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談再婚父親:他去世後從未祭奠,遺產分文未得

2021-01-10 微橙子

高曉松

成年人的親情關係裡,最難搞的不是母女關係,而是父子關係。

我曾寫過一篇關於朱自清和他父親的文章《那個溫情的男人,騙了我們近百年》,詳細講述了朱自清跟父親之間的矛盾、隔閡、仇視及他最終在內心與父親和解的故事。

其實也不能叫和解,只能說是在這場父子關係中,他最終向父親認慫了,也向中國傳統的孝道服了軟——算了算了,那個暴君般的父親,那個曾經讓他大氣不敢出有苦不能言有憤怒不敢反抗的父親,終於在老去之後失去了控制、左右他的能量,垂垂老矣之後卻無比渴求著他的親情回應,他終是向這個曾經的強者、後來的弱者低了頭。

很多知識分子跟父母的關係都尷尬,比如王朔跟他母親,比如張愛玲跟父母,蕭紅跟父親等等……以前我以為只是個例,年長後才發現原來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只是很多人選擇悶在心裡不說出來。

有些名人在談及父親時,為了自身形象的考慮,反而會有意識地加以美化——因為,作為一個名人,你公開談論父母時如果說他們的種種不好,會對自己產生負面影響,別人會說,看,這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能愛誰?所以我們看到的很多感動得讓人流眼淚的情節,基本都是摻雜了表演成的。

6月21日(父親節)下午,高曉松在社交媒體上寫了篇長文,講述了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全文如下:

看完後讓人唏噓。誰也不會想到,出身於名門世家的高曉松竟然有著這樣一段塵封的暗傷。

1.父親再婚後,交流方面,他跟父親二十多年說過的話不過二十來句,溝通近乎於零;

2.見面互動方面,高曉松只在妹妹婚禮以及爺爺奶奶葬禮上見過父親;

3.他父親去世後,骨灰歸高曉松、遺產全歸父親後妻;

4.此後哪怕是每年的清明節,高曉松和妹妹也沒有去祭奠過。

高曉松父親年輕時的照片

有人難以置信地表示: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父子關係?有如此冷血的父親?

真的有。甚至比這更冷漠的都有。在親情(父母之愛)的缺失方面,世上永遠有比你更痛苦的人。

我曾親眼看見身邊的熟人跟父親成為仇人,老死不相往來。具體的原因,卻不是因為錢,更不是因為生活瑣事,而是因為在感情上互相都得不到對方的尊重與關懷,一方給予對方的永遠只有羞辱,而另一方則選擇反擊。

曾經很羨慕有的人能成長在和諧有愛民主的家庭氛圍,他(她)們有足夠的愛意包圍,自然在性格上更完滿,在心理上更健康,後來才知道,不管成長在什麼樣的家庭,都會有別人看不見的一塊黑洞。

高曉松跟父親的關係,在文章裡他沒有寫起因,但跟他年少時鐵了心要走文藝(音樂)路線有關,他父親則希望他成為一個有學問的讀書人,高曉松沒有聽從,堅持要走自己的人生,矛盾就此埋下。

不溝通不互動,跟彼此都心高氣傲互相賭氣有關。

父親求的是「你要懂我的苦心」,兒子求的是「你能不能理解我」,加上父親再婚有了新的家庭,並恨不得兒子離開家裡不要影響自己的新生活,當一個父親不能主動俯下身子去關心兒子的成長時,身為兒子的則更不願向他低頭。

父親不溝通或許是想給點顏色你看一看:沒有我的幫助,看你能混成什麼球樣?

兒子不溝通卻是怨念加無奈以及一種男生的骨氣導致:我就不信我離開你就活不成了!

