的不成熟,投資者不理性。因為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是一種市場化的新股發行,新股發行取消了審批核准制下的23倍市盈率的限制,所以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可以無限制地走高,如科創板新股孚能科技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737.49倍,就是這種市場化發行的結果。

一方面是新股發行市盈率可以無限制走高,另一方面是目前A股市場的「新股不敗」神話,這樣在面對新股發行時,不論新股發行價格,也不論新股發行市盈率情況,投資者都是瘋狂地申購,這樣就導致新股發行的供不應求,新股發行價格被推高,超募因此而出現。因此,超募的大量出現是投資者不理性、市場不成熟的表現。這也就是為什麼管理層此前要對新股發行市盈率作出23倍規定的原因所在。

大量超募的出現對於市場的影響顯然是負面的。一方面是加劇了市場的失血,導致股市資源在分配上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股市的投資風險,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就達到了幾十倍上百倍,公司的成長性已經被嚴重透支。此外,超募也導致了股市資源的浪費,因為超募來得容易,所以上市公司在使用的時候往往大手大腳,最終並不能發揮很好的經濟效益來。並且超募還成了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眼裡的「唐僧肉」,大股東想方設法都想把超募資金據為己有。從A股的歷史來看,上市公司用好超募資金的案例較為少見。也正因如此,管理層對新股發行市盈率作出不超過23倍的規定是有道理的。

但新股發行不超過23倍市盈率的規定顯然是不符合註冊制要求的。畢竟註冊制是一種市場化,既然是市場化發股,發行市盈率當然由市場來決定。而在A股市場並不成熟、投資者並不理性的市場環境下,這就意味著發行市盈率必然會走高,新股超募也會大量出現,這註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註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務必要做好加強對超募資金的管理等相關工作。

首先是對於承銷券商來說,超募資金的發行費用實行減半徵收。目前保薦機構或承銷商對超募資金的發行費用徵收通常都是高額的,徵收比例遠遠高於正常的募資部分。這就導致了保薦機構或承銷商對超募資金的追逐,並成為發行價格走高的重要推手。因此,為了防止保薦機構或承銷商發「超募財」,可規定超募資金的發行費用只能減半徵收,甚至不準額外徵收發行費用,避免承銷商們為了發「超募財」而推高發行價格。

其次,加強對超募資金使用的監管。超募資金的使用必須經股東大會批准或授權,並在使用過程中實行責任制,誰使用誰負責,確保超募資金的使用效率。對造成超募資金出現重大損失的,應追究相關負責人與有關責任人或當事人的責任。嚴禁上市公司大股東或實控人侵佔超募資金。

