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動態圖:最全的十四經絡詳解,此文不看太可惜!建議收藏!

2021-02-12 長洋臨床學府

傳承中醫文化,培養中醫人才

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學習中醫,認識中醫。

       

       

在《內經》的《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其形乃彰,生氣以長」,講的是經絡暢通與養生保健和疾病治療的密切關係。

經絡是人體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其遍布人體,縱橫交錯,把人體的皮膚肌肉、四肢百骸及五臟六腑全部井然有序地互相聯繫起來。經絡最主要的構成是連接體表和臟腑的12條主經,以及貫通背部、腹部的督脈和任脈,即人們常說的 14 經脈。每條經脈上又有若干呈特殊感應點和刺激點的腧穴即穴位。

經絡是一種網絡周身、聯通整體與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通道。除此之外,其尚有抗禦病邪、反映病症和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功能。

經絡養生,方法眾多

中醫學中獨具特色的針刺、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穴位藥物貼敷、傳統健身功法等適宜技術,由於其主要作用就在於通過刺激、鍛鍊經絡與穴位,使得經絡暢通,氣血順暢,陰陽平衡,臟腑強健,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所以這些均是常見的經絡養生方法。

膀胱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

膀胱經從起於面部睛明穴,止於足小趾外側,巡行經過面部、頭部、背部、腿腳部;巡行時間為15點~17點。膀胱經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時刻保持膀胱經通暢,才能無毒一身輕。如果想減掉後背和臀部的贅肉,在後背的膀胱經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人體有三大排毒的途徑:

第一條:通過輸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這是體內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條通道;

第二條:通過大便把內體髒東西排出體外,其實毒素從尿中排出去對人體來講更為重要,因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對生命也沒有什麼影響,但若三天不小便,那這人就比較危險了;

第三條:是毛孔,通過發汗把體內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經是掌控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這條經絡一定不可以被堵住。

膀胱經上的穴位

1. 精明穴——治療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2. 攢竹——對熱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紅腫,按摩此穴位,立刻見效。

小技巧

1. 用10個小手指肚每天疏理頭上的膀胱經50次,可通鼻,治療眼疾,頭痛,癲癇。

2. 經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後側,可以減肥,還可以排除體內的寒氣,對身體是個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胃經:讓人睡得香,胃口好

足陽明胃經起於面部的承泣穴,止於足部的食指歷兌穴,走向經過面部、頸部、胸部、腹部、腿足部;胃經上共有43個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胃經的循環在辰時,7點~9點,所以在這個時間我們一定要進食早餐;如果你已是胃經不通的症狀者,可用甜橙、檸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來按摩。

胃經是一條多氣多血的經絡,胃經暢通無堵,讓人睡得香,胃口好,臉色紅潤,還可以讓人返老還童。胃經是管理腸胃功能的,腸胃功能一旦失調,整個人就會虛弱下來。

胃經上的穴位

1. 承泣:可以快速緩解迎風流淚,青光眼。

2. 四白:如果出現黑眼圈,眼睛脹痛,酸澀,近視,堅持按摩四白,很多問題就可以消失了。

3. 頰車:面部神經麻痺,夜裡磨牙,咬牙,按摩此穴有很好的效果。

小技巧

在軟床上跪著來回走一走,這樣體內的氣血就很容易流到膝蓋上去,這些新鮮的氣血就相當於膝蓋上的潤滑油,可以治療中老年人常見的膝蓋酸痛,腿腳不靈,老寒腿,高血壓等病;對年輕人來說,還是最常見的瘦腿之法。

膽經:解身心煩憂

足少陽膽經是我們中醫經絡中重要的一條經絡,起於面部的瞳子髎穴,繞過耳後經過頸部,胸部、腹部、腿部、足部無名指止。經絡共有44個穴位,遍布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其循環在23點~1點。

消除疾病,立竿見影,想成將軍,先有膽氣,大解身心煩憂。(人生氣就會在肝那裡藏著,藏的太多後,發洩不出去,到膽那兒堵住了,就成了膽囊炎,膽結石,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濁氣排出,肝臟跟外界沒有通路,她只能藉助膽經這條經絡。)