後來的高曉松當然算混得不錯,功成名就的他按說回首往事,內心或許也會跟朱自清一樣滋味複雜,不然不會在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時「意外地哭了,不知是可憐他還是可憐自己」,言語之中遺憾與怨念並存,哭父親的恨絕是一方面,哭自己直到父親離開這個世界也沒能得到他的愛與關懷(肯定)也是一方面。

他的父親臨終前都沒有喊他回來看最後一眼,到底是有多冷漠?

到底是親生的兒子啊,只能說或許他彌留之際也是心虛的,知道自己這麼多年都沒有對兒子付出愛,所以沒臉面叫他回來送自己最後一程吧。

高曉松的母親說,感謝他父親的兩粒開掛的精子(指高曉松和妹妹),世人看著有些冷幽默,其實這句話存了幾多辛酸!所幸的是,她等到了兒女的成才,等到了兒女對自己的孝順以待。

大多數男人對於孩子的感情跟女人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女人經歷了十月懷胎和分娩的艱辛過程,對孩子的愛幾乎天然就在那兒,但是男人對孩子的愛卻需要後天培養才會形成,而且男人只有在愛一個女人的時候,才會愛屋及烏地愛他們的孩子,如果他不愛這個女人了,對孩子的愛的濃度也會自然而然地降低。

離婚後的男人,若是再婚,對於跟前妻生的孩子在感情上能做到不變的,很少。所以女人結婚後不要急著生孩子,只有當你跟這個男人共同生活過後依然對這段感情有著篤定自信的感覺之後,再生。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驗愛與美好,而不是為了讓他體驗拋棄與冷血。

