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在臨沂市河東區怡海國際新城小區的地下停車場裡,各類裝修垃圾分裝入袋,堆放在回收點。回收點門前的鐵架子上,整齊地擺放著紅、黃、藍等九種編織袋。
「小區建成後業主陸續開始裝修新房,不過從2019年8月往後就多了一些手續,需要先籤一份協議書,然後再來這裡領9種垃圾袋,將裝修垃圾分成磚石、塑料等9種類別分類裝袋回收。」小區物業經理楊志剛拿起一份裝修垃圾分類處置協議書告訴記者。
裝修垃圾日益增多、隨意傾倒、汙染環境曾是困擾小區管理的難題。目前,臨沂市在這個領域實現了破題。臨沂市城市管理局依託臨沂藍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處理廠,將小區內收集的裝修垃圾集中回收,探索形成全鏈條分類處理模式。目前,臨沂市已有6個小區開展試點。
2019年以來,臨沂市政府出臺文件,組織各區縣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建設裝飾裝修垃圾臨時存放場,原則上每個街道至少建設1座,根據就近原則收集存放轄區內裝飾裝修垃圾。小區物業公司設置裝飾裝修垃圾暫存點,劃分分類投放區域,固定投放時間,安排專人值守,指導業主規範分裝垃圾。
藍泰公司與小區物業公司籤訂收運協議,物業公司與業主籤訂裝修合同,明確約定裝飾裝修垃圾分類、定點投放、收運等有關事項。藍泰公司向業主免費發放9種顏色編織袋,對應分裝9種裝修裝飾垃圾。
同時,臨沂市環衛處將裝飾裝修垃圾運輸企業及車輛納入登記備案管理,嚴格審查資質、能力,要求運輸企業使用全密閉車輛,安裝前端信息化監控設備,納入市建築垃圾揚塵治理在線監控系統監管。小區物業公司選擇登記備案的合規企業及車輛,將居民分類投放的裝飾裝修垃圾根據類別運送到藍泰建築垃圾處理廠,杜絕拋灑汙染路面問題。
楊志剛走出地下車庫,在小區的人行道上用力跺了幾下說:「這就是藍泰公司用回收的裝修垃圾生產的透水磚,我們小區也買了一批用上了。」
據了解,針對混凝土塊、輕質磚石、廢保溫材料、廢石膏等4類垃圾,臨沂藍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資源化處置利用,加工生產再生骨料、透水磚、混凝土等建材。針對廢紙箱、廢金屬、廢塑料、廢木板塊等4類可回收利用垃圾,進入廢品回收渠道處理。對油漆桶等少量危廢物品,由環保部門指定有資質的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
裝修垃圾分類政策在小區內的普及,為生活垃圾分類的推廣打下了基礎。怡海國際小區設置了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體驗中心,向居民免費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指南》3000餘份、家用垃圾分類桶1300餘個。同時,在小區內投放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和垃圾桶,採取定時投放方式,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進行分類收集。
居民將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後,系統自動稱重,計算積分發放到居民帳戶,居民可以選擇線上或到小區積分兌換點兌換生活用品、物業費或在合作超市消費。
2019年12月31日,記者在該小區的積分兌換點的電子屏上看到,目前該小區完成分類回收的生活垃圾總重已經達到了11444.06千克,共有1752戶、2990人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平臺註冊。電子屏旁邊的架子上,擺滿了可供兌換的洗化用品。
在兌換點隔壁的房間裡,還擺放著幾十件小朋友用廢棄物製作的工藝品,將廢紙板塗上油彩做成火車,將可樂瓶裁剪做成火箭。最難能可貴的是,半年以來,垃圾分類回收的觀念已經在孩子心中紮下了根。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杜輝升 紀偉 通訊員 李甲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