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五分鐘你會是什麼樣子?我經常問自己,我如果早五分鐘出生,我會是男孩嗎?我如果中學早五分鐘到校,背背單詞,我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嗎?我如果今天早五分鐘交稿子,主編會表揚我嗎?其實,我世界裡的時鐘都是比這個世界的北京時間快了五分鐘。所以我依舊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我依舊是喜歡我現在專業的女孩,我依舊是那個喜歡拖延稿件的女孩。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理性問題。每天五分鐘,給生命一個改變的契機!
在北京這個城市,上班要用多久時間?一個月有幾天可以全勤?因為遲到你又被扣掉多少錢?每個人都在抱怨這個世界腳步太快,但是我想說,是你走的太慢。捨不得將你的時間調快。這個光速時代要的就是我們不停地奔跑。只有奔跑我們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完美。
我是一個容易遲到的人。這個弱點不知道被我媽被我爸被我老公說過了多少次。
前段時間回家休息,回北京的時候終於因為磨磨蹭蹭地錯過了高鐵,這個缺點再一次被證實:我不該急的時候瞎著急,該著急的時候不著急這個習慣最少也有一個缺點——浪費錢!
我媽是個比我更加毒舌的人。她總是能搞出許多又形象、又犀利、讓人聽著很想死的形容詞。我在嘆服之餘,每次都有撞牆的衝動。
我小時候總是高估自己踩自行車時候大腿的力量,因為怕遲到被老師罰站在陽臺上早讀,15分鐘的路程我狂登10分鐘就到達目的地可惜還是錯過了鈴聲三分之一分鐘的血淚教訓,也沒能讓我長什麼記性。
因為約會遲到一度被我家狗娃爹誤解為我冷豔高貴,因為上班不準時被領導批。
去年冬天,因為和一個哥們兒約著聊一點事兒,本來時間相當充裕,但是充裕的時候化個妝啊,吹個頭髮啊,遛會兒狗啊,然後轉眼一看,又!遲!到!了!
一路狂奔啊,北風那個吹啊!那天又恰巧趕上霧霾,回來以後就倒下了。
其實我完全知道,我吃「遲到五分鐘」的虧絕對不是一次兩次,每次都代價慘重。
我經常拿25歲給自己說事兒,25歲以前,張揚青春歇斯底裡,都可以原諒,25歲以上,就要漸漸的優雅知性氣場女王範兒……
可是25已經過了,我依舊是一個做不到……
二醜說,即便是女王,也是守時的。遲到的女人,不會是女王,永遠是女屌絲……我為此臉紅得跟猴屁股一樣。
市面上不知道有多少時間管理的書籍攻略,我也買回來不少,後來我發現攻略不是問題,方法從不是障礙。最大的問題,還是內心缺少把握,行動上缺少自控。
縱觀身邊,年輕人如同我的,真的不少。所以經常是40多歲的領導早早地到了會場,20多歲的下屬著急火燎地趕過去……
五分鐘有多長,是300秒?還是一小時的十二分之一。我是個不喜歡束縛的人,但手錶的指針向前多走了五分鐘卻是給了我最強大的安全感。
我和二醜上高中的隔壁班的美女老師,後來隨丈夫去了美國,多少年後還被人津津樂道。那時候她也不過是我們現在這個年紀,沒結婚,騎自行車上班。她騎車速度相當慢,動作還很好看,到了學校,慢慢地把車鎖上,晃悠悠地走到辦公室,吃個早餐,再把馬尾重新紮一遍,來到班上看早讀,總是早那麼五分鐘。
上學時候我和二醜八卦這個全校男生+男老師的女神:女神到底神在哪兒?是好看,是白,是有個不錯的男朋友,還是身材好?氣質佳?
現在有些明白了,即便是白瘦美,也做不了女神,她的殺傷性武器是:年紀輕輕,卻有同齡人沒有的淡定優雅。
二醜說,不難,任何事情下定決心要做了,早些做準備定計劃,一條條按時執行就是了。
是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算簡單。
就像我,今天約了下午5點鐘見一個客戶,現在3點37分了,我還在寫文……
到了4點30分的時候,我會著急火燎的準備見面的議題,4點50分的時候,我會衝到洗手間補個妝順便解決下三急,5點的時候,我會慌裡慌張整理包包,看有沒有少帶的東西,5點10分的時候我會踩著高跟狂奔到地鐵站,5點15分的時候我會希望地鐵啊你跑快點再快點我求你了……
5點35分的時候,我會跑到要吐,一身臭汗地見到客戶,道歉一句:不好意思啊堵車。
然後接著氣喘籲籲……
贏在了五分鐘,成了女神;輸在了五分鐘,成了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