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發文談父親,惹網友一片唏噓,父愛缺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2021-01-10 彤爸親子育兒堂

說起高曉松,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他淵博的學識和不俗的口才。

他不但富有音樂才華,還在多檔節目中侃侃而談、展露風採,是當之無愧的「娛樂圈才子」。

可誰又能想到,如此自信、灑脫的高曉松,卻也有一件人生憾事,那就是無法修補的父子關係。

在剛剛過去的父親節,高曉松發表了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篇幅不長,卻引發了網友熱議。

很多網友看過後都覺得非常心酸,也對年少時的高曉松產生了強烈的同情。

在這篇文章中,高曉松回顧了自己人生中最低落的那個階段——大學退學,父親對他極其失望,並勒令他從家裡搬出去。

那時的高曉松還未成年,尚不能自立,父親的這一做法已經讓人很不理解。

誰知更誇張的事情還在後面:高曉松答應搬走後,父親竟然親自下廚炒了兩個「告別菜」,還讓兒子「離開最好就別回來了」。

可能是覺得擺脫了負擔,心情格外輕鬆,高曉松還聽見父親「哼起了印度尼西亞民歌」。

這一番「神操作」真是讓網友們大跌眼鏡,大家都無法想像高曉松當時的心情會有多麼難過,也難怪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會降至冰點。

據高曉松透露,兩父子二十多年說過的話大約沒有二十句,見面也不過兩次,一次是高曉松妹妹的婚禮,一次是爺爺奶奶的葬禮……

雖然父親已經去世,但這樣的父子關係在他心中留下的傷痕卻難以消退。

讀過他的文章,只覺得字裡行間都帶著遺憾,也讓一眾喜愛他的網友心痛不已。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父愛如海」。可看看高曉松的父子關係,卻讓人唏噓不已。

父愛缺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父親應當是孩子人生中最安全的港灣,是能夠為孩子擋風遮雨的參天大樹,父子關係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本不應當如此冰冷,如此讓人絕望。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經這樣說道:「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的確,溫暖的父愛是孩子一生的精神財富,但遺憾的是,有不少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卻出現了「缺位」現象。

這其中固然有忙於工作、分身乏術的原因,可也有缺乏責任感、愛心、耐心的情況。

曾經有一份報告顯示,國內過半家庭是由媽媽負責陪伴孩子,而爸爸陪伴孩子較多的家庭,比率僅為12.6%,這一數據對比讓人不能不正視這個問題。

父愛的「缺位」不光會造成父子關係疏離、淡漠,還會引發很多不良後果:

1.孩子性格發展受到影響:爸爸帶娃比較粗放,常常不如媽媽精細,但也給了孩子鍛鍊的機會,可使孩子變得積極、勇敢、自信;而當父愛缺位時,孩子性格會趨於內向、怯懦、不夠積極。

2.孩子性別認知不完整:孩子成長過程只有女性親屬陪伴,對性別角色認識不清,嚴重時可能出現性格認同障礙。

3.孩子體格發育不夠完善:爸爸帶娃時,往往更喜歡和孩子一起運動、嬉戲,無形中能夠提升孩子體質,增強運動能力;而當父愛缺位時,孩子在這方面的發展情況可能會落後於同齡人。

不僅如此,父愛缺位,還會讓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將來更會影響孩子的交友、婚戀,可謂害處多多。

成為負責任的父親,不讓孩子的成長過程留下遺憾

為人父者,無論面對多少困難、承受多少壓力,都應當認清自己的角色和責任,要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做他們的堅強後盾,不要讓他們的成長過程因為「父愛缺位」而留下缺憾:

1.改變冷漠的父子關係

很多中國爸爸其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因為內斂、含蓄,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愛意。

他們出現在孩子面前時,總是特別嚴肅,甚至是不苟言笑的,這無疑會讓孩子產生畏懼感。

因此,在父子關係變得冷漠的時候,爸爸不妨放低身段,主動與孩子溝通,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在孩子遇到難事,心情不佳的時候,爸爸也可以像媽媽那樣撫慰、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關懷,父子之間的距離也會慢慢拉近。

2.避免粗暴的教育方式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老話,被不少爸爸奉為真理。

孩子表現不佳的時候,很多爸爸不是講道理教育,而是打罵、呵斥。

此種粗暴教育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心靈,也會讓父子關係更加淡漠,所以爸爸應當停止打罵教育,改用正面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

3.停止過度強化父親權威

爸爸還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動不動就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說一不二」的權威。