膽經不通會引起頭痛、偏頭痛、耳鳴、乳腺疾病、膽結石、靜脈曲張等;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膽經循行時間睡得好,就能頭腦清醒,面色紅潤,早上起床再敲打膽經,效果更加。如已出現病狀可用葡萄柚、天竺葵、杜松、來按摩肝膽經。

膽經不通的表現

1. 通常會有膽汁上溢的現象,早上起來就會口苦。

2. 臉上像蒙了一層灰。

3. 經常偏頭痛,坐骨神經痛或乳腺方面的問題。

4. 婦科病也是由膽經所主。

5. 有的人一會冷,一會熱,也是膽經不通造成的。

6. 有的人經常嘆氣,兩肋痛,都是膽經淤堵有關。

膽經上的穴位

1. 肩頸穴:治療痛症,乳腺疾病,淋巴結核。

2. 淵腋穴:質量乳腺增生,肋間神經痛,腋窩出汗。

脾經:化掉慢性病

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腳趾的隱白穴,止於胸上方的大包穴;其走向由腳到腿,腹部,止於胸部,經絡上共有20個穴位;脾經循行時間在9點~11點,此時間按摩脾經,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 可配合姜、甜橙、檸檬、茴香、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脾能夠化掉任何慢性病,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經經絡不通則會引起肌肉鬆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經不調,風溼等問題;

經常按摩脾經,可以增強人體的氣血運行,為防病治療疾病儲備最大的能力。按摩小腿脾經,肥胖者可以變瘦,瘦者可以增胖。長在舌頭上的口瘡,揉心經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長在嘴唇上的口瘡,多揉小腿脾經上的穴位可以解決。

肝經:保命萬靈丹

足厥陰肝經是人體重要的一條經絡,起於足部的大腳趾內側,止於胸部的大敦穴,循行走向、足腿部、腹部胸部,經絡穴位14個;循行時間1點~3點。

肝經經絡不通會引起乳腺增生、慢性肝病、月經不調、子宮問題等。常按摩肝經,則可起到疏通的功能,可配合快樂鼠尾草、洋甘菊、迷迭香、佛手柑、薰衣草等精油按摩,效果更佳。

大腸經:守護皮膚和肺

1.打通大腸經可有效防治皮膚病。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即皮膚和毫毛)如肺功能弱體內毒素就會在大腸經淤積。臉上的痘疹、身上的溼疹,可用刮痧法把毒素刮出去。

2. 大腸經屬陽明經,即氣血很旺的經絡。可幫助人體增加陽氣或把多餘的火氣去掉。如手腫脹,按大腸經上痛點即可。

3.

大腸經有很好的通便效果。用手敲大腸經小臂這段,如長期便秘的人這段會很敏感。還有一種方法,即推按二三間到商陽穴(即手腕至食指大拇指側處)這一段大腸經。

大腸經的要穴

1. 商陽穴

在食指大拇指側處,要用指甲掐它,調節便秘。

2. 合谷穴

強壯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三叉神經痛、面部拘攣),最有效治牙痛。如何治牙痛有效果:右側牙痛掐右側合谷穴,左側牙痛掐左側合谷穴,如想更有效果同時掐同側的耳垂。

3. 溫溜穴

郄穴治急症,補陽氣的作用,體寒可用艾炙法,體內躁熱可刮痧去火。可治急性起痘。

4. 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

合穴治臟腑,有降血壓的作用,可治皮膚病,還有通便效果。

5. 肩髃(yú)穴

肩髃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

是最易受風寒的穴位,如五十肩、肩周炎,如內熱型的人短期內是看不出來的,得了五十肩不容易治好,因為是積了幾十所的風寒了,年青時預防方法:睡覺穿上短袖防止風寒進入。

6. 迎香穴

通鼻竅的功效,治鼻炎、聞不到氣味、鼻出血。

三焦經:夜晚打開的排毒路徑

今天你排毒了嗎?手少陽三焦經是排毒較好的一條經絡,起於無名指的關衝穴,止於面部的絲竹空穴,循行手部、肩頸部、頭部、面部等,經絡穴位20個。

三焦經不通會引起手臂麻木、肩頸酸痛、肩周炎、喉嚨痛、嗓子幹、偏頭痛、眼部皺紋等;循行時間21點~23點,在此時間按摩和敲打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如已出現三焦經不通引起的問題,可用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精油按摩。

