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機械手一次抓投,就可處理掉5噸生活垃圾。」日前,平湖市臨港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內,兩隻機械手正忙著將生活垃圾送入焚燒鍋爐。「『吃』進垃圾,『吐』出電來。」臨港能源項目負責人鍾向陽說,該發電廠日處理能力最高達1000噸,年發電約1.65億千瓦時,可滿足3萬餘戶家庭使用。
臨港能源項目的投運,標誌著嘉興市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置不出縣,在全省率先實現生活垃圾處置零填埋。「市縣兩級黨政負責人領銜破難,提前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不出縣的目標。」嘉興市委主要負責人說,按照「無廢城市」理念,嘉興不斷夯實以秀水泱泱為基底的生態綠色,全力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補短板,抓住處置能力建設牛鼻子。「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超常規推進。」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曹建強說,2018年以來開工的6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技改擴建、新建工程已全部完工。眼下,嘉興全市生活垃圾日焚燒處置能力達7450噸。從2017年日缺口1100噸到如今的日盈餘2000噸,因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不足導致的「垃圾圍城」困局得以破解。
處置能力擴容,生活垃圾臨堆點清零由此加速。日前,海鹽縣通遠鎮一處12畝晚稻剛喜獲豐收,一年前這塊地上還臨時堆放著超1萬噸生活垃圾。今年初,垃圾被清運至海鹽光大垃圾焚燒廠處置,臨堆點完成復墾。截至今年5月底,嘉興全市61處生活垃圾臨堆點全域清零,並根據水質土壤檢測結果制定了土壤修復和土地復墾方案。
固廢垃圾處理能力也快步跟上。嘉興全市已建成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利用項目6個,日處理能力1905噸;建成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7個,年處理能力241萬噸;建成大件垃圾處理中心和有害垃圾暫存點6個。
垃圾分類更精細,確保源頭減量。嘉興經開區城南街道常睦公寓是一個住著230戶居民的拆遷安置小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亭成了新風景。每天早晚,投放亭都會準時開放,在分類勸導員幫助下,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刷卡積分。截至10月底,嘉興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100%,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90%,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51.66%,全市生活垃圾總量同比減少5.85%。
擦亮生態綠,城市更宜居。今年1月至10月,嘉興地表水市控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9.5%,同比增加19.1%,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全市空氣優良率達86.6%,同比提高8.3%,PM2.5濃度同比下降23.5%。
【來源:嘉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