如果想要贏得孩子的真心崇拜,爸爸自己要以身作則,用美好的道德情操來影響和感染孩子,孩子才會由衷地喜歡、敬佩爸爸。

您對改善父子關係還有哪些好的建議,歡迎留下寶貴建議,和我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背後,父親缺位,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劇中的孩子們,最缺失的是父親。爸爸去哪兒了?絕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話題。主角朱朝陽雖是父母雙全的孩子,但父母離異,自己從小跟著媽媽,對他來說,爸爸是那個想見不能見、不想見時卻偏跑出來的那個人。普普也是一個沒有父愛的孩子,同時也沒有母愛。另一個少年嚴良因為父親被抓入獄,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父愛,對他們來說,明顯是缺失的。
  • 《隱秘的角落》看的毛骨悚然:父親缺位,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是線索,角落裡是缺失的父愛。父親對孩子影響有多深?我們都明白,父親的缺位,會對我們造成不好的影響,但卻總說不清為什麼隨意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造成影響。其實哪有爸爸不愛女兒?只是害怕她會驕傲,所以變成了一句句「鞭笞」。可這些舉動在女兒看來,只是深深地傷害,她意識到自己在父親眼裡一無是處,害怕身邊的人也會像父親一樣嫌棄自己。想知道,父親會從什麼層面影響著我們嗎?
  • 高曉松首次髮長文悼念父親,坦言父子關係冷漠至今未到過父親墓前
    6月21日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眾多明星紛紛在網上發父親節的話題,都在花式歌頌父愛的偉大,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自小與父親關係並不友好,以冷靜的態度談及父親,比如高曉松曾自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冷談」,父親節的今天,他首次在網上髮長文談及自己的父親,平淡的言語中滿滿的酸楚,特別在父親節發文悼念天國的父親
  • 高曉松談再婚父親:他去世後從未祭奠,遺產分文未得
    很多知識分子跟父母的關係都尷尬,比如王朔跟他母親,比如張愛玲跟父母,蕭紅跟父親等等……以前我以為只是個例,年長後才發現原來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只是很多人選擇悶在心裡不說出來。有些名人在談及父親時,為了自身形象的考慮,反而會有意識地加以美化——因為,作為一個名人,你公開談論父母時如果說他們的種種不好,會對自己產生負面影響,別人會說,看,這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還能愛誰?
  • 高曉松父親節髮長文首談父親:遺產都給了後妻,我也從未祭奠過他
    ,哪怕你們此刻並不在一起,哪怕你的父親已經年邁不已,那也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一瞬間,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小六一樣從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父親的,或許不多,但一定有,那麼我想和這些人說,別灰心,我們雖然感受不到父愛,但我們以後可以為他人父,給我們以後的孩子最偉大的父愛,而以知識淵博出名的高曉松就是這樣的,昨天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長文,其中有句話令人吃驚,那就是:「在父親去世之後,我從未祭奠過他,每次都是姑姑們給我和妹妹發來照片
  • 高曉松前妻夕又米與張子萱前夫楊一柳分手 複雜的關係讓人唏噓
    高曉松前妻夕又米與張子萱前夫楊一柳分手 複雜的關係讓人唏噓時間:2017-01-05 23:44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曉松前妻夕又米與張子萱前夫楊一柳分手 複雜的關係讓人唏噓 月5日,高曉松的前妻夕又米與張子萱的前夫楊一柳分手了,這對複雜的關係讓人唏噓。
  • 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父親和母親教育孩子的不同之處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曾提出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教育和培養孩子有一種獨特的力量。上海社科院家教中心陳建強主任也說過:如果把母親比作一片綠草地,那麼父親就是一棵大樹。總之,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是有很大區別的,無論是教育男孩還是教育女孩,缺少了父母其中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父親教育的缺失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90%以上的兒童問題都與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 高曉松髮長文追憶父親去世,出乎意料哭了一小會,眼淚難掩遺憾
    高曉松稱父親再婚後,在妹妹的婚禮、爺爺奶奶的葬禮上見過面,此後20多年說話沒有超過20句。也就是說父子倆都是在賭氣,相互都在失望中。父親認為兒子不懂自己的一片苦心,兒子認為父親根本就不理解自己。不過父親再婚後,也沒有主動關心、聯繫兒子,也是一種失責。寧要討飯的娘,也不要做官的爹。
  • 爸爸不開家長會,對孩子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爸爸的缺位會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被缺失」的爸爸應該正位北京小學首席班主任馬蘭近年來,家長會大多是媽媽參加,而爸爸會有各種理由缺席,或者說「被缺席」。參加家長會的媽媽比爸爸多,已成為當今中小學家長會的一種常態。
  • 音樂人高曉松首談父親,父親去世後從未祭奠,其遺產全部給了後妻