相關焦點

  • 音樂人高曉松首談父親,父親去世後從未祭奠,其遺產全部給了後妻
    6月21日下午,高曉松在自己的社交動態上分享了一段長文,他以敘事的形式在父親節這一天,講述了自己和父親之前的關係。並曬出了父親的兩張舊照,一張是黑白的一張是彩色的。照片中高曉松的父親五官稜角分明,十分帥氣。
  • 高曉松父親節髮長文首談父親:遺產都給了後妻,我也從未祭奠過他
    ,哪怕你們此刻並不在一起,哪怕你的父親已經年邁不已,那也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一瞬間,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小六一樣從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父親的,或許不多,但一定有,那麼我想和這些人說,別灰心,我們雖然感受不到父愛,但我們以後可以為他人父,給我們以後的孩子最偉大的父愛,而以知識淵博出名的高曉松就是這樣的,昨天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長文,其中有句話令人吃驚,那就是:「在父親去世之後,我從未祭奠過他,每次都是姑姑們給我和妹妹發來照片
  • 高曉松從未祭奠父親,遺產分文不取,究竟為何?
    當父親節那天,明星們都在曬自己家庭的照片。汪峰和三個兒女開心合照,鄧超和兒女左擁右吻,都是幸福滿滿的一家人。不同於正常情感的高曉松,髮長文懷念父親,並稱自己從未祭奠父親,究竟為何?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父子之間的關係,堪比婆媳關係,可血濃於水,怎麼會到這種地步呢?
  • 高曉松從未祭奠父親,遺產全給繼母,父子關係冰冷如季羨林父子
    高曉松是在一個離異家庭裡成長,雖然親戚朋友都是厲害的人物,但是家庭卻沒有那麼幸福。父親再婚後,過的非常幸福,又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家庭,還有了孩子。可是相較與和媽媽生活的高曉松和妹妹卻因為父親的缺失過的很不快樂。也是他長大後叛逆的導火索。即使母親給他們很好的條件,但是有些東西失去後就無法彌補。父親有了新的家。
  • 出生高知家庭的高曉松,父親逝後從不祭奠,遺產全歸後媽
    這還要從高曉松大三那一年說起,那年的高曉松萌生了退學的想法,高曉松大學讀的是電子工程,但是解除了音樂後他不再想要當一個理工男,他想要詩和浪漫,所以有了想法之後他很快就實施了。不久後他從清華退學,回到家後父親親自下廚炒了幾個菜,可這幾個菜竟成了父親為他做的最後幾個菜。一頓飯後,高曉松與父親斷絕了父子關係,而父親在他離開家的時候唱起了那首最喜歡的歌。
  • 高曉松自曝父親去世後從不去祭奠,遺產全給後媽,父子關係冰冷!
    說到高曉松,他似乎有很多頭銜。他是一位出色的音樂製作人,敏銳的語言辯論者,並且是一位有著有趣靈魂的作家。他擁有很高的才能,身後的家庭更加強大,但這給他帶來了什麼影響?
  • 高曉松父親:將兒子趕出家門後斷絕來往,去世後兒子不要遺產也從不...
    三年後,高曉松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一個科學家,於是在再三思考過後,決定從清華大學輟學。這個行為,無疑挑戰了他的父親的威嚴。父子關係一直怪異而緊張的兩人,最終也沒能爆發爭吵。他只對兒子說了兩句話,「不讀書就不要賴在家裡」,「走了就不要回來」。高曉松無從反抗,吃過最後一頓飯便搬了出去。
  • 高曉松與他的父親,再婚後只在葬禮上見過兩次,平均每年一句對話
    高曉松老師分享自己與父親的往事,有心酸亦有感動。高曉松的父親再婚後,只見過兩次葬禮見過面,平均每年只溝通一句話。上個世紀父親再婚後,我大約只在妹妹的婚禮,以及爺爺奶奶的葬禮上見過他。二十多年說過的話大約沒有二十句。他去世時我和妹妹都在國外。
  • 高曉松髮長文追憶父親去世,出乎意料哭了一小會,眼淚難掩遺憾
    吃飯時父親還順便給他說了兩條人生小貼士,並且建議離開後最好別回來。高曉松為了賭氣,果真沒有再回來。但是當時他又沒有謀生能力,只好借考研的藉口賴在外公家裡。外公張維曾經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高曉松的父親只是不善於溝通和表達。從他說的狠話裡面分析,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 高曉松首次髮長文悼念父親,坦言父子關係冷漠至今未到過父親墓前
    6月21日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眾多明星紛紛在網上發父親節的話題,都在花式歌頌父愛的偉大,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自小與父親關係並不友好,以冷靜的態度談及父親,比如高曉松曾自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冷談」,父親節的今天,他首次在網上髮長文談及自己的父親,平淡的言語中滿滿的酸楚,特別在父親節發文悼念天國的父親
  • 高曉松直播翻車沉默以對:生活多的是對當下的認領與苟且
