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烈、白酒醇,喝酒是否加水「暗藏玄機」!

2020-12-15 四川捨得酒

今天捨得君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喝酒時加不加水這個話題。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固定的思想觀點:喝酒時慘水不就變了味了?

然而在國外烈酒認證機構WSET上說到烈酒時,「將烈酒和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一起再進行品鑑」卻成了酒類教科書上的一條品鑑典範。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咱們要知道,世界上各種蒸餾酒主要的差別,在於原料的不同。例如威士忌以大麥蒸餾而成、白蘭地以水果蒸餾而成、白酒則多為糧食釀造而成。白酒度數在一般在50度左右,而洋酒卻始終是40度左右。

這與酒精分子學有關。洋酒剛蒸餾出的酒精大約是70%。但在裝瓶出貨前,廠家會特意在裡面加水,將酒液稀釋40度。沒出廠之前酒中98%以上是水和酒精,不同酒的味道差異來自於2%的其他成分,比如醛類、酯類和芳香類。

以威士忌為例,它口味主要與一種名為酒類分子物有關。酒精濃度很大程度影響了這種分子的分布位置。當酒精的濃度降到45%以下時,它在酒水與空氣的界面處更為穩定。也就是說,如果酒精度數太高,就意味著酒的香氣發散不出來。所以,喝威士忌的時候,加水稀釋可以提升它的口感和風味。

而白酒未勾調之前的原漿酒,大約是70度,此時的酒度數太高,也不太適合直接飲用。但與洋酒不一樣,真正優質的白酒,除了會用基酒勾兌調味酒進行溝調,讓酒的度數為50度左右之外,離真正出廠還有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陳藏。

例如捨得君引以為榮的捨得酒,就至少會在紫砂陶壇中陳藏6年以上,在漫長的陳藏過程中也給自己按下了暫停鍵,在陶壇中從揮發、絡合、締合到氧化、還原、縮合、酸解等一系列自然反應,只為了在歷練之後,能夠積蓄芬芳,讓老酒達到醇厚濃香。

此外純糧釀造的它採用的糖化發酵劑是傳承千年的具有豐富微生物菌群的「黃金酒麴」,邊糖化邊發酵,產生了豐富的呈香呈味物質,形成了老酒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與威士忌、白蘭地等洋酒直接利用原料自身攜帶的澱粉酶完成糖化和使用釀母完成發酵產酒的過程有顯著的路徑差別。

整個釀造過程沒有加任何香精香料,僅憑時間陳藏,酒體就濃香醇厚,陳甜淨爽。而國外烈性酒蒸餾原料眾多,有葡萄、馬鈴薯、甘蔗蜜糖等,更有甚者會直接用高度酒精稀釋得到烈酒,所以喝的時候才需要兌水以稀釋酒體。

對于洋酒而言,加水可以說是品嘗的重要環節,所以才會有加冰或配以果汁、可樂等軟飲喝法。而對於中國的白酒,無需花裡胡哨,打開酒瓶的那一刻便能聞到醇香。

特別是捨得酒這樣的老酒,品嘗的時候將酒杯送到唇邊,輕巧地、緩緩地呷一小口,在嘴裡細細抿品,陳甜淨爽的獨特韻味便會由口腔蔓延都全身,讓人會不禁嘆一句:真香!