    6月21日下午,高曉松在自己的社交動態上分享了一段長文,他以敘事的形式在父親節這一天,講述了自己和父親之前的關係。並曬出了父親的兩張舊照,一張是黑白的一張是彩色的。照片中高曉松的父親五官稜角分明,十分帥氣。
  • 遊樂園裡,爸爸拿女兒當作「雨傘擋箭牌」,網友:父愛如山體滑坡
    三字經裡有這麼一句名言:「子不教,父之過」,可見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凡是爸爸帶娃的視頻總能出現在爆笑娛樂的頭條裡,甚至還有網友戲稱「爸爸帶娃,活著就行」,這些哭笑不得的事跡,不禁讓人對「爸爸」這個生物引發好奇。雖然無釐頭的父親很多,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愛是不變的。
  • 伊能靜與兒子拍照不避嫌,勾肩搭背惹爭議,評論區一片罵聲
    伊能靜與兒子拍照不避嫌,勾肩搭背惹爭議,評論區一片罵聲伊能靜一隻帶有熱搜體質,同時也會因為家庭問題找到網友的吐槽,畢竟嫁給比自己小10歲的男人,不是每個女人都會有這份勇氣的,而且自己的大兒子已經老大不小,在生活上難免會遭到非議。
  •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這首風靡全球的歌曲道出了真相
    歌中以第一人稱敘說了一個很簡單的主題:有其父必有其子。開頭就寫道:「我的兒子出生了,但是我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帳單要付,在我不在家的時候,他學會了走路。」道出了一個父親的辛酸與無奈。兒子說:「我有很多工作要做……」掛掉電話後,父親感嘆道:「他真的很像我……」很多父親聽到這首歌,都忍不住落淚,為自己缺席的陪伴,為曾經那份遲遲未能兌現的承諾,為心靈深處無處安放的虧欠……
  • 曾軼可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恩師高曉松隨後發文澄清,獲網友怒贊
    近日著名歌手曾軼可在機場過安檢的時候因為不配合工作人員安檢而對其爆粗後,還不顧規定,肆意在網絡上曝光工作人員的長相併且惡人先告狀的發文聲討機場工作人員,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一切都是曾軼可在無理取鬧,於是人民日報和相關媒體發文點名批評曾軼可,她本人迫於壓力在微博上道歉了,她昔日的恩師高曉松也隨後發文澄清
  • 車輛入口處,父親全神貫注給女兒扎頭髮,司機默默地等了5分鐘
    表現父愛沒有問題,但也不能站在路口啊,明明看見有車過,就是不讓,我行我素,到底有沒有安全意識?凡事都有兩面性,拋開規則不說,父親能主動給女兒扎頭髮,確實很難得,而且還很細心,直到扎出滿意的為止。父親很少與孩子有親子交流時間,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是「父親缺位」。而一個很少在家的父親,每次回家,都選擇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聊天,這種父親,當然不會缺位。
  • 伊能靜庾澄慶兒子再穿女裝引爭議,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每個孩子天生希望父母在一起,父母恩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反之則需要對孩子做一些心理安慰,讓他一步步走出陰影。 教育專家認為,離異家庭的孩子,需要父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不偏執、不偏激,保持健康的心態。
  • 前妻事業有成多虧了高曉松?高曉松談離婚: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前妻事業有成多虧了高曉松?高曉松談離婚: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句話高曉松離婚原因很簡單,一句話:追求更豐滿的人生。從高曉松身世來看,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清華教授,母親是建築學專家,從小接受知識薰陶,大學時發覺自己不適合工科專業毅然從清華退學,後來便從事文化藝術工作。
  • 高曉松發文:26天減26斤!網友:胖子的所有美好都是偽美好
    高曉松曬照秀減重成果:26天減26斤!網友:第一張後面的男孩真帥 11月24號,有著各種頭銜的名人高曉松在個人主頁發文曬自己減重成功。內容為:26天減重26斤,完成第一階段75Kg以下的小目標,卸下油膩的外殼,希望裡面那位是真實的自己。
  • 爸爸每天5點半起床為女兒做早餐: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父親的不缺席
    是的,家長的高質量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父親這一角色,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二、父親不缺席,成長更有力童年只有一次,而被父愛包圍著的童年,便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底氣。材料的局限並沒有影響玩具的趣味性,女兒說,自己的爸爸是超人,只要是她喜歡的玩具,爸爸都能做出來。想必在父愛的滋養下,女兒一定是內心充滿陽光的孩子,確實是,視頻裡玩得不亦樂乎的女兒,滿眼都是她對父親的崇拜,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得到她驕傲的心情。
  • 爸爸有多「女兒奴」?女兒曬出爸爸的轉帳記錄,網友:父愛如山
    一如不少網友吐槽的那樣:「關鍵時刻,才發現爸爸是那樣愛我!」 都說:「父愛如山」,雖然父愛比不上母愛的細膩與溫和,但父親這個角色儼然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定海神針」。 父親不缺席的陪伴,對孩子身心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更理性 不可否認,父母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角色,但兩者的教育方式有著本質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