小腸經:調節全身水液

小腸有一個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濁,就是把從胃消化來的食物中的營養東西吸收了,把糟粕的東西排出去。小腸經的經絡走向是從小手指的少澤穴到手臂,到肩膀後側,到耳後繞過耳朵到聽宮穴止,經絡穴位19個,循行時間是13點~15點。

按摩小腸經可改善肩頸和頸椎疾病,並能起到大腦供血的作用,可配合天竺葵。小腸經主液,所有與液有關的疾病,如月經,乳汁,白帶,精液,以及現代醫學所說的胃液,胰腺,前列腺等,都可以通過疏通小腸經來改善。

肺經:保護鼻子和嗓子

肺經起於大拇指少商穴,止於胸部中府穴,經過手臂內側,共11個穴位;其循行時間是3點~5點。

肺經可以治療與肺相關的毛病,肺開竅於鼻,所以鼻子的毛病與肺經有關,還與喉嚨有關,所以嗓子的問題能從肺經上得到解決。打通經絡,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濁氣,好多人一揉肺經就老打嗝,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肺主咳喘、心煩、掌中熱。

肺經的要穴

1. 中府穴

胸骨中旁開六寸處。中府指中氣之府。中氣指脾肺之氣。中府穴是脾肺之氣匯聚之處,可兼治脾肺兩髒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

2. 天府穴

液橫紋下三寸。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點一墨點,手平行與地用頭去觸胳膊,胳膊上有黑點處即是天府穴。

鼻氣通於天,肺開竅於鼻,因此也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

3. 尺澤穴

肘橫紋外側邊上。尺——暗指腎,澤——雨露,即是補腎的穴位,肺經屬金,尺澤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腎,所以這指金生水。腎虛會上實下虛,氣都淤上邊來了,揉此穴有降逆氣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壓、哮喘。

4. 孔最穴

腕橫紋上七寸,肺經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瘡的要穴。對感冒汗不出或開熱不出汗,可起發汗的作用。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 列缺穴

兩手虎口相對,食指下邊的凹陷處。

治療小兒遺尿,偏頭痛,處感風寒引起的頭疼,治落枕,頭項尋列缺,即頭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 經渠穴

橈骨頭(橈骨莖突)凸起處外側邊緣。側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虛寒或肺熱引起的咳嗽。

7. 太淵穴

腕橫紋邊外側,穴位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較好。

是肺經的原穴,大補穴,補氣。脈之會穴,可治靜脈曲張、心血管病等。

8. 魚際穴

手平伸像魚肚子邊際處。屬火穴。

治療熱性咳嗽、喘促、心中煩熱,小孩疳積症即消化不好。

9. 少商穴

治療咽喉痛的要穴。指掐效果不佳,用三稜針點刺一滴血效果好。

心包經:心臟保護神

心包可以調節心臟功能,是心臟的保護神。心包經是從乳房的正中間的天池穴,經過手臂內側,走到中指的中衝穴;循行時間為19點~21點,平時敲打心包經,相當於為生命上了雙層保險。

心包經上的穴位

1.內關穴: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等;

2.勞宮穴:心痛,心悸,癲狂、口瘡等問題。

心經:心情調節劑

心經的起點在腋窩下的極泉穴,終點在小指的少衝穴,循行時間在11點~13點。心經主要是調節情志的,每天捏2~3次,每次3分鐘,心裡便覺得很輕鬆,很清爽。

心經的功能可以治療心臟原發的疾病,可以治療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精神錯亂,抑鬱症,手掌心老是發熱,手掌出汗。

腎經:保持年輕的訣竅

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的湧泉穴止於胸部上方的俞府穴,走向循行足部、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共有27個穴位,遍布比較多的穴位在腹部和胸部。

