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在工程施工人員的努力下,位於東臺市時堰鎮雙先村境內的鹽通高鐵220kV電壓等級安豐牽引變電所一次性送電成功。據悉,鹽通高鐵全線變電所已全部送電成功,為下一步鹽通高鐵全線接觸網送電、聯調聯試和設備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已建成的安豐牽引變電所
鹽通鐵路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南通市境內,沿線設鹽城、大豐、東臺、海安、如皋南和南通西站,線路正線全長156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接青連鹽鐵路,西承徐宿淮鹽鐵路,南連已建成通車的通滬鐵路,工程預計2020年12月底開通運營,比原計劃提前16個月通車。
童鞋們對鹽通高鐵的高科技一定特別感興趣。
鹽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研發運用了大量新技術,科技含量高、施工精度高,特別是為適應接觸網架設要求,在國內首次研發出腕臂智能預配平臺,在全線採用接觸網「簡統化」工藝,真正實現工廠化操作、智能化裝配。同時公司還在該項目運用BIM+GIS智慧平臺,實現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提升工藝水平且避免了返工,大大節約了成本,受到廣泛好評。
01
BIM+GIS智慧平臺
鹽通項目運用BIM+GIS智慧平臺,實現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讓一線操作人員一眼就能見到建成後的最佳工藝,並且精準指導了牽引所電纜夾層電纜走向、通信基站光電纜徑路、機櫃安裝、走線架安裝、溝槽管洞的開挖等施工,避免了專業間的交叉碰撞,不僅提升了工藝水平還避免了返工,大大節約了成本。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
02
簡統化腕臂智能預配系統
鹽通高鐵是全國首條完全自主化技術的高鐵線路,項目首次全線採用接觸網「簡統化」技術,為提高簡統化腕臂預配的精度、效率和智能化,項目聯合清華大學研發了全路首臺簡統化腕臂智能預配系統,實現接觸網腕臂關鍵部件自動送料、測量、切割、打孔、打磨、噴塗防腐、組裝、壓接、檢測等功能,真正實現工廠化、智能化裝配,預配精度±3mm,腕臂運輸單獨採用運輸支架進行安放。項目吊弦計算也是經由設計單位開發軟體統一進行計算,雙人進行技術覆核,採用全自動吊弦預配平臺進行組裝、預配,預配精度可達±0.5mm。
03
綜合信息管理平臺
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的運用,是打造鹽通鐵路四電工程工程調度指揮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對工程施工主要要素的信息化管理,該平臺實現了安全規範的數位化,加強了安全檢查流程管控,全面調動了安全質量問題閉環管理;利用GIS技術將項目線路、綜合保障中心、牽引所、指揮部及工區地理位置在GIS地圖上搭建基礎信息架構;利用物聯網技術,給軌道車、防護人員、安全員,主要人員佩戴GPS定位設備,實現對關鍵人員及設備實時動態可視化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項目的安全、質量通過圖表形式直觀呈現。
最後
再來一波精品工藝展示
↓↓↓↓↓↓
接觸網工藝展示
電力變電工藝展示
通信工藝展示
信號工藝展示
點讚+在看
↓↓↓
請點
送
↓↓
編輯推薦
相關閱讀
@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姊妹號集合,
歡迎冬粉點開並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本期監製丨小東 編審丨小鹿 主編丨小峰
原標題:《全國首條完全自主化技術!鹽通高鐵用了哪些高科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