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當站在乾濕垃圾的分叉路口,誰不是小小的眼睛裡充滿了大大的疑惑。
此前網上很多人吐槽
垃圾分類「太難了」
當前雙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正在不斷向縱深推進
但是體驗過的雙流人
不但沒說「難」
還都喜笑顏開
這是為什麼呢?
雙雙對這此進行了探訪
垃圾分類更智能
在黃甲街道「大雁居」安置小區小區中庭
一組類似自動售貨機的裝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走近一看
這並不是自動售貨機
而是一套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
中間是一組四個藍灰相間的垃圾箱
分別回收餐廚、其他、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垃圾。
眾多居民興致勃勃地聚集在此
參加垃圾分類宣傳及積分兌換禮品發放活動
學習使用垃圾分類智能收集
雙雙注意到
除了大米、垃圾袋等獎品
與往常不同的是
這裡發放的物品裡竟然還有住戶對應的二維碼
這是為什麼呢?
垃圾「兌換」生活用品
仔細觀察後發現
原來這些二維碼
是黃甲街道為了在此推廣的一種
類似「速遞易」的垃圾分類智能收集設備
而向居民們配發的「鑰匙」
由於小區居民多為老人
為幫助他們儘快學會使用垃圾分類「神器」
街道幹部、環衛公司、小區物業等相關工作人員
聯合組織了這樣的垃分宣傳、積分兌換活動
這一舉措點燃了老人們
「芝麻開門」的激情
在垃圾分類智能收集亭前,四川如佳環境衛生管理有限公司職員向小鳳耐心地向老人們面授機宜。「把二維碼(各家戶號專屬)貼在垃圾袋上,然後對著終端掃碼,對應4種分類的垃圾收集櫃門自動打開後,投放物品就完成了;你剛剛扔的紙箱(可回收物品)0.583公斤,獲得了一分的積分,電腦會將臺帳自動記錄在案。」
很快,60多歲的居民王華瓊就「結業」了。她高興地告訴雙雙,「以前垃圾桶是敞開的,容易散發臭味、滋生蚊蟲。還是這種智能收集設備巴適。我們不懂就學,大家掌握了使用方法、習慣了垃圾分類,環境就沒有這麼汙染了,這樣老百姓身體就健康多了。」
面對群眾點讚,黃甲街道工作人員黃國表示,「大雁居」小區總共有800多戶,按照標準300戶一個點位,這裡安裝了3個點位。「下一步,街道會在新建的小區內全部安裝智能化的垃圾分類箱。通過全域推開、分期落實這種智能化投放點,促進垃圾分類在街道全面普及,有效提升環境衛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據雙流區垃分辦工作人員羅莎介紹
垃圾分類智能收集亭在我區尚屬首次
值得各地學習借鑑
進而助推美麗宜居空港公園城市建設
記者:許繼剛 焦裕理
編輯:魏舒婷
審核:周星雲
來源:空港融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