循環在酉時最旺,即17點~19點,在此時按摩可以起到很大的保健作用。腎乃先天之本,腎氣強壯衰老就慢。

腎經上的穴位

湧泉穴:昏厥、中暑、癲癇、小兒驚風等急症及神志病患;頭痛,頭暈等。

督脈:人體太陽升起的地方

主一身陽經。人體太陽升起的地方,督脈強壯,才可以頂天立地。

督脈上的穴位

1.大椎穴:祛除熱毒,抵禦風寒,感冒發燒的時候,不要吃藥,就在此穴拔罐,刮痧。

2.命門穴:常灸命門,能夠培元固本、強健腰膝。

任脈:調理五臟六腑

打通任脈,萬毒不侵。調理任脈時,要注意三點:

1. 拿艾條燻蒸肚臍眼(神闕穴),這個有大補的作用

2. 在中脘和下面的氣海拔罐,可以起到調理五臟六腑的作用,調神安心。

3. 經常推腹,揉羶中穴。

按摩經絡上的穴位診斷

1. 酸——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把氣血多引點進來,就不會酸了,比如經常不爬山的人,一爬山腿就酸了,就是氣血不足,相對而言,酸是一件不錯的事情,證明經絡已經通了,就是暫時缺點血,需要補一補。

2. 酸痛——缺血的同時還沉積了一點瘀血,拔罐是最好的。

3. 脹——氣很足,是愛生氣的那種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會脹,此時不要拔罐,否則會更脹。

4. 脹痛——火力比較壯,愛生氣,脾氣大,表明體內氣有餘但血不足,等於血分配的不好。

5. 痛——有血瘀,要拔罐。

在推經絡時,如果痛點比較多,可以用刮痧的方法,因為一些瘀血長期瘀滯在那裡,不把瘀血放出來,就會老痛。若刮不出痧來,可能是氣血不足,需要補一補氣血再刮,補氣血可以吃一些補血的食物,比如大紅棗,山藥薏米粥等。