所以捨得君認為白酒最醇厚,無需兌水更合我心;洋酒則性太烈,兌水更好入口。不知道你喝酒時,是純飲黨還是摻水黨?歡迎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啥中國人敢喝洋酒,外國人卻不敢喝白酒?老外一句話道出真相
    為啥中國人敢喝洋酒,外國人卻不敢喝白酒?老外一句話道出真相說起酒文化,那在我國,那得從什麼時候說起呢?看過三國的網友們肯定知道,在三國時期很多的英雄好漢就非常愛喝酒,美酒配佳餚簡直是人間一大享受,其實我國做多的還是糧食釀造的白酒,香醇濃厚就是我國白酒的特色。
  • 為啥市面上白酒大多都是透明瓶,可唯獨茅臺是白瓶,原來暗藏玄機
    推薦語:白酒在中國的市場很大,名酒中當屬茅臺首推第一,在白酒的包裝上也暗藏玄機的,只有茅臺的酒才是白瓶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文轉載自作者:讀董17號為啥市面上白酒大多都是透明瓶,可唯獨茅臺是白瓶,原來暗藏玄機。
  • 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是透明的,而洋酒卻是琥珀色的?
    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是透明的,而洋酒卻是琥珀色的?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飲品了,雖然說很多人都知道喝酒會喝醉,可是卻忍不住對他的喜愛,那麼我們也都知道,大多數的人在喝酒的時候會選擇烈酒,那麼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的顏色是透明的,而洋酒的顏色卻是琥珀色的呢?
  • 我國的白酒為什麼只在我國受歡迎?我國的白酒和洋酒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喜歡喝酒的人非常的多,而且現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了,而且有很多的洋酒都傳入了我們的中國,有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喜歡喝這些洋酒的,但是對於中國的白酒洋人們卻並不會很接受,甚至覺得是難以接受。
  • 同樣是烈酒,白酒是無色透明的,洋酒卻是琥珀色的,為什麼?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很喜歡喝酒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喝到的酒的種類也非常的多,有很多的人在喝酒的時候也都會選擇烈酒,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烈酒,就是白酒和洋酒了,而我們的白酒看起來也是無色透明的,就像白開水一樣,但是洋酒卻是琥珀色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一杯白酒相當於幾瓶啤酒?專家解釋後,網友:喝酒適量為好
    酒文化在很多國家都非常流行,像我們熟悉的戰鬥民族俄羅斯人就很能喝酒,而且他們喝的還是伏特加這種高濃度的洋酒,很多西方國家的人也很能喝酒,雖然他們喝的是紅酒,但是也不比我們國家的啤酒度數低,甚至於更烈,酒桌文化也是很多國家根深蒂固的文化,會喝酒的人才能主持得了大局。一杯白酒相當於幾瓶啤酒?
  • 威士忌桶暗藏了什麼玄機?
    上一篇聊了威士忌「年份」暗藏的玄機,本篇來聊一聊陳年威士忌的桶暗藏了什麼玄機?百富單桶12年桶強原桶強度,簡稱原桶或桶強,指的是不加水稀釋,從單個橡木桶取原酒直接裝瓶的威士忌,酒精度55-60度。但有些桶強威士忌酒精度因為陳年時間過長以及窖藏環境影響,甚至會低於普通的加水稀釋產品。
  • 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都是烈酒,為何外國人認為中國白酒更烈?
    如果單純地說「烈」的話,想必最烈的絕對不是中國白酒,而是伏特加。 中國白酒是以高粱、玉米、糯米、小麥等糧谷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製成,具有高粱香、糯米綿、大米淨、玉米甜、小麥糙的豐富口感。
  • 光明回收洋酒藍帶洋酒回收價格表-收購洋酒
    我們平常喝白蘭地是否有這種感覺呢?才喝了一點點就感覺,頭暈,嗓子幹辣,燒心等等,感覺此等白蘭地就一個字形容「烈」。如果有這種情況那麼消費者就要當心了,你所喝的「白蘭地」很可能是由酒精勾兌的劣質白蘭地。洛陽晚報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當下,我市各大所暢銷的洋酒品牌主要有芝華士12年、佔邊、黑牌、傑克丹尼、絕對伏特加等,這些品牌洋酒深受消費者喜愛,也使得不法分子把此類洋酒作為制假重點。其中,洋酒多是利用廠家原裝酒瓶,然後再仿造瓶蓋、瓶口處的封口包裝。
  • 同樣是高度酒,為何白酒是透明的,而洋酒是琥珀色的?
