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樓聳立,交通方便快捷、社區精緻安全、小區整潔宜居,點滴之處盡現城市管理精細化。這,是一種新常態。
在甘泉路街道,也有一種新時尚,在網格片區城管隊員、綠容、房管辦、居民區、物業等多方攜手努力下,歷經一年多的「革命」,終於逐漸成為了新常態。那,就是垃圾分類。
2020年至今,片區城管隊員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執法工作,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80人次,執法檢查132次,檢查投放環節單位462家次,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109份,《談話通知書》85份,針對隨意丟棄生活垃圾、未分類駁運、未按規定設置收集容器等各類違法行為立案查處33起。
回顧滿滿16個月的巡查執法,與更長時間的普法宣傳、指導推行,城管甘泉中隊總結經驗,並將垃圾分類執法的「關鍵詞」簡單概括為三個字:點、線、面。
點——投放點
一個個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檢查的手段也很樸素:跑斷腿、磨破嘴。檢查內容包括,收集容器設置情況,標籤標識是否正確,垃圾分類實效等。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違法事項,需整改前置,即對未設置分類容器或未按要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違法行為,需先責令其整改,拒不整改的方可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通常片區城管隊員第一次檢查時,都會結合重點道路文明城區建設等方面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普法宣傳,讓商家在思想上重視,變被動為主動,從「要我分」變為「我要分」。第二次檢查,即複查時,對於未整改的商家,通常是約談當事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線——穿針引線
要有的放矢,採用階段性突重點的檢查方式。一是不定期對轄區內居委、物業、沿街商鋪的垃圾分類進行執法檢查;二是以道路為線,對沿街商鋪進行檢查,與街面網格片區形成聯勤聯動,建立街面垃圾分類「紅黑榜」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進行公示;三是按類別,如施工工地、理髮店、賓館、餐飲店等進行檢查。
面——覆蓋面
垃圾分類執法全覆蓋,檢查對象包括轄區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物業服務企業、住宅小區、施工工地、超市、餐飲店、水果蔬菜店、賓館旅社、理髮店等場所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
「現在一包包垃圾投桶時基本上都分得比較像樣了。」某小區保潔在配合片區城管隊員檢查時表示感嘆。由此可見,目前市民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已有明顯提高,分類習慣已逐漸養成。
在接下來的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中,街道將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把垃圾分類工作繼續向前推進,將垃圾分類這場全民性的「生活革命」,吸引、引導、依靠全民進行到底。
編輯:馮旭岑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國內首個「健康1站」在普陀落成!
直播預告 | 新能源車「歲末專場」!
普陀的冷鏈食品安全這樣保障→
本周五起,這條軌交線將有新變化!
上海舊城改造,讓居民滿意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