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鬧脾氣?可能是患上了這種抑鬱症,別以為是小事

2021-01-12 醫聯媒體

19歲的年輕的小劉,他因肋骨骨折後開始出現各種軀體的不適,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慌心悸氣促等,並逐漸開始出現一系列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不濟等抑鬱症候群表現。開始變得不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出現了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曾經拿著刀想要割自己的手腕,也想過爬上窗臺往下想跳,經常和父母吵架,摔東西。對此,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崔亞男就小劉的情況診斷為激越型抑鬱症。

崔亞男說,很多人可能認為抑鬱症就是單純的不高興、情緒低。然而,有些抑鬱症患者在情緒低落的背景下煩躁易怒,芝麻小的事可大發雷霆,一切都看不順眼。容易和人發生矛盾,造成人際關係的衝突,主要特點是—暴躁易怒、情緒低落、敏感多疑。

他們無法正常的感受到周邊親人的關愛,大多會對於自身和他人表現出極為強烈的不滿,周邊的人往往會生活的格外辛苦。這個時候,不要單純的認為是「鬧脾氣」。當「脾氣」超過一定的程度,持續時間過長,不符合患者一貫的行為方式,常理無法解釋時,應考慮激越型抑鬱可能,這個時候就需要到專業的精神心理專科就診。

崔亞男表示,如果一旦符合了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標準中的抑鬱症的診斷標準,那發病過程一定是經歷了以下階段:首先,三大核心症狀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其次則是七個伴隨症狀。

三個核心症狀表現為心情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易疲勞,這個三個症狀必須完全符合,而伴隨症狀至少七個症狀裡面伴隨出現四個症狀表現為:注意力下降、自我評價差、自責自罪感、對前途的悲觀厭世、自殺自傷的行為和意念、睡眠障礙和食慾下降。但前提是低落的心境幾乎每天一樣,且一般不隨環境而改變,但在一天內科顯示出特徵性的晝夜差異。

此種狀態至少持續兩周,總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抑鬱心境程度,心境好比天氣,比如天氣的陰天與晴天,從輕度心境不良則類似「陰天」烏雲密布的感覺,這種心境是恆定不變的,不會隨著身邊發生的任何一件高興的事情而改變,表現出心情的沉重、生活興趣的下降、鬱鬱寡歡或是悶悶不樂,有很多病人則會在這樣的心境下出現心煩、緊張和軀體不適的感覺。

2、悲觀厭世的程度,則讓抑鬱病人的情緒變得更加的痛苦與絕望,感到生無可戀並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並有可能實施自殺行為。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消極自殺的意念只是疾病而帶來的行為,並非病人本人想去真正的自殺。

3、軀體的不適感,同樣在抑鬱病人身上表現出痛苦的體驗,如食慾下降、睡眠節律的改變、性功能低下等生物學症狀,伴隨的頭痛、心悸、軀體不適感這樣的感覺同時也是抑鬱症的伴隨症狀。起初的早醒到後期的入睡困難,這種循環往復的睡眠障礙也許正是在閱讀此文章您的痛苦。但這是症狀,而不適你本身的問題,遇到此類問題及時就醫是最好的方法。

4、喪失興趣對於熱愛工作的人來說,是一件難以接受的痛苦,體驗不出過往的愉快,看到昔日好友熱情的接觸,自己竟然感到無從是好,像洩了氣的皮球,精神極度崩潰和找不到出口。

5、自我評價過低,自尊心受到傷害,感到前途一片灰暗伴有自責、無勇敢、無價值感等一系列曾經未曾體驗過低傷痛。在這樣的低自尊狀態下,逐漸感到自己有顯著而持久的記憶力下降,工作能力和行為力的減弱並伴有焦慮和緊張感。

這時,激越型抑鬱的表現則突出的明顯:如晝重夜輕的情緒表現,易受小事煩擾而發脾氣,伴有典型的焦慮、緊張和軀體不適感。激越型病人常會因為無法找到內心的緊張、抑鬱的因素而顯得手足無措,坐立不安。

