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領大米、垃圾袋……「神器」助陣,這裡的垃圾分類時尚又智能

2020-12-12 騰訊網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當站在乾濕垃圾的分叉路口,誰不是小小的眼睛裡充滿了大大的疑惑。

此前網上很多人吐槽

垃圾分類「太難了」

當前雙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正在不斷向縱深推進

但是體驗過的雙流人

不但沒說「難」

還都喜笑顏開

這是為什麼呢?

雙雙對這此進行了探訪

垃圾分類更智能

在黃甲街道「大雁居」安置小區小區中庭

一組類似自動售貨機的裝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走近一看

這並不是自動售貨機

而是一套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

中間是一組四個藍灰相間的垃圾箱

分別回收餐廚、其他、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垃圾。

眾多居民興致勃勃地聚集在此

參加垃圾分類宣傳及積分兌換禮品發放活動

學習使用垃圾分類智能收集

雙雙注意到

除了大米、垃圾袋等獎品

與往常不同的是

這裡發放的物品裡竟然還有住戶對應的二維碼

這是為什麼呢?

垃圾「兌換」生活用品

仔細觀察後發現

原來這些二維碼

是黃甲街道為了在此推廣的一種

類似「速遞易」的垃圾分類智能收集設備

而向居民們配發的「鑰匙」

由於小區居民多為老人

為幫助他們儘快學會使用垃圾分類「神器」

街道幹部、環衛公司、小區物業等相關工作人員

聯合組織了這樣的垃分宣傳、積分兌換活動

這一舉措點燃了老人們

「芝麻開門」的激情

在垃圾分類智能收集亭前,四川如佳環境衛生管理有限公司職員向小鳳耐心地向老人們面授機宜。「把二維碼(各家戶號專屬)貼在垃圾袋上,然後對著終端掃碼,對應4種分類的垃圾收集櫃門自動打開後,投放物品就完成了;你剛剛扔的紙箱(可回收物品)0.583公斤,獲得了一分的積分,電腦會將臺帳自動記錄在案。」

很快,60多歲的居民王華瓊就「結業」了。她高興地告訴雙雙,「以前垃圾桶是敞開的,容易散發臭味、滋生蚊蟲。還是這種智能收集設備巴適。我們不懂就學,大家掌握了使用方法、習慣了垃圾分類,環境就沒有這麼汙染了,這樣老百姓身體就健康多了。」

面對群眾點讚,黃甲街道工作人員黃國表示,「大雁居」小區總共有800多戶,按照標準300戶一個點位,這裡安裝了3個點位。「下一步,街道會在新建的小區內全部安裝智能化的垃圾分類箱。通過全域推開、分期落實這種智能化投放點,促進垃圾分類在街道全面普及,有效提升環境衛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據雙流區垃分辦工作人員羅莎介紹

