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蜜柚成熟季。近日,在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的接龍蜜柚標準化生產基地,無論是樹上掛的,還是地上堆的,全都是金燦燦、圓溜溜的蜜柚,村民們忙著採摘,遊客也紛至沓來。
「儘管今年上半年有諸多影響因素,但今年蜜柚產量依舊高達30萬斤,比去年增加了10萬斤。」65歲的陳開容在退休後返鄉創業種植柚子,組建柚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美亨公社。
「以前一個柚子1塊錢都賣不出去,現在3塊錢1斤!」陳開容告訴記者,以前,接龍鎮產出的地方品種「小觀蜜柚」因缺少科學種植技術、缺乏市場信息,售價很低,甚至無人問津。2011年合作社成立以後,以生態、綠色、環保為主攻目標,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專家團隊指導,通過當地的百年柚樹進行嫁接培育出現今的接龍蜜柚,並且採用套袋技術,果實在套袋後近6個月裡不施用農藥。從植前開荒、培育、栽植、施肥、澆灌到果實成熟,均實行專業化管理。
「改良後的蜜柚果大皮薄,肉質細嫩化渣,今年每個能達到5斤以上。」陳開容說,而且能夠儲存近3個月不變味。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巴南接龍蜜柚獲得中國綠色食品A級認證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等多項榮譽。
接龍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把產業做強做大,下一步將依託專家團隊,開展蜜柚營養價值評級指標研究,通過分等分級實現優質優價,並在目前已有的10餘種深加工產品基礎上繼續研發,延伸產業鏈。
農民日報記者 黃慧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