曾有文章這樣描述激越型抑鬱:輕者搓掌頓足,徘徊踱步,重者無法靜坐,不停走來走去,扯抓頭髮、皮膚、衣物或其他物品。病人在這樣的焦慮表現下顯得片刻不得安定,多伴有心悸、口乾、手腳出汗、消化不良等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

崔亞男解釋說,激越型抑鬱症的核心則是內心壓抑、情緒低落的背景下表現出高焦慮狀態。但總體來說,激越型抑鬱症並不ICD-10診斷標準中的診斷名詞,這只是抑鬱症的臨床症狀表現形式。當有了抑鬱或是抑鬱症的時候,正確科學的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最關鍵的基礎,同時有規律的進行體育鍛鍊(每周2-3次)有助於改善心情、緩解症狀。

目前,正念減壓心理療法備受大眾追捧,此種療法在心理治療師的指導下可以自我練習,不對自己的情緒、想法、病痛等身心現象做價值判斷,指示純粹的覺察它們;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並提高內心與情緒的統一,接受自己不不完美,這也是一種自我心理治療的放鬆。

同時,需要的是好尋求幫助,不要默默承受,要知道抑鬱其實是生命中不能自我承受之痛。情緒的改善需要循序漸進的接納,要知道你的痛苦體驗其實都是抑鬱症這種疾病而造成的,並不是你的錯。我們要帶著這樣抑鬱感受參與更加有益的活動和工作中,將自己的工作學會「減法」對待,也就是減負!要知道負重前行雖然是一種正能量,但適當放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種力量的開始。

崔亞男建議,為自己買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筆記薄,記下你「心情日記」,把每個時間節點出現的負性情緒記錄下來,找到影響情緒的靶點,澄清和面對自己對事件的負性認知(想法),這種負性認知(想法)只會加重我們壞的情緒,所以我們要把負性認知(想法)找出了。

最後,就是要努力的去識別典型的抑鬱觀念。要知道抑鬱症的前期表現只是抑鬱,在沒有達到抑鬱症診斷標準之前,請不要給自己貼上那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疾病。使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來挑戰自己的觀念,這些才是建立新的行為模式,面對挫折與失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相關焦點