垃圾分類智能收集亭在我區尚屬首次

值得各地學習借鑑

進而助推美麗宜居空港公園城市建設

記者:許繼剛 焦裕理

編輯:魏舒婷

審核:周星雲

來源:空港融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青島部分公園安裝自動環保袋機 掃碼就能領環保垃圾袋
    在逛公園或者景區的時候,不少市民遊客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喝完的飲料瓶、吃剩的果皮等生活垃圾因為一時找不到垃圾桶,手邊又沒有垃圾袋,而難以處理,甚至還可能發生隨手亂扔汙染環境的現象。近日,首批十餘臺智能環保袋發放機在青島動物園、青島植物園、青島文化公園等公園景區安裝完畢,開始使用,通過為市民遊客提供可降解的環保垃圾袋,助力提升景區環境衛生。「愛青島,就應該從不亂扔垃圾做起。」家住市南區紅島路的張先生今年74歲,作為一名環保熱心人士,經常去青島動物園遛彎的他會隨身攜帶環保袋,發現垃圾就撿起來裝進袋子。
  • 督導員掃碼垃圾袋就知誰扔的 居民給「虎哥」發微信回收垃圾
    前端分類每個住戶家裡都放著至少3個垃圾袋每個垃圾袋上都有二維碼,掃碼就能知道是哪戶扔的垃圾;分得好,手機就會收到一條感謝簡訊,分得不好,則會收到提醒簡訊;居民在家中派單,「虎哥」上門、物流車回收、總倉分揀,最終完成資源再生……在杭州,上述「虎哥模式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近日,《新民晚報》匯集了垃圾分類實踐中湧現出的很多「金點子」,這「三十六計」既集中體現了上海市民的智慧,也是上海市民參與感、獲得感的鮮活反映。第一計神器一出 一秒破袋「破袋神器」——在溼垃圾桶的邊緣,掛一個湖綠色的傢伙,「神器」由廢舊鋼材做成,呈直角掛在桶壁上,鋸齒斜斜向下。
  • 順義這個社區自製垃圾「破袋神器」,助力垃圾分類!
    2020-06-10 10:59:13 來源: 順義微社區在線 舉報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 業主裝修先領9種垃圾袋,臨沂試水裝修垃圾分類處置
    2019年12月31日,在臨沂市河東區怡海國際新城小區的地下停車場裡,各類裝修垃圾分裝入袋,堆放在回收點。回收點門前的鐵架子上,整齊地擺放著紅、黃、藍等九種編織袋。「小區建成後業主陸續開始裝修新房,不過從2019年8月往後就多了一些手續,需要先籤一份協議書,然後再來這裡領9種垃圾袋,將裝修垃圾分成磚石、塑料等9種類別分類裝袋回收。」小區物業經理楊志剛拿起一份裝修垃圾分類處置協議書告訴記者。裝修垃圾日益增多、隨意傾倒、汙染環境曾是困擾小區管理的難題。
  • 石景山老街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
    為了更好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現垃圾精準分類,保證廚餘桶內垃圾的純淨度,解決居民破袋弄髒手的煩惱,6月4日上午,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北路特鋼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的老街坊們正在製作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力居民精準分類。
  • 垃圾分類各種「神器」實用嗎?
    來源:新京報垃圾分類小程序識別準確度低,垃圾處理器增加汙水處理難度;智能垃圾桶自動開蓋,方便、衛生新風街一號院的居民每月一次,掃碼免費領取垃圾袋。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推出「人臉識別」垃圾桶,居民將垃圾投入廚餘垃圾投放口。
  • 一秒拆袋解袋,「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  這個「神器」工具小巧輕便,底部是一根鋸齒,頂部通過鎖扣擰緊在垃圾桶邊沿。居民扔易腐垃圾時,只需要把塑膠袋放在鋸齒上,輕輕往上拉,自動破袋,易腐垃圾便可自行掉入垃圾桶,居民再把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
  • 一秒拆袋解袋 「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通訊員 甘曉培)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溫州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  這個「神器」工具小巧輕便,底部是一根鋸齒,頂部通過鎖扣擰緊在垃圾桶邊沿。
  • 老街坊自製「破袋神器」 助力垃圾精細分類
    >八角北路特鋼社區「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攻」居民精準分類八角北路特鋼社區 「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中有多名鉗工、管工,社區充分發揮專業經驗優勢,組織志願服務隊的隊員製作「破袋神器」,有效推動廚餘垃圾精準投放
  • 乾淨又便捷,看廚餘垃圾「破袋神器」如何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
    日前,在重慶市總工會舉辦的2020年重慶市「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網上勞動和技能競賽中,重慶市南川區益川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發明的廚餘垃圾投放破袋裝置獲得了七月「五小活動」人氣獎項目。該裝置使用後,為市民垃圾分類省了不少心。
  •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2020-10-28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溯源垃圾袋、智能回收箱、定期大掃除……北京多措並舉打造「綠色...
    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東城區各個街道社區積極探索,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實現各類垃圾定向投放、資源化利用,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社區。↑圖為東華門街道韶九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介紹一套智能分類垃圾箱。
  • 百聞不如一見,垃圾分類廣州好犀利!
    不少與會代表還對昨日《廣州日報》第7版報導的《智能加持 廣州垃圾分類更高效》的報導印象深刻,認為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智能垃圾拆解技術的應用,都為廣州實現垃圾分類效果提供了實際有效的幫助。 在越秀區白雲街廣九社區,與會代表看到這裡設置了網際網路新型舊衣物回收箱、微生物除臭等新型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在定時垃圾投放點,還有監控攝像頭,對居民的投放予以實時監測。
  • 廚餘垃圾不髒手 各種破袋神器紛紛亮相
    讓居民投放廚餘垃圾不髒手 各種破袋神器紛紛亮相北京晚報記者 王天淇廚餘垃圾的分類投放一直是居民關注的重點,本市不少小區都要求居民在投放廚餘垃圾時要破袋。東城崇外街道用上「破袋機器人」「聽說咱們院兒來了個能自動拆垃圾袋兒的機器,哪個是呀?」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您把垃圾給我,我給您演示一遍。」值守在桶前的分類指導員林師傅說著,接過了李阿姨手中的垃圾袋。
  • 掀蓋、破袋不再弄髒手,這個小區垃圾分類有「神器」
    「投放垃圾只要拉一下手環,然後在破袋器上蹭一下,垃圾就乖乖進桶了。」5月27日上午,石景山區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居民在倒垃圾時會發現,小區裡的垃圾桶上多了這樣兩個新設備,每個垃圾桶上方都安裝了一個手環,廚餘垃圾桶內還有一個鋸齒狀的破袋器。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破袋神器東城區崇外街道崇文門西大街社區破袋機器人10秒左右自動破袋「聽說咱們院兒來了個能自動拆垃圾袋兒的機器,哪個是呀?」昨天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
  • 垃圾袋有編號,還隨便扔嗎?
    本報訊 (記者劉長海)濱海新區寨上街平陽裡社區是垃圾分類精品示範社區。昨日一早,記者在社區一處垃圾分類站看到,居民排隊掃二維碼往智能裝置中扔垃圾。 64歲王大娘來到智能裝置前,拿出智慧卡在感應框處輕輕一掃,相應的垃圾蓋就打開了,王大娘隨即把垃圾丟進去。「以前扔垃圾比較隨意。
  • 智能垃圾分類掃地機器人
    針對這一問題,來自北京市八一學校的陳世霖、周文韜、崔藝冰同學設計了自動垃圾分類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利用攝像頭進行自動分類,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建造的實驗模型分類達到了88%的正確率,表明想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