另外脹痛的時候不要拔火罐,因為脹痛是濁氣堵在那裡,拔後並不能給他打開個口出氣,反而把堵的東西全部堵在拔罐的部位,讓人更感覺不適。

相關焦點

  • 十四條經絡終於弄明白了!此文不收藏太可惜了!
    中醫講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經絡有很多的氣節點堵塞,每次幫您疏通的時候會一點點的將您經絡的氣節點化解,疏散,排出體內風、寒、署、溼、燥、毒素從而達到百脈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別針對現代人的亞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調理有顯著的療效,針對肌肉,身體的酸麻,脹痛的功效立竿見影。排毒通道暢通無堵,它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時刻保持膀胱經通暢,才能無毒一身輕。
  • 經絡高清動圖來了,實用!(建議收藏)
    經絡本無難,一體十二分,巧用二分法,陰陽再三分,識得大梗概,經絡已全形。過關節,明起止,配官竅,連臟腑,如鏈之穿珠,豈不易哉!天雨寶華丸一定不負您所望! ↓↓↓(圖文並茂)每天讀三遍,讓您遠離痛苦,煩惱不起!佛學四個因果定律,個個受益終生!(深度好文)看了這張圖,人人都會熬中藥,服中藥!把這九個人生智慧傳給孩子,勝過留下億萬家產!佛門高僧告訴你 一個能讓家裡不吵架的好方法!!!看完後,再也不會吵架了!剩飯剩菜用好了竟然也是積累福報的方式?
  • 最全的經絡高清動畫圖,人體所有穴位都在!先收藏,再群發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 最新十四經絡3D動態循行圖,配歌訣
    註:這次的十四經絡高清動畫循行圖終於找全了,融合了3D動態循行圖,穴位動畫圖,而且配上了針灸大成上的穴位歌訣,每個中醫愛好者都應該把這些歌訣背下來!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在!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傳瘋了~
    中醫養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學會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經絡穴位,哪個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這個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就會舒服。但是,怎麼才能準確找到身上的經絡和穴位呢?今天為大家找齊了最全的經絡高清動畫圖,人體所有穴位都在!先收藏,再群發!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能按摩!
    ,經絡分類名。《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 12經絡走向的動態圖
    學按摩者必收藏:12經絡走向的動態圖本草中國2016-04-04 09:46:27血液 膀胱 吸收閱讀(28858)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
  • 此文值得收藏!詳解葉黃素的功效及葉黃素牌子推薦
    此文值得收藏!詳解葉黃素的功效及葉黃素牌子推薦葉黃素是什麼?挑選葉黃素牌子的時候,除了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大品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產品配方原料。葉黃素的挑選最好是天然的葉黃素酯。一方面,葉黃素酯比葉黃素具有更高的光熱穩定性且吸收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天然的葉黃素酯更助於人體吸收,呈現的效果會更佳。湯臣倍健健視佳葉黃素能滿足消費者多個「願望」。因為!湯臣倍健健視佳葉黃素含有三重優質護眼精華為眼睛保養。
  • 高清動態壁紙iOS版下載遊戲介紹
    找軟體上18183,最新高清動態壁紙iOS版下載震撼上線啦!高清動態壁紙iOS版下載官方介紹:學習工作太緊張,高清動態壁紙iOS版下載讓你心情愉悅想讓自己的壁紙更加有個性?
  • 十四經絡動態循行圖「價值連城」,建議收藏
    小穴位裡裝著大健康,古老的經絡學說就是我們隨身的醫藥箱。穴位密碼,帶您穿越古今,探尋穴位的奧秘!手太陰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 【完整版】最新十四經絡3D動態循行圖,配歌訣!
    註:這次的十四經絡高清動畫循行圖終於找全了,融合了3D動態循行圖,穴位動畫圖,而且配上了針灸大成上的穴位歌訣,每個中醫愛好者都應該把這些歌訣背下來
  • 經絡走向圖,經絡動畫修訂版(珍貴,收藏備用)
    本文是一篇非常實用的內容,可以讓大家知道經絡走向、穴位的位置,建議收藏十二經絡養生
  • 最全經絡穴位圖
    人體經絡穴位圖側面《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公眾號:思考部落。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
  • 人體經絡走向動態圖(推薦收藏)
    太陽高高照,胃經送福到,足陽明胃經起於面部的承泣穴止於足部的食指歷兌穴,走向面部、頸部、胸部、腹部、腿足部,經絡上共有43個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則胃經經絡不通會整個經絡的部位感覺不舒服,胃經循環在辰時,7點到9點,所以在這個時間我們一定要進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經不通的症狀者,可用甜橙、檸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來按摩。
  • 健身房最全動態圖,趕緊收藏
    正確示範:▼動圖1.避免腿伸的太直,微微彎曲2.抬起的高度高於90度!很明顯就是要把腿提高於90度,將膝蓋更靠近上身,從而令下身出現一個骨盆後傾(posterior pelvic tilt)的動作,便能增強腹肌的刺激!
  • 珍藏50個搞笑圖!動態爆笑GIF圖,爆笑動態圖,搞笑動態圖合集
    珍藏50個搞笑圖,動態爆笑GIF圖,收藏起來吧,方便下次再找。收集不易,喜歡的就關注我哦。動態爆笑GIF圖:兩敗俱傷!珍藏50個搞笑動態圖之一:爆笑,男子挑戰木棍,木棍太硬傷大腿!而白衣男子也被誤傷要害!
  • 這張人體圖火了,不看是你損失,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看!
    這張人體圖火了,不看是你損失,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看!
  • 穴位大全、經絡動圖、400多個穴位,送給你!請收好!請傳播!
    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圖中有錯誤,應為足少陰腎經)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 【人體經絡穴位圖】十四經絡歌,配經絡穴位圖
    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人體經絡穴位圖【人體經絡穴位圖】足少陽膽經是我們中醫經絡中最重要的一條經絡,起於面部的瞳子療穴,繞過耳後經過頸部,胸部、腹部、腿部、足部無名指止。經絡共有44個穴位,遍布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因膽經不通者會引起頭痛、偏頭痛、耳鳴、乳腺疾病、膽結石、靜脈曲張等,膽的循環在二十三點至一點,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此時入睡頭腦清醒,面色紅潤,早上起床敲打膽經效果更加。
  • 高清經絡循行動態圖,人體十二正經及任督二脈穴位都在
    作為中醫養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學會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經絡穴位,哪個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這個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就會舒服。你某個部位痛,一定是這個部位的經絡穴位瘀阻了,你或按或敲或針或灸火拔罐或刮痧.......到不痛為止!一、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