  • 總愛脾氣,別以為是小事?這可能是患上憂鬱症!
    隨著社會壓力的日漸加大,現在有心理問題的人群很多,特別是憂鬱症(也稱抑鬱症),但是很多人往往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才發現,專家提醒,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面對憂鬱症最好的方法。那麼如何發現憂鬱症?憂鬱症有什麼症狀呢?
  • 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錯,經常笑哈哈的人也可能患上抑鬱症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案例:我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是多數人喜歡的類型,但是我患上了抑鬱症,各種壓力,無助焦慮,發脾氣,後來確診為抑鬱症。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抑鬱症是一個發生率比較普遍,但隱藏很深的精神疾病,會影響人的感覺、思維和行為,並可能導致各種情緒和身體問題。根據調查全球有大約3億人患有抑鬱症,患病率為4.4%,我們國家的患病率為4.2%,女性高於男性,而老人會在55-74歲容易患上抑鬱症。
  • 抑鬱症的症狀是什麼?患上這種疾病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有時候我們也不清楚,這只是一時的情緒抑鬱,還是抑鬱症正在前方對我們虎視眈眈。有些人的情緒調節相對較弱,對事物的看法更消極,遭受的壓力更大,也更有可能從單純的抑鬱情緒升級為抑鬱症。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希望的大家能夠重視起來,如果感覺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收益可以分享出去。
  • 患上抑鬱症這種疾病的人,其實內心很溫柔
    前幾天有這樣一位抑鬱症患者和我說:「自從我患上抑鬱症後,沒有得到身邊人的理解,反而得到的是誤解以及各種的諷刺,自己沒有地方去訴說,以至於我自己每天抽菸喝酒來麻痺自己,我非常在意我在別人眼裡的看法,我怕別人因為我會不開心,為此我自己違背了內心的想法,把自己變成了別人喜歡的樣子,我對別人的好
  • 女生患上「抑鬱症」才有的3行為,別以為是矯情,請多抱抱她
    活在世,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喜、怒、哀、樂,有時候當你遭遇困難或失敗的時候,有的人能夠輕鬆度過,而有些人會因此而消沉下去,情緒會因此而不斷的低落,女生患上「抑鬱症」才有的3行為,別以為是矯情,請你多抱抱她!
  • 有可能是患上抑鬱症了
    最近大半年,她覺得很不舒服,心悸、喘不上氣來,有時感覺心臟像要從胸口跳出來,整夜睡不踏實。兒子帶她去綜合性醫院心內科看了幾次,心電圖、彩超、CT甚至心臟冠脈造影等檢查都做了,也沒有查出什麼問題。可王女士還是感覺難受,總擔心自己患了重病,心內科醫生建議她去專科醫院心理科看看。就診後,心理科醫生考慮王女士患了抑鬱症。王女士很難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主要問題就是「難受」和「失眠」,怎麼就抑鬱了呢?
  • 為什么女性會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呢?
    為什么女性患抑鬱的概率更高?我們又該如何擺脫抑鬱的泥沼呢?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具體聊一聊,為何女性會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以及面對抑鬱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 「抑鬱症可能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如何識別抑鬱症?(內附抑鬱症測試)
    真想永遠都不用出去見人,總好過被人笑我肥婆對吧。但就算什麼都不幹,還是要給家裡添麻煩,給爸媽丟臉,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後悔生了我這麼個女兒。可能我比較笨,上班老是做錯事給老闆罵,賺的錢不多,又找不到對象,每天被父母嫌棄自己在啃老。自己快30了還是一事無成,連去相親都沒人看得上。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
  • 抑鬱症是怎麼引起的?患上抑鬱症和正常人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三億的人口都患上了抑鬱症,中國發病率為2.1%,也就是中國佔了全球發病人數的五分之一。在2017年就有5636萬人患上了抑鬱症,到了2020年數量早就遠超於這個數字了。抑鬱症是怎麼引起的?引起抑鬱症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個人因素,一個是環境因素。
  • 照顧患抑鬱症伴侶的8個小貼士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女子醫院精神醫學門診服務部主任,精神病學家傑·貝爾醫生告訴我們,抑鬱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可能千差萬別,但這種症狀導致的各種行為可能都會在人際關係上產生嚴重影響。  據了解,抑鬱症是因為大腦的化學成分改變而產生的,這些化學成分影響著人的感情、思維、性慾、睡眠、食慾和精力,所有這些因素一旦受到影響,婚姻關係、家庭氛圍和家人的生活也都會跟著受到影響。
  • 患上抑鬱症的人會有3個表現,不要以為很正常,後悔就晚了!
    但也因為這樣,讓宋倩對英子的控制欲太強,把喬英子壓得喘不過氣來,又無法跟母親好好溝通,最終喬英子患上了抑鬱症,差點跳海。抑鬱症十分常見,不是「富貴病」所謂抑鬱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也被稱為「抑鬱障礙」。有調查顯示,全球大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這些抑鬱症患者輕則出現悲觀情緒、情緒低落,重則甚至會出現輕生念頭。
  • 經常情緒低落,可能是患上抑鬱症,抑鬱症甚至會影響大家生命安全