    愛喝酒的朋友們,你有想過為什麼同樣是高度酒,國產的白酒是透明的,而外國的洋酒大多是帶顏色的?如果不靠聞味道的話,會誤以為白酒就是白開水呢,洋酒的顏色就好辨別了,一般都是琥珀色,裝在杯子裡也稍微好看一些。那到底是什麼差別導致了顏色不同呢?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 白酒是無色透明,洋酒是琥珀色,同樣是烈酒,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白酒是無色透明,洋酒是琥珀色,同樣是烈酒,為什麼顏色不一樣?現在人們的生活是過得越來越好了,所以說有很多的人,他們在聚會的時候也會喝上一些酒助興,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都知道喝到的酒的種類特別的多,其實有很多的人在喝酒的時候也會選擇烈酒,那麼在生活當中常見的烈酒就是白酒和洋酒了,我們都知道,對於白酒來說看起來是無色透明的,就像是白開水一樣,但是對于洋酒來說是琥珀色的,同樣是烈酒,為什麼兩種的顏色不一樣呢?
  • 為什麼洋酒可以調酒喝,冰飲,白酒卻不可以?
    據說白酒的辛辣感加上雪碧的甜味,可以喝出那種逝去的甜蜜。不僅如此,最近五糧液還辦了一個調酒比賽,國內外達人以五糧液出品的白酒作基酒,自由調製雞尾酒創意產品。這樣看來,白酒不僅可以用來調酒,而且還很流行。雞尾酒是一種混合飲品,一般以伏特加、白蘭地等烈性酒作為基酒,再加飲料果汁等混合而成。相較於國外的洋酒,中國的白酒在某些方面確實不易調配雞尾酒。
  • 為什麼大家喝白酒要吃點菜,而喝洋酒都喜歡幹喝,還要加個冰塊?
    不過有一個現象很多人喝白酒的時候都會吃下酒菜,而喝洋酒都是幹喝,加個冰塊,這是為什麼呢?1、中國的飲食文化的特點是酒與菜是不能分開的,俗話講「無酒不成席,無菜不喝酒」,即使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如果沒有美酒相伴,這頓飯會讓人感覺黯然失色,少滋少味,興趣全無(是對於會喝酒的人和聚會時而言)。
  • 對比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的4個不同,洋酒「濾鏡」要碎一地了!
    酒是世界上人類共同喜好的一種「飲料」,根據原料和釀酒工藝的不同,世界各國有著屬於自己的不同酒類,比如蒸餾酒,就有著名的六大類: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中國白酒。通常,我們將除了白酒之外的烈酒稱為「洋酒」。
  • 中國白酒雄起,白酒比洋酒講究多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同樣,洋酒借著這股風潮加上影視劇的推波助瀾已成為某種意義上「品味」的代名詞。基於此,很多人都有洋酒比白酒更講究的看法,他們往往有三大理由:第一,洋酒通常會把年份、產地、橡木桶、味道等概念加以強調使其具有奢侈品屬性;第二,每年會有權威機構評級,而白酒缺乏專業機構的評分;第三,高端洋酒的價格不乏過萬的精品,價格遠高於飛天茅臺。
  • 最適合女孩子喝的幾種洋酒
    酒不是男性的專屬,特別是現在社會女性的思想開放和身份地位的上升,很多女性朋友們也一樣的喜歡喝酒,特別是現在很多酒局裡面都有女性朋友們,所以對於一些女性朋友來說,酒也和其他飲料一樣是日常生活裡面經常離不開的,不過女性朋友可不愛喝白酒,畢竟白酒酒精度數比較高,而且味道也算不上好喝,口味還挺辣的也不太適合女性朋友們喝
  • 外國人能喝高度伏特加、威士忌,卻喝不了中國白酒,為啥?
    如果單純地說「烈」的話,想必最烈的絕對不是中國白酒,而是伏特加。中國白酒是以高粱、玉米、糯米、小麥等糧谷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製成,具有高粱香、糯米綿、大米淨、玉米甜、小麥糙的豐富口感。
  • 同樣是烈酒,為什麼很多人放棄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雖然白酒流行的時間不長,但是近幾十年來,無論是正規宴席,還是居家小聚,大家還是以喝白酒為主,酒桌上最常見的、最正規的酒,還是白酒。可是最近幾年,這種情形在慢慢發生改變,那就是喝白酒的人少了,特別是年輕人,更少。同樣是高度烈酒,為什麼很多人,放棄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 白酒好喝還是洋酒好喝,跟古代娶媳婦有得一拼
    白酒的確算是烈性酒,但是威士忌也是。所以看來沒有一個很好的對等翻譯。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裡面,一個老外拿著一瓶金門高粱,說這是baijiu。想想也能理解,畢竟白酒不是來源於西方文化,沒有完全一致的單詞很正常,用拼音估計就是比較趁手的表達了。
  • 液態法的洋酒讓人青睞,白酒卻引來罵聲一片,為何不「白轉洋」
    其中,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洋酒可謂是賣遍了全球,身影遍布了各地。但反觀我國白酒,卻還是難以走向世界,其在世界蒸餾酒所佔的市場份額不到1%。 當然,不僅是外國人喝不慣白酒,就連很多國人,也對白酒有著偏見。