    前些天我曾寫過一篇關於高曉松和他父親感情不和的文章《高曉松談再婚父親:去世後從未祭奠,遺產分文未得》(點擊藍色標題可進入閱讀),或許跟他父母后來離婚有關(哪年離的婚他沒有透露過,後來父親再婚,母親也再婚了,高曉松在百度百科裡特別註明繼父黃二陶是開國副總理黃炎培之孫、水利大師黃萬裡之子)。
  • 母親去世半年,父親再婚了,用一巴掌打出了人性最大的「惡」
    前不久剛好收到一位海超的讀者來信,說今年11月,他的父親就再婚了,而母親去世不到半年,他這樣不顧夫妻情分,讓海超這個做兒子的又恨又氣,向外人道又羞憤不已!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讓海超內心如此糾結呢?海超的父親可以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在母親患癌期間,沒有很好地陪伴在身邊,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患病期間更沒有守在床邊,最後,海超只好看著母親帶著遺憾走了。
  • 58歲父親再婚兒女反對,10年後父親過世,兒女才看清繼母真面目
    可是,對於父母再婚這個問題,很多子女表示不能理解。無非是覺得半路夫妻難交心,擔心父母再婚重組家庭,導致將來留給自己的遺產縮水。大多數是因為利益方面的原因,這才不贊同父母找老伴。
  • 馬拉度納去世,女兒無權繼承遺產,生前父女相處細節曝光
    據阿根廷號角報報導,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據悉,馬拉度納上個月剛剛度過60歲生日,本月初因腦血腫進行了頭部手術。在手術後曾出現短暫的意識混淆狀況,在醫院一直接受治療,最終因為心臟驟停去世。
  • 崔雪莉去世後父親現身爭奪遺產,哥哥怒斥:他連墓地都沒去過!
    1月18日,崔雪莉的哥哥公開了崔雪莉生父突然現身,對女兒去世留下的大筆遺產,要求合理進行分配的事,引發了粉絲和網友的抨擊。崔雪莉哥哥表示,自己原本想獨自承受著雪莉去世帶來的傷痛,但無法忍受生父跟別人講到妹妹時不是痛心,而是遺產的問題。他表示「如果真的是陌路人就請像陌路人一樣生活吧」。可見雪莉父親為爭奪遺產的做法,讓雪莉哥哥十分痛心。
  • 母親病逝三個月,我勸父親再婚,參加了他的婚禮,我淚流滿面
    可讓阿靜更心疼的是父親,由於母親的病,多年來他四處奔波求醫求藥,床前床後的耐心服侍,想睡一個安穩覺,想輕鬆地過一天都難。現在的他明顯消瘦了許多,才56歲的年齡頭髮就已經白了一多半,看得讓人心酸。 更讓阿靜內心不平靜的是,她知道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和諧。母親的脾氣大,是個強勢的女人,而父親恰恰相反,是個性格沉穩,忠厚老實的人。
  • 祥嫂去世後鄧兆尊身體發福 15億遺產引來女生倒追 已與三奶分手
    祥嫂去世八個月後,鄧兆尊首度接受傳媒專訪,談起了他與父親、母親(祥嫂)還有三個女友之間的故事,大半年未曾露面的鄧兆尊並未因為母親祥嫂的離世而意志消沉,身體發而發福了不少。這段爭產鬧劇直到去年七月份洪金梅去世後才畫上句號,對於洪金梅所留下來的遺產,有香港媒體報導稱該筆遺產一共有15億港元,至於該遺產會如何分配,媒體並未報導過,為了避免爭產風波在他們兄妹身上再次上演,相信祥嫂去世並已經寫好遺囑了。在爭產那二十多年時間裡,鄧兆尊的身材似乎從未改變過,一直給人感覺十分瘦弱,可是在祥嫂去世八個月後,鄧兆尊首次露面時身材已經發福了不少,身體與臉頰明顯多了很多肉。
  • 高曉松發文談父親,惹網友一片唏噓,父愛缺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說起高曉松,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他淵博的學識和不俗的口才。他不但富有音樂才華,還在多檔節目中侃侃而談、展露風採,是當之無愧的「娛樂圈才子」。可誰又能想到,如此自信、灑脫的高曉松,卻也有一件人生憾事,那就是無法修補的父子關係。在剛剛過去的父親節,高曉松發表了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篇幅不長,卻引發了網友熱議。
  • 前妻事業有成多虧了高曉松?高曉松談離婚: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前妻事業有成多虧了高曉松?高曉松談離婚: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句話高曉松離婚原因很簡單,一句話:追求更豐滿的人生。從高曉松身世來看,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清華教授,母親是建築學專家,從小接受知識薰陶,大學時發覺自己不適合工科專業毅然從清華退學,後來便從事文化藝術工作。
  •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高曉松為他連夜從美國飛回
    就在這時,父親聞訊趕來。看到父親的身影,麥家異常激動,他以為父親是來替自己報仇的,於是哭著撲向他的懷抱。結果父親卻揚起手,"啪啪"兩記響亮的耳光,打得麥家鼻血直流,流進嘴巴,流到胸前,染紅了褲子,讓他自此,猶如"心窩裡插了一柄刀,怎麼也撥不出來"!從那天開始,那個被父親深深傷害的14歲少年,沉默寡言,只把所有的心事,全部傾吐在日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