    很快,小陳這樣的狀況讓越來越多的同學感到反感,有一些同學開始對小陳進行了語言攻擊,語言辱罵,經常走去小陳面前說:「你以為在你自己很有型嗎?這麼高冷很光榮是吧?!」面對這樣的辱罵,小陳都是選擇迴避。後來聽我們的班主任說,原來小陳患上了抑鬱症,所以他才從來都獨來獨往,不喜歡和別人交往,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而且情緒還會特別波動,甚至有自殺的傾向,這個疾病實在是非常恐怖。
  • 學生黨一旦患上「微笑抑鬱症」,身上這3表現藏不住,別再強裝無所謂
    學生黨一旦患上「微笑抑鬱症」,身上這3表現藏不住,別再強裝無所謂! 沉不住氣變得焦慮 微笑抑鬱症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不僅會向周圍的人隱瞞自己的症狀,就連自己他都會隱瞞。
  • 抑鬱症家庭:親人患上抑鬱症,家屬們如何避免自己盲目的焦慮?
    文/阿秋抑鬱症:親人患上抑鬱症,家屬如何安撫好自己的情緒?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僅僅患者本人備受,家屬也會因為親人的患病而遭受很多的痛苦。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抑鬱症家庭的父母們,簡直就是為了患病的親人,一夜之間就憔悴了很多,有的家屬因為親人患上了抑鬱症,自己一時半會接受不了,而陷入到了一種無止境的悲痛和傷心中,最後也把自己搞成了焦慮症或者抑鬱症,這樣的家屬在當今還是非常多的。家屬們這樣的處境,我是非常的理解,但是我們是否去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呢?
  • 抑鬱症指引: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了,去醫院該看什麼科?
    「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了,去醫院該看什麼科?」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一下抑鬱症的一些特徵和症狀,因為只有了解抑鬱症的一些症狀了,我們才能對自己身上的一些症狀,做一個客觀合理的自我評估與判斷。當然,後期我還會具體寫寫,教教大家如何來自我判斷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的一些指標和方法,今天我們主要說一下抑鬱症的一些典型症狀,以此給到大家一個初步的判斷和認識。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情感障礙,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心境情感障礙。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
  • 經常微笑面對他人,自己一個人悲傷無助,很可能患上了微笑抑鬱症
    說起抑鬱症相信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從張國榮到喬任梁,再到崔雪莉,這些明星都是因為承受不住抑鬱症的折磨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從中不難發現,抑鬱症這種疾病已經成為了我們健康的一大威脅了。可以說這類人很可能患上了微笑抑鬱症,這類人一般是推銷員、服務員、空姐、職場白領等等。如何自己測試是否有微笑抑鬱的傾向呢?1、外表我們很樂觀,經常會選擇將自己的真實情緒積壓起來,並且不能及時去調節或者宣洩。
  • 初中生一旦患上「微笑抑鬱症」,身上這3表現藏不住,別再強裝無所謂
    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生活的壓力卻也越來越大,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患上了抑鬱症,其實抑鬱症分為很多種,"微笑抑鬱症",其實這也是抑鬱症的一種,他們大多數時間都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並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一種負擔久而久之成為情緒的抑鬱。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了
    文/阿秋很多人認為有抑鬱情緒就是抑鬱症,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千萬別搞混淆了!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跟大家講解講解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掃除大家內心的盲目和緊張。記住了,抑鬱情緒是我們一生中的一種常態,不要認為低落了消極了,就是抑鬱症,我們要學會去接納這種低落的心境,因為它是一種本能反應,切勿盲目或者自己嚇自己似的給自己貼上抑鬱症的標籤。而抑鬱症又是什麼呢?
  • 患上抑鬱症真的很酷嗎?看看專家的講解就知道了
    根據相關的數據調查,全世界大約有將近3.5億人的患有抑鬱症,這個數據相當於全世界人口的5%,在我們國家抑鬱症的患病人數達到了9500萬人,可以說抑鬱症這種疾病的患病人數非常的多。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抑鬱症並不是所謂的矯情或者是作,很多人對於抑鬱症存在很大的誤解,同時還有部分人是真的矯情,不是抑鬱症非要認為自己是抑鬱症,這部分人多數在青少年,很多青少年認為患上抑鬱症是一種流行,前段時間,有這樣一位青少年私信我說:「我感覺患上抑鬱症很酷,我想患上這種疾病,請問怎麼做?」這樣的問題我感覺既可笑又可悲,我並沒有解答這個青少年的問題。
  • 抑鬱症:孕期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了怎麼辦?如何應對自身的症狀?
    文/阿秋 如今因為孕期患上抑鬱症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可謂是越來越多了,為什麼這些準媽媽都容易被抑鬱症盯上?很多人就會說了,肯定是想得太多了,或者壓力大了,導致的。這些準媽媽患上抑鬱症,絕不是我們常人所理解和認為的那樣是:「想得多、壓力大等等。」這只是世人的看法和認知。她們之所以患上抑鬱症了,原因很複雜,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梳理和剖析,才是最為準確的。不過,據目前來看,大致的一些主要原因,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寫過,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