此外,把超募資金的使用與上市公司再融資掛鈎。募集資金(含超募資金)沒有使用完畢的上市公司不得進行再融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也要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資;募集資金(含超募資金)使用出現嚴重問題的,則應禁止上市公司再融資。比如出現大股東侵佔募集資金行為的,不僅要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資,同時還應追究大股東的侵佔行為以及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每經熱評|中芯國際超募不是洪水猛獸
    從中芯國際的科創板IPO最快過會時間到超募發行,這足以看到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程度。港股和A股市場對此都作出了積極回應,中芯國際(00981,HK)7月6日大漲20.60%,滬矽產業等聯動股集體漲停。
  • a股:券商合併刺激超級牛市行情?今天股市下跌股民「關燈吃麵」
    今天,A股市場大盤指數全部下跌,上交所科創板50指數跌幅0.44%已經是今天表現最強的股票指數,上證指數收盤跌幅0.63%,滬深300指數跌幅0.96%,上證50指數跌幅1.08%;在深交所方面,深圳指數跌幅0.72%,創業板指數收盤下跌1.03%。
  • 滬深A股新股上市的申購流程
    一、基本定義 新股申購是為獲取股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間風險極低的差價收益,不參與二級市場炒作,不僅本金非常安全,收益也相對穩定,是穩健投資者理想投資選擇。新股申購是股市中風險最低且收益穩定的一種投資方式。
  • 華泰證券:註冊制是A股的成人禮
    事實上,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一定要經歷熊市的新股發行失敗,才能實現市場的窗口調節功能。「新股不敗」的神話一日不破滅,改革就一日不算成功。09年開啟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次。當時已有大量新股破發,打新資金逐漸減少,出現詢價對象不足導致發行失敗的現象。但此時也正是市場最低迷的時候,暫停IPO再次成為場內投資者想要吃的大補丸。
  • 科創板最低募資紀錄出爐 新股申購未來該如何應對?
    事實上,A股市場中面臨發行承銷壓力的IPO企業並非只有上緯新材。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48家IPO企業出現募資不及預期情況,其中發生在今年下半年的共有30家,佔比高達62.5%。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詢價環節,10%的高價剔除和「四數」最低值作為天花板導致的學習效應不斷累積強化,機構往往會選擇抱團給價,不斷下修報價以求不被高價剔除。
  • 德勤:今年A股新股數量與融資額再創新高,預計明年繼續擴容
    報告指出,得益於市場流動資金與投資情緒漸趨成熟,以及國內資本市場密集與嚴謹的改革,A股2020年新股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創下新高。同時,展望2021年,內地新股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容。深交所預計將有160隻新股,融資為1263億元。港股方面,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香港市場預計會有145隻新股上市,融資額達3973億港元。相較2019年,雖然新股發行數量下跌12%,但新股融資額增加26%。2019年,香港市場共有164隻新股發行,融資3155億港元。
  • 次新股表現分化 中小市值品種逐漸「掉隊」
    近期,A股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行情,大市值股票表現明顯強於中小市值股票,這一情況在次新股板塊中也有所體現。  昨日盤中,兩隻市值50億元左右的中等市值次新股吉大正元、振邦智能,開盤後僅3秒和24秒便走出了從漲停到跌停的「天地板」。  這兩隻次新股昨日遭遇極端行情,是近期次新股板塊內部結構性分化的一個縮影。
  • 機構「最不看好」的新股 卻成A股最靚的「仔」
    機構「最不看好」的新股,卻成A股最靚的「仔」!開盤大漲730%,「抱團壓價」成功了? 摘要 【嘲諷還是巧合?機構「最不看好」的新股 卻成A股最靚的「仔」】9月28日上緯新材亮相科創板,開盤暴漲730.52%,成為2019年註冊制試點至今開盤漲幅最高的新股!
  • 德勤中國:2021年內地新股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 全年融資額有望突破...
    預計到2020年年底,中國內地及香港新股上市融資規模將分別達到約4645億元人民幣和3973億港元;2021年內地新股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容,全年融資規模有望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而香港市場新股上市融資額有望刷新歷史紀錄。
  • A股,一周五家lPO過審,算不算新股「常態化」發行?
    A股的新股發行一直被投資者看重,尤其是近年來,無論市場漲跌,都無法阻止雷打不動的新股IPO。截止到上周末,今年以來證監會共核准了44家企業IPO,近三個星期發行數量分別為三家、四家以及上周的五家,在如此弱勢行情下IPO卻有加大趨勢。
  • A股盤前:創業板註冊制第二批新股來襲 多家PCB板材商宣布漲價
    財聯社9月1日訊,今日創業板將上市三隻新股,這也是繼首批18隻新股上市以來的第二批新股;據PCB信息網報導,近日多家覆銅箔板廠宣布漲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共有485家A股公司發布2020年三季報業績預告,預增的有105家,佔比21.6%,其中至少約三成以上的公司淨利潤預增超過100%。
  • 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多少才算合理?
    A股平均市盈率向來是股票市場牛熊轉換的風向標。牛熊輪轉,周期不斷,但是A股平均市盈率卻有自己的規律。摸清這些規模,對於牛市逃頂,熊市抄底很有幫助。那麼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是多少才算合理?
  • 中國股市:A股想重返牛市先把這4個問題解決好!看完大徹大悟!
    從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就是一項重要功能,註冊制也是資本市場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當資本市場產生巨大的財富創造效應時,大股東往往會考慮將其持有的股份減為現金,而不是在上市後再開展業務。第三,大型基金和機構缺乏自律,無法真正引導市場價值和長期投資。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擴大,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比例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這原本是股票市場成熟的標誌。
  • 德勤:2020年A股IPO數量接近翻番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日前發布其對2020年和2021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其預計2020年底時,中國內地今年會錄得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人民幣,發行數量與融資額將會較2019年分別上揚93%和87%。
  • 瑞銀投資銀行:2021年香港新股市場有望保持活躍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主管暨中國總裁金弘毅表示,今年亞太地區資本市場增長強勁,上升63%至75億美元,得益於利率低企,投資者資金充裕,個別經濟體有良好表現。至於債券市場整體表現穩定,輕微下跌4%;併購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由於不能出差防礙磋商,併購活動跌幅達25%。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活躍,佔去亞洲區發行60%;主要受惠於中概股回歸,物管股、生物科技股、健康股份上市活躍;其中京東回港作第二上市,完成高達45億美元的新股發行。
  • 朗科科技: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及超募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分別於2020年10月26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臨時)會議及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11月13日召開的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繼續使用超募資金及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決定繼續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55,000萬元的超募資金和閒置募集資金(含利息和理財收益)進行現金管理,用於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 德勤上市業務組:2021年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募集資金有望創下新紀錄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報告,該報告分為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概況、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回顧、2020年中國內地新股市場回顧、2020年中概股在美國新股市場回顧、2021年香港內地新投市場前景展望等六大重要部分組成。
  • 富時羅素擴容a股是什麼意思?利好還是利空?
    富時羅素擴容a股是什麼意思?  羅素指數是由Frank Russell公司創立,由華盛頓州的Frank Russell所發行的市場資本總額加權平均數,為小企業股價表現最佳的衡量工具之一。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意味著,A股對外開放取得階段性成果。將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海外資金,外資在我國資本市場的參與度會繼續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